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窺看日本

 這本書的作者"妹尾河童"從事劇場舞台設計工作, 擅於精密的繪畫, 他笑稱自己像是得了強迫症, 總是想把見到的事物巨細靡遺的描繪下來. 大部份的書都是一個人外地人對異地的所見所聞, 但妹尾河童是日本人, 身為一個日本人來窺看日本, 會看到什麼呢? 這是作者為雜誌所寫的連載, 包括文字與圖畫部份, 後記裡有作者原稿, 工工整整彷如實物的繪圖, 清清楚楚的為每個細節標上說明, 很不可思議, 我彷彿透過這些原稿窺看到日本人最堅持最龜毛的性格與驕傲.

 作者選的主題都還滿有趣的, 其中我最喜歡兩個監獄篇. 監獄真的離我非常遙遠, 沒有機會進去, 以前也不感興趣. 但作者透過多次參訪, 把監獄全景, 單人房, 多人房, 保護房等一一畫出來, 佐以監獄的歷史, 犯人曾經受到的迫害, 我才了解到我對這個部份還真是完全一無所知呀. 即使是現在都還是存有"犯人罪有應得, 進監獄是受懲罰用, 沒有資格過常人生活"的觀感, 更遑論幾十年前沒有人權觀念的時代.

犯人被當成消耗品, "開採煤礦的時候, 時常有氣爆事故, 妨礙速度. 於是測試的方法是, 把囚犯捆起來垂放井底, 如果吊著的囚犯不動了, 就代表有瓦斯." 如同地獄般的勞役已經遠遠超過懲罰的程度. 雖然早在十八世紀初, 美國就已經提出"監獄並非懲罰人的措施, 而是要助人重新自立"的新觀念, 但只要法令到執行者的想法不改, 監獄的人權就無法落實.

作者透過監獄房間的俯視圖進一步讓我們了解, 在多人房裡, 狹小的空間塞了九個人, 每個人的脾氣習慣都不同, 沒有任何隱私, 所忍受的辛苦與失去的自由, 恐怕超過我們想像. 現在的行刑稱為自由刑, 是指"拘束自由之刑", 限制人本來都有"住在自己想住的地方, 過著自己的生活"的慾望, 而行懲罰. 考慮到人權, 為了安全而做的"全裸搜身"已經免除, 也有可以讓夫妻好好談話的單獨會面室, 毫無意義的空役(命人把石頭般到A地又搬回來)已不存在, 但是監獄法還是個以管理者的立場來考量的法令, 著重安全與容易管理, 至今沒有大修. 作者把畫面清楚的端到我們眼前, 就是要讓我們覺得不是那麼遠, 不是別人家的事.

另外我也喜歡"東方快車"篇, 會認識東方快車, 當然是因為有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一書, 曾經是連接東西方最快速的交通工具, 後來光榮退休, 到了日本搖身一變成為火車旅館. 作者秉持一貫的好奇心, 把臥鋪裡面的設施一一畫出來, 從沒坐過臥鋪的我看得興致盎然. 日本列車在我心目中一向是整潔舒適, 專業安全的形象, 但是從作者的角度窺看出去, 日本列車畢竟還是考慮運輸方便優先, 甚少關注乘坐時的舒適度, 車箱的設計是基於"乘客在東京至大阪四小時車程所能忍受的極限", 哈哈, "忍受的極限是經由反覆試驗得知...", 看似愚蠢, 只怕我們的台鐵也是基於同樣的設計原理. 關注的點不同, 同樣的東西就會出現關鍵的差異.

每天都會接觸的物品, 就算就在眼前, 熟悉得很, 也沒有真正看進心裡去. 例如"鑰匙與鎖", 作者一一畫出東西方的鑰匙與鎖, 左右兩面恰成強列的對比, 西方雕花繁複, 具裝飾性, 日本的則是簡單明快, 原來西方的鑰匙不只實際的用途, 還有"主婦的地位"的象徵意義, 意思大概是:"如果妳不能掌管鑰匙的話, 就不算進了這家門!", 原來如此.

而每天在使用的鈔票, 原來有的國家例如荷蘭, 有特別為盲人設計凹凸印刷, 可以讓盲人一摸就知道面額, 台灣的鈔票不知道有沒有為盲人的設計. 平常沒有機會接觸到點字, 唯一會碰到的是電梯裡的樓層點字, 我曾試著閉著眼睛去摸, 想透過手指辨認數字, 極為困難哪. 雖然我們身為明眼人, 也許一輩子都不會碰到點字, 但是沒有好奇心就沒有同理心, 從來沒有想過關注過點字, 就沒有機會想到要在鈔票上多一點點設計, 不是嗎?

作者的精細繪圖真是了不起, 光看書背的浮世繪刺青就值得, 可惜印刷出來, 總讓我有墨水不夠的錯覺, 有的線條斷斷續續的, 如果說是因作者的原圖就是這樣, 但後記的原稿中, 淡的線條也都印得出來, 不清楚為什麼其他圖畫印刷出來的感覺是這樣, 很可惜.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2_690493

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宮崎駿

        知道大師要退休, 很是感慨, 最近又重看了"龍貓"與"神隱少女". 說我是看他的動畫長大的一點都不為過, 小時候一週上一次電子琴課, 那時候一放學就坐車到老師家, 還沒到上課時間前, 老師就放卡通給我看. 陸陸續續看了"龍貓", "小魔女宅急便", "天空之城", "風之谷", "螢火蟲之墓", "紅豬", 也一首一首學過每一部卡通的主題曲.  彈的時候, 劇情又會隨著旋律在腦中走過一遍. 喜歡的卡通往往不止看一遍, "龍貓", "小魔女宅急便", "天空之城"都不厭其煩的看了兩遍, 三遍, 那時候心目中的最帥的不是童話裡的白馬王子, 而是天空之城裡面一聽到公主的咒語就奮不顧身, 撐起斷臂,  來救公主的機器人, 後來去了三鷹的宮崎駿博物館, 別人忙著跟龍貓照相, 買其他可愛的週邊商品, 我只想找機器人, 可惜相關商品極少, 只找到一個小小的機器人名片座擺在桌前, 心情煩的時候, 就把它長長的手臂高高舉起, 代替我說:"放過我吧!". 

        不學琴以後, 還繼續追著宮崎駿的動畫. "霍爾的移動城堡"(看不太懂), "魔法公主", "借物公主", "波妞"(對不起, 我看到睡著了), "神隱少女", 感覺長大以後對宮崎駿的動畫感受力降低很多, 難道是因為少了音樂再一層的浸淫嗎? 但"神隱少女"還是讓我一見鍾情, 反覆看了好幾遍. 千尋一開始一點世事都不懂, 失去父母, 哇哇大哭,  手足無措,  笨手笨腳, 到後來為了救白龍, 隻身前去錢婆婆那, 代替他道歉, 成熟又懂事. 無臉男想把所有的東西都獻給千尋, 藥水牌子, 金子, 但千尋不貪心, 她清楚什麼事情是重要的, 救父母, 救白龍, 她不要這些東西, 不忘初衷哪有這麼容易呢? 所以貪心的人被吃掉了, 為了學魔法而拋棄自己名字的白龍忘了自己是誰, 再也回不去. 千尋從全身腐爛的河神身體裡面清出一大堆垃圾, 還河神一身清爽, 讓我很感慨, 如果河真的有神明, 多少河神已經被我們搞的奄奄一息了呢?  最後千尋幫助白龍想起他的名字, 原來白龍是河神, 小的時候, 千尋曾經掉進河裡,  所以白龍記得她, 即使他已經忘了自己是誰, 他還是記得她, 我們跟自然的連結, 也許長大後的我們都忘了, 但自然都記得, 他一直都在那. 好聽的片尾曲讓久未彈琴的我, 立刻去買了琴譜, 簡單的旋律卻有治療人心的效果, 為了要彈出溫柔的感覺, 指尖放軟了, 心也柔軟了, 畫面在腦海裡播放, 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千尋最後爬過綠草地, 看到平安無事, 一無所知的爸媽招呼她快過來, 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以前只認識宮崎駿, 後來才知道"宮崎駿"的卡通都是搭配"久石讓"的音樂, 原來是久石讓創造這麼多美麗的旋律, 讓我一聽到"小魔女宅急便"的主題曲就想到海鷗在天上跟著小魔女飛翔的畫面; "天空之城"的主題曲一出來, 我就忍不住抬頭, 好像雲後面就要出現城堡; "龍貓"的音樂簡直像中毒一樣刻入骨頭裡, 旋律一出來, 畫面也回來了; 即使不怎麼喜歡"波妞", 還是忍不住會哼它的主題曲; 更別提"神隱少女"的"いのちの名前"的旋律總讓我想起在水中緩緩駛過的電車, 上面坐著千尋與總是"啊啊"應聲的無臉男, 好險久石讓還沒宣布要退休呀, 根據維基, 久石讓現年六十三歲, 而宮崎駿是七十三歲, 兩人合作無間三十年. 聽到宮崎駿要退休, 我忍不住驚呼: 怎麼這麼早? 查了一下才知道, 原來大師已經七十三歲了, 大概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就一直頂著白色的頭髮與鬍子, 沒有機會讓我意識到他的年齡, 七十三歲對大多數的人來說, 都是早就退休許久的年紀, 但是在宣布退休前, 宮崎駿還是每天都前往工作室, 真的是得興趣與工作結合, 才有辦法持續這麼久呢. 他用動畫講他想講的"反戰", "自然", "非核"等議題, 在3D卡通充斥的現在, 還是繼續畫著2D動畫, 其實是他的"始終如一"才讓我沒有發覺到已經過了這麼久了吧, 想到去年去日本時, 忍不住買了兩個龍貓的吊飾與一條毛巾,  姐姐看到, 居然說: "有點過時了呀", 讓我心頭一驚. 但上個禮拜再看一次"龍貓"時,  還是覺得好棒呀, 如果能有機會看到龍貓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這該怎麼辦才好呢? (笑)

2013年9月14日 星期六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

      彼得杜拉克使"管理"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 所以很多人都稱呼他是"現代管理學之父". 雖然"管理"講起來很抽象, 但他的確有辦法把這些抽象的道理整理出脈絡, 從新的角度看事情, 常常讓我有種"恍然大悟", "啊. 就是這樣"的感覺.

      "杜拉克談高效能的五個習慣"這本書字字珠璣, 一開始他定義什麼是高效能, 首先他提出"知識工作者"的觀念. 知識工作者靠腦力工作, 而不是發達的肌肉與技藝. 勞力工作者需講求效率, 需要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 但對知識工作者而言, 高效能是指"做對的事情"的能力. 在現代的組織裡, 不僅是有帶人的管理者需要做決定與承擔責任, 有專業能力的知識工作者也不能只是執行命令而已, 必需自己做決定, 並且為自己的貢獻負起責任. 所以這本書不只寫給經理人看, 也寫給個人看, 有效提升自己的效能, 就能對組織做出更高的貢獻.

       首先第一個習慣是"了解你的時間". "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且無可取代的資源, 我們從勞力工作拿掉越多時間, 就需要花越多時間從事腦力工作. 如同科學實驗一樣, 首先要觀察, 記錄時間是怎麼運用, 再來是歸納, 找出"根本不需要做", "可以請人代勞", 與"浪費時間"的項目. 而"浪費時間"往往有幾種常見的原因: 1. 危機反覆出現造成浪費. 管理者在克服了昨日的危機後, 要將學習到的經驗化為預防的步驟, 轉化為例行工作. 2. 人力過剩造成浪費. 如果管理者把可觀的時間花在人際關係的問題上, 就代表人力過剩. 在一個精實的組織裡, 每個員工都有發揮的空間, 不至於衝撞到其他人, 也不需要一直不停向別人解釋. 3. 組織不良造成浪費, 症狀就是會議過多, 會議過多代表原本應該由某個職位或某個單位承擔的工作如今跨越了好幾個職位和單位, 於是分散了責任, 同時也無法傳達到最需要的人手上 4. 資訊錯誤造成浪費. 例如沒有把必要的資訊傳給需要的人或是以錯誤的形式傳達資訊. 無論是何種錯誤, 找出它們並加以解決.

      第二個習慣是"專注於貢獻". 這是個重要的觀念轉換, 大多數的人把全副心力放在自己做的努力上, 而忽略成果, 或是理所當然的認為, 努力一定會轉化成貢獻, 其實不然. 當一個人問:"我能貢獻什麼?" 他其實是在尋求尚未在工作上發揮的潛能. 如果不專注於成果, 不但可能訂定過低的目標, 而且可能追求錯誤的目標, 更嚴重的是, 他們可能把自己的貢獻定義得太狹隘了. 這個觀念對知識工作者尤其重要, 專業本身是不具成果的, 他必需去思考誰會運用他的產出, 以及使用者需要知道哪些事, 專業才有可能產生成效. 專注於貢獻能夠產生真正的溝通與團隊合作, 部屬了解組織期望他有什麼貢獻, 上司也得以評估他是否達成預期的貢獻. 不同知識與技能的人組成團隊, 他們根據邏輯推演與任務需求來合作, 而非管轄權限和組織結構來分工.

     第三個習慣是"善用人之所長", 這句話彷彿老生常談, 但杜拉克又做了更深入的分析. 利用前一章所提"專注於貢獻"來解釋為什麼組織必需用人所長, 因為毫無缺點本身無法產生成果. 因此高效能的管理者不會問:"他有哪些事情辦不到?"而是問"他有什麼事情做得特別好?" 裡面讓我反覆應用的觀念就是"把工作做大". 知識工作者的的第一份工作所樹立的目標, 往往會在往後的生涯發展中持續引導他, 他也會用同樣的標準來自我評估與衡量自己的貢獻. 如果工作缺乏挑戰的話, 他們不是另謀他就, 就是很快進入早熟的中年期, 變成牢騷滿腹, 憤世嫉俗, 沒有貢獻的老油條. 身為做事的人, 不浪費時間去抱怨工作的限制, 不停的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 那麼我總會找到事情可做. 身為管理者, 我必需去思考我的部屬能在哪些方面表現出色, 或是他需要學習哪些知識或技能, 才有辦法發揮所長. 用人的理由絕不能是"我不能不用他, 否則會有問題", 杜拉克解釋得很精闢: "任何人如果變得不可或缺, 只有三種原因:1. 這個人其實很無能, 唯有受到小心保護, 才能生存. 2. 他有位無能的上司, 只能仰賴他的長才. 3. 上司為了推延不處理某個嚴重問題或遮掩問題, 而濫用他的長才. 無論是哪種原因, 都應該盡快把這個不可或缺的人調離原因的職位, 早點知道答案." 而關於"管理上司"的方法, 也是一樣的原則, 就是幫助上司發揮所長, 有所貢獻. 上司也是人, 會有他的長處與限制, 要協助他做他有能力做到的事情, 上司平步青雲, 部屬也會扶搖直上. "因為部屬通常不是踩著無能的上司往上爬, 如果上司因為無能或失敗而待不下去, 繼任者通常不是他聰明的副手, 組織往往會引進空降部隊, 而新主管往往會帶著自己的親信來上任."

      第四個習慣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並且不斷的根據現在的情勢, 選擇下一步該做什麼. 關於"重要的事情", 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管理者總是傾向於優先解決昨日的危機, 聚焦於危機處理甚於開創新機, 著眼於立即可見的問題, 重視急迫性甚於重要性."

      第五個習慣是"做有效的決策", 杜拉克所提出的觀念對我受用無窮. "清楚定義問題的解決方案必需滿足哪些基本要求, 也就是邊界條件. 然後思考什麼能充份滿足邊界條件, 解決問題. 在執行的過程中, 建立回饋來檢驗決策." 決策常常不是在"對"與"錯"中做選擇, 往往是在"大致正確"與"可能錯誤"之間選擇. 所以為決策設定清楚的邊界條件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錯誤的邊界條件所做的適當決策還有挽救的餘地, 因為這仍是有效的決策, 但無法滿足任何邊界條件的決策卻只會帶來麻煩, 而且不會產生任何成果." 決策另一個重點是化決策為行動, 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在決策中納入行動的承諾, 它就不是有效的決策. 然後在決策中埋入回饋機制, 才能根據實際成果來檢驗是否達到原來的目的, 決策所根據的假設是否仍站得住腳. 最後, 決策必需要有替代方法, 有替代方案代表不同的意見曾經被審視過, 才能衡量決策牽涉的風險. 每個決策都有可能是錯誤的, 也許是一開始就走錯方向, 也許是情勢變化所致, 沒有替代方案會倒致決策一敗塗地.  

       這本書非常好看, 並且搭配許多實際的例子來說明觀念, 這些觀念也一再的被我印證在工作上, 證明不是唱高調,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看看.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2_794424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Maps - Yeah Yeah Yeahs

      我很喜歡這首歌, MV裡面女主唱Karen O泫然欲泣的模樣, 讓我彷彿也沾染了她的悲傷, 她反覆唱著:"Wait, 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但任誰都聽得出來, 她的愛人已經遠離了. 在一場訪問裡面,  Karen O說:""They were real tears. My boyfriend at the time was supposed to come to the shoot - he was three hours late and I was just about to leave for tour. I didn't think he was even going to come and this was the song that was written for him." 相當的真性情哪. MAPS不是字面上的"地圖"之意, 其實是"My Angus Please Stay"的縮寫(當時的男朋友是"Liars"的Angus Andrew). 聽Karen O纏綿的唱著Ma~~~~ps, 再怎麼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融化吧 (但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分手了, 唉). 坦率的歌詞也有坦率的樂器支撐, 我很喜歡這首歌的鼓與間奏.

你收拾東西吧(那時Angus正要去巡迴)
I'm strayed
我已迷路了
Enough
夠了

Oh say say say
Oh say say say
Oh say say say
Oh say say say
Oh say say say
說吧說吧說吧說吧...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Maps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等等, 他們並不像我愛你一樣的愛你
親愛的, 等等, 他們並不像我愛你一樣的愛你哪

Made off
匆匆離去
Don't stray
別迷路了
My kind's your kind
我就同你一樣
I'll stay the same
而我會一直在這
Pack up
你收拾東西吧
Don't stray
別迷路了
Oh say say say
Oh say say say
說吧說吧說吧說吧...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Maps.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Maps.
Wait...they don't love you like I love you    
等等, 他們並不像我愛你一樣的愛你
親愛的, 等等, 他們並不像我愛你一樣的愛你哪

我是許涼涼

       這本書讓我看得很痛苦, 雖然有好的文筆, 卻翻來覆去的在原地打轉, 就跟邱妙津的書讓我看不完的道理一樣, 很想用力的搖搖她們的肩膀, 跟她們說:"人生不是只有愛情而已!". 但我還是耐著性子看完了.

       "所有的親情, 友情, 與愛情, 權勢, 名利與地位, 都可以近則狎一句話作為普通生活的基本準則, 這世界不是對長輩尊敬就能獲得寵愛, 不是對平輩友愛就會獲得情誼, 不是對晚輩照顧就會獲得敬慕, 想要獲得尊敬, 友愛與眷戀, 前提在於不可靠近,  不可盡歡, 不可失了分寸." 人際關係中最讓我困擾的就是, 不管是親人, 好朋友, 男朋友, 不管是什麼年紀,  什麼個性, 當彼此熟絡到某種程度, 他們總會試圖對我的處事, 我的想法, 我的態度比手劃腳, 說我應該如何, 不應該如何, 難道我都與同一類型的人相交? 後來我明白, 是我允許讓他們如此. 我討厭話說的斬釘截鐵, 即使別人說出似是而非的話語, 我也以疑問取代反駁, "是這樣嗎?",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耶.", 於是讓人以為我在尋求解答, 可以繼續評論我. "親則生狎, 近則不遜", 雖然想要把自己無條件的攤開, 給親近的人全部了解, 但現實是, 曝露弱點, 只是讓自己更容易受傷害.

       "你是人生的哪個當口, 認清自己不過只是個平凡人呢? 曾經自以為是公主, 不過是人生的婢女而已." 李維箐這麼寫道. 每一次的戀愛經驗都讓我更清楚的認識到愛情的侷限性, 我似乎早就認清不要對愛情抱持過高的期待 , 這樣就能接受現實中從不曾被捧在手掌心呵護的落差. 只是看到"皮膚"這一篇, 我還是忍不住長嘆了一聲. "皮膚每個細胞都儲藏著女人的回憶, 一定要面對這些存在細胞裡頭的過去, 讓這些儲在裡頭的情緒與問題經由每天的觸碰得到安慰與一點抒發, 日子才能繼續過下去. 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問題, 皮膚都知道. 不管用盡各種方式, 要將自己變成一個溫柔開朗的明亮女孩造型, 你那上不了粉的皮膚就是饒不了你." 面對皮膚反覆出現的擾人粉刺, 眼睛上也許看不出來, 但如果用手摸過臉頰額頭, 就會感覺到凹凸不平. 明明就不青春, 還會不時冒出的紅色痘痘, 我常常像是得了強迫症般, 不斷的摳它, 以致於有時候摳破皮, 傷口擴大. 小腿的皮膚永遠乾躁欲裂, 伸手一抓就是五條指痕 , 有時會勤奮一陣, 每天洗澡過後擦拭乳液, 但稍一中斷就故態復萌. 眼下的黑眼圈, 醫學上的來由是過敏引起的併發症, 但視覺上只讓人聯想起疲憊與無奈."你很累嗎?"朋友問我, "我覺得還好呀,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固定樣板的回答. "肉與肉的, 皮膚貼著皮膚的, 人的溫度與力道. 讓滄桑作痛的, 以及讓滄桑得到安慰的, 可能是同樣的東西." 我的心智也許成功被我說服, "每個人到頭來, 還是只能靠自己而已.", 但皮膚還是像少女一樣, 需索人的溫度.

       最後一篇"離子燙", 最後一段話讓我整個笑了出來. "他安撫小貓似的拍我的背脊, 他打算逗我開心: "寶貝, 我們生個小孩好了. 女兒比較好, 女兒會像妳, 有大眼睛, 還有一頭直直的頭髮..." 我突然整個炸開, 跳起來拿著坐墊對他猛打, 拼著命吼了出來:"捲的, 捲的, 從來都不是直的, 捲的, 你知不知道啊你混蛋!" ", 我感同身受, 因為我也曾為了男朋友喜歡, 去燙直頭髮, 也曾說過一樣的話, "我從來就是自然捲, 難道你都不知道嗎?" 是不是愛情的對象, 從來就是一個想像出來的幻影, 這樣你就可以隨意填上你所喜愛的個性, 長相, 彼此也就能相安無事, 度過一生.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63_329329 

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

宗教的慰藉 "Religion for Atheists"

這本書的書名翻得有點讓人敬而遠之. 英文原名是"Religion for Atheists", 如果照翻的話是"給無神論者的宗教", 我覺得作者真的是為無神論者所寫, 當無神論者拋棄宗教的時候, 他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拋棄一些重要的東西, 作者在各章節中一一討論這些論點. 雖然書名很生硬, 但內容卻意外的好讀, 很多地方都引起我的共鳴.

我很喜歡談"教育"的章節. "我們為高等教育賦予兩項恐怕互相牴觸的任務, 一方面要教導我們如何謀生, 同時又要教導我們如何生活, 而且在我們的莽撞之下, 其中的第二項目標總是一片模糊又乏人問津."以前的人透過宗教的聖典來學習知識道理, 自從啟蒙運動把宗教從生活中剝離, 這項重任轉到"教育"上面. 相較於數理, 有所謂永恆不變的定律原理, 對於社會科學, 我們避談是與非, 學英文國文, 只著重文法修辭, 學歷史地理, 只著重年表事件, 而對於內容的意義與動機不深入討論, 尤其越是高等教育, 越是竭力避免跟道德面做連結. 我們說受教育能夠讓你變成一個會思考的人, 然後你就可以透過思考去建立自己的是與非, 對或錯. 在教育系統裡面直接跟你說要怎麼做比較好是剝奪一個人選擇的權利, 而且教育還跟你說"人性本善",  所以人最後一定會在思考之後趨近正確的一面. 這部份跟宗教的觀點竭然不同,

宗教一開始就把焦點集中在人們充滿困惑的面向, 認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懂的如何生活. 人是懶惰的, 所以它制定各種固定的儀式讓人遵從; 人是健忘的, 所以它在佈道時, 在儀式中, 不斷重複聖典裡的句子, 迫使這些內容印刻在人的腦裡; 人是不思考的, 所以它要求神職人員務必把內容背後的意義講得簡單明瞭, 而且要跟生活切實結合, 才能讓意義落實; 人的想像力是缺乏的, 所以它透過許多方式, 例如繪畫, 音樂, 來激發人對美與善的感動. 裡面這段話我真的很認同: "所有人都擁有相當程度的智慧, 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在實際人生中付諸實行. 基督教指出, 教育的核心議題不是如何對抗無知-這是現行教育者的觀點-而是如何抗拒我們缺乏行動力的傾向."

比起以前, 我們涉取知識之容易, 資訊量之爆炸, 我們現在的困境真的是因為無知嗎? 思考是需要學習, 需要訓練的, 缺乏論點的了解, 辯證的過程, 我們不會因為知道康德的學說, 馬克思的理論就知道要怎麼面對貧富不均的問題. 教育的目標是要為我們省卻嘗試錯誤的經驗, 這樣的原則在科學領域中顯得平淡無奇也毫無爭議, 就像我們不會要求物理系學生自己推導出相對論, 卻對於在道德指引上裹足不前, 於是人們不斷重蹈覆徹.

另外談"體制"的章節也讓我頻頻點頭. "知識份子長久以來都對體制抱持著深刻的懷疑態度. 浪漫主義教導我們嘲諷體制的繁瑣頑鈍與一板一眼, 以及易於腐化的特性和對庸俗平凡的包含. 知識份子的理想形象成了一個不受任何體制度束縛, 鄙視金錢, 不碰俗務, 並且在心暗自以看不懂財務報表為傲. 浪漫主義頌讚個人英雄的成就, 宗教卻知道有很多事物是個人單憑一己之力絕不可能做到的, 要解決重要問題的複雜性絕對不能仰賴單一作者."正是因為我們鄙視體制, 甚至連同加入體制, 使用體制的人也不放過, 所以很多的問題事倍功半, 甚至完全使不上力.

不加入健保局制定規則, 要怎麼改革醫療環境? 通過濕地法, 以後要保護生態環境才有法源依據. 鄙視金錢, 相信錢是萬惡的淵藪更是讓我們寸步難行. "不論現代民主國家如何宣稱自己支持言論自由與意見的多元化, 但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觀都總是不免受到規模最大, 最有能力買下晚間新聞廣告時段的組織把持. 資金充裕的機構可以吸收一個世代裡最優秀的成員, 而不只是盲目的追隨者或不理性的信徒." 體制化才能使一些脆弱的層面變得容易辨識也比較能夠可靠的分享.

科學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改變, 這麼大的改變使我們過於樂觀, 相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商業, 醫療, 科技及民主政治下獲得解決. 我們也忘了如何感激, 從前虔誠而悲觀的祖先把收成, 食物, 良好的天氣等視為恩賜表達感激, 我們現在卻經常認為這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而享用的理所當然. 我們尤其放大了自己的挫折, 心碎, 怨恨, 懊悔, 而忘了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也有一樣的困擾, 更遑論這些煩惱基本上微不足道, 對比於銀河裡距離我們兩千三百萬光年的大熊星座, 這顆恆星不但對我們一無所知, 也絲毫不受我們的苦難影響. 宗教不斷提醒人們的這些觀點, 在我們捨棄宗教的同時, 也捨棄了這些價值觀, 這正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8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