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4日 星期四

美國找工作 (下)

曙光

十一月中, 在我與醫院機器人新創面試的途中, 接到了一個我八月投的履歷回覆. HR 跟我約電話面試. 第一關的時候, 他跟我提到, 他也是新加入這間公司一個月,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可以隔這麼久還收到回覆. 應該是一開始系統刷掉了我的履歷, 他因緣際會把我撈回來.

第一關, 第二關順利過關, 第三關是線上 coding, 兩個題目, 與 leetcode 不一樣的是, 這個系統的時間是正向計數, 不是倒數, 所以如果你解不出來, 而且願意的話, 可以花數個小時解題也沒問題, 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設計, 雖然這關我花了超過一個小時, 還是過關了. 第四關 panel interview 是集體面試, 包含 HR, Hiring Manager, 一個 Test Engineer, 一個 Backend Engineer, 一個 Full Stack Engineer, 一共五個人. 在事前 HR 就有寄來公司的資料, 寫了公司的 core value, 表示面試的時候會針對這些 core value 提問, 問題包括 : 「你怎麼確保你可以準時交付你的工作?」, 「說明你如何盡力滿足客戶的需求?」, 「你有做過什麼非常規的事來達到客戶的需求?」, 「當你沒有達成客戶的需求, 你怎麼處理?」, 「你怎麼使用一個新技術?」, 「你曾經在使用新技術時, 碰到什麼困難?」, 「你有做過什麼讓你驕傲的專案?」, 「你怎麼做 unit test? 你怎麼做 integration test?」, 「你怎麼執行 MVP? 怎麼跑 Agile? 」等等, 時間約莫兩個小時.

這次面試經驗讓我印象最深的是 HR, 他是第一個讓我感覺他盡力在幫公司爭取我這個人, 第一關面試的電話裡, 他就明確表示他很快會幫我安排第二關面試. 在 panel interview 前一天, 還打電話提醒我不需要準備簡報, 但要記得為每個 core value 準備可以佐證的事例. Panel interview 後我寫信詢問何時可以得到答覆, 他沒有在信裡面直接回覆, 而是跟我約時間打電話. 我想起上次不好的經驗, 很是擔心, 結果原來是要跟我說, 他們星期五還要面試一個候選人, 要等到面試完那個候選人, 才會做決定, 但目前我是他們的首選. 原本約週五下午五點給我回覆, 結果那時決定還沒出來, 但他五點先打電話來跟我講一下狀況, 讓我知道他們正在討論中. 後來六點我終於接到電話, 我拿到 offer 了!

我很感激 HR 在面試過程中的提點與時時讓我知道狀況, 之後關於 offer 內容的解釋也很清楚, 讓人感覺到尊重. 這個 HR 之前在灣區公司工作, 現在也還是在加州遠端工作, 不知是不是因為灣區的公司需要搶人, 所以對待候選人的態度比較像是一起幫你爭取職缺, 而不單純是公司的角度.

這是我來美國後收到的第一個 offer, 我也決定接受它. 雖然職位比以前低了不少, 不過我有信心上工以後, 我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再升到原本的職位. 唯一小小的遺憾是, 這家公司的總部在東部, 所以在疫情開始之前, 在很多州其實就是遠端工作的模式, 像 HR 在加州. 換言之, 我沒有機會透過辦公室的相處, 更快了解美國文化.

其他

每次面試結束, 一定會留時間給你問問題, 要記得針對不同角色, 準備不同的問題, 我自己最常問 Hiring Manager的是:「你覺得目前這個 Team 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你對這個職位的期待是什麼?」, 在 panel interview 時問未來的同事 :「一天裡面, 你花最多的時間的是哪類型的工作?」, 「通常你的一天怎麼進行?」, 「跟其他團隊溝通的狀況為何?」, 問 HR 的問題像是: 「公司現在處於什麼階段? 擴張還是轉型? 」, 「公司的人員流動性高不高? 」等等, 問壞問題或是都沒有問題會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我這次找工作, 沒有透過朋友, 投像 FB, Google, Apple 這樣的大公司, 中間有接到 Amazon Recruiter 的詢問, 但他需要 relocate 而我無法, 所以第一關就結束了. 我自己投了一些大公司的職缺(因為沒有認識的朋友在裡面), 像是 Tesla, PlayStation, CloudFlare, Atlassian, Unity等等, 但全部沒有下文, 連罐頭拒絕信都沒有, 印證了求職訣竅講的, 這種大公司, 一定要內部referal, 不然拿到第一關的機會微乎及微.

其他的觀察, 就等我上工以後再說囉.

美國找工作 (中)

撞牆

接下來兩個月, 進入了低谷, 履歷投了以後, 要嘛無消無息, 要嘛罐頭信直接拒絕, 連第一關都進不了. 覺得刷題根本沒意義, 開始檢討履歷是不是有問題, 還花了 $189 找 TopResume 幫我改, 但這錢花得非常不值得, 他給出來的版本就是一個 template, 可以適用於任何人, 沒有彰顯出我的獨特之處. 為了增加可以投的職缺範圍, 開始把 Technical Project Manager 也加進來, 但依舊沒有起色. 這時我決定轉換心情, 開始去 Coursera 上 Scala 的課, 如果要從頭開始, 就學一下當紅的吧.

後來阿昭的老公介紹一個做Defi (區塊鏈的金融應用) 的新創職缺, 之前我雖然曾經在一家區塊鏈新創工作過, 但印象非常不好, 也不算有學到區塊鏈的核心技術, 所以沒有在履歷上列出來. 不過阿昭老公鼓勵我應該全列上去, 包括我自己建立 MINEBOOK 掘冊, 還有參加 g0v 的經歷都應該寫上去. 美國人欣賞新創的精神, 這點跟台灣很不一樣, headhunter 會跟你說不要把失敗的創業經驗列上去, 因為沒有加分, 反而會讓老闆覺得你是個不穩定的員工. 

把這些經歷都加上去以後, 的確比較常收到 Recruiter 的訊息, 主要都是Engineering Manager 的職位. 原本覺得對美國文化還不熟, 不要一開始就找 people management 的職位, 但既然有人會感興趣, 就把 Engineering Manager 也加進職缺搜尋範圍吧. 現在只求給個機會, 不管哪個位置都好. 

我甚至加入了一個外包網站(https://turing.com/) , 也通過他們的審核, 後來覺得它給的條件很不好, 需要在電腦上裝計時軟體(嚴重侵犯隱私), 而且如果合作愉快的話, 也不能直接去客戶那邊上班(要間隔兩年) , 在經歷上也沒有加分, 決定還是找正常的全職工作.

臨門一腳?

美國面試會分好幾個關卡, 第一關是 HR, 第二關是 Hiring Manger(未來的直屬長官), 第三關 Technical screen (二, 三關可能順序掉換), Technical screen 可能是線上 coding, 也可能是線下題目, 面試前請你準備, 然後在面試的時候討論你的做法. 第四關是 panel interview, 會跟你未來的同事, 可能合作的團隊成員見面, 車輪戰或是集體面試, 如果沒有疫情, 通常會是 onsite interview. 十月與十一月有三次面試機會進到最後一關, 記錄一下當時面試碰到的問題.

  • Defi 新創, startup

這是阿昭老公介紹的機會, 由三個 berkely 的學弟妹所創立, 在區塊鏈上面提供買賣 option 的服務. 因為準備這家面試, 才知道現在的區塊鏈在紅什麼, Defi 感覺比之前區塊鏈提出的服務都有前景.

第一次與第二次面試都與 CTO 進行, 第一次比較偏 Behavior Interview, 會問像是「What is your strength? 」, 「What is your weakness?」, 「What is your role in the team?」, 「What is your favorite role in the team?」, 「What is your less favorite role in the team?」等等, 第二次是Technical Interview, 她先解釋 option 的觀念給我聽, 然後請我說明如果要設計一個買賣 option 的平台, 要考慮哪些部份, 我講了初步的想法, 她就會再增加一點情境, 例如如果要服務更多使用者的話會怎樣, 如果要考慮option的執行時間, option的價格會不會變化, 怎麼變化等等, 這次面試比較像是透過討論讓我更了解他們的產品.

第三次是跟另外兩個創辦人面試, 一個是CEO, 負責找錢, 一個是行銷, 負責對外, 除了一些常見的問題, 他們還問我「What is your favorite Defi service?」, 「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Defi?」等等「更Defi」的問題, 可惜我沒有用過任何 Defi 服務, 他們顯然有點失望. 這邊碰到比較特別的問題是他們強調可能需要常常加班, 問我可不可以接受, 這時候當然就要給出積極正向答案:「只要能讓我了解目標, 我願意努力完成, 就算需要加班也可以.」 啾咪.

我跟 CTO 聊得很愉快, 第二關面試完, 她就把開發中的 protocol git 權限開給我, 我可以直接 check out 下來, 看看 code, 跑跑測試, 讓我覺得很有機會. 不過我也跟她說明, 我 solidity 的經驗已經是三年前, 可說是趨近於 0, 但我很願意從頭學起. 不過最後我還是沒有得到這份工作. 基於他們的開發時程非常緊湊, 他們急需有更多solidity 經驗的人, 而我能貢獻的只有我的熱忱. 後來 CTO 回信給我: 「I really admired your incredible growth mindset and your passion for building products that users love. Your work ethic is something I deeply respect. I hope you feel comfortable reaching out to me as a resource.」不管是不是客套, 總之我很感激. 正如阿昭老公所說, 是正直的年輕人, 不是我以前碰到的區塊鏈騙子.

  • E-banking system, 公司規模大約1000人

這家公司的 Recruiter 透過 Linkedin 聯絡我, 是 SRE Manager 職缺, 雖然我之前沒有專職做過 SRE , 而且其實很討厭 on call, 但機會找上門, 一定要把握. 

由於是Manager的職缺, 所以問的問題比較偏 people management, 像是「你的領導風格為何」, 「你怎麼處理團隊內的衝突」, 「你有沒有開除過人? 什麼情況? 怎麼處理? 」, 「如果有成員績效不好, 你會怎麼處理?」, 「如果有A 與 B 兩種方法, 你會怎麼做決定?」, 「如果你的下屬總是用同樣方法處理, 但問題反覆發生, 你會怎麼處理?」等等, 比較特別的問題還有: 「你會跟下屬保持私下關係嗎?」, 「你可以在大眾面前演講嗎? 你有相關經驗嗎?」 (可能需要到其他部門推廣), 「成為 Manager 之後, 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 「如果下屬不接受新的文化, 你會怎麼處理?」 (可能是old IT culture 轉變成 Devops culture 的衝突吧). 最後一關 panel interview 總共有三個人, 一個是 Devops Manager (與應徵職位有職權上的重疊), 一個是 System Architect(純 technical ), 最後一個是 Senior Engieer(現在帶 team 的人), 一人一小時, 原本安排了四個, 好險最後取消一個, 車輪站面試結束, 真的會筋疲力盡.

我不太喜歡這家公司的 Recruiter, 聯絡的方式很奇怪. 第一關跟他面試完, 他說星期五會給我回覆, 我等到星期五都沒有收到回覆, 就寫 Linkedin 訊息問他, 結果他只回了一句 「I called and left you a voice message earlier this week...」我趕忙去聽了 voice message, 才聽到他約我星期五與 Hiring Manager 面試, 但時間早就過了, 我急忙回電, 結果講一講突然電話就斷了, 之後再打就打不通了, 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為什麼不傳 Linkedin 訊息或寫email 跟我約時間, 只留了voice message, 而且留了voice message 後, 沒有收到我的回覆, 也不再傳 Linkedin 訊息來確認. 我以為我錯過了這個機會, 不僅打電話留言跟他道歉錯過他的 voice message, 還傳 Linkedin 訊息給他再次致歉, 都沒有回應. 沒想到隔週一打電話過去, 他又一付沒事樣的跟我約週五進行第二關面試.

最後一關面試結束的那個週末我跑去露營, 露營地完全沒有收訊, 回來以後, 又收到他的 voice message, 要我回電給他( 我因為上次教訓, 都會主動聽聽看有沒有語音留言, 尤其上個禮拜面試完, 這個禮拜應該有結果了). 我心想如果是拒絕, 應該直接講就好了, 要我回電, 應該是有事情要跟我討論吧, 例如 offer, 而且上個禮拜的面試過程沒有印象碰到什麼回答不出來的問題, 於是我抱著期待回電, 結果劈頭又聽到熟悉的台詞「move forward with other candidates」, 我當場有點愣住, 好不容易擠出一句「Do you have any feedback that you can share with me?」, 結果也是簡單一句「No」, 啊, 被句點了, 只好假裝有禮貌的說句「Really appreciate your time to take interview with me」結束電話. 幹—嘛—不—留—言—直—接—拒—絕—我 ?! 要我打電話回去, 也沒有要多跟我講什麼呀, 真的是謎一般, 令人惱怒的操作.

同一天, 我也收到上一家 Defi 新創的拒絕信, 雙重打擊, 決定耍廢一天.

  • 醫院機器人, startup

這間公司想要找 Head of Software, 職缺是 headhunter 公司開的, 所以第一通電話其實是 headhunter, 他跟 HR 一樣, 主要是了解我的工作經歷, 是否能夠合法在美工作, 與薪資期待, 還有介紹公司與職位, headhunter 表示會把我的資料給客戶, 但之後就沒有下文, 我以為沒戲了, 沒想到突然有一天 (間隔快三個星期) 收到這間公司的 HR 來信約面試時間.

順利走過第一關, 第二關是 Technical screen, 與兩個 Senior Engineer 面試 (其中一個是台灣人), 有個線下作業, 討論了一下作業內容, 例如「有什麼問題, 是你寫測試的時候發現的呢?」, 「如果今天規模擴大, 哪些地方需要更動」, 其他的問題包括「你在code review的時候, 會在意哪些?」, 「如果做的過程中, requirement 變動, 你會怎麼處理?」, 第三關跟 Hiring manager, 也就是CTO, 問了很多測試相關, 「你會怎麼安排測試?」, 「怎麼做unit test? 怎麼做integration test? 」, 「人手不足的情況下, 你會怎麼做?」, 「你怎麼跑Agile?」, 還有一些之前碰過的 people management 相關問題, 像是有沒有開除過人, 怎麼處理績效不好的人等等.

第四關panel interview, 是我第一次 onsite interview, 真的前往他們在 downtown 的辦公室, 好在他們的面試安排在頂樓開放空間, 我見到了 CEO, CTO, Head of Hardware, Head of Product, 兩個 Firmware Engineer, 與兩個 Senior Engineer (第二關面試見過).

Onsite interview 切成了五個 session, 第一個 session 是自我介紹, 第二個 session 是與 leader level 面試, 他們事前出了一個線下作業, 請我規劃一個 smart watch project的時程與人力分配, 他們一直針對「人力不足」的情境追問, 「如果現在有十個人力, 你會怎麼規劃?」, 「如果現在只有七個人力, 你會減少哪些配置?」, 「如果現在只有五個人呢?」, 看來人力很不夠呀. 另一個重點是問我從前與 hardware 合作的經驗, 「你曾經有碰過哪些問題? 怎麼處理?」, 硬體與軟體合作最大的困難是硬體會先開發, 而且定案以後就很難改, 像這家公司開發機器人, 硬體開發時間與軟體開發有六個月的時間差, 想像一下網站開發, 前後端整合隔了六個月, 前端整合的時候, 才發現當初後端的 Interface 這樣開, 根本不能用呀, 結果後端兩手一攤說改不動, 或是整合的時候, 最初的需求早就變了, 只能用前端來加工才能符合需求, 這就是軟硬體整合時, 軟體常常面對的困境.

第三個 session 是與未來的 team member 見面, 今天來的是兩個 Firmware Engineer, 一個 SRE (台灣人), 一個 Full Stack Engineer, 一開始有點面面相覷, 不知道要怎麼進行, 好險 SRE 出來救援, 他簡單說明一下現在的 project 內容 , 然後每個人說明他們正在進行的工作, 我就可以繼續了解他們碰到什麼問題, 與其他部門合作的狀況等等, 他們想要了解我會怎麼處理他們碰到的問題, 例如「需求一直改, 一直來, 怎麼處理?」或是「要如何兼顧已經上線的第一代機器人與開發中的第二代機器人? 」等等.

第四個 session 應該是跟 CEO 和 CTO 見面, 不過實際上我只見到了 CTO, CEO 不知去哪忙了, 在這個 session 裡, CTO 問了更多我怎麼處理跨部門溝通與對上溝通, 「當CEO是個 dreamer, 你是個 doer, 你會怎麼說服 CEO 這個不可行? 」(感覺是CTO本人碰到的問題) 「你怎麼說服跟你同一個level的主管? 」等等, 同時間我也可以更深入的問他一些問題, 像是他的管理風格, 公司的競爭對手, 公司的定位. CTO 表示目前公司裡, 大部份是機器人領域的博士, 但缺乏軟體與業界的人才, 感覺比較像學校實驗室風格, 而非商業公司. 

第五個 session 是跟 HR 見面, 他會詢問一下今天每個 session 的狀況與我的感受, 另外, 因為他們的業務需要進醫院, 所以也解釋一下在疫情之下的公司政策. 此次的 onsite interview 從 1:30 進行到 5:00, 相當筋疲力盡.

在我開始面試流程之後, headhunter 聯絡的很勤快, 想要了解我的面試情況, 他說明佣金是跟客戶收, 我不需要付他們佣金, 如果有想要的薪資或福利, 也可以讓他們知道, 他們會幫忙溝通. 不過最後我沒有拿到這份工作, 他們給 headhunter 的答覆是覺得我的經驗更適用於大一點的公司. 我想應該是人力不足的問題回答沒有讓他們滿意, 事後回想, 第四個 session 時, CEO 就沒有出現, 應該就是個「沒有興趣」的警訊.

2020年12月23日 星期三

美國找工作 (上)

老公當初說要轉調來美國, 我最大的問題就是: 我能工作嗎? 去到異地人生地不熟, 最有可能融入當地的方法就是趕快認識新朋友, 我這個年紀認識朋友最好的途徑就是透過工作了. 老公的簽證是L1, 我的配偶簽證是L2, 只要再另外申請 EAD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 是可以合法在美國工作的. 抱持著「軟體工程師應該不會找不到工作」的心情, 在接近在四十歲的高齡前往美國, 開啟人生下半場. 

這種重新開始的狀態讓我想到村上春樹也是四十歲的時候來美國, 以新人作家的姿態出發, 自己找翻譯, 與譯者密切溝通, 到自己檢查譯稿, 再把譯稿帶去給經紀人, 透過經紀人賣給出版社, 某種程度上盡力的接受採訪, 參加朗讀會與演講, 不透過口譯,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他在《身為職業小說家》一書中詳細的說了這段過程, 當時我看了非常感動, 現在也成了勉勵自己的標杆.

申請 SSN 和 EAD

能夠合法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先搞定 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 和 EAD. 這兩個證件都曠日廢時, SSN 通常要耗時一個月, EAD 則需要三個月到半年不等, 我在 2019 年 11 月短暫探訪老公的那一個禮拜期間, 就先把這兩件事給辦了. 

那時還沒疫情, 申請SSN是去辦公室現場排隊, 網路上都說最好一大早就去, 免得排到天荒地老, 我也乖乖遵從, 可惜承辦人員不接受結婚證書影本, 一定要出示正本, 我只好下午再跑一趟, 大概排了一個半小時, 不算天荒地老 (之後排駕照, 那才叫久!), 總算成功遞交申請. 我的 SSN 比較波折, 等了一個半月才收到, 一張薄薄爛爛的紙, 連卡片都不是, 不過在美國, 幾乎算是一個像身份證一樣的存在, 要好好保存好.

申請 EAD 不用跑現場 , 只要準備好它要求的資料, 郵寄過去即可. 資料包括:

  • i-765 form (Application for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要注意的是, 表單常常在更新, 最好是去官網 (https://www.uscis.gov/i-765) 下載最新的表單. 裡面最麻煩的就是問題27 「Eligibility Category」, 要參考文件找到你所屬的類別, 例如我是a18 (Spouse of an L1 Intracompany Transferee).
  • I94: 美國入境時的海關文件
  • 另一半的L1 護照與VISA影本
  • 自己的L2 護照與VISA影本
  • 英文結婚證書影本
  • 2 吋照片兩張
  • $410 的支票: EAD 只有一年期限, 每年Uncle Sam 都會來向我追討這筆款項, 要記得在到期日三個月前更新

郵寄出去以後, 會收到 USCIS 的回信, 告訴我 Receipt Number, 接下來就是無止境的等待. 我是 2019 年 11 月寄出去, 直到 2020 年 3 月底才收到 EAD, 現在我終於有合法工作的身份啦.

開始

有了合法工作身份之後, 該開始準備找工作啦. 但已經離開求職市場好一陣子, 又是英文求職, 我決定先準備一下. 首先是買個一年份的 Leetcode, 準備開始刷題. 再來是更新 Linkedin, 加入了Premium (我不確定加入 Premium 會不會增加曝光, 但 Linkedin Premium 一個月要$33, 我自己覺得沒有特別值得). 參考面試常見問題的影片, 準備自己的故事與答案. 幾乎所有的美國工作面試訣竅都會提到, 要用故事來包裝答案, 例如不能只是說「我的強項是從不放棄」, 要用一個故事來佐證, 故事要包含 Problem, Action, Result, 還不能太長, 所以寫完回答, 就要練習口說與計時, 要熟練但不能像背稿, 語速不能太快或是太慢.

另一個重要工作是準備履歷, 在美國工作的朋友幫忙修改履歷數次, 非常感謝! 尤其是 Summery 的部份, 要盡量把關鍵字塞進去, 因為 Recruiter 會用關鍵字來尋找人選, 如果主動投履歷, 公司的系統也會用關鍵字來篩選. 所以 Summery 裡放的關鍵字要與想找的工作的 Job Description 相關連. 例如我自己擺的關鍵字包括 microservice, API design, AWS, Project management, Agile...等等, 這些都是適合我的工作的JD 裡可能會出現的關鍵字.

接下來就是不時上 LinkedIn, Glassdoor 上面尋找適合的工作職缺, 一開始我目標 Software Engineer, 結果發現自己最熟的 Python 不怎麼吃香, 最大的需求是 Java, 第二名是 Node.js, 再來是Scala, Go, 連 Ruby on Rails 都比 Python 出現的機率高, 此時真恨自己居然十幾年的工作經歷連一天 Java 都沒寫過. 查找工作職缺的時候, 發現有些行業, 在台灣軟體業很少出現, 例如物流公司, 美國地大, 物流真的非常重要, 這些平台可以追蹤整個供應鏈, 還有專門為律師服務的平台, 可以方便查找案例, 管理案件, 專門為建築業服務的平台, 做建案的專案管理, 金流, 人力管理等, 各式各樣的 Health Care 公司, 有做 TestKit 的, 有做心臟病的, 有做醫院機器人的, 還滿有趣的.

六月的時候, 第一次接到面試電話. 第一關通常是 HR, 他們會請你介紹一下自己的經歷, 我通常只會講最近的兩個, 免得太久, 接著他們可能會再問一些細節. 第二個問題是問你能否在美國合法工作, 需不需要 VISA sponsor, 這時一定要說「不需要」來增加機會, 第三個問題是問你的薪資期待, 幾乎所有的美國工作面試訣竅都會告訴你一定不要回答數字, 如果講得太低, 公司很樂意用低薪請你, 如果講得太高, 公司覺得給不起, 一樣沒有後續. 所以這種時候我的標準答案就是: 「It is definitely negotiable.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more detail after we find we fit each other.」HR 可能有幾種反應 (1) 繼續追問, 那就繼續打太極. (2) 給出這個職位的薪資範圍, 讓你心理有個底. 

HR的關卡最常出現的問題包括: 「你為什麼要投這個工作」與「為什麼你覺得可以勝任這個工作」, 這兩個問題回答一定要準備, 其他的就臨場發揮. 然後HR 會介紹公司與這個職位, 問你有沒有問題, 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接下來的面試流程與何時可以得到答覆. HR 的電話面試不會太長, 約莫半個小時是極限.

第一次面試沒有經驗, 沒有在面試完後寫信follow up, 結果連拒絕都沒收到, 是個無聲卡, 後來就知道一定要寫信主動詢問結果, 至少是生是死明明白白. 有幾次我在HR 第一關過後就被拒絕了, 這種拒絕很讓人沮喪, 因為這些常見的問題, 我居然都無法過關, 恨! 我會寫信去問原因, 但只有一家有回信, 其他都石沉大海, 這也是理所當然啦, 人家都「move forward with other candidates」了, 哪還有時間回你信, 嗚~

而這不過是開始而已...

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我出生了兩次

 《中性》這本小說利用三代人的希臘家庭, 來寫一段從小亞細亞出發, 逃難到美國, 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 經濟大蕭條, 種族暴動, 性解放的歷史. 作者本身就是小亞細亞的希臘移民, 一直想要把這段橫跨半個地球的移民史寫下來. 

有一天他在做研究的時候, 看到了「5α還原酶缺乏症」, 缺乏這種酶, 人體會無法形成雄激素, 影響到之後的性徵發育. 這種基因變因只存在於與外界隔絕的社群, 因為近親相交而產生, 於是最後寫成的這本小說, 不只有移民歷史, 還包含了亂倫, 性別紊亂, 陰陽同體等各種議題, 野心非常的大. 

小說的一開始:「我出生過兩次, 第一次是個女嬰; 然後是十年後, 我重生為一個十歲的男孩.」就揭開了主角卡莉不同於平常人的經歷, 她因為有「5α還原酶缺乏症」的基因變異, 出生的時候, 陰莖嚴重發育不良, 隱睪症, 尿道開口朝下, 因此被大意的醫生的判斷成女生, 直到一場意外, 進了急診室, 才被發現真相, 卡莉變成了卡爾. 不過書的重點不只是卡莉, 更重要的是三代人所走過的時空變化, 這世界變化之大, 個人身體的變異也不過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第一代: 戰爭與禁忌的愛情

我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 趕忙去查了一下「小亞細亞」在哪, 這個地名指的是現在土耳其在亞洲的這塊半島, 又稱為「安納托利亞半島」, 跨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就是歐洲大陸,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當然也是各國的必爭之地. 原本半島的主權屬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但鄂圖曼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敗, 於是希臘拿到了小亞細亞的統治權, 然而土耳其人民非常不滿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所以在凱末爾的帶領下, 把希臘人趕出了小亞細亞. 凱末爾也在之後, 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卡莉的祖母原本住在小亞細亞山上一個只有一百多人的小村莊, 靠養蠶為生. 當土希戰爭爆發的時候, 她與表弟拉夫堤倉皇逃出, 打算投奔在美國底特律的表姐莉娜. 莉娜是個女同性戀, 因為不見容於保守的希臘鄉下,她帶著嫁莊, 輾轉嫁到了美國, 現在成了他們倆的救命稻草. 黛斯荻蒙娜與表弟從小就相依為命, 原本表弟應該像村裡大部份的男人一樣, 與村裡適婚年齡的女人結婚, 但拉夫堤早就心有所屬, 他喜歡的正是一起長大的姐姐. 在開往美國的大船上, 他們可以假裝是在船上邂逅, 一見鐘情的陌生人, 兩人互許了終生.

底特律這座城市最著名的正是汽車工業. 福特最天才的發明就是生產流水線, 一個工人鑽好洞, 下一個工人把螺絲鑽進去, 每個工作都不需要特殊技能, 工廠可以隨時雇用或開除一個人. 拉夫堤在經過十七分鐘的訓練就加入了這個生產大隊. 此時美國處於全國禁酒的狀態, 拉夫堤沒多久也做起了走私酒的生意, 自己還開起了地下酒館, 一開始生意不錯, 然而卻很快碰上了 1929 年的經濟大蕭條, 祖母在幾十年後說起來還是會搥胸噸足, 哽咽失聲, 城裡的人上街遊行, 叫福特先生開工廠, 晚上的巷子裡, 有人在打老鼠, 打死了拿來吃...有工作的時候, 人們會上酒館喝個兩杯, 但沒有工作時, 連飯都沒得吃, 怎麼還能喝酒? 祖母不得不出去找工作.

諷刺的是, 祖母被土耳其人趕出了家鄉, 來到美國卻在黑人區教土耳其人養蠶做絲, 信奉希臘正教的她也學會讚美阿拉. 她一邊養蠶, 一邊聽著黑白混血的傳教士跟黑人信眾講道. 白人總說奴役黑人是應該的, 因為他們天生低人一等, 但這邊的傳教士跟黑人說這世界黑人才是原生物種, 白種人是被創造出來的藍眼睛魔鬼. 這些魔鬼殺了許多黑人, 讓黑人的後代忘了自己高貴的出處, 以為被奴役是應該的. 祖母的眼睛是棕色的, 「我才不是什麼魔鬼呢」, 她心裡這麼想. 

第二代:種族衝突與美國夢

卡莉的外婆是莉娜, 她的爸媽也是從小住在一起的表姐弟, 一開始因為莉娜的女兒塔喜不願意接受表弟密爾頓的心意, 密爾頓憤而去從軍, 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當真正面臨生離死別時, 塔喜覺得不需要再說無謂的謊言, 她答應密爾頓只要他安全回家, 就結婚吧, 因此有了卡莉的誕生, 此時沒有人知道累積兩代的基因變異, 已經在卡莉體內悄悄成型. 

密爾頓承接了爸爸的酒館, 把它改成更適合大眾的速食餐廳. 然而底特律正在改變中, 原本來店裡用餐的是附近的白人家庭, 一旦第一家黑人搬到那條街上後, 白人就像得到什麼暗示開始賣房子, 接著搬來越來越多的黑人. 黑人時常與貧窮相伴, 因為沒有銀行願意貸款給黑人, 他們連做個合法的小本生意都沒辦法. 

1967年, 底特律警察又以「無販酒執照」為, 掃蕩了一家黑人酒吧, 這次行動徹底點燃了大家對長期不公的憤怒, 成了史上最嚴重的種族暴動之一.  許多人持槍上街砸店放火搶劫, 警方與抗議民眾都陷入失心瘋般的對抗, 爸爸當天晚上接到消息, 二話不說立刻拿了放在床下的槍衝到餐廳去, 他打算嚇唬進門搶劫的人. 結果上門的卻是對面的黑人鄰居, 他前來買煙, 爸爸感到不可思議:「外面這麼亂, 你現在還來買煙?」, 鄰居不置可否的聳聳肩, 彷彿這點亂黑人來說不算什麼,  然而就在他把煙點上的那一瞬間, 爸爸見到外面的警察射殺了他!爸爸守了三天, 並沒有人上門搶劫, 然而一把不知從哪來的火把丟進了餐廳, 餐廳付之一炬, 底特律因為這場暴動無可挽回的由盛轉衰, 但卡莉一家卻因為這場暴動拿到巨額的賠償金後, 成了真正的美國中產階級.

第三代:基因變異與性別認同

隨著青春期到來, 卡莉感覺到自己與大部份的女生越來越不同, 她的胸部沒有發育, 但她還是讓媽媽幫她買了少女胸罩, 裡面塞衛生紙就好. 月經遲遲未來, 身高則是一直抽高, 她不得不彎腰駝背來掩飾自己高人一等, 聲音也漸漸低了下去, 卡莉對這一切的反應就是留頭髮, 用長髮來標示自己是個女孩, 長髮也很方便把不自在的表情給遮掩起來. 

情竇初開的年紀, 卡莉喜歡上西班牙課堂上的女孩, 難道她跟外婆莉娜一樣是同性戀, 只對女生感興趣嗎? 因為一場意外, 卡莉進了急診室. 而在急診室內, 卡莉青春期後, 與一般人不同的身體首次展示在醫生面前, 因此被轉診到紐約的性別紊亂診所.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 大部份的人主張性別是由生殖器官決定, 如果有睪丸, 就是男性, 如果有卵巢, 就是女性. 然而這議題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到了 60 年代之後, 學者認為性別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 (1) 染色體的性別(例如XX 或是 XY, 但其實還有單一個X 或是 XYY等) (2) 內部生殖器官的性別(睪丸或卵巢) (3) 外部生殖器官(陰莖) (4) 內分泌激素(雄激素或雄激素), 還有(5) 後天性別認同. 性別也從原本的二元論演變成一個光譜. 

到了診所以後, 先做生理檢查. 雖然卡莉的各種生理特徵都顯示他是個生理男性(沒有子宮與卵巢, 有睪丸, 只是沒有落在正確的位置, 雖然發育不良, 但依然有陰莖), 但她從小被當成女孩養大, 醫師需要透過心理諮詢, 來了解卡莉的心理性別認同為何. 但卡莉感覺她的父母期待繼續擁有一個女兒, 因此她假裝自己也認同做一名女性, 醫師建議既然認同為女性, 就應該動手術摘除外部生殖器, 開始注射女性荷爾蒙. 在手術前, 卡莉猶豫了. 她決定離家, 一個人好好想清楚究竟自己想要當個什麼樣的人. 

當時的舊金山是最具有性向多元意識的地方, 她認識了一些別於傳統的人, 卡門是個男變女的跨性別者, 唯一會洩露她原始性別的只有她的聲音與手; 左娜外表婀娜多姿, 但卻有著XY染色體的左娜, 他有雄激素麻木症, 因此男性荷爾蒙在他身上完全不起作用, 從外表看起來, 左娜比大多數的女人還要美, 但他不想做女人, 雖然他不說別人也看不出來, 但他就是想要大聲說出來「我是誰」.  卡莉終於感覺自己並不孤單, 也能夠正視自己真正的需求與歡愉來自哪裡, 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悲喜劇的人生

卡莉的爸爸密爾頓最喜歡的一對袖扣, 正是希臘人發明的「「悲喜劇」,  一邊是悲劇的面具, 一邊是喜劇的面具, 這不就是人生? 總是福禍相依,  就如同祖父母那一代,  戰爭是悲劇, 但祖父母不容於保守鄉村的戀情, 卻得以在亂世中開花結果; 到了爸爸媽媽這一代, 種族衝突是悲劇, 但衝突下的破壞卻讓爸媽的理想更快達到; 卡莉的基因變異是悲劇, 但卻也帶來了解放與更全面的接受自己. 書中的許多議題都可以寫得很煽情, 很悲壯, 但作者卻不這麼處理, 他用帶點幽默的口氣, 溫和的講完這三代史, 至於讀者要用什麼角度, 對哪個議題特別起共鳴, 就是讀者的選擇囉.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548628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2月17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 -- 在最壞的時代當個紳士

 

《莫斯科紳士》是一本以俄國為背景的小說, 但這本書的作家卻是個美國人, 亞莫爾·托歐斯, 他在從事金融投資工作二十多年以後退休, 開始寫作. 《莫斯科紳士》是他的第二部作品, 上一本《上流法則》描寫的是目眩神迷的紐約, 作者同樣展現對二十世紀早期精緻文化的偏好, 只是這次的場景搬到了莫斯科. 讀他的作品,  都會讓人重新回想起生活裡許多美好的細節. 

伯爵的新朋友

本書的主角羅斯托夫伯爵, 他因為一首同情革命的詩, 被法庭判處終身不得踏出莫斯科大都會飯店一步. 出身貴族的他, 本來就是飯店的貴賓, 只是現在他必須得從豪華的套房搬到了從前安置僕人的閣樓, 然而伯爵的家訓是:「假如你不去掌控命運, 你就會被命運掌控.」, 所以伯爵一直維持著他紳士的精神與儀態, 不管生活的空間與外面的局勢怎麼變化. 他在方寸之地裡布置了書房與臥房, 讓他能夠優雅的在書房看書, 招待客人. 從前他的客人是王子公主, 現在他的客人是餐廳經理, 主廚, 九歲的小女孩, 女明星與飯店的維修工人, 但對於伯爵來說, 沒有什麼不同, 在紳士的教養裡, 每個人都值得得到尊敬. 事實上, 伯爵的人生因為這些新朋友, 打開了截然不同的視野. 

小女孩妮娜因為父親公職出差到莫斯科, 一起住進了大都會飯店. 一樣被困在飯店, 無所事事的她深入探索飯店的每個角落, 然而她的足跡不限於飯店公開的地方, 還包括了洗衣房, 食品儲藏室, 甚至是宴會廳的天花板! 妮娜有一把飯店的萬用鑰匙, 伯爵跟著她的引導, 重新認識了這個他住了數年的飯店, 體驗到飯店華麗的背後, 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那一年的聖誕節, 妮娜珍之重之的把這把萬用鑰匙送給他, 這份珍貴的禮物也在日後展現了大大的用途.   

無產階級出頭天

十月革命之後, 沙皇被推翻, 無產階級出頭天, 原本沙皇拿來宴客的大廳, 成為工人委員會集會的場所, 「伯爵大人」這種象徵階級的稱呼是舊時代的遺毒, 現在統一稱呼為「同志」, 古典華麗的建築被鏟平, 取而代之的是一模一樣, 方方正正的水泥集體宿舍, 這些房子如此直接了當, 沒有任何不必要的裝飾, 連設計圖都不用畫, 不到半年的時間, 就解決了住房問題.  不同價位的葡萄酒也代表了知識份子的腐敗, 於是大飯店裡上萬瓶的葡萄酒都被撕掉了標籤, 客人只能選紅酒與白酒. 看到那些失去身份的葡萄酒, 伯爵感到份外的格格不入與感傷, 每瓶酒都是時間與空間蒸餾之後的菁華, 每年的融雪時間, 雨季多寡都不同, 每個產地的地理環境與與葡萄品種也各異, 但蘇聯共產黨想要抹除這一切差異, 就像把人放進一模一樣的房子裡面, 每個人就能過上一樣的生活一般, 伯爵覺得他不屬於這個時代, 這個時代也急於甩掉他, 他站上飯店的屋頂, 打算縱身一躍...

然後維修工人興奮的跑來打斷他的意圖, 「伯爵, 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呀!」 究竟發生了什麼好事呢? 飯店的屋頂有一群築巢的蜜蜂, 她們永遠辛勤的工作, 製作出來的蜂蜜會反映出當季花朵的味道, 當飯店花園的紫丁香盛開的時候, 蜂蜜就有紫丁香的風味, 當紫丁香花季花季過了以後, 蜜蜂會飛向飯店外的大道, 那麼就會嘗到櫻桃香的蜂蜜. 然而這次的蜂蜜與過往不同, 是股熟悉的香甜, 啊,  那是濃濃的蘋果花香! 伯爵的故鄉正是個盛產蘋果的地方, 在那一口蜂蜜裡面, 所有年輕的美好回憶都湧現了, 夏日微風, 攀著藤蔓的涼亭, 成千上萬棵繁花盛開的蘋果樹...他想像蜜蜂飛過了幾百哩, 替他回到了故鄉, 又為他帶回了故鄉的味道, 伯爵做了一個決定.

三巨頭的心願

伯爵成了他最喜愛的餐廳的侍者, 與餐廳經理, 主廚成為好友, 組成餐廳的「三巨頭」. 現在史達林已經站穩腳步, 蘇聯也打開久違的國門, 迎來世界各國的商人, 記者, 政府官員, 還有間諜. 為了展現蘇聯在共產黨領導之下的國力, 精緻的品味又重回舞台, 葡萄酒也穿回了它們的標幟, 正是需要伯爵大展長才的時候. 原本強調所有人沒有階級的共產黨也默默形成有階級的決策圈, 史達林實行紅色恐怖, 鏟除不聽話的對手, 有的人被槍殺, 有個人被趕出莫斯科, 有的人被送往勞改營. 伯爵擅於掌握這些檯面下的人際關係, 以前貴族時期, 他就是負責幫祖母安排家裡賓客的位置, 確保每個人賓主盡歡. 現在在飯店餐廳, 他一樣確保相同地位的人享受一樣的招待, 人們總是需要透過這些外在的細節來確定自己在這社會的位置, 這點在革命之後一樣沒有改變. 

三巨頭有個共同的心願, 在物資短缺的年代, 他們想要做一份最正宗的馬賽魚湯. 要做這種湯, 需要十五種材料, 其中有四種極其罕見, 他們三人整整醞釀了三年, 費盡了心力, 終於完成了這個心願. 該怎麼形容這個味道呢? 先嚐一口湯, 這是用魚骨, 茴香與蕃茄熬煮出來的精華, 接著再嚐一口鮮嫩的黑線鱈魚片和略帶海水鹹味的貝肉, 這都是在碼頭上直接向漁夫買來的新鮮漁貨, 而西班牙柳橙和酒保刻意珍藏的苦艾酒, 更為味蕾帶來驚喜的感受. 這種種的滋味全部都由番紅花收束調理在一起, 飽嚐夏日豔陽精華的番紅花採自希臘山丘, 只要嚐上一口, 就會覺得自己置身在千里之外的馬賽. 這是美食的力量, 就像那年伯爵嚐到了故鄉蘋果香味的蜂蜜, 有了繼續活下去的信念, 這碗馬賽魚湯也來得正是時候, 讓人能向生活的磨難笑著致意. 在妮娜還是小女孩的時候, 伯爵與她分享了一盤魚片, 展開一段忘年之交. 多年後, 妮娜把自己的女兒蘇菲雅託付給他. 當伯爵終於找到機會把蘇菲雅送出國, 出國前父女倆最後的晚餐就是俄羅斯著名的冷湯, 以後只要想家, 心情不好的時候, 就想想這碗湯的滋味. 故事的結尾, 伯爵終於有機會回到故鄉, 這裡早就人事已非, 以前住過的大宅也被燒毀, 但以前村子的小酒館還在, 伯爵感到非常滿足. 

伯爵的幸運

這本書一直讓我想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因為場景也是發生在一個富麗堂皇的飯店裡, 年代也是二戰前夕, 飯店的經理古斯塔夫是像伯爵一樣的紳士, 在最壞的時代始終維持著光明溫暖的人性, 古斯塔夫在火車上遭到警察刁難的時候, 因為警長小時候曾經受到他的照顧而出手相助. 後來即使古斯塔夫受人陷害入了獄, 在獄中仍舊靠著他的紳士態度, 得到一群獄友的幫助, 成功越獄. 然後電影的最後, 畫面變成黑白, 彷彿人性的餘暉已經消失, 古斯塔夫死在法西斯黨員的槍下. 在《莫斯科紳士》裡, 伯爵在一開始因為莫須有的罪名, 被判終生軟禁在大飯店裡, 結果在這三十幾年間, 時代的巨輪不停的前進, 許多人都紛紛的倒在巨輪下, 伯爵的好朋友米哈伊爾只因為在編輯契科夫文集的時候, 不肯刪去作家在書信裡面稱讚法國麵包好吃的句子, 就被送到勞改營八年, 並且此後終身不能在回到莫斯科. 在蘇聯共產黨改革初期,  米哈伊爾也曾經深受鼓舞過, 相信壓迫會消失, 不平等會打破, 然後到最後, 米哈伊爾留下的遺作《麵包與鹽》,  只有一個小小的心願, 希望再也不要有人因為"麵包"而入罪. 伯爵困在飯店裡, 保住了他的"不合時宜", 當初的不幸竟成了伯爵的幸運. 比起在現實中失去信念, 無所依歸的人, 伯爵保住了自己的價值觀, 生活品味, 對一個人來說, 這才是終極的幸福吧.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8_1051687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

 

很多人可能都會被書名《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給誤導, 以為這本書在講一個人如何苦讀, 如何自學, 最後拿到劍橋博士的過程, 但並非如此. 它不是勵志的美國夢, 它講的是, 一個人如何突破先天環境與家庭所給予的世界觀, 價值觀, 最後產生出一個新的自我, 作者稱呼它為「教育素養」,  因此英文書名很簡單, 就叫作《Educated》,  一個受過教育的人.  

台灣有十二年義務教育, 識字率高達99%, 但「受教育」遠遠不止在講學校教育, 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自我思考與自我批判能力. 如果缺乏這兩個核心, 即使接受了學校教育, 也只是被動的接受別人的觀點,  沒有自己的看法, 這樣仍舊沒有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這本作者的自傳小說, 讓我們在作者的極端經歷裡, 回頭思考「教育」的本質.  

極端的家庭成長背景

作者泰拉從小生活在極端的摩門教家庭裡, 因為爸爸不信任政府機關, 所以她既沒出生證明, 也沒有打疫苗, 當然也沒去上學. 爸爸一直在為世界末日做準備, 家裡賺的錢都拿來屯糧, 買武器, 確保末日到來時, 全家可以自給自足. 媽媽是個密醫, 會幫付不出醫藥費或是同樣因為宗教信仰不上醫院的人接生, 還能製作草藥為人治病. 她的爸媽其實都有受過正規教育, 顯然也很聰明, 有很強的生活技能, 但是成人以後, 就基於自己對宗教的理解, 建構了一套封閉的世界觀, 而他們的七個孩子沒有選擇, 只能接受這樣的世界觀. 爸爸認為知道怎麼生活比學習書本知識更重要, 爸爸唯一有系統教孩子的科目就是摩斯密碼, 因為當末日停電的時候, 需要靠密碼溝通. 

一條不一樣的路

哥哥泰勒是家裡第一個反抗者, 他自己報考了ACT考試, 取得大學入學資格, 離開了這個家. 泰拉原本認為自己就會像姐姐一樣, 十八歲結婚, 在爸爸的土地上蓋個房子, 跟媽媽學習藥草與接生, 但現在哥哥展現了另一條道路, 她想要試試看. 爸爸的反對比當年哥哥說要上大學更大, 因為在他的世界觀裡, 女人要聽從父輩的指導, 好好把家庭照顧好, 不需要出外讀書, 所以家裡不可能支援她任何大學費用, 泰拉必須要拼命打工付房租與生活費, 同時間還要拼命讀書保住獎學金, 有一段時間她因為牙痛, 不能吃不能睡, 也無法讀書, 但治療費用需要 1400 元, 她沒有這麼多錢, 甚至連課本都買不起, 但她抗拒去申請政府助學金, 因為爸爸說, 只要拿了政府的錢, 就會成為政府的奴隸. 最後迫於不想失去上學的機會, 她第一次向政府求助, 政府審核了她的狀況, 最後給她 4000 元, 泰拉做了根管治療, 買了教科書, 付了房租, 第一次她的生命中有了餘錢與餘裕, 可以稍稍喘一口氣. 她原本以為錢是用來控制她的, 結果卻是幫助她信守對自己的承諾, 她體會到金錢最大的好處, 就是得以思考金錢以外的事情, 她第一次相信自己, 遠離了爸爸所灌注的世界觀. 

受教育後的失去

上了學之後, 她學習到什麼是精神疾病, 爸爸顯然符合書上所定義的「躁鬱症」,  他沮喪, 狂熱, 偏執,  自視甚高, 又有被害妄想症. 她回憶起童年時候, 爸爸總是講一個故事: 一家人因為不願送孩子上學去給政府洗腦, 所以被 FBI 槍殺, 她在課堂上了解了事件的全貌:  那家人的爸爸是因為賣槍給FBI 臥底探員所以被盯上, 並不是因為不願送孩子上學, 而且他也沒有死, 她知道爸爸並不是蓄意說謊, 但這個新聞事件在經過他瘋狂的大腦處理之後, 得出完全不一樣的解釋, 後來泰拉遠行去劍橋讀書時, 爸爸表達了他深深的擔憂: 「如果你在美國, 無論你在哪個地方, 末日來臨時, 我都可以去帶你回家, 確保你平安, 但要是妳去了海的另一岸...」 在爸爸扭曲的世界裡, 不能否認愛的存在.  

二哥翔恩喜歡藉由操控別人來確認對方的愛, 使用言語羞辱與暴力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當泰拉表現出不情願的時候, 頭會被翔恩按進馬桶裡, 直到她道歉認錯. 但哥哥並不總是那麼爆烈, 他會幫泰拉與爸爸對抗, 在泰拉被錢逼到走頭無路的時候, 給她自己的存款, 泰拉相信哥哥是愛她的, 要不是她曾在日記寫下哥哥的行為, 與後來姐姐不經意透露她也曾受過同樣的暴力對待, 她幾乎懷疑翔恩的暴行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泰拉逐漸了解到哥哥藉著羞辱她, 支配她來希望她停留在這裡, 與他待在原地, 但她得走了. 

「你可以愛一個人, 但仍選擇跟他說再見. 你可以每天想念一個人, 但仍慶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 泰拉受了教育, 讓她在理解之後有了選擇, 並接受失去.  

建立自我

當泰拉去到劍橋, 她覺得所有的東西都在發光, 宏偉的建築, 侃侃而談, 紓發己見的同學教授, 除了自己以外. 她的教授鼓勵她:「妳必須停止這麼想, 妳不是因為光線角度對才發光的破銅爛鐵, 無論你將來有何成就, 成為什麼樣的人才, 那是因為妳的潛能, 不是劍橋所給予妳的, 妳本人就是黃金, 即使妳回到山裡的故鄉, 也不會改變妳是誰. 在某些光線下, 即使是黃金看起來也會不起眼, 但黃金就是黃金. 決定妳是誰的最大因素是妳的心理, 不是妳來自哪裡, 穿了什麼, 或是別人怎麼看妳. 」

泰拉決定攻讀歷史博士, 她從爸爸的例子知道, 所謂的「事實」都包含了個人偏見, 爸爸所認知的世界與書上的史學家寫的不同, 爸爸可能錯了, 但史學家也可能錯了, 她想要建構出自己能安身立命的世界觀, 而不是全盤接受別人的世界.  

受教育的目的

泰拉的家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災難, 例如全家發生兩次嚴重的車禍, 哥哥在建築工地從高處摔落重傷, 爸爸全身嚴重燒傷等等, 但都大難不死的活了下來, 爸媽將這一切歸於上帝的奇蹟, 變得更加偏執, 但泰拉選擇了另一種解釋方法, 因為教育給了她其他的視角. 

杜威在他的經典作品《民主與教育》裡面, 詳細的闡述為什麼要受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以後我們有能力接受更進一步的學習. 因為學習沒有終點, 環境一直在改變,  教育訓練我們思考, 判斷, 聯想, 歸納等能力, 透過教育,  我們獲得不同的視角, 理解不同的人與歷史, 教育應該讓我們的同理心深化, 而不是變得僵固傲慢. 杜威提出幾個有利於學習的態度, 包括「虛心」, 廣納一切有助於解開疑惑的意見, 還有「專注」, 持續的追求個人真正的意圖, 不要為了討他人喜歡或是服從權威就放棄自己真正想要的. 還有一點很新鮮, 是「負責」, 我們時常不假思索的接受某些說法, 如果錯了, 就怪罪當初提出的人, 而忽略自己沒有觀察與思考,  就輕率的採納, 我們其實要對自己學習了什麼負責任, 才能成為一個「受教育的人」.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97_1036024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2月2日 星期三

Dallas 三天遊

德州有三個大城市, San anotio, Houston, 和 Dallas, 這三個城市恰恰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Austin就位在中間, 到三個城市都約莫 2~3 小時. 年初還沒封關的時候, 安排了兩天一夜 San anotio 小旅行, San anotio 最有名的就是 River walk 和 Alamo, River walk 果然相當不賴, 選在春天去, 天氣不熱, 人也不會太多, 走起來很舒服, 還在 Smashin Crab 吃了很棒的海鮮 (Cajun Seafood). 這次趁著感恩節假期去 Dallas 走走, Toyota 的總部在Dallas, 因此據說那兒有不賴的日本食物, 還有歷史悠久的韓國區, 所以韓國食物口味也正宗. Austin 的日本食物其糟無比, 壽司是可怕的西方口味(例如酪梨), 生魚片種類大概只有三種, 而且裡面只有鮭魚可以吃, 八月的時候, 「牛角」在市中心開幕時, 我們懷抱著朝聖的心情前往, 希望吃到記憶中的日本燒肉, 結果失望而歸, 調味完全不對, 令我們不勝唏噓. 所以出發前, 對於 Dallas 最大的期望就是食物.

我們安排了三天兩夜, 連同 Fort Worth 一起玩. 住在兩個城市中間的 Irving, 旅館可以便宜一點. Fort Worth 最有名的就是Stockyards, 這是以前的牲畜交易中心, 據說頂盛時期, 有上百萬頭牛隻會在此交易, 現在是個歷史保留區, 以前的火車站也已經改成餐廳與紀念品店了. 感恩節果然跟我們的春節一樣, 美國人回家團聚, 也一起出來玩, 街上滿滿的都是人 >< 我們沒有進室內看牛仔秀, 留在大街上等四點的趕牛秀, 其實就是三個牛仔, 前後押著牛群走過主要大街, 牛隻數量不太多, 都是德州最有名的長角牛, 他們的角真的很驚人, 隨便都可以超過 2 公尺, 是個致命武器, 所以雖然牛隻都悠閒的慢步, 但趕牛秀的時候, 會要求大家不要坐在地上, 免得發生意外, 來不及走避. 我很喜歡他們溫柔的大眼睛, 與致命的長角形成強烈的對比.

牛仔趕牛秀
付錢就可以騎牛拍照, 但牛的表情頗為無奈

Fort Worth 市中心有個 Water Garden 很有名, 裡面有三個造形各異的噴泉, 第一個是Quiet Water Pool, 水會沿著牆面流下, 發出潺潺的流水聲, 順著階梯走到底部, 中間是個平靜無波的藍色水池, 四周圍繞著美麗的大樹, 令人心情平靜; 第二個是Aroted Water Pool (Play Water), 數個小噴泉製造出許多跳躍的水珠, 如果太陽正好, 還會有美麗的彩虹, 很簡單的設計, 卻真的讓人感覺到水珠在玩耍的愉悅感 ; 第三個 Water Fall 最有名, 水從四面階梯澎湃流下, 人可以順著台階走到瀑布中心, 每一步都可以感覺所有的水流都正衝你而來, 被水的力量給包圍, 一開始中心的水深達 2.7 公尺, 後來發生溺水意外後, 才改成 0.61 公尺, 如果是之前中心水更深的時候, 一定氣勢更驚人.

Water Fall

Play Water

Quiet Water 

晚上吃的是旅館附近的一家日本餐廳 Mr. Max, 名字雖然不怎麼日本味, 但食物卻很不錯. 終於吃到好吃的生魚片, 在正確的刀工下, 魚肉沒有魚筋, 感動! 還加點了一條時令的魚, 做成生魚片, 非常好吃, 有種甘甜味, 魚骨與魚頭拿去酥炸, 全部都可以吃下肚, 滿足! 我們如同出閘的餓獸, 點了一堆小點, 天婦羅, 炸豆腐, 章魚 wasabi, 炸軟骨, 有種回到日本居酒屋的感覺, 最後還很過份的點了拉麵才畫上句點. 隔天晚上吃完晚餐, 我們硬是又去吃了一輪宵夜, 就跟在日本一樣, 啊, 不知何時能再去日本玩呀 ?

終於像樣的生魚片

第二天早上去了 Dallas 市中心, 這裡最有名的就是甘迺迪總統被槍殺的地方, 有個 「6th floor museum」, 槍手就是在這棟大樓六樓瞄準在路上的甘迺迪, 馬路上還標註了「X」的符號, 表示當時甘迺迪中槍的地方, 總共有兩處, 不過現在路上正在施工, 「X」的註記已經看不到. 令我驚訝的是, Dallas 市中心居然有輕軌電車, 班次還相當頻繁, 美國的公共運輸被汽車工業扼殺得所剩無幾, 到哪都開自己的車, 結果人一多, 就像現在 Austin 一樣陷入交通黑暗期. 

知名的文創區 Deep Ellum 有很多的塗鴉與餐廳, 不過早上餐廳都沒有開, 我們隨意在街上亂逛, 只有一間賣卡片文具的小店有開, 裡面有給各種場合使用的卡片, 很多圖案都很可愛, 最後我也盡了觀光客義務, 買了一個可愛的鉛筆娃娃. 晚上我們就在這區預約了一家日式燒肉店 Niwa, 肉品與調味都比牛角好, 但種類不是很多, 無法滿足想念日式燒肉的我們.

這幅塗鴉網羅了德州特色, 機器人是Deep Ellum的地標, 不過我們沒找到

做成元素表的贊助者列表

Dallas Art Museum 頗為知名, 因為疫情要控制人數的關係, 一定要先在網上預約入場名額, 不過門票免費. 裡面有各個地方的藝術品, 歐洲, 亞洲, 埃及, 美洲等等,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墨西哥地方的作品, 因為以前沒什麼機會看到. Fort Worth 也有一個知名的美術館 — Modern Art Museum, 是安藤忠雄的作品, 建築本身就非常的好看, 是安藤忠雄最愛的清水模, 外面圍了一圈清透的水池, 建築倒映在粼粼水光上, 非常舒服, 在這樣的空間裡面擺抽象的現代藝術, 氣質很是搭配.

墨西哥風格圖紋, 很美麗

墨西哥畫家的作品, 底下材質是報紙, 很有趣

達利的畫, 根本就是日本動畫風格

直達天際的階梯

不停流動的文字

村上隆的微笑花朵

這兩天的中餐我們都在韓國區解決, 第一天中午是韓式炸雞 No.1 Plus Chicken, 我們點了兩個口味加一個炒章魚, 老闆以為我們會吃不完, 準備拿盒子給我們打包, 沒料到我們全部完食. 第二天中午是韓式牛肉湯 La Hanbat, 裡面的店員大媽直接用韓語打招呼, 發現我們不懂韓語, 又自動轉換成中文, 非常貼心. 韓國食物有個特點很厲害, 就是它不太會受到其他地區在地化的影響, 不像中餐, 日式料理到了美國味道都變了, 韓國食物味道始終如一.

很道地的韓國炸雞

之前活動都選擇戶外的州立公園, 與人盡量保持距離, 這次難得去城市走走, 也進了一些室內參觀與用餐, 是有點冒險, 好在目前身體狀況一切正常, 接下來又要來想想聖誕假期該怎麼度過了.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車諾比的聲音第二部

 

尋找真相的路困難重重,  當晚在現場的工程師都已經因為輻射嚴重傷害, 表皮細胞過了生命週期脫落, 但身體已經再也生不出新的細胞來, 沒有了皮膚, 所有的內裡組織都曝露在外, 只能用繃帶包裹起來, 避免感染, 而然血液還是不斷的滲出來, 痛苦萬分. 他們在臨終前回憶那天的爆炸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起源: 一場不安全的安全測試

當晚其實核電廠正在進行後備供電系統測試, 這個測試是在確認如果發生緊急狀況時, 冷卻系統會繼續運作, 避免反應爐心熔毀. 原本冷卻系統是由核電廠自己的蒸汽渦輪機所發的電力所驅動, 如果發生問題時, 廠內備有柴油發電機來提供備用電力, 但柴油發電機啟動需要時間, 所以需要測試的是, 這兩個供電系統是否能夠完美銜接. 

之前核電廠為了趕上上級所要求的啟用時間, 並沒有完成這項測試, 所以在啟用之後, 還要再補上安全測試報告. 然而之前的三次測試都失敗了, 當晚是第四次測試. 本來測試安排在白天, 但當天其他發電廠出現問題, 上級要求車諾比電廠支援, 要到晚上才能降低供電, 但晚上輪班的人員並沒有相關的測試專業與經驗, 按理說這項測試應該喊停, 擇日再進行. 但廠長只想趕快交差了事, 有個升職機會正等著他, 而總工程師也眼紅著廠長升官後空出來的廠長職缺, 所以完全無視晚班人員根本是第一次見到測試操作手冊, 依舊指示測試按計劃進行. 

由於時間不夠與不熟悉測試流程,  在模擬核電廠失去電力的操作過程中, 就已經使得反應爐變得很不穩定, 警示燈紛紛亮起, 有人員提出應該中止測試. 但負責指揮的總工程師只想趕快完成測試, 他無視警示燈, 關閉自動控制系統, 指示改為手動操作, 並威脅開除不照令行事的工程師. 此時所有的操作已完全沒有按照本來的測試計劃, 反應爐的溫度節節高升, 但忽視所有警報的工程師還是照計劃關掉冷卻系統的供電, 失去冷卻系統平衡的反應爐完全失去控制, 這個時候工程師終於意識到大事不妙, 他們按下了緊急按紐, 要讓所有反應爐立刻停止工作,  但反應爐卻沒有停下來, 造成蒸汽渦輪機的蒸汽壓力過大, 爆炸因此發生. 他們在死前最大的疑問就是: 明明他們就按下了 緊急按紐, 為什麼反應爐沒有停下來? 

不能說出的真相

列加索夫回頭尋找反應爐的相關文件, 發現曾經有報告指出, 按下緊急按紐時, 不會立刻看到輸出功率降下來, 反而會看到瞬間暴增, 然後才降下來.  在車諾比事故中, 就是這個瞬間暴增造成蒸汽壓力過大. 顯然這是核電廠設計上的潛在問題, 但如果向全國民眾與全世界承認蘇聯的核電廠設計有瑕疵, 不僅讓蘇聯丟了臉面, 蘇聯國內還有其他同樣設計的核電廠, 它們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居然比清理核災更棘手呀.  

列加索夫代表蘇聯到維也納跟國際報告, 車諾比核災的處理進度與事故原因, 它顯然有很大一部份的人禍, 操作人員既沒有受到相關訓練, 又關掉所有的安全系統, 恣意操作, 將反應爐推到失控的臨界點, 就像一邊駕駛飛機, 一邊測試飛機引擎, 結果引擎真的發生問題時, 就機毀人亡.  但他無法在國際場合說出口的是, 核電廠存在的各種設計瑕疵, 包括真正觸發爆炸的是不良的控制棒設計, 在緊急按紐按下時, 輸出功率「不降反升」; 為了省錢, 沒有在反應爐周圍建造任何防護措施, 使得爆炸的時候, 所有的輻射污染物四散, 輻射塵直接進到空氣中, 影響範圍無法計量...種種受到政治壓力, 無法公開的實話, 讓列加索夫在事故發生兩年後, 選擇自殺. 他的自殺引起了核能業界巨大的震撼, 終於官方願意更新與車諾比核電廠有相同設計缺陷的其他電廠. 

反思

看影集與書的時候, 我時常會懷疑, 這件事如果不是發生在蘇聯這樣的國家, 恐怕處理不了. 所有的救災任務都像是自殺, 不管是一開始的開直昇機投放砂石滅火, 或是之後去地下室放水避免汽化爆炸, 建造冷卻溫度用的大地道, 挖掉受到污染的土壤, 撿拾四落的石墨等等, 有幾十萬人參與了這些救災清理行動, 這些人當中, 有的人不知道任務內容是什麼就來了, 關於輻射的知識是三十年課本上教的, 因為小孩子喜歡阿兵哥的船形帽, 他特地留給孩子戴, 結果不到五歲的孩子就得了腦癌過世了, 他的孩子明明距離車諾比這麼遠, 應該安全無虞才是呀; 第一線的消防員受到嚴重的輻射傷害, 救火的時候, 沒有任何人跟他們講反應爐的事. 懷孕的老婆追到醫院去, 想好好陪他度過最後的時光,  結果受到他身上的輻射影響, 剛出生的嬰兒就因為心臟肝臟出現問題,  很快就死亡了, 心碎的老婆在很短的時間, 失去了老公, 失去了小孩, 也失去了家, 一無所有. 

因為是專制體制, 領導讓你徹離你就徹離, 領導要派你去管制區你就去, 領導說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你就相信, 在事故發生不久之後, 蘇聯各地的圖書館裡已經沒有跟放射線相關的書籍了, 醫生也禁止在死亡原因上面提及「放射線」字眼, 當時法國禁止小孩在外面玩耍, 避免曝露在輻射塵下, 但白俄羅斯的小孩還在走路上學, 還在外面上體育課, 這是無知, 還是認命呢? 

當管制區漸漸成為荒蕪之地後, 竟陸陸續續出現一些自願返鄉者, 學者說, 這裡的輻射幾百年後仍然會存在, 但相較於外面殘酷的戰爭, 這裡還比較安全. 原本就搖搖欲墜的蘇聯政權經過這一重大事故, 花費了巨額的費用, 讓原本就不好的經濟狀況更是雪上加霜, 5 年後就宣布解體. 沒有了蘇聯,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歸屬在哪裡, 每個人指著鼻子互嗆: 「去屬於你的地方, 這個地方是我們的」, 各個民族之間殺來殺去, 有個受訪者說她看著一個年輕人追殺另一個人, 中間跑累了, 停下來問她:「大嬸, 這裡有水喝嗎?」 聽他的口氣, 就好像什麼事都沒有, 但他喝完水, 又繼續追過去...人比輻射還可怕. 

亞歷塞維奇在事故發生五年後, 陸陸續續訪問了500多人, 有消防員, 阿兵哥, 救災人員的老婆, 自願反鄉者, 這些人沒有一個人說得出事故發生的原因, 他們真的不知道, 他們只能說自己看到了什麼, 感覺到了什麼, 做了什麼, 但這些就是被大歷史所傲慢對待的日常生命, 他們不是英雄主義, 不是為了要創造奇蹟, 他們有的知道自己是炮灰, 也看清楚所謂「泱泱大國」內裡的空虛, 官僚, 馬虎行事,  但他們沒有太多抱怨, 如果重新來過, 他們感覺人生還是會這麼過. 他們感覺對國家有個義務, 然而當「蘇聯」這個祖國已經不在的時候, 他們還在.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26_780851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車諾比的聲音第一部

 


相較於歐美文化, 我們一直以來都對蘇聯感到陌生, 2015 年一個白俄斯的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拿到了諾貝爾文學講, 大家一時之間都在打聽這個作家是誰, 市面上有她的作品嗎?  貓頭鷹出版社非常努力, 在 2016 年出版了一系列她的作品, 包括《戰爭沒有女人的臉》, 《我還是想你, 媽媽》, 《二手時代》, 《車諾比的聲音》等, 她的作品並非小說, 而是許許多多的訪問, 然而作者並不是以傳統的報導呈現, 沒有太多受訪者的背景或事件時空的著墨, 而是以文學的手法, 讓受訪者以獨白的方式講出自己的故事與心情, 我很喜歡這樣的敘事方式, 陸陸續續的看完這些書, 非常驚訝於我對蘇聯歷史的陌生, 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的猶太人集中營, 知道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 也略略知道原本在歐洲無往不力, 戰無不勝的納粹在攻打蘇聯的時候初嚐敗績, 但萬萬不知道蘇聯人是用如此慘痛的代價換得勝利, 德軍總共圍了列寧格勒(現在稱聖彼得堡) 將近 900 天, 德軍破壞了水, 能源, 切斷糧食供應, 導致列寧格勒陷入大饑荒, 有上百萬人餓死與凍死, 還要每天承受德軍的空襲與炮擊, 但列寧格勒的居民就是不投降, 那種硬頸的骨氣彷彿刻入了蘇聯的民族血液裡, 最後反倒是德軍承受不了殘酷的天氣與人員的損耗, 不得不撤退. 這些戰爭經歷, 亞歷塞維奇在《戰爭沒有女人的臉》與《我還是想你, 媽媽》有很深刻的描述. 

這塊土地的人民承受的苦難還不只這場慘烈的圍城戰, 從十月革命後, 國家就開始陷入內戰, 好不容易內戰結束, 史達林為了鞏固政權, 開始了紅色恐怖時期, 上百萬人被送到集中營, 流放到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 緊接著就是二戰, 上百萬人失去生命. 二戰結束, 是美蘇冷戰, 人民時時都要為了祖國上戰場, 他們以為要提防的是核戰, 沒料到迎來的卻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核災"車諾比核電廠事故",  相當於四百顆美國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  然而因為這個事故發生在冷戰時期, 許多的資訊都不透明, 一開始蘇聯政府還不願意對外承認有核事故發生, 直到瑞典偵測到輻射塵, 美國衛星也拍到爆炸照片, 迫於國際壓力才不得不承認. 在 2019 年 HBO 推出了五集的迷你影集「核爆家園」(Chernobyl), 試著重新還原這起事故, 影集非常的好看, 搭配亞歷塞維奇所寫的《車諾比的聲音》一起看, 會對這起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與想像. 

爆炸的那一天

影集一開始是巨響發生, 消防員急急忙忙趕去救火, 他們只知道有大火發生, 還不知道嚴重性, 滿地都是反應爐爆炸後碎裂的石墨, 具有超強的輻射性, 其中一個消防員不明所以的撿起石墨, 馬上他的手套就融化, 手也被嚴重灼傷. 而操控室裡面的工程師每個人都面面相覷, 雖然螢幕上所有的警示燈都亮了, 他們仍舊不相信發生了什麼事, 反應爐不可能會爆炸的! 總工程師如此堅信, 不斷喝斥下屬前往現場探個究竟, 自己則默默溜走, 去安全室通知上司. 終於在爆炸幾個小時候, 當地的主管官員與廠長都聚在一室討論對策, 但此時廠長還在粉飾太平, 宣稱只是火災發生, 一切都在掌握當中, 但有人反駁, 指出已經有人出現輻射灼傷反應, 不可能只是火災而已, 要盡速撤離民眾. 莫斯科的高層也接獲通知, 一開始大夥都以為是像廠長所說的發生火災, 現場只有 3.6 崙琴的輻射線, 不是嚴重的事故, 但一位核物理學家列加索夫鼓起勇氣指出, 從報告看起來, 疑似有石墨的碎片, 雖然所有人都不相信反應爐會爆炸, 但事關重大, 能源部長同意前往車諾比確認. 他們發現廠長之所以大言不慚的聲稱只有 3.6 崙琴, 是因為那是現場測量儀的最大值, 當他們拿出更精確的儀器測量以後, 發現輻射線早已破了 15000 崙琴,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一場世界級的災難了. 

困難重重的救災行動

救災的第一步自然是滅火, 現在已知反應爐爆炸, 就不能再用水滅火了, 這些帶著超高輻射的水會嚴重污染當地水源, 列加索夫建議用砂石把火覆蓋, 每架直升機載著所能承載的最大重量砂石, 飛到核電廠上方投放, 把火撲滅. 但是這個方案有個致命的問題, 現場有上千噸溫度高達1200°C熾熱的石墨塊與爐心熔融物, 它們會往下融穿水泥廠房, 一路到達下方積水的地下室, 然而這些水會因為高溫瞬間汽化, 引發更大的爆炸, 波及核電廠的其他三個反應爐, 到時不只俄國, 整個歐洲都會遭殃. 這種情況下, 只能找人先進去地下室, 手動開啟閥門把水放光. 然而地下室就在核電廠的正下方, 輻射的能量肯定會致命, 這就是個自殺任務, 列加索夫與能源部長硬著頭皮征求自願者, 列加索夫一開始表示自願者一年可以多獲得 400 盧布的獎金, 眾人都不回答, 命都沒了, 錢還重要嗎? 能源部長動之以情, 說明這個任務是為了所有的人類與其後代, 如果沒有人挺身而出, 世界就得毀在我們手上了. 這番說詞倒是真的打動了一些人, 三個自願者承接下這個自殺任務, 進入事故中心位置下方, 把水放光. 

然而這只是短期的解法, 幾個星期以後, 這些放射性熔融物還是會融穿地下室的水泥地板, 往下污染到地下水, 影響到大家的飲用水.  所以必需抓緊時間, 在反應爐下方挖個大地道, 放入機器來注入氮氣冷卻溫度, 一群煤礦工人義無反顧的扛下這個自殺任務, 他們不是為了長官的命令, 而是為了那些他們素未謀面, 以後也沒有機會見到的同胞.  

管制區的模樣

一邊處理爆炸現場, 一邊開始疏散民眾. 但政府不敢跟人民說實話, 只跟人民說, 要全員離開三天, 好讓救災人員可以方便清楚, 什麼多餘的行李都不要帶, 寵物也留著, 飼養的牛羊也留著, 很多人就這樣急急忙忙的被趕上大巴士, 有人留紙條給救災人員, 「請幫忙照顧我的貓咪」,「請不要破壞我的家, 我們很快就回去了」, 但他們不知道其實是這一去就是永別. 

收到命令集合的阿兵哥出發前根本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事, 以為只要外派 25 日, 結果一去就是半年, 許多人一開始以為是核戰, 還發了武器, 結果一個月過去, 才發現根本沒有美國人突襲, 只有無所不在的輻射, 阿兵哥們有發基本的口罩與防護面具, 但幫忙阿兵哥洗衣服的那些阿嬤, 她們什麼防護都沒有, 每天徒手洗那些具有高輻射污染的衣服, 她們不捨這麼多的年輕人投入救災, 總是叮嚀這些年輕人:「年輕人啊, 要睡飽喔...」,「年輕人啊, 你們往後的人生還很長, 要好好保重身體呀...」這些阿嬤還活著嗎? 一個受訪的阿兵哥掩面低語. 

很多人被派去挖土, 把受到汙染的表層土壤挖起來, 讓車子載到掩埋場傾倒, 每天就是一個勁兒的挖, 同時間反應爐還是曝露著, 無法處理, 每天臉上都是灰撲撲的, 有輻射塵也有土石, 分也分不清楚. 容易吸收輻射的金屬鏟子雖然也會掩埋起來, 但大家都知道, 不時有人會把這些掩埋的器具挖出來, 運去外地賣掉換錢. 還有一些人負責撿拾爆炸四散的反應爐石墨, 電子操控的機器根本靠近不了, 只要一靠近, 電子設備就會被輻射破壞, 只能靠純靠人工收集,  很多人回到營中就是不停的灌伏特加, 因為據說酒可以減輕輻射的影響, 而且如果不喝醉, 不知道還怎麼撐下去. 

雖然管制區禁止人員出入, 被廢棄的村莊還是被搬空, 只要賄賂看守的人, 就可以進來一車一車的搬走縫紉機, 衣服, 腳踏車, 沙發, 地毯, 最後房子的磚瓦, 鐵條也被拆下來, 可以賣給外地蓋房子, 還有人回來給家裡的田翻土, 收成, 牧牛, 「這些植物就算收成了也不能吃呀!」阿兵哥無奈的跟老先生說 「沒辦法呀, 這就是秋天要做的事呀...」老先生回答. 這些老人好不容易在之前的戰爭倖存下來, 好不容易可以平靜過日子的時候, 爆炸又發生了, 就算隨身帶著放射劑量針又如何? 量針到哪都叫, 在田裡也叫, 洗衣服也叫, 煮飯做菜也叫, 睡覺也叫. 以前戰爭的時候, 沒有東西吃, 可以喝樹汁, 吃野果裹腹, 人很可怕, 因為不同種族, 連嬰兒都殺, 原本的好同事, 轉眼就翻臉舉發你, 只有自然永遠是中立的, 不會背叛任何人. 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野外的漿果禁止採集, 水也不能喝,  連自然都捨棄我們了呀, 這時候只能向神祈禱: 請賜予我們承受苦難的力量吧.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26_780851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民主國家如何死亡

 

上週六美國媒體一致同意拜登已獲得過半的選舉人票, 宣布拜登當選美國總統, 各國領袖也紛紛恭喜拜登, 雖然還有一些州有的因為達到重新驗票的門檻會啟動自動重驗, 例如喬治亞, 或是因為川普陣營主動提出, 需要再次計算票數, 例如威斯康辛, 但普遍認為結果不會因為重新驗票翻轉. 接下來會選出各州選舉人代表, 投下選舉人票, 然後根據選舉人票的結果, 才會真正宣布當選者. 理論上, 選舉人應該投下該州的選舉結果, 如果他跑票, 例如該州明明是拜登領先, 選舉人卻投給川普, 就稱為「失信選舉人」. 美國選舉史上的失信選舉人並不多, 而且從未影響過大選結果, 2016 年大選有 7 個失信選舉人, 川普跑了兩票, 希拉蕊跑了五票, 但川普依舊當選. 令我吃驚的是, 跑票的票仍然算數, 但失信選舉人的罰則非常輕, 像華盛頓州只罰了 1000 美元, 有些州甚至連罰則都沒有, 這代表一百多年來的總統選舉, 選舉人自己就維持了相當高程度的公正性, 不需要靠法律來約束, 以人性來看, 其實還挺了不起的. 

然而美國身為民主陣營的領頭羊, 卻在這場大選中, 曝露出許多民主體制的弱點. 在《民主國家如何死亡》這本書裡, 作者用各個國家的例子說明, 民主國家可能在哪些狀況下走上歧路, 我們應該注意哪些警訊.

誰是民主體制的守門員? 人民還是政黨? 

政黨競爭原本在民主國家裡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不同的政黨有不同的屬性, 可以端出不一樣的政策給人民, 這是一種良性的競爭. 但如果政黨把黨的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 就可能做出可怕的決定. 德國的希特勒, 義大利的墨索里尼,  委內瑞拉的查維茲, 他們都是以同樣的道路獲得權力. 一開始他們是有民眾魅力的素人,  自認控制力很高明的主流政客想要借用他們的聲勢來贏得政黨勝利, 結果這樣的結盟給了素人足夠的聲望, 反而幫助他們成為權力的正當競爭者. 一戰之後的德國面臨了非常嚴峻的挑戰, 傳統政黨無法獲得國會多數, 政府施政寸步難行, 於是政黨領袖提出的對策就是與當時有廣大支持者的納粹結盟, 義大利也是同樣的原因, 為了贏得國會多數, 當時弱勢的總理選擇與法西斯黨合作, 還讓出席次給他們, 結果總理還是下台, 但墨索里尼卻就此掘起.

委內瑞拉是南美歷史最悠久的民主國家, 但查維茲掌權以後, 他進行修憲, 不僅延長總統任期, 還取消連任限制, 成為掌權十幾年的獨裁者. 他原本只是個低階軍官, 還發起過沒有成功的政變因此入獄, 原本應該沒有任何政治前途可言, 但當時前總統卡德拉為了重返總統大位, 決定勾搭因為政變成為窮人英雄的查維茲來提高自己的聲勢, 他拋棄自己創立的政黨, 還徹銷查維茲所有的起訴, 卡德拉的確贏得了他想要的總統大選, 但他沒料到查維茲下一次就輕鬆贏得大選. 在卡德拉把腦筋動到查維茲身上的時候, 沒有人認為他有一丁點機會當上總統. 委內瑞拉的人民也從沒想過要擁抱專制, 在民調當中, 超過 60 % 的人的同意「民主永遠是最佳的政府型態」, 然而這些經由體制選出來的素人往往對於民主的局部勝利與無法避免的妥協感到不耐煩, 於是他們轉而開始攻擊民主體制, 改寫遊戲規則, 動輒修憲與解散國會, 從此邁向獨裁者之路. 

我們往往認為人民是民主制度的守護者, 如果人民擁護民主價值, 民主就很安全; 如果人民願意接受專制訴求. 民主制度就有麻煩, 但不管是義大利, 德國, 或是委內瑞拉, 沒有任何一國的國民想要尋求強人政治, 事實上, 政黨才是民主的守門員, 當極端派或是煽動者掘起的時候, 他們的拒絕誘惑, 避免跟意識型態極端或是沒有中心思想的人結盟, 來爭取選票. 當政黨領袖拋棄政治責任, 就是國家通向專制的第一步.

憲法可以保護民主體制嗎?

很多人會說憲法是民主的護欄, 然而事實是, 憲法永遠不周延, 有很多漏洞, 如果只照憲法的規則走,  民主一定會立刻癱瘓. 就以美國為例, 不成文的規則存在各處, 原本的憲法並沒有連任限制, 但因為國父華盛頓擔任兩任就下台, 後人也都默默遵守這個潛規則, 直到小羅斯福總統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非常時期, 擔任了四任總統, 才在1947年增加了第二十二修正案, 規定連任的限制, 而他已經是第 36 任總統. 如果不是靠憲法條文來為維持民主制度, 那麼是靠什麼呢?  說出來你可能不會相信, 靠的是「相互容忍」與「互相克制」. 因為我們承認對手跟我們一樣愛國, 正派, 守法, 所以政黨可以當對手而非敵人. 如果把對手看成敵人時,  你就會不擇手段, 把對方往死裡打, 把專制手段當成必要手段. 

「互相克制」是指我們不行使雖然符合法律但違反精神的行為, 例如美國憲法沒有規定大法官的人數, 因此如果總統想要增加大法官的席次並不違憲, 很多國家的總統也都是靠這一招來把司法體系洗成自己的人馬, 從此以後想幹嘛都有法律正當性, 然而美國從 1869 年到現在都維持大法官9人, 兩黨都非常的自制. 小羅斯福總統為了解決經濟大蕭條, 推行新政時, 時常遭到最高法院的阻擋, 認為新政計劃違憲, 曾經想要提出一個修正案: 每當有大法官超過 70 歲, 總統就可以再提名一個新法官, 最高到可到十五人. 由於他任內已經有 6  位法官超過 70 歲, 因此他能夠立刻任命 6 位法官. 但這項提案連自己所屬的民主黨議員都不支持, 因此被擋了下來. 最近因為RBG大法官過世, 川普在任內獲得第三次提名大法官的機會, 大法官自由派與保守派的比例來到前所未有的六比三, 因此有耳語傳出, 如果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當選, 可能會考慮增加大法官人數, 如果真的開啟這扇大門, 那麼司法體制的獨立性會遭到非常大的破壞, 不過目前拜登的說法是他並無此意. 

然而美國這種繫於「相互容忍」與「互相克制」的不成文規則在近年間越來越受到挑戰, 這跟政黨與社會的兩極化有很大的關係. 原本應該尊重對手的正當性, 但當時共和黨的支持者卻把歐巴馬打成穆斯林, 反美, 甚至質疑他的出生地, 懷疑他根本沒有資格競選總統, 即使歐巴馬出示了出生證明, 也一口咬定是偽造的. 民主黨這方也持續宣稱川普與俄國勾結, 質疑"商人無祖國", 這不是把對方當可敬的對手, 反而是勢不兩立的敵人了. 早期的總統候選人是由黨代表提名, 這些候選人大部份都走傳統政途出線, 雖然有小圈圈的嫌疑, 但好處是這些候選人具有「同儕檢驗」的基礎, 與不同政黨的同僚有合作經驗, 日後成為總統以後, 也還能維持基本尊重, 不做人身攻擊. 

然而越戰之後, 國內主戰與反戰的聲浪越趨兩極化, 詹森結束任期之後, 原本民主黨想要繼續提名同樣主戰的副總統為下一任候選人, 結果抗議的民眾衝進黨代表大會, 認為政黨沒有反應民意, 之後初選就改革為開放的提名制度. 不過即使開放, 但贏得初選的門檻其實還是有點高, 因為既要有錢, 又得有媒體版面, 才有辦法獲得全國性的支持, 因此外行人還是沒有太多機會出線. 不過自從新媒體與社群媒體蓬勃發展以後, 社會名流開始有機會越過這個隱形的門檻, 川普成為第一個完全沒有政黨經驗的總統候選人, 並贏得 2016 年大選. 但是新媒體為了獲取大眾注意, 喜歡有話題性, 可以煽動民眾情緒的人物, 這些煽動者並不會促成容忍與合作, 社會互相敵視的氣氛越來越激化, 就會威脅傷害民主體制. 

傷害民主體制的四大警訊

當民主體制出現問題時, 可能會有四大警訊出現. 第一個警訊: 否定對手的正當性, 例如香港泛民派議員資格被因「愛國原則」取消. 第二個警訊是: 以言詞或行動拒絕民主的游戲規則, 例如藉口取消選舉, 或是重畫選區, 好讓某個陣營的候選人容易當選. 例如最近緬甸大選, 政府藉口防疫禁止造勢活動, 並且直接取消某些地區的選舉. 新加坡也不時利用選區重劃來確保反對黨候選人沒有機會當選. 第三個警訊是鼓勵暴民攻擊對手,  拒絕譴責暴力行為. 這次美國大選, 川普就被指責他沒有出來譴責BLM運動裡面的白人至上主義份子與極右派團體「驕傲男孩」. 第四個警訊是剝奪對手, 包括媒體的公民自由. 馬來西亞總理直接把對手安華安上「肛交」罪名, 關到監獄去, 土耳其政府以逃稅的名義, 重罰國內最大媒體集團 25 億美元, 逼迫集團賣掉旗下兩大報與一家電視台, 轉而讓支持政府的商人收購了, 普丁同樣讓稅捐機關來對付國內獨立電視台, 從此再也沒有反對的聲音.

結論

我們可以看見不只美國, 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民主衰退期, 美國的影響力漸漸弱化, 取代的是中國的影響力漸增, 歐盟各國極端右派政客掘起, 台灣人雖然因為川普積極反中, 而大力支持川普, 然而如果檢視上述的四個警訊, 可以發現川普幾乎都符合, 可以理解美國的學者或是媒體為什麼這麼討厭川普, 一部份的原因是他們感受到美國的民主核心價值搖搖欲墜. 但是正如川普所說, 並不是他造成社會對立, 而是社會對立造成他的掘起. 然而當傳統媒體感受到他的威脅, 也放棄自制與專業標準, 逢川必反, CNN 對他的訪問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惡意滿滿, 現在社群媒體 FB, Twitter一面倒的處理手段也讓人搖頭, 我相信經過這次選舉, 媒體的公信力又會再度受到打擊. 而民主黨也認為需要用極端手段, 焦土化戰術來讓政府無法施展, 例如發動沒有兩黨共識, 一定會失敗的彈劾, 然而這些奧步只會更加撕裂兩方支持者. 即使現在民主黨重新執政, 面對的也是更加無法對話的社會. 這樣下去, 就會動搖民眾對體制的信心, 鼓勵完全拒絕民主的團體興起, 這是最不好的發展. 像美國這麼強大的國家, 需要的擔心的不是外敵, 而是民主從內部死亡. 而像台灣這麼弱小, 在時時擔心外患之餘, 更是禁不起一點內鬨, 不要寄望一個人可以力挽狂瀾, 而是每個人都要盡一份力, 呵護我們年輕脆弱的民主制度.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007808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1月10日 星期二

MINEBOOK掘冊 -- 娛樂至死

 

大家可能都聽過歐威爾在《一九八四》裡所預言的老大哥, 老大哥會監視每一個人, 真理部負責宣傳與重寫歷史, 確保所有的記錄都符合老大哥的黨的路線. 但還有另一個對未來的想像是來自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在那個未來裡, 每個人一出生就已經註定階層與要過的生活, 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領導階級, 有的人出生的時候, 就用人工的方式使腦部缺氧, 變得癡呆, 一生都被奴役. 這裡的每個人靠藥物就可以維持快樂, 不需要思考, 只要照著規劃好的生活方式就好. 歐威爾害怕禁書, 被剝奪知的權利, 但赫胥黎預言的世界裡, 則是沒有人想讀書, 每個人都耽溺於享樂, 醉生夢死的過每一天.

《娛樂至死》這本書寫於 1985 年, 是電視普及的年代, 作者批評生活在民主社會的我們可能躲過了歐威爾的預言, 但可能正在落入赫胥黎所描述的未來,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 受到很多批評, 覺得作者未免太過悲觀, 電視是個多麼好的發明呀, 把資訊帶到每個家庭裡, 只要打開電視, 切換頻道, 就能接收到各式各樣的資訊. 然而即使我們接觸這麼多的資訊, 並沒有讓我們了解得更多, 只是讓人以為了解情況, 實際上卻可能過目即忘, 或是偏離真相. 這個現象從電視世代進到網路世代後, 變得更為明顯, 資訊多到幾乎讓人得了焦慮症, 但大眾都可以接收到資訊並沒有讓真理越辯越明, 反而讓社會越來越激化, 為什麼會這樣呢?

形式限制內容, 甚至改變內容

當我們想要傳達一個想法或一個知識時, 其實會受到傳達方式很大的影響. 我們原本以為傳達方式只是媒介而已, 上面所承載的內容不會改變, 然而並非如此. 以我們常使用的社群媒體為例, Facebook 的首頁牆是文字與照片並重, Twitter 有 140 字的長度限制, , 而 Instgram 則是以圖片為主, 即使講的都是同一件事, 對方能夠接收到的重點與訊息就會大大不同, 舉例來講, 瑞典的氣候女孩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講, 在 Facebook 上的貼文中, 讀者會看到照片, 標題, 與部份演講內容; Twitter 的文字有限, 可能只截取了「HOW DARE YOU」的聳動標語, 文字還要全部都大寫來傳達憤怒情緒; Instgram 上則是一張大大的女孩照片, 帶著生氣的表情, 在手機上一瞥過去的讀者可能根本不知道這女孩做了一場演講, 演講內容是什麼. 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形式會限制內容, 甚至改變內容」.

作者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時鐘」, 自從發明了時鐘, 時間變成一個機械驅動的數字, 我們因此漠視了太陽, 忽略了季節變化, 時鐘告訴我們現在是早上六點, 應該起床了, 而不是太陽出來代表早上. 很多地區到了晚上九點以後才日落, 但即使天色還亮, 但時鐘告訴我們現在是晚上九點, 可以下班了. 時鐘改變了我們對時間的看法, 更進一步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時間與工作模式,

因為有了科技傳播, 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情能夠近乎無時差的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因此「新聞」可以說是科技的產物, 然而因為電視播放新聞時, 每則新聞平均播報不到一分鐘, 前後則新聞毫無連貫, 稍後還會出現毫無相關的廣告, 我們對新聞的理解逐漸碎片化, 娛樂化, 新聞的價值不在於它對社會與政治決策上的影響, 只在於它是否新鮮, 獵奇, 這種傳達方式改變了我們對新聞的看法, 新聞變得無關痛養, 反正 24 小時過後又會有新的事件發生, 彷彿每天都被按下 Reset 鍵.

這種碎片化的資訊到了社群媒體上更為明顯, 上一則貼文是朋友出去玩的照片, 下一則貼文是轉貼的某地發生的重大事故, 我們滑掉貼文的速度比關掉電視更快, 電視還是 45 秒的注意力, 網路的注意力可能不超過 5 秒, 論述要做成各種易於消化的懶人包, 直貼提供結論, 而不是讓使用者自己生成意見, 而且社群媒體的推薦機制, 會持續餵養我們偏愛的內容, 如同赫胥黎的預言, 我們愉快的沉溺於同溫層溫暖的泡泡裡, 而沒有察覺到這些想法其實不是我們自己產生的, 而是被餵養的.

形式塑造文化

作者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是: 「形式會塑造文化」, 傳達方式影響了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智力高低, 看重的價值, 這些內涵形成了文化. 舉例來講, 沒有網路的時候, 人的腦袋要像百科全書, 非常看重記憶力, 但現在一切都可以上網查詢得到, 「強記」就不再是高度智力的展現, 反而成了書呆子的象徵.

在印刷文字時代, 一個人的智力展現在於他是否能夠領略抽象的譬喻, 是否能夠做出前後立論一致的論述. 林肯雖然長得笨拙醜陋, 但是在辯論奴隸存廢的時候, 他的觀點與闡釋讓他得到了全國性的名聲. 這場辯論長達七個小時, 成為美國史上最著名的辯論. 到了電視時代, 一個人在螢幕上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可能勝過他說話的內容, 新聞主播不能胖, 胖的人看起來沒有說服力. 政治人物要抬頭挺胸, 時時面帶微笑, 感覺才夠親民, 如果林肯生得再晚一點, 他恐怕無法符合現在的政治人物形象, 他時常彎著身軀走路, 也深受憂鬱症所苦, 很少微笑, 這樣不討喜的形象, 現在恐怕沒有辦法獲得總統候選人提名.

到了網路時代, 社群媒體進一步讓個人的私領域與公領域變得模糊, 我們不只看一個人在公開場合的發言, 還會看他私人的社群媒體動態, 拍了什麼照片, 追蹤了哪些粉絲專頁, 按了哪些文章讚. 如果一個人不夠展現自我, 個性不夠放得開, 不夠幽默風趣, 他在這個時代就會顯得笨拙, 沒有魅力. 在網路上, 我們不是把自己的形象呈現出來, 而是迎合大眾想要的形象來呈現自己.

現在盛行的「取消文化」, 會因為一個人對於 A 議題的觀點不夠「政治正確」, 就抹煞了他在 B 議題上的看法. 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 J.K.羅琳一向大力支持同性議題, 但她對於跨性別者有所保留, 覺得性別是重要且真實存在, 如果跨性別者仍然保留原本的生理特徵, 會讓女性的權利受傷. 她的這番言論引來大批LGBT的社群抨擊, 甚至連帶抹煞她以前支持同性議題的言論, 抵制她的作品. 現在的社會不用老大哥禁止我們發言, 正義魔人就會帶頭攻擊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 挑他的語病, 挖他過去的行為, 標記他為「非我族類」, 網路的匿名性讓公審的風氣更為猖狂, 我們憑藉著網路上的隻字片語, 恣意的評論網路那端的他人, 網路的型態沒有機會讓我們去了解前後脈略, 有的只是當下的情緒反應, 舉手可得的資訊成了我們拿來攻擊人的武器, 而非用來幫助我們更貼近真實.

結論

作者在這本書的結論是: 我們很容易誤以為科技是中立的, 但其實科技的傳播方式會默默的改變內容, 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文化. 例如電視的形式必須要不斷的刺激大眾的感官, 因此抑制了討論, 質疑, 思考的空間. 要讓一個文化萎縮, 一個方式是歐威爾化, 讓文化變成監獄, 一種是赫胥黎的方式, 讓所有嚴肅的討論都成為滑稽的鬧劇. 以前我們可以看上千字來講述一個觀點, 現在科技限制人一個觀點只能在百字以內陳述, Instgram 又更加推崇用照片講故事的文化, Youtube 上的影片超過二十分鐘就沒人要看, 興起的TikTok 影片短到只有幾十秒, 我們的耐心是不是到了網路時代又變得更少了? 我們當然不可能回到沒有網路, 沒有電視的時代, 但應該對於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更為警覺.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26_28559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生命如不朽繁星


如果講到車臣, 你會想到什麼? 恐怕第一個浮上腦海的全都是戰爭新聞或是恐怖攻擊, 俄羅斯的之前多起炸彈攻擊都出自車臣武裝份子, 最近再度躍上新聞就是法國可怕的教師斬首事件, 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嘲笑穆罕默德的漫畫當做教材, 結果在學校門口遭到行刑式的斬首, 兇手的祖籍就是車臣; 2013 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 三人死亡, 上百人受傷, 兇手供稱規劃這個爆炸是為了宣揚阿拉的榮耀, 他們也是兩名車臣移民. 為什麼車臣會有這麼多極端伊斯蘭恐怖份子呢?原因就在於這裡複雜的歷史.《生命如不朽繁星》就是以車臣做為背景, 這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 更令我驚訝的是, 在此之前, 作者其實沒有去過車臣當地, 所以小說裡面各種場景都是透過大量的研究資料想像出來的, 非常了不起. 

車臣與俄羅斯的矛盾

車臣位於高加索山區的險要位置, 幾千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由於之前曾經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過, 所以大部份的車臣人都是穆斯林, 信仰伊斯蘭教. 俄國打敗了鄂圖曼土耳其, 把車臣納入領土範圍內, 但俄國的國教是東正教, 信仰耶穌, 因此宗教問題就成了車臣地區很大的衝突來源. 蘇聯共產黨推翻沙皇, 取得政權後, 一直對境內的少數民族非常的忌憚, 常常會採用「以夷制夷」的方式,  例如車臣就和印古什組成車臣-印古什自治區, 讓兩個民族互相監督, 加深民族之間的矛盾來化解反蘇勢力. 即使如此, 在二戰結束之後, 史達林還是藉口車臣與納粹通敵, 把幾乎整個車臣的人流放到中亞, 再讓其他的俄羅斯人移入. 聯邦軍把所有車臣人趕上火車, 然後隨機的在不毛之地把人丟下, 讓他們自生自滅, 經過此一流放, 車臣族人口瞬間少了三成. 雖然後來赫魯雪夫幫車臣人平反, 讓他們回到家鄉, 但原本的家早就住了陌生人, 他們只好另闢家園. 即使車臣人回到家鄉, 蘇聯還是規定只有俄羅斯人才能擔任車臣地區的政府官員, 試圖以少數人來控制當地民眾, 這種矛盾讓車臣人想要獨立的想法一直累積. 

車臣第一次與第二次戰爭

在蘇聯解體以後, 聯邦裡面的烏克蘭, 喬治亞, 哈薩克等紛紛宣布獨立, 車臣也仿效之, 但俄羅斯不同意, 一來覺得車臣在沙俄時期就是俄羅斯的領土, 不像烏克蘭是蘇聯的時候才結成聯邦. 二來是因為車臣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 石油與天然氣的管線都穿過當地, 如果讓車臣獨立的話, 相當於俄羅斯的重要資源被外國掌握, 這是萬萬不可的事. 宣布獨立之後的車臣也試圖擴張他們在高加索山區的勢力, 讓俄羅斯倍感威脅, 於是 1994 年就爆發了第一次車臣戰爭, 當時的俄羅斯總理葉爾欽下令進攻車臣, 不過他太過低估車臣的武裝實力, 雖然獲得慘勝, 但並沒有根除車臣的反抗勢力, 甚至讓伊斯蘭極端主義在反抗勢力裡面壯大, 這些激進份子開始對莫斯科進行一些攻擊, 然而接替葉爾欽的普丁可不像前任那麼容易坐下來和談, 他直接定調車臣的反抗勢力為恐怖份子. 

1999 年普丁發起對車臣的第二次戰爭. 他不只抓反抗份子, 連反抗份子的家人也一起抓, 就是為了要把反抗勢力斬草除根, 普丁甚至把堅獄裡面的罪犯釋放出來成為傭兵, 只要去車臣服役, 殺掉越多的反抗軍越好. 其他國家譴責俄羅斯的做法違反人權, 但普丁非常的強硬, 同時間莫斯科也遭遇了多起炸彈攻擊, 俄羅斯表示這些攻擊都是車臣武裝份子所為. 2001 年美國遭遇了 911, 發起反恐運動, 需要俄羅斯在中亞的支持, 交換條件就是不再干涉俄羅斯與車臣之間的衝突. 即使西方國家退出, 俄羅斯還是花了十年, 直到 2009 年才宣布戰爭結束. 此後, 普丁在車臣內扶持了親俄政權, 同時間繼續增加移民與駐軍來控制當地. 

小說人物介紹

小說的故事其實前後才五天, 出現的人物也不多, 但作者卻巧妙的利用這些人物的經歷串起了車臣的歷史. 

哈桑, 一個歷史學家, 二戰的時候, 他還幫蘇聯打過仗, 卻在戰爭結束, 被史達林政府流放邊疆. 十三年過去終於可以回家, 但父母早已死在異地, 只能把父母的遺骨挖出來, 裝進當時被流放時所帶的一卡皮箱裡. 他一生的夢想是寫下車臣的歷史, 然而他的第一次出版, 內容只能寫到俄羅斯進入車臣之前, 之後的歷史就不是單純的車臣人的角度, 必須符合蘇聯政權的正確史觀. 但即使他一修再修, 也跟不上歷史變化的速度, 以前可以出現的, 現在不能出現, 以前正確的, 現在已經不正確了, 新的領導人上任, 就有新的歷史改寫. 

桑尼雅, 留守在首都格羅尼茲的外科醫師, 她們一家是在流放時期來到車臣的俄羅斯人, 屬於統治階層的少數族群, 妹妹娜塔莎更因為長得美麗, 成為眾人蹴擁的對象. 桑尼雅成績優異, 獲得了去英國留學的機會. 娜塔莎留在車臣, 雖然是俄羅斯人, 但在車臣戰爭中, 她一樣得躲空襲, 一樣失去親人, 一樣無家可歸. 她想盡辦法偷渡出境, 想去英國找姐姐, 卻不幸被人蛇集團販至海外賣淫, 每日被注射毒品, 每日累積新的傷疤. 桑尼雅為了妹妹從英國回到車臣, 她是一流的外科醫生, 能夠就地取材, 用牙線縫補軍人的傷口, 卻縫補不了不管是心理或身體, 都已支離破碎的妹妹. 娜塔莎在醫院的牆上一筆一筆的畫下記憶中的格羅尼茲, 每棟建築物, 每個十字路口, 每條道路, 現在它們都已不復存在, 歷經十幾年戰爭, 現在朝外看出去都只是斷垣殘壁. 但在娜塔莎的回憶中, 格羅尼茲始終閃閃發光. 她與護士好友一起修改這幅畫, 添加更多的細節. 她雖然是俄羅斯人, 但她與所有的車臣人一樣想念這個城市. 

故事的開頭, 小女孩哈娃看著自己的房子被燒掉, 她才八歲, 爸爸已經被俄羅斯聯邦軍抓走了. 她所住的村莊, 艾爾達, 是流放回來的車臣人另闢的家園. 這裡地處偏遠, 村裡甚至沒有多少人去過首都, 但反抗軍來到這裡住了一宿. 三天之後, 聯邦軍來尋找可能窩藏的反抗份子, 殺了 41 個村民. 村裡唯一的醫生, 艾哈邁德沒有厲害的醫術, 救不了他們的生命, 但他是很好的畫家, 他拼命回想, 花了十天把這些日日見面的熟悉面孔畫下來. 他把這些肖像畫搬到街人, 釘在殘破的牆上, 掛在破窗上, 立在墓園裡, 於是哀傷的家屬可能偶然間看到心愛的人的臉孔與幻影. 在小女孩房子被燒毀的這一天, 艾哈邁德在自己的家中沉默看著這一切, 他無法阻止好朋友被帶走, 但他會用盡全力讓小女孩活去. 

戰爭中有感人的故事, 但更多的是人性醜惡的現實. 為了活下去, 你能夠犧牲的底線到哪裡?  為了親愛的人, 你自己可以變成魔鬼嗎 ?哈桑的兒子拉姆贊, 相信自己是為了幫老爸籌措糖尿病的藥, 讓老爸活下去, 才成了報馬仔, 他也試過在酷刑下不發一語, 但他的犧牲沒有人知道, 沒有人感激,  那麼就算了吧, 大家各自努力活命吧, 從今而後, 他只為家人努力. 然而自從他開始出賣村民後, 老爸再也沒有跟他講過一句話, 最後甚至離開他. 他不知道的是, 哈桑曾經多次站在兒子的床前, 想要殺了他, 因為下不了手, 所以選擇離開. 如果你是拉姆贊, 你覺得值得嗎?

感想

在桑妮雅醫生醫學課本上說: 生命是經由組織、應變、行動、成長、繁衍、調適種種必要現象連接而成, 那麼車臣歷史是由什麼組成呢?  也許就是: 伊瑪目、和平協議、聯邦軍、反抗軍、聖戰、傭兵、掩埋場、報馬仔、地雷、失蹤人口。現在車臣的戰爭雖已結束, 但他們獨立建國的夢想已經越來越遠. 今年以色列與穆斯林的大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建交, 大部份的人都覺得是一樁美事, 中東的和平似乎就要到來, 然而巴勒斯坦人的心情卻是越來越黯淡, 失去阿拉伯國家的支持, 巴勒斯坦人重回家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有人說: 知道完全沒有希望也好, 就可以去為其他的事努力了. 戰爭會摧毀很多東西, 包括城市的過去、 生命、人性的善、 未來的可能性, 但高壓統治也會催毀很多東西, 過去的歷史被改寫, 珍視的價值被丟棄, 即使活下來, 也可能變成完全不一樣的人. 

在讀車臣歷史的時候, 時常讓我想到台灣. 車臣因為曾經屬於俄羅斯, 地理位置又非常重要, 所以被俄羅斯緊緊抓住不放, 但高壓的統治於不公平的待遇卻激發了車臣人的民族意識. 車臣的西方盟友因為自己國家的利益, 同意不再干涉俄羅斯與車臣之間的衝突. 透過《生命如不朽繁星》, 我們可以想像車臣的人, 生活, 歷史, 而不僅僅只是個生產恐怖份子的地方.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想像的共同體

 

現在大部份的國家都是「民族國家」,  很多人以為是民族創造了國家, 因為我們同屬一個民族, 有同樣的血緣, 文化, 語言, 宗教, 住在同一塊土地上, 有相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們合力打造屬於自己國家.  我們相信民族堅不可催, 與生俱來,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安德森卻告訴我們: 「民族, 是想像出來的, 是一種帶有情感認同的政治共同體」. 

「民族」以前並不存在, 在「民族」出現以前, 想像的共同體是奠基於宗教與王權,  基於基督教信仰, 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 都鐸王朝統治了大英帝國. 「君權」與「神權」還會互相支持, 在啟蒙運動以前, 人們都相信「君權神授」, 日本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 秦始皇也說自己「受命於天」, 是神的代表. 人們因為同屬於一樣的宗教, 或是一樣的領主, 而歸屬於同個群體. 現在的世界已經沒有王朝, 沒有宗教帝國, 而是照民族來劃分, 那麼現代的「民族」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生長背景

安德森的生長背景非常特別, 他的祖父身為大英帝國的軍官, 派駐在馬來西亞, 他的父親就出生在這塊英屬殖民地上. 父親長大以後, 成了大英帝國中國海關官員, 居住在中國長達三十年, 安德森正是出生在中國雲南. 後來因為中日戰爭爆發,  他們舉家遷離, 暫居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安德森回到英國唸書, 那時英國帝國主義節節敗退, 各地民族主義建國運動風起雲湧, 然而安德森早期的生活經驗, 令他更為同理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他後來的人類學研究也都專注於東亞國家, 例如印尼, 泰國, 菲律賓等, 他自己就在印尼住了數年, 講了一口流利的印尼話. 相較於其他的學者的歐洲大陸本位, 他的觀點更包含了許多第三世界, 殖民地本土的經驗, 他認為最早的「民族主義」起源於南美洲. 

民族主義源起於南美洲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 美洲大陸路續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手中. 歐洲人一批一批來到這些殖民地, 他們仿照母國, 蓋起一樣的建築, 過一樣的生活生式. 雖然隔著大西洋, 他們心中的歸屬感還是屬於歐洲大陸的母國. 他們養育了下一代,  卻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母國的人根本瞧不起這些來自殖民地的「同胞", 縱然他們所受的教育, 使用的語言, 信仰的宗教, 表現的禮節與母國無異, 但這些貴族永遠沒有機會回到母國, 他們最高的階級就被限制在這塊殖民地上, 這種被排斥在外的挫折感削弱了原本對於歐洲大陸的認同, 轉而開始建立對於本土的連結. 

當時印刷技術的興起也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當地報紙除了少少的母國過時新聞外, 佔更多篇幅的是當地的商業活動, 什麼時候有船入港, 哪些商品會到貨, 價格是多少, 有錢人的婚禮在哪個教堂舉行, 有什麼奢華的裝飾, 哪個主教主持婚禮等, 人們無法想像發生在馬德里的事, 但可以想像這些發生在當地的活動, 建立起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關於其他人的想像, 透過印刷品的傳播, 我可以跟一大群陌生人, 在同一塊土地上共同經歷昨晚的颱風, 今天的嘉年華, 一起期待新教堂的落成, 這就是認同感的起源, 我相信我與這群陌生人彼此相連, 屬於同個群體.  原本來自西班牙的人開始覺得與同在這片土地上的印地安人, 黑人一樣都是秘魯人, 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民族主義起源」.

方言促成了民族主義

在大航海時代之後, 歐洲大陸也捲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文化, 神明, 中國, 印度文化比歐洲許多地方都還要古老, 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與秘魯的印加文明崇拜的是太陽神, 原本以為唯一的宗教信仰似乎不再牢不可破, 而神的代表-君主也沒有那麼神聖不可侵犯, 再加上啟蒙運動後興起的宗教革命, 君主原本使用「君權神授"的統治根基大大受到挑戰, 王朝需要找到新的統治基礎.  

興起的印刷技術同樣襲捲了歐洲大陸, 當時原本的官方語言是拉丁文, 但認得拉丁文的人口有限, 商人為了拓展商機, 開始製作方言的印刷品, 像是莎士比亞的劇本, 就是英文寫成. 各地的方言各有市場, 為了創造更多的閱讀人口, 學者修訂了方言, 讓方言標準化, 還編撰了字典, 提升了方言的地位與正統性. 識字人口爆炸性的增長, 這些新興的閱讀階級與原本的貴族不同, 貴族的連結可能基於親族關係, 但這些新的中產階級, 知識份子卻只能基於某個他們能理解的語言, 他們的力量不容忽視, 王朝為了取得這些人的支持, 鞏固統治基礎,  不得不選擇行政區域內佔使用人口多數的方言為新的官方語言, 於是哈布斯王朝選擇了德語, 沙皇選擇了俄語. 

然而當王朝推動某個語言成為首要語言時, 當然對原本就說這個語言的人有利, 而原本不說這個語言的人則覺得受到歧視, 而想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講自己的語言. 這些王朝原本只是基於統治的方便性與統一性而提升了某個方言, 卻因此劃分出不同的行政區域, 激發了歐洲大陸的民族主義.

殖民主義催生了民族

非洲與亞洲的民族主義興起要歸功於殖民政府. 殖民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殖民地, 他們會在境內做人口普查與地圖繪製, 還要設立學校與行政機關, 甚至把從各地搜括而來的寶物放在博物館裡面, 供人欣賞. 以印尼為例, 原本它是個有上萬島嶼的區域, 這些島嶼上的人講著上百種不同的語言, 還有不同的信仰, 這些部落原本各自為政, 沒有關係, 卻因為同一個荷蘭殖民政府給串連起來, 同時為了對抗這個殖民政府, 所有的部落必須團結起來, 於是一個新的「印尼民族」就誕生了. 

有趣的是, 當民族誕生以後, 他們就會把整個土地的歷史與這個民族綁在一起,  宣稱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就在這個地方立足伸根, 擺在博物館裡面的寶物都是這個民族的文化. 在宗教信仰逐漸崩壞以後, 人們把對「永恆」, 「生命意義」的想法都轉而寄託到「民族」身上, 個人雖然是渺小, 轉瞬即逝, 但民族會一直存在下去, 我個人在這一生所做的事情會透過民族裡面的其他人代代流傳下去, 於是生命有了意義, 如果需要我犧牲生命去戰爭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現在民族主義的力量.   

台灣的處境

安德森是個愛爾蘭裔的英國人, 他看到了愛爾蘭與英國長期血腥的內戰, 也看到了愛爾蘭脫離大英帝國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他覺得愛爾蘭與台灣的處境頗為相似. 愛爾蘭也是個與大英帝國隔海相對的島嶼, 倫敦政府在十九世紀迫於壓力不得不給愛爾蘭人投票權, 結果愛爾蘭成了左右大英帝國政權的關鍵席次. 當時在英國國內就持續有開明人士提倡英國不能一直用高壓的統治去控制愛爾蘭, 這樣下去, 愛爾蘭只會成會英國內部永無止境的問題, 不如接受愛爾蘭的獨立, 然後在兩國之間, 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台灣在馬關條約之後, 就已經脫離了中國政府, 現在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之久, 比外蒙古脫離中國還久, 他相信中國內部也會有有識之士了解那些舊的地圖標識的領土只是以前的民族想像, 而這個認同與想像是不停的流動與改變, 人們的認同是經過選擇而來, 不是天生命定. 這是2003年的訪問, 正是中國漸漸改革開放的時期, 因此他有如此樂觀的評論. 然而 2020 年的中國從開放又走回了高壓統治, 試圖抹煞所有其他的民族的可能性, 不管是新疆, 西藏或是蒙古, 中國強加「中華民族」這個想像共同體在所有轄內的區域上, 甚至不在它管轄範圍內的台灣.  然而民族的意義不在於血源, 不在於一樣的語言, 它是建構在同樣的生活經驗, 文化價值認同上, 它的力量強大源自於人類的想像力可以無遠弗界, 然而由上而下, 強加的想法生不出力量來. 台灣自己的國族認同曾經很混亂, 但近十年來越來越清楚, 我希望台灣人有一天能建構出一個共同的想像.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橡皮擦計劃

之前在介紹《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這本書的時候, 提到現在經濟學最熱門的一門學科叫「行為經濟學」,   研究的是人的非理性行為, 顛覆了經濟學長期以來的假設: 人是理性的. 之前經濟學家把非理性的行為解釋為因為大眾不懂統計, 資訊不足, 所以無法做出理性選擇, 但行為經濟學家證明這是人性大腦的系統性偏誤, 即使是專業的統計學家, 面對這些問題, 也會給出非理性的答案. 最早提出相關理論的是兩個以色列學者, 丹尼爾與阿莫斯,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阿莫斯則是數學家. 丹尼爾近年因為寫了一本暢銷書《快思慢想》而聲名大噪, 上一集"原子習慣"提到的系統一(自動化的直覺思考)與系統二(理性分析思考)正是這本書所提出的概念, 不過因為台灣翻譯的《快思慢想》評價不佳, 我現在還沒有完整看過, 所以今天想用另一本書《橡皮擦計劃》來初步的介紹「行為經濟學」的幾個有趣理論.  

這本書的作者大有來歷, 他是《魔球》的作者,《魔球》講的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 他們不是用傳統的球探找球員, 而是用數據分析來找合適的球員, 因此得以拋開許多偏見, 用便宜的價格簽下一些被嚴重低估的球員, 球隊成績也一飛沖天. 這本書大受歡迎, 還改拍成電影, 有天作者收到一個有趣的回應, 來自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不當行為》的作者) , 他指出《魔球》裡面的棒球專家所碰到的誤判其實都不奇怪, 原因就在人類的心智就是這麼運作的. 在多年以前, 這些問題就已經被兩個以色列學者提出並解答. 雖然在此之前, 作者並不認識丹尼爾與阿莫斯, 不過他透過這本書, 講述了兩人如何合作, 解答人類判斷與決策的過程. 

判斷的第一個法則 :代表性

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 會用幾個法則來思考發生機率. 第一個法則叫作「代表性」,  我們會將要判斷的事物與心中某個典範比較, 如果要判斷的事物與典範越相似, 就會覺得發生的機率比較高. 為什麼球探會誤判, 因為他們腦中有個職業好手的形象. 舉例來講,  如果問你, 一個擁有六個小孩的家庭, 哪一種出生機率比較高, 是女, 女, 女, 男, 男,男, 還是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大部份的人都會選後者, 其實兩者機率是一樣的, 但第二種順序看起來比第一種更隨機.  他們還發現只要給受試者任何額外資訊, 即使是不相關的資訊, 受試者也會很容易拋開客觀事實, 而影響判斷, 例如已知一個班級裡面有 70 % 是銷售人員, 30 % 是工程師, 如果我們從這個班級隨機挑出一個人, 是工程師的機率為何? 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正確的回答是30%, 但如果我今天加上描述說明「他是個內向的男生」, 大家覺得他是工程師的機率就變高了, 只因為「內向, 男生」符合「工程師」的典範.  

判斷的第二個法則 :可得性

第二個法則叫作「可得性」, 越容易被想起的, 就覺得機率越高, 例如他們準備了兩份名單, 一份名單是男生名字比較多, 但裡面包含比較多女性名人, 另一份則是女生名字比較多, 但包含較多男性名人, 當受試者聽完其中一份名單, 要判斷是女性名字比較多, 還是男性, 結果所有的人都答錯了. 我們可以想像, 如果當我們做判斷的時候, 那些產生誤導的訊息容易浮現, 我們就會犯錯, 這也是假訊息與同溫層的可怕之處. 

決策的理論: 展望理論「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樂大」

那麼人類是怎麼做決定的呢?  丹尼爾與阿莫斯提出了「展望理論」,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 會先預設一個參考點, 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參考點的差距. 還有一點,  我們對於損失比得到更為敏感, 舉例來講, 如果確定拿到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得到一千元, 很多人會選擇確定拿到五百元, 但如果今天問題變成確定損失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損失一千元,  大部份的人會選擇後者. 對人類來說, 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 遠小於失去一樣的東西的痛苦, 這在演化上也能解釋得通, 生物為了存活下去, 對於痛苦的敏感度應該要比較高. 

然而你可以藉由改變參考點, 來讓獲利變成損失, 反之亦然. 舉例來講,   如果今天我們在選擇疾病防治方案, 方案A可以救活兩百人, 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可以救回六百人,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無人獲救, 很多人會選擇方案A.  如果今天我們面對的選擇是: 方案C 會有四百人死亡, 方案D有三分之一的機率無人死亡,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六百人全部死亡, 大多數人會選擇 D , 其實兩個問題是一樣的, 只是第一組選項是用「獲得」來陳述方案 A 與 B, 所以我們選擇確定可以救兩百人的選項, 即使它暗示了會有四百人死亡, 但很少人會這麼想. 而第二組選項是用「損失」來陳述方案 C 與 D, 大家就做出不同的決定. 

兩人的合作與分開

這本書除了介紹兩人一起提出的創新理論, 還描述了兩人的合作過程, 從一開始兩人沒有交集, 阿莫斯是個數學家, 認為人是理性的, 是天生的數學家, 會判斷機率, 人會犯錯, 但這些錯誤是因為情緒, 是隨機的.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他發現人類很會解釋, 會根據少量的資訊就妄下結論, 而這些結論根本不是根據理論與機率. 這樣的觀點打破了阿莫斯的想法, 也引發了他的興趣, 如果人不是根據機率, 那麼人是根據什麼在做判斷與決定呢? 他樂觀的相信背後一定有個道理可循. 而丹尼爾雖然知道人類的心智不是根據機率在運作, 但他沒有進一步的往下探究, 也許是他過度悲觀的認為人類就是這麼愚蠢. 兩個人截然不同, 卻一拍即合, 兩人一起設計各式各樣的問題, 一起提出理論, 他們分不出來哪些想法是哪個人提出來的, 因此輪流掛名當論文第一作者. 然而社會當時卻把大部份的掌聲給了阿莫斯, 可能因為分析是阿莫斯的強項, 即使非常多創新的問題都出自丹尼爾的思考, 但所有的頂尖大學都搶著聘請鋒芒外露的阿莫斯, 而他們往往只夠預算聘請一個人. 

即使兩人對人性都瞭若指掌, 還是避免不了漸行漸遠的事實,  丹尼爾在溫哥華展開新的議題, 研究人的心智在面對挫折或悲劇的時候, 是怎麼為自己抹除既成事實, 想像一個新的未來, 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橡皮擦計劃》,  這是長久以來的第一次, 阿莫斯沒有參與其中的研究. 丹尼爾漸漸了解到自己的價值, 他發現兩人合作的論文所得到的關注遠多於阿莫斯獨立完成的論文. 阿莫斯因為得了癌症, 很早就於1996年, 59歲時過世, 丹尼爾則是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 因為諾貝爾獎不頒給過世的人, 所以丹尼爾是單獨獲獎, 就像當年阿莫斯單獨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都是學界最頂尖的榮譽, 卻都不是兩人同享.  

結論

因為阿莫斯與丹尼爾的研究, 讓經濟學家與公共政策制定者開始正視人性的心智偏誤, 例如「展望理論」就顯示即使背後數據一樣, 用不同的選項就會影響人的決定, 例如使用信用卡要多收手續費會讓人避免使用信用卡, 但如果改成用現金付款會有折扣就可以避免踩到人性的地雷. 如果政府要用減少少稅收來刺激經濟, 讓人民比較有感的做法是退稅, 而不是直接減稅, 如果直接減稅, 民眾會覺得那些本來就是自己的錢, 但如果是先繳出去再退回來, 就會覺得是多出來的錢, 可以用來消費. 人性實在是太有趣了.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原子習慣


 

之前介紹了《最小阻力之路》, 要讓大家換個思維, 不要用「解決問題」的心態來行動, 而是要用「創造想要的結果」來做動力. 當你設立好願景, 接下來就是行動的部份. 如果我們空有願景, 沒有確實的行動力的話, 一樣不可能拉進願景與現況的差距. 但我覺得書裡面關於實踐的部份不夠清楚, 決定介紹另一本關於實踐的書《原子習慣》. 這是一本暢銷書, 已經盤據排行榜前十名非常長一段時間, 很多人對暢銷書會不由自主的排斥與反感, 但這本書真的非常的腳踏實地, 看完會興起一種「原來這麼簡單, 我也可以做到」的強大信心.

為什麼要建立習慣?

每個人都知道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但卻還是常常半途而廢, 為什麼呢? 明明知道讓人期待的成果從來不是一蹴可及, 就如同加熱一鍋湯, 不是一開火湯就滾了, 而是慢慢的溫度升高, 隨著時間累積, 才能到達沸騰的溫度. 但很多人卻還是在潛伏期, 累積的能量還沒達到引爆點的時候就失望中斷. 人的大腦有系統一與系統二, 系統一代表的是自動化的直覺思考, 系統二則是理性分析思考與判斷做決定. 我們一開始行動的契機是系統二觸發的, 我們分析狀況, 接收大量的資訊, 學習最有效的行動方案. 然而如果我們持續的使用系統二來行動, 其實是很費力的, 所以我們的大腦會開始將這些有效行動方案自動化, 這就創造了「習慣」. 習慣減輕了我們的心智負荷, 讓我們能夠不假思索的去行動. 要避免行動中斷,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行動轉變成「習慣」.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小小的基本元件, 它們看似無關僅要, 但互相堆疊之後, 就能夠累積能量, 激發最後的引爆點, 這就是「原子習慣」的意義.

建立「習慣」有四個步驟: 提示, 渴望, 回應與獎賞. 首先一開始是提示, 它預示了獎賞的一點資訊, 讓我們的大腦開啟行動. 渴望是第二個步驟, 我們渴望的不是習慣本身, 而是習慣帶來的狀況改變, 如果沒有渴望, 提示是沒有意義的, 是因為渴望連結到我們的感覺與情緒. 第三個步驟是回應, 就是我們執行的行動, 它回應的是渴望所連結到的刺激. 最後, 回應帶來獎賞, 它帶來了滿足, 解了渴望, 同時大腦也因為獎賞帶來的愉悅感, 而把回應的行動標記為「有用的行動」, 進一步促使大腦將此行動自動化, 建立習慣. 這四個步驟可以用來建立好習慣, 也可以將準則反轉, 破除不想要的壞習慣.

讓提示顯而易見

許多人以為沒有開始行動是因為動力不足, 但有時候只是缺乏清晰的行動提示. 例如我們告訴自己「要多寫一點文章」, 「要定期運動」, 但卻沒有說這些行動要在何時何地發生, 結果就是永遠不會發生. 因此當我們在計劃行動時, 我們要回答下面這個句子:

我會於[時間], 在[地點] 進行 [行為], 例如

我會於晚上六點, 在客廳健身一小時

我會於每週四下午兩點, 在書房寫出一篇文章

這就是「執行意向」, 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怎麼執行計劃, 時間到的時候, 只要按照計劃執行就好. 而當重複次數夠多以後, 我們就會像狗聽到鈴聲自動分泌唾液一樣, 時間一到就下意識的去執行設定的行動. 提示還可以來自環境與情境, 例如換上出門上班的衣服, 就會讓我們進入工作的情緒, 即使現在很多人都在家工作, 也可以簡單的用不同的衣服來讓行為發生. 但我們要避免把不同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 因為當習慣混合在一起, 一定都是輕鬆的那個習慣獲勝, 例如手機可以用來辦公或是休閒, 結果你會發現, 每次拿起手機, 都是在瀏覽社群媒體, 不是在做有生產力的事, 我們要為自己創造有紀律, 可以輕鬆養成習慣的環境, 就不需要每次都挑戰自己的自制力.

讓習慣有吸引力

我們最早的習慣不是來自選擇, 而是模仿. 人類是群居動物, 喜歡尋求「歸屬感」, 因此能幫助我們融入群體的行為就很有吸引力. 我們會模仿親近的人, 所以要創造好的習慣,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為常態的團體之中. 舉例來講, 如果你身邊都是熱愛運動的朋友, 你更有可能培養起健身習慣; 如果你加入了讀書會, 你會把閱讀視為常態. 我們也會模仿有力的人, 如果一個行為可以獲得尊敬與讚美, 對我們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渴望連結的是我們的感覺與情緒, 前述的模仿連結的是「歸屬感」, 我們也可以自己創造行為與情緒的連結, 如果與正面感受連結, 習慣就變得有吸引力, 如果與負面感受連結, 就可以破壞習慣的吸引力. 舉例來說, 吸煙可以被視為很酷很成熟的行為, 也可以被視為很嫌惡的臭味來源, 就看你自己想要加強這個行為的動機還是降低渴望.

讓行動輕而易舉

很多時候, 我們讓自己一直停留在「計劃」階段, 而不真正執行. 一直在「計劃」, 會讓自己以為自己有在改變, 但其實沒有. 習慣養成來自於重複實行, 而非完美實行. 與其一直查找Podcast該如何錄得完美的資料, 不如立刻開始錄一集看看. 那要如何跨過一開始的門坎呢? 我們可以利用「兩分鐘法則」,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簡化成兩分鐘的內容, 例如定期運動可以簡化成穿上跑鞋, 跟朋友保持連繫簡化成與朋友主動打招呼, 重點是「起頭」, 我們也許一開始沒辦法把整個行為都自動化, 但是可以讓「起頭」變得容易, 不假思索, 就像把車開上高速公路, 之後車子就會繼續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習慣起了頭, 之後的行為就會自然展開, 然後我們再藉由重複執行來慢慢改進調整. 就像創造提示明顯的環境一樣, 我們也可以創造容易開啟行動的環境, 假如我們想要專心, 就把容易造成分心的手機放到另一個房間; 如果我們想每天都運動, 就找公司旁邊的健身房. 這些設計讓我們不用分神壓抑慾望, 讓環境助我們一臂之力.

讓獎賞令人滿足

行動之後獲得獎賞所帶來的愉悅感, 會讓大腦標註該行動為「有用的行動」, 而樂意反覆再做, 這是人類的天性, 不過即使現在的社會已經演化成「延遲回饋」的文化, 例如辛勤工作, 是在月底才會拿到薪水; 現在儲蓄, 幾十年後才能享受無憂的退休生活, 但人類的大腦還是停留在「喜愛立即回饋"的狀態, 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被壞習慣給吸引, Netflix的影集一集接一集, 可以獲得立即的愉快, 長期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可能幾年後才出現, 所以在習慣建立起來之前, 我們要為自己設計一些立即回饋機制讓自己滿足. 作者提出了「迴紋針策略", 例如今天做完一組運動, 就把罐子裡的迴紋針移到另一個罐子, 這樣子的視覺效果提供了我們每天都有進步的清楚證據, 看到空罐一天一天變滿會產生一種成癮效果, 很紅的「子彈思考整理術」也是一樣的手法, 我們利用每天的日誌追蹤自己的習慣, 每一次的測量都提供了一個短暫的立即回饋, 讓自己滿足. 我為 2021 年買了一本子彈筆記本, 打算來確實實踐看看.

好習慣可能成為你的拌腳石

雖然習慣能帶來許多好處, 但它也會讓我們陷入一個盲區. 我們可能會一直以既定的方式思考與做事, 用自動導航模式過生活, 而沒有持續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就像資深的工程師可能執著於以前做事的方法, 而對年輕同事的想法嗤之以鼻. 歌手可能做了一張大賣的專輯, 之後的專輯就一直重複一樣的路線, 沒有新的突破. 所以我們除了每日習慣追蹤日誌, 確認自己今日有比昨日進步以外, 也要把時間線拉長, 確認下半年的自己有沒有比上半年的自己做得更好, 今年的自己與去年的自己相比, 有沒有新的突破? 「子彈筆記」裡面除了日誌以外, 還有月誌與年度目標, 每個月結束會把沒有達到的事項搬到下個月, 如果某些預定計劃反覆被搬到下個月, 就代表有東西需要調整, 不管是時間的分配, 做事的方法, 或是計劃本身. 每一年的年度目標若併排陳列, 就可以讓人更容易察覺有沒有落入重複自己的圈套.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7_1040999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 -- 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第二部


上一集我們討論怎麼以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法律有沒有符合效率, 這集我們則是討論法律怎麼處理人類的經濟活動.  

財產法該如何設計?

私有財產是現在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私有財產給了人動機去賺錢買車買房, 努力發明新技術, 當然就會有許多權利歸屬問題. 法律在規範權利該屬於誰的時候,  需要考慮幾個面相. 第一: 定義財產的界線, 如果是車子, 「一個人擁有一台車」的定義非常明確, 但如果土地的話, 界線就模糊很多. 我擁有這塊土地, 是否代表我擁有這片土地上面的天空? 如果是的話, 飛機飛過我家天空, 是不是就要取得我的同意? 但這顯然是個非常困難的交易. 上一集寇斯說:「一切的關鍵在於交易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可以負擔的話, 權利會自然移轉給覺得最有價值的人.」因此法律在規範權利歸屬的時候, 需要考慮法律是否能夠有效執行, 權利是否有利交易. 第三: 在財產私有化的過程中, 是否會引發「競租」行為. 競租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 這個名詞最早起始於政府的進口許口證, 如果企業擁有這個許可證, 就可以比別人用更便宜的價格來購買外幣. 各家企業為了爭取這個權利, 不惜進行賄賂與政治捐獻, 然而這些賄賂的錢都不會帶來真正的生產力. 經濟學家一向認為管制會限制競爭者的加入, 破壞市場效率, 因此「競租」被視為沒有經濟效率. 舉例來講, 各種職業執照, 專利都有可能引發「競租」行為, 當然這些權利能夠帶來其他的好處, 例如專利的權利金能保障發明者的付出, 職業執照能保證專業的品質, 所以我們需要權衡之間的得失. 

網路管制是好是壞?

另一個切身相關的例子是「網路」, 現在網路已經是人類第六大基本需求, 很多企業都想要確保使用者可以順暢的使用自家服務, 如果今天網路頻寬可以交易, 按照寇斯的理論, 這些網路頻寬的使用權就會自然的流向那些出得起錢的廠商, 例如 Facebook, Google, Netflix等,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網路中立性」應該要立法管制, 支持的人覺得頻寬應該屬於公共財, 任何服務都應該可以平等的使用, 這樣才能保護言論自由與新創服務, 反對的人則指出管制會減少電信業者繼續投資網路設備的誘因, 減少競爭對消費者更無好處. 這個議題到現在還是爭吵不休. 美國在歐巴馬時期通過「網路中立性」立法, 川普上任打算廢除這個聯邦法, 不過目前暫時被國會擋下. 之前台灣也在吵這個問題, 不過內容不大一樣, 台灣電信業者是想要 NCC 對資費管制鬆綁, 取消吃到飽, 讓使用者付費, NCC 為了要讓民眾消費得起, 對於資費設了上限. 大家可能覺得當然管制比較好, 但仔細想想, 錢只是換個名目而已, NCC 管制資費上限, 配套措施就是需要補助電信業者, 補助的錢從哪裡來?當然就是大家的納稅錢囉!

無形的財產

智慧財產權是比較現代的觀念, 開始保護一些無形的財產. 大家知道「著作權」與「專利」的差別嗎?  著作權其實保護的是「表現手法」, 而並不是構想. 如果你寫一個小孩有魔法, 上魔法學校的故事, 只要人物, 情節各不相同, 就沒有侵犯《哈利波特》的「著作權」. 或者如果你能證明這是自己的獨立創作, 從來沒有看過她的作品, 即使寫出情節雷同的小說, 也不算侵犯「著作權」. 取得「著作權」很容易, 保護的時間也很長(著作所有權人在世其間加上死亡後五十年). 

相較之下, 專利保護的是「構想」, 如果我們考慮之前所提到關於財產法的三大要點: (1) 能夠定義財產的界線: 專利法雖然為構想定下了一些界線, 例如新穎性(沒有想過, 或至少沒有發表過)與實用性(有正當用途, 例如不能申請還不知用處的化合物), 然而專利審察員與專利律師還是要耗費極大的時間與心力來判斷範圍是否合理. (2) 執法與交易的難易度: 涉嫌侵犯專利的官司往往打起來曠日廢時, 訴訟成本高昂, 並且履履上訴. (3) 是否可能引發「競租」行為:  因為只有第一組取得專利的人可以享有二十年的權利金, 即使第二組人只隔三個月也發明出相同的東西, 他們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因此專利競賽往往含有「競租」行為. 以經濟學的角度, 專利法不太符合經濟效率. 

此外還有第三種智慧財產權「商業機密」, 不同於「專利」需要申請, 通過以後雖然享有權利金, 但內容需要公開, 且有期效性, 「商業機密」具有永久的效期, 它禁止他人經由偷竊或洩密等非法手段取得, 但如果他人自己發明或是破解, 則不在保護範圍. 由於侵害「商業機密」一定包含了某種非法行為, 判斷容易, 因此有效降低訴訟成本, 更具經濟效率. 

時代一直改變, 關於財產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 法律白話文Podcast 42集在討論「Gogoro吃到飽為何不能跑外送」, 就是在講這些新科技怎麼翻轉了財產權, 我買了一台gogoro, 但我還是要持續的租用電池, 沒有電池, 它根本動不了, 那麼我還算是「擁有」這台機車嗎 ?  非常值得大家想想.  

原來獨佔沒有效率?

另一種沒有經濟效率的行為是「獨佔」, 大家可能覺得違反直覺. 「獨佔」不是可以得到全部的利潤, 是利潤最大化嗎? 但企業為了爭取最後的全部利潤, 就會動用各種資源去爭取獨佔的權利, 也就出現了前述所說的「競租」行為, 競租不會帶來生產力與進步, 所以沒有經濟效率. 現在大部份的獨佔企業都是公用事業, 例如水力, 電力公司. 在商業上, 我們利用法律來禁止獨佔行為, 台灣有公平交易法, 美國有反托拉斯法來限制獨佔發生. 最近四大科技巨頭(Google, Amazon, Apple, Facebook) 被請去國會聽證會, 就是因為有獨佔的嫌疑. 法律會從幾種不同的角度來控制「獨佔」形成, 第一種是限制大公司合併, 不只看合併後的市佔率, 還有新公司容不容易進入這個市場, 以及使用者有多大的意願選擇別的產品, 都會影響政府是否同意合併. 第二種是限制會形成獨佔的行為, 例如是企業利用在某個市場擁有的獨佔地位, 藉此去另一個市場爭取獨佔,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當年的微軟利用 Windows 在作業系統的獨佔, 強制搭配 IE 瀏覽器, 近年最有名的則是 Google 利用 Android 系統, 強制搭配 Chrome 瀏覽器與搜尋服務, 被歐盟一直罰款. 第三種是讓市場中的公司難以合作, 例如禁止聯合訂價.  不過作者身為一個經濟學家, 還是一再重申, 任何的法律干預, 都有可能帶來非預期的影響.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第一部

有一句話是「通往地獄的道路是用善良鋪成的」, 為什麼常常有一些立意良善的法律無法達到它原本的目的? 

例如馬英九時期推出的22K方案, 原本是想立下最低限, 結果成了天花板, 所有的企業都覺得大學生就值二萬二. 2016 年吵得很兇的勞基法, 到底是要一例一休, 還是兩例, 我一開始原本也覺得如果要落實週休二日, 就是要修法成兩例, 但後來明白很多人真正的薪資都是算上加班的時數, 如果強制不能加班, 收入會大受影響. 再舉一個例子, 大家常常拿來攻擊的基本薪資, 每回時薪調整都是區區的幾元, 像南韓那樣一口氣月薪漲個一萬元不是很好嗎? 但是薪資調漲, 往往伴隨失業率升高, 因為資方負擔不起急劇的成本增加. 

今天介紹這本書《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 是用經濟學的角度, 預測法律可能帶來的影響, 並且思考要怎麼制定法律, 才能避免每個人都是輸家的局面. 你可能會覺得怪怪的, 經濟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但法律追求的是公平與正義吧, 怎麼可以用經濟學的想法來設計法律呢? 其實如果一個法律符合經濟學的話, 它自然就會變得比較有效率, 也能減少訴訟的成本, 法律才會真正的發揮效用. 不然即使是立意良善的法律, 都有可能成為惡法.

「外部性」是什麼?

在經濟學的模型裡面, 往往會假設每個人都是理性的, 而市場就會以它那雙看不見的手, 推動雙方趨向一個最有效率的結果. 但這種簡化的模型裡面有幾個問題, 第一: 假設每個交易都是自願進行的. 第二: 假設交易不需要成本. 但真實世界並非如此, 例如住在台西村的人, 並不是自願吸到台塑工廠的廢氣, 我今天出門, 並沒有自願被車撞到..等等, 這種時候特別需要法律的介入. 

就以工廠污染為例, 承受汙染的是下風處的居民, 如果工廠不需要負責任, 那麼就代表這部份的成本被「外部化」, 生產物品的售價並沒有反應真實的成本, 導致物品生產太多, 售價太低. 假設今天法律規定環保署要直接管制, 但是有各式各樣淨化污染物的方法, 環保署沒有動機也沒有資訊去找到最有效率的淨化方法, 因此這個方式沒有辦法帶來最有效率的結果. 

經濟學家皮古(Pigou)提出了一個想法, 環保署不需要告訴工廠要怎麼做, 而是針對造成的污染收費, 例如一噸的廢水要罰五萬元, 工廠可以自己去衡量要用什麼淨化方法最符合成本, 或是選擇減少生產. 這個方法最大的問題是, 主管機關很難估算污染要怎麼收費, 有的毀壞也不是用金錢就能回復, 而且罰款是繳交給國家, 承受污染的居民不一定能獲得足夠的賠償, 所以法律也讓居民可以向工廠提出訴訟. 

這些做法都是透過法律讓外部成本內部化, 讓該負責的人承擔, 他才會在行動的時候多加考慮.

一切的關鍵都是交易成本

另一個經濟學家寇斯對「外部性」這個問題提出更進一步的討論, 工廠造成污染是一個成因, 但居民住在下風處也是一個成因, 「外部性」是雙方共同的決定, 不該只單方面的考慮工廠一個角色. 所以除了前述的做法, 現在又多了一些選項. 第一種: 工廠可以想辦法讓居民搬離或是讓居民閉嘴不要抱怨. 第二種: 居民想辦法讓工廠不要再排放污染(例如工廠搬遷). 

假設工廠有製造污染的權利, 而居民有不被污染的權利, 那麼比較想要的那一方就會願意付出比較高的代價來得到它, 從而趨向一個有效率的結果. 不過雖然理論上是如此, 但有些選項會因為交易成本太高而變得不可行. 例如居民比較想保有不被污染的權利, 願意支付費用給工廠, 讓它搬離, 如果今天只有一個居民, 只有他一個人需要做決定要不要支付. 但如果今天是一千個居民, 需要一千個居民同意共同負擔費用, 裡面只要有 10 %的人打算搭順風車, 不想出錢, 這個交易就會告吹. 相同的道理, 即使工廠願意付錢給居民購買它可以持續污染的權利, 但要跟一千個居民交易, 談判就容易破裂. 

一切的關鍵都在於交易成本. 寇斯的觀點提供了一個角度, 讓我們思考法律應該要如何設計.

法律的設計方向:低交易成本

法律有刑法與民法, 通常刑法保障的是一個人擁有的權利, 例如未經許可, 其他人不能開走我的車, 侵犯這個權利的人要受到懲罰. 民法則是在我的權利或財產受到損害的時候, 能夠受到應有的賠償. 如果今天法律是用「賠償法則」來處理偷車行為, 任何人都可以偷走你的車, 你在事後再控告賠償, 那會發生什麼問題呢? 由於找到偷車賊, 並且證明是他做的, 還要估算車子的價值都是很耗成本的事, 因此比較符合經濟效率的方法是保障你擁有車的權利. 如果有人真的對這台車很感興趣, 他還可以跟你買下所有權. 如同寇斯理論所建議, 法律要朝交易成本低的方向設計. 

當我們討論到交易成本的時候, 還要考慮每個人都會根據預測別人會有什麼行為來做決定, 這就是經濟學裡面有名的「賽局理論」. 有時候雖然每個人都是理性判斷, 卻很有可能走到最沒有效率的結果, 例如大家熟知的囚犯困局. 舉例來講, 汽車廢氣會造成污染, 但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的車子裝了觸媒轉化器來減少污染排出, 我要負擔成本, 卻還是要承受其他沒有裝的車子排出來的廢氣, 我會覺得不值得去做. 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 沒有車子會裝. 因此需要法律規定每輛車子的廢氣排氣量, 藉此擺脫囚犯困局. 

還有一種賽局也很常見, 稱為「雙邊獨佔」, 如果這場交易裡面只有一個買家, 一個賣家, 那麼雙方都會想要拿到最大的利益. 舉例來說, 我本來與你簽約, 要交貨價值十萬的物品, 我生產的成本是九萬, 你會以十一萬賣出, 預計十二月交貨. 但是十月的時候, 我的工廠出了意外, 無法生產, 如果我硬是要交貨, 成本會從九萬漲到一百萬. 我希望可以付一點錢給你, 讓你同意取消交貨. 原本正常的情況下, 你的獲利是一萬, 因此只要我願意付超過一萬元, 對你來說都是多賺. 而我如果被迫要履約, 需要多付91萬, 因此只要我付錢讓你同意取消合約的金額少於91萬, 對我來說就划算. 如果法律是規定強制執行合約, 你一定會向我獅子大開口, 這就走進了「雙邊獨佔」的賽局, 每個人都付出高昂的談判成本, 還很有可能還是談判破裂, 雙方雙輸. 因此法律在處理違約的時候, 通常都是走解約, 賠償損失一途.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9月21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最小阻力之路

 


我不太看心理成長的書籍, 雖然這些書永遠都是暢銷書的排行榜, 不過這個作者的經歷特別有趣, 他是個作曲家, 所以書裡面很多例子都跟藝術創作有關. 這本書講的是創作力, 我們大部份的人可能會覺得創造力是作家, 畫家, 藝術家的事, 我一個工程師, 一個賣便當的需要什麼創造力, 我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吧. 這正是作者想要指出來的盲點, 我們不應該一直問: 怎麼樣才能把問題解決? 而是要問: 我想要創造什麼樣的結果? 所以每個人都需要創造力. 一個畫家會以"我需要解決一個空白畫布"為出發點來畫畫嗎? 我看到這個例子的時候, 忍不住為其中的荒謬性笑了. 但如果進一步想到自己身為一個工程師, 的確曾為了"我有卓越的解決問題的能力"而自豪, 長期的訓練就是快速分析問題, 然後找出解決方法, 兵來將擋, 水來土淹, 順利的讓專案上線, 讓某客戶使用公司的方案, 但為什麼我的內心還是不時會感覺空虛呢? 一開始介紹我看這本書的是當時的老板, 我們第一次一對一談話的時候, 他問我想要做什麼, 我很自然回答想要讓現在的專案能夠按時交付, 想要習現在使用的新技術, 他搖頭說, 這些都只是過程, 但你最終想要完成什麼呢? 說實話, 已經很久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了.

書名為"最小阻力之路", 是因為人的行動就像是水流, 水往低處流, 人的行動也會自然往阻力最小的方向前進. 有時候我們想要用意志力控制前進的方向, 也許一時半刻我們可以做到, 但是時間一拉長, 我們往往就鬆懈, 又回到原點, 甚至變得更糟, 就像為了減肥而節食, 結果通常會復胖, 甚至變得更胖. 我們因此責怪自己沒有意志力, 難怪註定是個失敗者, 還有書形容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 用久了會累, 會消失, 要更謹慎的使用. 作者表示, 這是再自然不過的現象, 如同很多人常說的, 生活中有一個推力, 一個拉力, 如果推力夠大, 你就會朝反方向走, 但如果拉力夠大的時候, 又會把你拉往原來方向. 如果一個人一直處在"要嘛順應, 要嘛反抗"的生活方式中, 他一定會陷入一種來回擺盪的狀態.

首先, 很多人都迴避主動做決定, 往往使用消去法"我不想...", "我不行..."來讓選擇減少, "我數學很差, 所以不能選理組", "我是女生, 所以不能選無法兼顧家庭的工作", "Podcast無法賺錢, 所以我不能做這個"等, 最後"無可選擇"的順應了剩下的選項. 或是擺著讓期限過去, 不去報名, 不去投票, 最後只能被動的接受結果, 怨嘆"時代造化弄人". 有時是把選擇加上很多條件, "如果他跟我申請上同一個大學, 我就出國唸書", "如果這次沒有升職, 我就換工作", 我們讓這些條件決定我們的選擇. 然而因為這個選項無法反映內心真正的渴望, 順應久了, 就會覺得空虛, 累積一點一點的怨恨. 當這些衝突足夠大的時候, 可以產生動力, 進行反抗. 於是你決定辭掉工作, 出國唸書, 跟老公攤牌, 要他分攤家務, 一開始動力十足, 覺得多年累積的怨恨總算找到出口, 不再綁手綁腳, 但時間一久, 你開始出現罪惡感, 感覺自己破壞了平穩的現狀, 也可能後悔, 回想起以前雖然不滿足, 但至少很有安全感, 確定未來是什麼模樣. 所以你就這樣在"順應"與"反抗"之間來回擺盪.

要避免這樣的局面, 作者說只有創造一個新的生活方式才能解決. 這個生活方式裡, 一個是"願景", 是你想創造的結果, 一個是"現狀", 是你現在所擁有的, 這兩者之間一定有落差, 所以產生了動力, 而這兩種力量都通往同一個方向, 所以不會有另一股力量把你拉回來. 舉例來說, 如果讓你戒煙的是"想要成為一個健康的人"的願景, 而不是"我不想要得癌症, 所以得戒煙"的推力, 你的行動力可以更持久, 更有可能成功. 因為你的意志力不是用在與"好想吸煙, 吸煙好快樂"的拉力對抗, 而是用在拉進"願景"與"現實"的落差, 為了要成為一個更健康的人, 可能需要規律的作息, 定期運動等等, "戒煙"不過是其中一個行動項目. 當然你有可能會落入新的陷阱裡面, 第一, 選擇降低願景, 告訴自己做不到, 這是把"想要的"與"認為可能的"混為一談, 如果我們只想一些可以做到的, 人類不會發明飛機, 不會上太空, 也不會回收太空船. 第二, 對現狀視而不見, 自欺欺人, 跟自己說現狀沒有什麼不好, 或是沉溺於探究為什麼落入這樣的現狀, 為什麼要出國, 為什麼不接受那份工作, 而非想辦法改變現狀. 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願景, 願景越清楚, 產生的渴望就越大, 也越能看清與現狀的差距, 並且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

"願景"簡單說起來, 就是"我想要做什麼". 但我覺得現在連說出"我想要"這件事都不容易, 如果你是十歲小孩, 可以大聲的說出"我想要成為巨星", 但是當你二十歲還這麼說的時候, 可能得到更多的是取笑, 像是Elon Musk說"我要上火星", 很多人都等著要看他笑話. 大部份的人都不覺得可以靠做著喜愛的事來生活, 前幾天聽台通的Podcast, 裡面提到他們接受訪問的時候說, 他們就要做一個第 17 名的便當店, 一個月賺個三, 四萬, 早早收工, 剩下的時間可以自由的做自己喜歡的事, 記者很驚訝, 他們驚訝於居然有這樣的生活方式! 甚至還有種想法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是自私的, 因為一個人明明背負著很多責任呀, 有責任要結婚生子, 有責任當個有上進心的成年人, 但這些都是"我應該...", 而不是"我想要...", 我們因為不相信自己能創造出想要的結果, 所以乾粹說服自己這些想要做的事不重要.

創造是無中生有, 但不是一蹴可及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核心就是"選擇". 作者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他與朋友在餐廳點菜, 他很快就決定他要什麼, 但朋友總要花比較多的時間. 他問朋友是怎麼做選擇的, 朋友說他會看過所有的菜單, 確定沒有錯過更想要的選項後才做決定. 作者建議他下次直接找自己想要吃什麼, 不要用刪去法來做決定.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是做出"基本選擇", 當我們能確定自己的基本選擇為何, 其他的選擇都是為了支持它, 也就變得容易了. 之前看過一個進入名人堂的投手, 接受訪問描述自己嚴謹的生活方式, 因為他非常確定"投球"是他想要做一輩子的事, 為了維持體能, 他每天都要重訓幾個小時, 有可能傷害手臂的動作, 都會確保左右平衡, 小心使力. 他不想要賭博, 不想要嗑藥, 也不覺得自己少了什麼精采的娛樂, 因為這些舉動都與基本選擇背道而馳. 我們當然會有一些短期需求, 例如想要擺爛, 想要休息, 但如果永遠都只滿足短期需求, 就不可能達到長期目標. 我們透過基本選擇來做出可以支持它的次要選擇, 然後透過這一系列的次要選擇來強化基本選擇. 清楚基本選擇的人, 就有能量主動出擊, 創造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其實作者花了一本書的力氣, 就是在講一個思維轉化, 不要用"解決問題"的心態來行動, 而是用"創造想要的結果"來做動力. 如果想著要避開某個不想要的問題, 當衝突狀況有改善緩減時, 讓人行動的動力就變小了, 就會順著最小阻力之路回到原點. 但如果是抱著"創造"心態, 在想要的結果還沒有達成之前, 都會有動力讓你繼續. 所以在開始建立原子習慣, 或是一萬個小時的訓練之前, 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吧.

MINEBOOK掘冊連結:

PODCAST連結:


2020年9月17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背離親緣(3)

 

今天要討論的兩種族群”遭到強爆懷孕生下的小孩”與”成為罪犯的小孩”, 處境特別的艱難. 因為往往父母本身就已經搖搖欲墜. 能夠給孩子的資源有限, 更別提社會的支援.

一直到十八世紀以前, 社會一直把強暴與姦淫視為同罪, 意即被強暴的女生不被視為受害者, 與跟人外遇的女生是一樣有罪. 即使後來正視性侵的嚴重性, 女生也需要證明自己真的有反抗, 所以像是權勢性侵或是婚姻內非自願的性行為, 被害人因為種種原因, 沒有明顯逃脫或拒絕的事實, 會讓加害者被判得很輕, 舉例來講, 一般性侵型期是”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但權勢性侵卻只有”六個月以上,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是個很明顯的漏洞, 而且永遠不乏檢討被害人的聲音, 想想最近的丁允恭的前女友, 衛生局員工, 或是林奕含. 如果女生被強暴導致懷孕, 卻還選擇生下這個小孩, 她所獲得的支持恐怕更是大打折扣. 以前還有一種說法是被強暴的女生不可能懷孕, 除非女生自己達到高潮才會懷孕, 因此如果女生因為強暴懷孕, 甚至會被懷疑強暴的真偽, 非常不可思議. 身為女性, 我當然不可能檢討被害者, 但也會存在一個很大的疑問: 為什麼不墮胎? 這個孩子的存在不是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你暴力事件的存在嗎? 在書中的訪談裡面提到了一些原因, 有的是之前有墮過胎, 這一胎雖然不是出於自願, 但不想再墮胎了; 還有的是想生下來, 交給別人領養; 有的認為孩子跟自己一樣是受害者, 是被害者的小孩, 不是強暴犯的孩子, 她們坦言如果不是因為懷孕, 可能會選擇自殺, 孩子療癒了自己. 她們出於各自的理由選擇留下孩子, 然而好笑的是, 卻因此受到沉重的壓力, 覺得她們不夠”女性自覺”, 彷彿只有墮胎才是被強暴的女人會做的決定, 如果做了別的決定, 就不是被害者了.

這些媽媽都會碰到一個難題, 該不該跟小孩說強暴的事? 她們並不想讓小孩知道他不是在愛中來到這世上, 也不想提醒自己, 小孩身上有一半強暴犯的基因, 擔心自己的基因會不會贏不了邪惡的另一半, 還有的人自己的心理創傷一直沒有撫平, 她沒有自信能夠不憤怒的回顧這件事, 又不波及眼前的小孩, 你恨痛了孩子的父親, 但你也明白小孩並沒有錯. 然而小孩即使不是透過母親, 也會透過別的管道知道, 有時候透過第三者講述, 往往不是事件的全貌, 不過大部份的小孩都表示在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都鬆了一口氣, 理解了母親為何不是在適當的年紀生育, 為何是未婚生子, 即使被送養, 也感謝母親沒有選擇墮胎, 甚至成了反墮胎的運動份子, 以此標示自己出生的正當性. 世界上另外一大部份的強暴犯罪來自於戰爭, 幾乎所有的戰亂都包含的性暴力, 因為性暴力代表了征服與羞辱, 在盧安達大屠殺裡, 胡圖族人甚至刻意讓有愛滋病的士兵到處強暴圖西族女人, 目的是造成圖西族”全面性的死亡”. 遭到強暴的母親因為悻存而受到歧視, 而那些在戰亂中因為強暴而生下的孩子處境更加悽慘, 他們象徵了全國共同經歷的傷痛, 沒有人想正視他們的存在, 有的孩子因為無法定義國籍, 連基本人權都沒有, 是延續好幾世代的悲劇.

現在社會越來越多元, 越來越包容, 無論社群是大是小, 當家裡有身心障礙的孩子, 你總會找到相同處境的家庭, 來一起解決種種難題. 然而當你的孩子成了罪犯, 父母往往是第一個眾矢之的, 社會不只指責罪犯, 也會檢討養出罪犯的家庭. 我們常常會取笑新聞中看到的父母說:”我的孩子很乖的, 都是被別人帶壞, 才會變這樣”, 這種不接受小孩本性的態度, 的確會讓小孩感到極度疏離, 有時無條件的愛與刻意視而不見只有一線之隔. 有人自述即使他說些明顯的謊話, 爸媽也照單全收, 他感覺父母並不關心或是接受真實的他是什麼樣子, 他寧可在同儕裡面尋求認同感與親密感.很多少年犯來自破碎的家庭, 例如單親, 雙親缺席, 或是雙親本身就有成癮問題等, 在這樣的環境下, 他們可能三餐都吃不飽, 可能從小就目睹家暴或性暴力, 所以有超過3/4的人都有心理疾病, 很多情緒他們無法處理或表達, 就會依賴酒精, 毒品或暴力. 在少年犯罪事件裡面, 我們不只看犯案的情節, 考慮更多的是少年周遭的支持系統夠不夠完整. 如果孩子有好的支持系統, 不論是家庭或是學校, 都有比較高的機會回到正軌. 讓孩子明白他的錯不是無可挽回, 他的選擇不是只能向下沉淪, 不需要自我放棄, 台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明定, 十二歲以上, 十八歲以下未成年犯法, 該案執行完畢三年之後, 所有記錄清除, 回復到一張白紙, 就是為了讓少年有機會回到主流社會. 然而如果少年周遭的支持系統不佳, 他可能就會交付司法處理, 而非社區管束. 這是很諷刺的現象, 他們一開始因為缺乏家庭關係而犯下初行, 現在又因為同樣的原因被加重刑期. 初犯進了監獄, 反而像是進了犯罪大學, 學到各種老鳥手法, 認識更壞的人, 往往很快又會再犯入獄. 這些少年犯往往也很早生育下一代, 彷彿覺得自己可以成為不一樣的父母, 可以彌補自己缺失的過去, 然而他們往往還是繼續在自己的小孩童年中缺席, 成為新的破碎家庭.

有的家庭有明顯的問題, 但有的家庭並非如此. 作者在書裡面訪問了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的槍手之一迪倫的父母-蘇與湯姆, 這起發生在1999年的槍擊事件被視為美國史上最血腥的校園槍擊事件, 共有13名死者, 迪倫與另一名槍手在事發之後立刻自殺. 原本大眾猜測兩個男孩都是來自破碎家庭, 但迪倫的家庭並非如此. 蘇與湯姆一直住在原來的小鎮, 因為即使他們搬了家, 改了名, 他們仍是”那個兇手”的父母, 但在這裡, 至少還有人喜歡過以前的蘇與湯姆, 認識過以前的迪倫. 在事發之後, 他們才看過迪倫的日記與錄影帶, 錄影帶中迪倫充滿惡意的言論, 讓蘇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自願參與的事實, 影片中唯一一瞬間的善良是迪倫拒絕披評自己的父母. 某些受害家庭曾經對這對夫婦提告, 他們不相信蘇與湯姆什麼都不知道, 但他們真的回答不出來究竟是哪個時刻, 他們沒有接到孩子的求救信號, 究竟在哪個時刻, 他們的孩子變成了了一個魔鬼? 這讓我想起一本書”事發19分鐘”, 它也跟校園槍擊案有關, 不過這本小說裡, 槍手活下來了, 所以可以講述他究竟遭遇了什麼. 經過調查, 每個人都覺得這場悲劇跟自己有關, 這是社會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如同之前台灣發生多起無差別殺人事件, 我們把那些人視為異常, 急匆匆的就判他們死刑, 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在這個社會裡面有滋養他們的黑暗成份, 如果社會一直不改變, 不產生與之對抗的正面力量, 這種”異常”的悲據一定會再度發生.

MINEBOOK掘冊連結:


Podcast連結:


2020年9月10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背離親緣(2)

今天要討論的三種族群”唐氏症”, “自閉症”與”思覺失調”, 這些疾病無法治癒, 父母往往需要終其一生的照顧他的孩子. 早期對於生下先天異常的小孩的父母, 醫院往往直接勸父母放棄, 將小孩移往療養院, 在優生學盛行的年代, 這些先天異常的人被視為社會永遠的負擔, 而生下這些小孩的父母則被鄙夷, 認為家族基因有問題, 甚至污蔑母親有道德方面的瑕疵, 才會生下天生不良的小孩, 逼得父母無法承認家裡小孩有異常. 甘迺迪家族有個最近才漸漸為人所知的大姐瑪麗, 她原本只有輕度的智能障礙, 但父母為了家族的政治前途, 採用了非常具有爭議性的”大腦額葉切斷術”, 想要治好女兒的智能問題, 結果這手術讓她幾乎完全失能, 沒有辦法言語與生活自理, 父母只好把她藏在療養院裡面, 家族照片與書信裡面都當作沒有這個小孩. 瑪麗的妹妹震驚於姐姐遭到這樣的對待, 出來倡議身心障礙者的權益, 也讓社會大眾明白, 即使是名門之後, 也會有先天異常的小孩.

唐氏症是智力障礙裡面最為人所知的一種, 它並非來自於遺傳, 任何一對正常的父母都有機率生下唐氏症小孩, 大家開始了解先天遺傳無法決定一切, 後天教養的重要性漸漸浮上檯面. 對於唐氏症與自閉症的小孩, 早療非常的重要. 早療的範圍非常廣泛, 有物理治療, 語言治療, 心理治療等等, 盡量刺激小孩的肌肉, 五感, 目標是讓小孩能夠擁有生活自理的能力. 有經過早療治療的小孩, 多半都有機會能夠自力更生. 然而這些課程一方面給了父母希望, 一方面也給父母帶來壓力, 如果在經濟能力或是時間上無法負擔這麼多早療課程, 是不是代表自己不夠努力? 毀了孩子的未來? 還有父母在煩惱, 努力讓小孩成為高功能的唐氏症小孩, 是不是只是出於自己的虛榮心? 跟其他唐氏症的小孩比起來, 我的小孩太聰明, 但對一般人而言, 他又不夠聰明. 如果讓他留在原地, 也許會比較快樂? 最終我們發現, 在解決特殊需求之外, 教養一個身心障礙的小孩與正常小孩沒有太多的不同, 煩惱也很類似, 父母總是擔心自己付出的不夠, 或是懊悔自己插手太多, 就算小孩子表現得好, 但卻不快樂, 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

自閉症目前原因仍不明, 它甚至沒辦法說是一種疾病, 比較像是廣泛性失調行為的症候群. 我們只能靠外顯的行為來診斷, 但是表現出來的症狀又非常不一致, 有的小孩有自殘行為, 有的小孩卻有暴力傾向, 有的有強迫症, 共通的主要症狀是語言能力低落, 無法與其他人有情緒交流. 普通的人透過”鏡像反應”產生同理心, 當你看到一個人因為石頭砸到腳, 出現痛苦的表情, 即使你並沒有被石頭砸到腳, 你的大腦還是會出現反應. 但一些研究顯示,自閉症孩子的鏡像神經元不太起反應, 他們對外界訊息不大關心, 也沒有動機與他人產生連結. 另外一些大腦實驗顯示, 他們的神經反應跟普通人不同, 例如自閉症小孩看到人臉與我們看到一個物品時, 大腦反應的區域是一樣的, 因此有可能他們看到爸媽的臉與我們看到杯子的時候一樣, 不會引發親密感.

這樣子的異常, 讓父母特別感到煎熬. 由於自閉症小孩往往缺乏語言能力, 因此父母不知道他的小孩究竟是能感受到愛, 卻無法表達, 還是根本沒感覺? 如果他們能感受到愛, 卻沒有人給他們愛, 他們一定會非常痛苦. 然而如果他們感受不到, 父母所做的一切全都是枉然. 如果有個聽障小孩, 父母可以學手語跟自己的小孩溝通; 唐氏症小孩即使不擅言語, 父母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們毫不保留的愛. 然而自閉症的小孩在自己的世界裡面, 講自己的語言, 父母不得其門而入. 即使父母努力的展開治療課程, 然而有的治療方式對部份小孩有效, 卻對部份小孩沒有效, 但要發現治療沒有效, 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有的父母就說: “如果是個完全不會講話的孩子, 就接受他; 但如果是個說過四次話的孩子, 真的不知道該不該放棄.” 這種不確定性很可能把父母逼到瘋狂邊緣. 關於自閉症的支援服務, 學校教育, 相關研究增長幅度特別快, 應該是繼愛滋病之後, 另一個高峰, 不只是因為自閉症案例現在日益增加, 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父母投身社會運動, 有人坦誠藉由積極投入, 可以轉移從小孩身上獲得的挫折感與哀傷.

大部份的自閉症小孩很早就會顯示出症狀(雖然不一定會被發現), 但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原本發育正常, 然後到一歲半之後開始退化, 結果出現一種假說, 指出疫苗導致自閉症, 1998年, 一名醫師發表論文, 明確表示麻疹、腮腺炎與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誘發退化性自閉症, 結果立刻引發恐慌. 在2010年證實這篇論文所做的研究造假, 而且該醫生在此篇論文發表前, 與別的公司研究出麻疹的單一疫苗, 因此有動機讓之前的混合疫苗不被信賴並讓麻疹再度大流行. 即使有完整的調查報告, 還是有許多家長深信不疑, 結果讓混合疫苗的接種率在歐美地區掉到 80% 以下(台灣目前接近99%), 讓這些疾病有捲土重來之勢.

相較於”唐氏症”與”自閉症”, “思覺失調”可能是最被污名化的一種疾病. 它往往在17, 18歲發病, 在精神分析盛行的年代, 常常會歸疚於父母小時候不夠愛小孩, 才會造成小孩長大精神病發, 還有一堆心理學家主張, 如果能夠正向思考, 就能保持心理健康. 而那些精神狀況出了問題的人, 是因為個性軟弱, 自怨自艾所致. 然而現在漸漸了解, “思覺失調”像是”阿茲海默症”, 是種發展型的退化, 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刻入大腦, 到了青春期的時候, 因為某些原因觸發, 開始出現幻聽, 幻視與妄想, 隨著每次發病, 我們可以觀察到病人大腦中主管記憶的海馬體, 還有主管認知的前葉額逐漸縮小, 神經連結的白質也漸漸喪失, 病人的大腦受到無可回復的損害. 而且一旦發病, 退化的症狀就不會恢復, 我們能做的是減緩與減少發病的次數, 來控制大腦受到的傷害, 但我們得了解, 這絕不是靠自制力與正向思考就不會發病, 或是發病以後能靠治療痊癒的疾病.

現在可以利用一些藥物來治療思覺失調的症狀, 例如幻聽與幻想, 但病人往往表示吃了藥以候, 整個人變得遲頓, 覺得疲勞, 但肌肉又過份僵硬, 頭和脖子都很難移動, 舉步維艱. 所以很常在症狀消失以後, 自行停藥, 因為覺得不吃藥的時候, 才像一個人. 結果造成反覆發病, 大腦受到更大的傷害. 另一方面, 脫離現實的妄想與不存在的幻聽與幻視, 都讓病人很難對其他人開口談論生病的時刻, 只能假裝”瘋狂”不存在, 然而這種否定自己的態度, 或是旁人對”瘋狂”的迴避, 都讓病人覺得孤立. 其他的疾病, 都能建立自己的社群, 讓人在社群裡面找到認同, 但思覺失調卻沒有類似的社群. 事實上, 除了藥物控制以外, 讓病人不斷和人交流, 穩定的現實生活與工作, 都能有效的讓病人建立現實感, 病識感, 延緩大腦的退化. 我們不會歧視阿茲海默症, 也能夠理解病人與病人家屬的辛苦之處, 思覺失調也應去污名化, 讓病人與家屬在社會上找到扶持的力量.

MINEBOOK掘冊連結:


Podcast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