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渺小一生(上)

《渺小一生》這套小說分成上下兩冊, 兩本都厚達五百頁, 小說講的是四個大學的好友, 他們四個人個性完全不同, 各有不同的家庭背景, 每個人都有陽光與黑暗的兩面, 但又彼此相伴, 坑坑跌跌的走完三十幾年的故事. 

很難歸結這本書在講什麼, 它講了很多的愛, 親情, 友誼, 愛情, 愛能夠讓人跌落谷底還有力量爬起來, 愛讓人即使都不愛自己了, 也想要為對方好好活著, 愛也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它也講了很多的不堪, 吸毒, 虐待, 謊言, 自卑, 暴力, 自殘, 這麼多的痛苦讓人覺得就要肢離破碎, 四分五裂了, 但每天還是得若無其事把自己拼湊好, 面對外界, 每天都懷疑還要再努力下去嗎? 還能夠再努力下去嗎? 

柳原漢雅是個成長於夏威夷的美籍日裔作家, 我懷疑是否所有的日本人都擅長細碎的敘事方式, 四個主角分別是: 威廉, 傑比, 麥坎與裘德, 她藉由一件一件的生活日常, 堆砌起這四個人的人生, 再由這四個人展開, 講述了他們周遭的人事物, 建立起生動的場景, 讓讀者也成了這四個人的朋友之一, 為他們感到痛苦, 也會他們感到開心.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柳原漢雅在寫這本巨作的時候, 還有一份正職, 她只花了十八個月就完成這本書, 她的第二本作品. 一開始出版社並不好看這部作品, 但隨著讀者的口耳相傳, 漸漸變成暢銷書, 最後還得到布克獎的提名.

威廉是北歐移民的後代, 他是家裡第四個小孩, 前面兩個小孩早么, 他的哥哥腦性痲痹. 雖然哥哥不會走路也不會講話, 但威廉很愛他, 常常推著哥哥的推車一起出門散步, 他會跟哥哥講他看到了什麼, 也會問哥哥正在想什麼, 雖然哥哥從來都沒有回答過. 威廉與父母的關係就如同瑞典的冬天一樣冷淡, 父母彷彿只是出於責任供他吃住, 等到他上了大學, 哥哥也病逝之後, 威廉就沒有再回過家, 在電話裡, 威廉跟父母說他想要成為一名演員, 父母不置可否, 沒有表示想看他的演出, 也沒有擔心演員的出路. 畢業的時候, 父母也沒有來參加畢業典禮. 威廉曾經對自己的親子關係感覺遺憾, 直到自己中年以後, 他才漸漸感激父母從來沒有對他要求過什麼, 不管是他的成功或是關愛, 他們從來不會要求兒子得像他們一樣, 威廉從來沒有問過父母為什麼移民來美國, 也許他們也不想當自己.

威廉的演員生涯很多年都未能展露頭角, 靠著當餐廳侍者維生, 傑比總說他企圖心不夠, 威廉知道自己並不是懶, 有任何試鏡機會他都會好好準備, 但紐約這座大城市總是在告訴威廉, 他缺少了一些基本要素, 威廉覺得自己本質裡就是個農夫的兒子, 在離開農莊之前, 他對自己的未來沒有特別的想像. 不像傑比或是裘德, 他們都能很清楚的描述出未來的輪廓, 並且下定決心, 朝此邁進. 在這個講求自我實現的時代, 如果接受現狀, 不去追求最愛是一件很沒有尊嚴的事, 彷彿幸福是每個人都應該獲得的, 任何中途的妥協, 沒有得到幸福都是你的錯. 有時候威廉會覺得現在這樣, 已經遠遠超過自己的期許. 來到紐約, 站在舞台上, 是父母與哥哥想都沒想過的人生, 現在這樣生活, 已經算是實現某種程度的夢想. 有時候不免自怨自艾, 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傲慢, 憑什麼懷抱成名的幻想, 一次又一次的參加選角甄試, 是不是只是沒有勇氣放棄而已?

麥坎家境最為富裕, 爸爸白手起家, 媽媽是著名的文學經紀人, 他從小生活在不用為錢煩惱的環境, 直到上了大學, 認識裘德, 才知道原來有人全部的家當可以放進一個背包裡. 認識了其他的黑人同學, 才認識到這個國家裡其他黑人族群的遭遇. 有一段時間, 麥坎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核心是什麼, 他不能假裝黑人種族是他的重要身份, 他沒有遭遇任何不公不義過, 如果以其他普遍的標準來看: 金錢, 專業成就與性能力, 麥坎覺得自己都失敗了.

金錢方面, 他很願意自己奮鬥, 但他恐怕一輩子也賺不了像他父母這麼多的錢. 性能力方面, 自從最後一個女朋友, 後來出櫃成為女同志後, 他就再也沒有跟誰交往了. 他想像自己有沒有可能是個同性戀, 幻想愛上威廉, 但從來沒有嘗試過真正的同性戀情. 既然沒有和任何人交往, 麥坎畢業以後還是繼續住在家裡, 畢竟比較方便, 也許這也是沒有新戀情的原因. 專業成就方面, 畢業以後, 他拒絕了同學的創業邀請, 進了紐約最大的建築事務所工作, 沒有特別的原因, 只是為了討父母開心, 讓他們講出來很有面子. 雖然父親從來沒有說出口, 但麥坎知道父親比較喜歡個性強悍的姐姐, 覺得有自己的影子, 父親甚至都還比較喜歡他的朋友裘德吧, 欣賞他在困難環境下的堅毅不屈. 裘德有一陣子借住在他家的時候, 父親每天晚上都會跟裘德聊天, 父親從來不會想跟他聊天, 總覺得他善良得有點天真. 有時麥坎真希望自己的家庭可以像別的同學一樣平凡, 這樣就不會有人對他有任何期待, 他也不用覺得要對誰交待. 雖然進大事務所是為了父母, 但麥坎是真心喜歡建築的, 從小就有機會到各國旅遊, 看各式各樣的美麗建築, 但現在他只覺得自己是個模仿者, 把看過的東西畫出來而已, 屬於自己的想像力在哪裡? 麥坎有時覺得自己就是張沒有故事的白紙.      

傑比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畫畫的才能, 很早就決定未來要做什麼. 三歲的時候爸爸就過世了, 他成長於一個充滿女性的環境: 外婆, 媽媽, 阿姨, 阿姨的女朋友, 而他就是這個家中的國王. 家裡所有的女性都認為傑比是她們這一生中最重要的男人, 相信這個不得了的寶貝一定會成功. 傑比是海地移民後代, 但他跟麥坎一樣, 是沒有經歷過不平遭遇的黑人, 高中的時候, 傑比出於戲謔的心態, 故意聲稱自己是個沒有父親的小孩, 母親在他出生以後才完成學業(她拿得是博士學位, 但同學都會認為是高中學業), 阿姨的工作是在街上走來走去(同學以為她的工作是妓女, 但其實阿姨是個警察), 真相揭曉的那刻, 傑比很得意的看著白人同學臉上尷尬的表情, 讓他們了解所謂的先入為主有多麼可笑.

傑比從小就是朋友圈裡的中心, 也是派對的主辦人, 他鋒芒外露, 才華洋溢, 所有人都相信他會成功, 他也有這樣的絕對自信. 藝術圈裡面多的是半吊子的人, 披著藝術家外皮, 可以名正言順的吸毒, 生活靡爛, 宣稱自己還在找靈感, 但傑比真心熱愛藝術, 並以此為志業, 可惜他是個人像畫家, 在現在這個社會特別不吃香, 他也試圖用其他的素材做一些感覺比較「酷」的作品, 但最後不得不承認, 自己最擅長的就是人像, 他想要不要模仿其他人畫一些「高大上」的題目, 例如「這個時代的黑人群像」, 但他沒有熱情, 沒有感覺, 最後他選定的主題就是畫他的三個好友. 這個系列的巨大成功讓他開了生平第一次個展, 展覽之後發生了兩個變化, 第一他開始嗑藥, 第二他毀掉了與威廉與裘德的友誼, 原因是他畫了裘德不想被展示的模樣, 並且放到了個展中,  威廉站在裘德這一邊, 麥坎雖然沒有選邊, 但他這時交了女友, 並忙著創業. 傑比感覺自己被拋棄, 他沒有想到是他們拋棄了他, 他早就準備成為成名的那一個, 受尊敬的那一個, 而當他功成名就的時候, 他仍然會是他們三個人的朋友, 他沒有想到, 自己竟是落單的那一個. 他以前不知道, 原來成功也會讓人感覺無趣. 還沒成功前, 心裡只想著一件事: 成功. 成功以後就只能一直維持成功, 就像跑步與原地跑步一樣, 跑步雖然無聊, 但至少會經過不同的風景, 原地跑步只會帶來令人窒息的倦怠感, 也許這就是他開始嗑藥的原因, 讓日常可以變得有些不平常. 有時他很羨慕裘德, 因為他童年的匱乏, 以致於他在成年之後, 還能不時體驗到各種驚奇, 第一次去巴黎, 第一次吃海膽...有時傑比想跟裘德交換自己快樂的童年, 他知道裘德想要假裝跟其他人一樣普通, 但他明明有這麼多「故事」. 有一次他想說服裘德讓他畫裸像, 明知沒有可能, 他還是開口了, 「你這輩子想永遠當一個一般, 無聊的人嗎?」他火大的質疑裘德的拒絕. 「是的, 傑比」裘德平靜的回答, 那刻的眼神, 空洞的有些可怕. 「那就是我想追求的.」

裘德很少說自己的事, 其他三個好友知道他是個孤兒, 童年的時候生活在修道院, 他不知道大部份人都看過的電影或是影集, 沒有度過假或是參加過夏令營, 但他會各種生活技能, 很會做菜, 會修水電, 會彈琴, 還會唱聖歌. 在上大學之前出了嚴重的車禍, 讓他的雙腳不良於行, 雖然常常有大小不一的疼痛發生, 但非常不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 或是讓人目睹他疼痛發作時的脆弱. 在學校期間, 從沒有交過任何女朋友或是男朋友, 總是穿長袖的衣服, 討厭任何的肢體接觸. 威廉身為裘德的長期室友, 比其他兩人多知道了一點隱私, 裘德有自殘的傾向, 他會拿刀片割自己, 有一次他失手割得過深, 血流不止, 不得不向威廉求助. 事後威廉決定不繼續追問, 好讓裘德有機會在必要的時候讓他幫忙, 他等待著裘德有一天願意向他述說究竟他經歷過什麼.

雖然裘德的童年非常黑暗, 但在成年之後, 他得到了非常多的愛, 除了三個好友之外, 還有忠誠的醫生學長, 永遠耐心的處理他的傷口與疼痛. 他主修法律與數學, 兩個南轅北轍的專業都表現得出類跋萃, 成了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 原本全身家當都可以裝進一個背包裡, 現在也有錢買下紐約的一整層大公寓. 從小就是孤兒的他, 甚至在三十歲的時候有了愛他的養父母. 然而裘德始終小心翼翼的與這些美好的人事物保持距離, 他相信自己不值得得到愛, 這些現在愛他的人在知道他的過去, 他的真面目之後, 一定會變得厭惡他, 他隨時準備好迎接愛的消逝與背叛, 因為愛總是以這樣的模樣作結. 身為讀者, 既會對裘德的封閉自我感到不捨, 又深深明白現實中的愛真的很難像書中寫的那樣不求回報, 完全接納, 就連自己也做不到, 難怪裘德選擇一開始就不要期待, 就不用因為之後的巨大落差而再度受傷.

感想

柳原漢雅寫了四個截然不同的人, 我與他們的經歷沒有半點相似之處, 卻不可思議的在這四個人身上都能找到共鳴點. 我如同傑比一樣相信自己是特別的, 有能力做出與眾不同的事, 卻也像威廉一樣懷疑自己是不是只是沒有勇氣放棄, 像麥坎一樣覺得自己做不到其他人的期待, 也像裘德一樣悲觀, 覺得愛一定會消失, 要隨時做好準備.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21_282663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MINEBOOK掘冊--最高學習法

《最高學習法》是一本被書名眈誤的好書, 書名乍看之下很雞湯, 但內容卻很實在.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十二項有助於學習的方法, 由於他本身有神經科學與教育的背景, 因此他利用大腦運作與心理現象, 來解釋為什麼這些方法有用的時候分外有說服力. 知道原理後, 就有機會舉一反三, 避開徒勞無功的努力. 以下列出一些印象深刻的方法.

文字 v.s 口語 v.s 圖像

當我們在做簡報的時候, 很容易會在簡報上搭配一些文字, 以為可以幫助聽眾了解, 但作者直接瞭當說明人其實沒有辦法同時聽人講話, 又同時閱讀文字. 我們應該都有經驗, 當有兩個人同時講話的時候, 我們只能理解其中一個人說話的內容. 但閱讀使用的是視覺, 為什麼會跟聽覺衝突呢? 這就是大腦有趣的地方, 當我們閱讀的時候, 不只啟動了視覺區, 我們的聽覺區也會啟動, 就像是有人無聲的唸出內容, 進到我們的大腦. 因此當我們同時聽人講話又要閱讀文字時, 情況與同時聽兩個人講話一樣, 我們只能理解其中一個內容.

寫文字(例如邊聽演講邊抄筆記)會有一樣的干擾效果嗎? 這個問題取決於筆記的類型. 淺層筆記是速記下講者的口說內容, 這種方式不會影響我們聽人說話, 然而這種筆記也對理解沒有幫助. 另一種筆記是重新組織講者的內容, 寫下重點與自己的理解. 當我們在寫這種深層筆記時, 講者的聲音就會變成背景噪音. 雖然作深層筆記可能會讓我們漏聽講者的部份訊息, 但卻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理解與記憶那些聽進去並重新組織的內容. 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手寫筆記的效果比電腦筆記效果好, 原因就在於我們手寫的速度遠慢於打字, 只能做深層筆記.

雖然視覺上接收文字, 會對聽覺造成干擾, 但如果視覺接收的是圖片, 則會對聽覺有加乘效果, 我們會更容易理解與記憶口說內容. 因為圖片能夠讓內容的重點突顯出來, 並且利用圖片所帶來的「明確性」, 確保聽者理解的與講者想要傳達的內容一致. 但要小心的是, 圖表並不是圖片, 人們無法像理解圖片一樣快速的解析圖表. 因此如果需要在做簡報時出現圖表, 最好漸進式的呈現圖表內容, 例如先秀出座標軸解釋, 再逐一出現數據解釋.

空間與情境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記得某段文字是出現在書的某一章, 或是記得圖書館的味道, 當我們再度聞到那個味道時, 就想起當時準備研究所的回憶. 這是因為我們的腦袋在形成記憶的時候, 不只會記得內容, 還會連同空間, 周遭環境, 甚至是當下的情緒等等資訊都會一併保留下來. 這些資訊也會成為日後用來喚起記憶的進入點.

很多人都會覺得讀紙本書的印象比電子書深刻,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電子書沒有厚度這個資訊, 當我們要提取某些摘要記憶的時候, 常常感覺力不從心, 不容易想起來. 很多軍隊訓練都非常的高壓, 就是在模擬真正戰場上的狀況, 要讓士兵的受訓的時候就感覺緊張, 隨時保持警戒, 讓戰鬥技能與這些情緒連結在一起, 之後只要一碰到狀況, 受訓時所學到的內容就會立刻回到腦中, 而不會像普通人可能當場腦袋一片空白, 呆立不動.

雖然記憶內容一開始會跟特定情境有強烈的關連, 然而如果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類似的記憶, 這份記憶就會跟特定情境與情緒脫離, 變成一份獨立的資訊. 我們第一次面試的時候, 一定感覺很緊張. 但當我們有多次經驗之後, 緊張的情緒就會漸漸淡去. 如果我們想要廣泛的運用學習的內容, 就要多次在不同的情境使用它, 才會讓記憶與特定場景脫離.

但我們還是可以運用這些感官資訊來幫助自己更快進入狀況, 例如我們常常在上班讀書時喝咖啡, 聞到咖啡香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準備做事; 上台演講時, 固定會穿同一件洋裝, 因為穿這件洋裝的時候, 就會回想起上回博得滿堂喝采的場景, 信心倍增.

回想

學習不只是把新資訊存進大腦裡, 如果這些資訊很快就被忘記, 那前面的學習就白費功夫了. 那麼要如何形成持久的記憶呢? 最大的關鍵是「時時提取」. 就像山裡的路很常走, 泥土就會越走越實, 路徑也會變得明顯, 更容易到達目的地.

「提取記憶」有很多種方式, 最常見的是「復習」, 多看幾次多聽幾次, 加深印象, 然而這是最沒有效率的一種方式, 因為它還是依賴某種外在的場景來喚起記憶. 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回想」, 例如聽完演講或是看完書後, 用自己消化過後的思緒, 把學習到的內容與心得寫下來, 或是講給第三者聽, 這就是提取了記憶, 並且又為這段記憶創造了一種新的情境. 我們也可以思考如何把新學習的方法實踐在自己的日常裡, 例如看完《原子習慣》後, 根據書裡的建議, 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 為自己建立了有明確時間空間的新習慣, 這也是在提取記憶, 並且與自己其他記憶產生連結, 創造新情境.

在「空間與情境」中也提到, 如果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類似的記憶, 這份記憶就會跟特定情境與情緒脫離, 變成一份獨立的資訊, 這份資訊也就長長久久的留在我們的大腦裡.

壓力

雖然我們都討厭壓力, 但適度的壓力卻是增進學習的有效方式. 這是因為當我們感覺到壓力的時候, 皮質醇會大量分泌, 這種化學物質會傷害我們的神經元, 大腦因此進入備戰狀態, 分泌鞏固記憶與修補神經元的蛋白質與之對抗, 讓海馬迴更容易形成深刻的記憶, 並且促進新的神經元生成. 如果沒有壓力, 大腦沒有分泌這些化學物質, 也就不會修補或生成新的神經元, 大腦就會成為年久失修的房子, 等到我們要使用的時候, 已經不堪負荷.

然而物極必反, 如果我們長期處在高度壓力的狀況, 皮質醇傷害神經元的速度遠高於大腦修補的速度時, 不只讓我們記不住新的資訊, 連舊的資訊都提取不到, 那可就大大的得不償失了.

錯誤

我們在《原子習慣》一書中了解大腦有系統一與系統二, 系統一代表的是自動化的直覺思考, 系統二則是理性分析思考與判斷做決定. 大腦把許多學習內容自動化, 之後就交給系統一自動導航, 大大減輕心智的負荷. 什麼時候系統二會再度被啟動? 就是當我們遭遇錯誤的時候. 但系統二啟動之後, 要如何反應還是端看我們的決定. 如果我們決定處理錯誤, 各項知覺都會變的敏銳起來, 學習消化新的資訊. 但如果我們決定忽視它, 大腦就會再度回到系統一, 使用固有的認知來行動. 因此「發現錯誤」是啟動學習的重要時間點, 但「接受錯誤」才會真正的啟動的學習.

為什麼發生錯誤我們卻會選擇忽視呢? 因為學校與社會常常獎勵成功, 並懲罰錯誤, 結果讓我們只願意留在充份理解的環境, 不願意冒險, 避開會觸發錯誤警報的可能性, 但這也同時扼殺了成長學習的機會. 現在的教育鼓勵家長稱讚小孩可以繼續加強改變的地方, 例如稱讚他認真, 而不要稱讚他聰明, 因為被稱讚「聰明」, 會讓小孩持續想要表現「聰明」, 而默默避免會出糗出錯的場合, 導致自我設限.

要如何有效的觸發錯誤警報呢? 方法很簡單, 就是建立回饋機制. 例如我們設定目標並檢視表現, 就能夠察覺落差, 持續啟動學習來調整, 補充不足的部份. 缺乏回饋是無效的學習, 這也是學校為什麼都會安排測試的原因. 畢業以後, 別人不再有義務指出我們的不足, 就得靠自己更積極的自我檢視, 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就要設立明確的檢視標準, 並且在事後檢視的時候認真思考如何改善.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7_1085651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1月10日 星期日

聖誕節 Arkansas 小旅行

感恩節的時候去了 Dallas, 這次聖誕假期打算出德州看看, 現在不可能搭飛機, 一切回歸公路旅行. 不過我大德州就是大, 光是要開出州界, 就是七個小時起跳, 這回的目標是隔壁的 Arkansas 阿肯色州 (最後一個「s」不發音唷) .

Arkansas 州旗上的菱形代表鑽石, 它是美國唯一產鑽石的地方, 有個州立公園還有開放讓人挖鑽石呢. 鑽石的邊線上總共有 25 顆星星, 因為它是加入美國的第 25 州. 鑽石裡面有四顆星星, 一開始是三顆, 因為它是美國從法國手上買來的土地所包含的三州之一(另外兩個是Louisiana and Missouri), 另外一顆星星代表內戰時候的邦聯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Arkansas 有個溫泉鎮, 想到可以泡到久違的溫泉, 讓我頗期待, 還會去柯林頓的發跡地小岩城(Little Rock), 連名字都好日本喔(很想念日本, 不知啥時還沒去日本旅行). 這次五天行程, 我們全部住在距離溫泉鎮半小時車程的 Los Lagos at hot springs village , 算是一個度假村, 房間還有附廚房, 價格便宜, 壞處是有點偏僻, 晚上路很黑, 開車要很小心, 沒什麼吃的地方. 我們去的時候, 只有一家墨西哥餐廳營業, 每天客人都多到滿出來, 所以最好吃完再回旅館, 或是外帶回去, 可以用微波爐加熱, 有一天晚上我們因為沒晚餐吃差點吵假 XD

溫泉鎮

溫泉鎮裡面有個國家公園, 包含了數棟以前人泡湯的歷史建築, 還有一個讓人親近溫泉的公園, 就跟北投公園一樣, 裡面有溫泉水流過, 而且是手可以觸摸的溫度, 沒有顏色沒有味道, 比較像烏來的泉質, 可惜的是, 因為疫情的關係, 兩個可以泡湯的地方都關了, 一個還有開放一小區賣記念品, 一個是連開都沒開, 哭.

公園裡設立了兩三處可以裝溫泉水的水龍頭, 我們看到爺爺奶奶裝了整後車箱的溫泉水, 他們說從小就在這裡長大, 溫泉水非常有益健康, 我之前在歐洲喝過溫泉水, 對其味道相當不敢恭維, 不過老公說喝起來就跟熱水沒什麼兩樣, 看來這裡的溫泉水沒有味道. 有趣的是, 老奶奶問我們從哪裡來, 我們說「Taiwan」, 她不但知道, 還跟我們說「跟共產黨對抗, 加油!」, 真是不可小看小鎮的爺爺奶奶呀, 可能有經歷過美蘇冷戰, 上一輩的人比較知道共產黨的可怕, 不像現在大家都在爭相擁抱中國.

療養院與水龍頭
公園後山可以繼續往上爬, 或是開車上去, 頂端可以俯視整個溫泉鎮, 還有個瞭望台, 不過我們就沒上去了. 下午去了 Garvan Woodland Gardens , 裡面布置了一些聖誕燈飾, 挺有氣氛的. 冬天是比較蕭瑟的季節, 只剩下樹木還屹立著, 不像之前旅客的照片, 有各種顏色的花. 我們避開了人潮, 沿著湖走了好大一圈, 吹著冷風, 徹底享受一下冬天的風情.

滿屏幕的蕭索感
晚餐挑了一家日本料理, 老公點烏龍麵, 我點炸豬排, 豬排又薄又乾,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份量大, 但不好吃給得多也沒加分呀!

小岩城

小岩城是阿肯色州的首都, 這裡發生過最有名的歷史事件就是在民權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Little Rock Nine」. 在 1957 年, 有 9 個黑人學生註冊了以前只招收白人的 Little Rock Central High School, 雖然大法官當時已經裁決種族隔離是違憲的, 黑人可以自由進入任何學校就讀, 但當他們打算要上學的時候, 卻遭到種族隔離支持者的阻擋, 就連當時的州長也派了國民警衛隊擋在學校門口. 整個事情上升到總統層級, 當時的艾森豪總統派了聯邦軍隊護送學生進入學校.

非常氣派的學校
學校現在還有學生就讀, 所以我們只能在學校斜對面的紀念館看看當年的歷史照片. 學校看起來非常的富麗堂皇, 可以想像一定是當時有錢白人讀書的學校, 怎麼能夠容許黑人來挑戰傳統?! 在訪問中, 學生表示, 他們每天上學都做好了要打仗的心理準備, 要把心理武裝好, 才能夠面對滿滿的敵意. 有記者問他們, 為什麼願意做這種事? 他們回答, 一定得有人真得去挑戰, 不然即使大法官裁定種族隔離違憲, 現實仍不會改變. 事實上在「Little Rock Nine」事件之後, 這所學校關閉了很長一段時間, 擺明就是「你要我收黑人學生, 我就關閉學校, 一個學生都不收, 你能奈我何」的不合作態度, 真正要翻轉現實又是好久以後的事了, 但就像黑人學生說的, 一定要有個開始! 

有了開始, 才有接下來的其他可能性, 如果我們永遠鄉愿, 覺得「現在好好的, 管它過去幹什麼」或是「自己好好的, 管別人不好幹什麼」, 就達到敵人分化的效果了. 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 如果我們覺得一己之力微弱, 改變不了什麼而隱忍吞下, 那憑什麼期待別人替我們出頭?如果不公義的事情不是發生在我們身上, 我們就視而不見, 懶得發聲, 等到這些壞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時, 也不可能有其他人會來幫助我們. 人類是「有條件的合作者」, 我們喜歡跟願意合作的人合作, 如果都是愛搭順風車, 不願出力的自私鬼, 那沒有人願意跟他們合作.

雖然德州的州議會就在Austin, 但我還沒有機會進去過, 這次倒先進了阿肯色州的州議會大廈. 州議會大廈大致上都非常的氣派, 裡面會掛滿每一任的州長, 議長, 州議員, 老公說德州歷史較久, 一開始還不是照片, 是用畫的呢. 阿肯色州是美國前三窮的州, 這樣一個窮州居然還能出得了總統, 據說是因為當時打完波灣戰爭的老布希聲勢正好, 很多民主黨明星都打了退堂鼓, 反而讓年輕的柯林頓出線, 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而他年輕, 主打經濟, 商界關係非常良好, 讓共和黨支持者也不反感, 讓他出乎意料的贏得總統大選.

即使是窮州的州議會大廈還是很氣派
隔天我們去爬 Pinnacle Mountain East Summit, 這裡的州立公園完全沒有管制, 不像德州疫情開始之後, 要去州立公園都要事先上網登記. 可惜今天開始天氣開始變差, 雖然沒有下雨, 但一片霧茫茫. 這個景點最為人稱道的地方就是 360 度的展望, 遇到住在這裡的當地人, 他帶朋友來爬, 他說來這裡二十幾次, 沒碰過像這樣都看不到的狀況, 哈哈, 住台灣的我們可是相當習慣呀! 下山後去吃了熱騰騰的越南河粉, 滿足!

霧茫茫

感想

這次 Arkansas 排的一些景點都因為疫情關閉了, 例如 River Market District, Presiential Library, 最期待的溫泉也沒機會泡, 食療方面沒有什麼補充到. 最後一天開車回來都在下大雨, 路上一連看到好多起車禍, 嚇死我了. 真的很希望今年夏天就可以打到疫苗, 漸漸恢復正常的生活, 就可以坐飛機去更遠的地方.



MINEBOOK掘冊--不當行為

丹尼爾與阿莫斯是兩個提出人性心智偏誤的開山祖師爺, 《橡皮擦計劃》一書正是在講他倆精采的故事. 他們觀察到人的決定並非理性的, 而這些非理性的行不是出自於資訊不足或是隨機的誤差, 是系統系的偏誤. 他們歸納出人的大腦是用「代表性」與「可得性」來做判斷, 例如要判斷的事物與心中的既定印象做比較, 如果越相似, 就覺得發生的機率越高, 或是越容易被想起來, 可能是最近剛剛發生, 就覺得機率比較高. 他們還提出了「展望理論」, 說明人在面對「獲得」的時候, 比較保守. 例如選擇 100% 的機會獲得 1000 元 而不是 50% 機會獲得 2000 元. 但在面對「失去」的時候, 卻會傾向賭一把, 選擇 50% 機率損失 2000 元, 而非 100% 機率損失1000元.


經濟學家理查塞勒第一次看到丹尼爾與阿莫斯的論文就深深被吸引, 並且在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更多人類的「不當行為」, 他開始思考既然人的行為並不理性, 經濟學研究的正是人的經濟行為, 怎麼能夠一廂情願的忽視人性, 總在經濟數學模型裡面假設人是理性的呢? 他把心理學的研究納入經濟學, 發展出「行為經濟學」.


一開始被傳統經濟學家認為是邪魔歪道, 根本不是科學, 因為行為經濟學的許多研究都是基於問卷調查結果, 傳統經濟學家覺得問卷上面假設的問題無法對受試者提供足夠的誘因, 讓他們認真思考回答, 而且真實世界裡的市場效率, 會抵消人的不理性, 讓最終結果趨向理性. 《不當行為》這本半自傳夾雜著塞勒的研究內容與經歷, 看他如何在研討會中舌戰群雄. 事實證明, 人性的偏誤根深砥固, 即使是最理性的經濟學家也不免著了道.

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塞勒設計了兩個問題:

第一: 如果你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染上一個致命疾病, 而現在有個解藥會賣給出價最高的人, 你願意花多少錢買這個解藥?

第二: 如果有個醫院機構正在研究致命疾病, 這個疾病沒有解藥而你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染病, 你覺得要拿到多少錢, 才會願意參加這個研究計劃?


如果以傳統的經濟理論來推論,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是一樣的, 因為都有千分之一的機率死亡, 然而答案卻是天差地遠. 對問題一, 大家至多只願意付 2000 元, 但問題二卻至少得拿到 50 萬元, 甚至有人回答「再多錢也不幹」. 塞勒對此行為提出的解釋是: 人會對自己擁有的東西, 覺得價值更高, 傾向維持原狀, 他稱為「稟賦效應」. 仔細觀察的話, 這項效應處處可見. 例如如果是自己花錢買的球賽門票, 不論晴雨, 都堅持要去現場才算值回票價, 但如果是別人送的, 就沒有這種堅持. 很多人持有股票, 即使價格已經一跌再跌, 還是相信它有一天會回彈, 最終導致血本無歸. 明明與伴侶有諸多個性不合, 但已經在一起四年了, 分手可能找不到新對象, 只好繼續將就在一起. 在傳統經濟學看來, 這些都是沉沒成本, 不該影響決定, 但實際上, 人卻很難跳出這個陷阱. 以工廠補償居民汙染傷害為例, 即使工廠願意出錢補償居民, 價錢也很容易談不攏, 因為居民囿於「稟賦效應」的影響, 覺得需要賠償的價格往往遠高於工廠願意負擔的價格. 都市更新案很容易失敗, 也是同樣的原因.

心理帳戶

在經濟學看來, 一萬元的薪資與一萬元的獎金, 或是一萬元彩票中的錢都沒有差別, 但卻會明顯影響人類的行為, 塞勒提出了「心理帳戶」的概念, 我們會在心裡幫每筆錢歸類, 不同來源的收入會有不同的消費傾向. 帳戶之前彼此並不互通.


舉個例子, 我很中意一件3000元的衣服, 但覺得太貴不想買, 但如果老公買來當我禮物, 我卻會很高興的接受, 明明夫妻倆的錢都是家庭的錢, 但如果我自己花3000元買衣服, 會被歸類到生活開支, 覺得不必要, 但如果當成禮物, 則會被歸類到特殊節日支出, 就覺得可以接受. 商業上, 很常利用這個人性, 商品搭配各式各樣的節日銷售, 就讓花費從單純支出成為情感連繫用途. 健身或是美容商家很喜歡用「會員制」讓人分離購買與消費的感受, 因為錢已經先付了, 之後每次接受服務都感覺是賺到, 免費的感覺, 於是一開始的大筆開銷也轉化成「投資」的想法.


這種「心理帳戶」的人性有其好處, 如果錢被我們歸類到長期儲蓄項目, 我們就會很自然的受到約束, 不去動用那部份的錢. 很多人會在薪資一發下來, 就把錢分成三大類, 一類是長期儲蓄與投資, 一類是房租水電費, 一類是生活開支就是這樣的用意. 但有時這種心理也會造成一些盲點, 例如把投資賺到的錢視為是「多出來的」, 因此會以為自己可以投入一些風險更大的項目, 覺得最壞不過就是回到原點, 但事實上這些投機的財務操作常常把本都賠掉了, 不可不提防.

公平

傳統經濟學永遠都假設人是自私的, 例如有名的囚徒賽局. 不過塞勒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來顯示人性的有趣之處.

第一階段他們稱之為「獨裁者賽局」: 你手上有20元, 可以和另一個人分攤, 你有兩個選擇,選擇一是自己拿18元, 對方拿2元, 選擇二是兩人各拿 10 元. 但這個階段只有一部份的人會真正拿到錢.

第二階段則是「懲罰賽局」: 你會和先前玩過獨裁者賽局但沒有拿到錢的同學配對, 同學 A 在玩獨裁者賽局的時候, 選擇自己拿18元, 而同學 B 在玩獨裁者賽局時, 選擇平分. 現在請你選擇, 是要和同學 A 平分 18 元, 還是和同學 B 平分 10 元, 只有被你選擇的對象才能跟你一起拿到錢.


令人意外的是, 第一階段的「獨裁者賽局」有超過 75 % 的人選擇平分. 而第二階段更懸殊, 高達 81 % 的人選擇要和公平的分配者平分較少的 10 元而非與不公平的分配者平分 18 元.由此看來人並非絕對自私, 人們討厭不公平的處境, 即使狀況有利於自己.


塞勒又設計了一個「公共財」的遊戲:

遊戲規則是會把參與者放進公共財信封的總金額增加一倍, 然後平均分給每個實驗對象. 假設總共有五個實驗對象, 我一開始有10元, 決定捐出5元, 那麼實驗人員就會將錢增為10元, 平分給每個人, 換言之, 每個人可以得到 2 元.


上述例子中, 我捐出了 5 元, 卻只拿回 2 元, 相當於我損失了 3 元, 而其他人卻平白無顧得到 2 元. 所以經濟學家推測最好的策略就是自己都不要捐, 等著接收別人的錢. 但這是個誤判, 平均而言, 大家都會合作捐錢, 公共財不會為空. 有學者爭辯, 那是因為實驗對象還搞不清楚狀況, 如果多玩幾次, 想必就會趨近於0了吧. 如果重複「公共財」遊戲數次, 捐的金額的確會有明顯下降. 但有趣的是, 如果重啟一輪遊戲, 實驗對象又會重回一開始的金額, 而不是一開始就當一個自私鬼, 即使他們已經玩過遊戲, 知道最佳的策略是什麼都不捐, 等著分享別人捐的錢.


在這個研究中顯示, 高比例的人會選擇當個「有條件的合作者」, 也就是說如果有夠多的人願意合作, 他們也願意合作. 但如果搭順風車的人太多, 他們也會變成一樣的自私鬼. 而如果規則有機會懲罰不合作的人, 像之前的「懲罰賽局」, 那麼合作率就可以維持, 不會隨著時間拉長而下降.


這個測驗顯示人不僅僅是被利益所驅動, 我們有「喜愛合作」的傾向, 並且在乎公不公平. 這也正是社會為什麼要提供一個公平的環境的原因, 如果沒有公平的遊戲規則, 有的人靠關係, 有的人不勞而獲, 社會就會逐漸變質, 變得無法合作, 讓人窒息.

感想

這本書由於是半自傳, 夾雜著作者的經歷, 對於行為經濟學的理論與實驗常常只是草草帶過, 同一個理論可能分散好幾章, 舉的生活例子也不一定與該章講的理論有關, 無法互相映證, 覺得有點可惜 .沒辦法像《橡皮擦計劃》一樣, 既看到倆人的故事, 又學到倆人所提出的理論, 不過作者自己也說, 如果看不完, 隨時都可以放下, 不要因為「稟賦效應」就覺得書買了就一定要看完, 所以就這樣吧.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249167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1月5日 星期二

MINEBOOK掘冊--呼吸

 

姜峰楠是我非常喜歡的科幻作家, 他的作品全部都是中短篇, 比起講一個完整的故事, 我感覺他更像是個哲學家, 科幻世界的設定只是方便他用來討論各種有趣的問題.


他最常提及的題目是「決定論」與「自由意志」. 決定論指的是宇宙的一切都有其因果關係, 包括人的認知與行動, 我們現在的決定源自於過去的狀態, 所以人生的走向早就註定了, 如果真是如此, 那麼還有所謂的「自由意志」嗎? 我們原本覺得人的一生是由一個一個選擇建構而成, 而選擇來自我們的自由意志. 因此我們可以決定自己人生的走向. 但如果我們的未來的都已經註定了, 不就代表我們根本無法自由選擇嗎? 但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來說「註定的未來」這件事, 是我們的行動創造了未來, 才讓未來成為事實, 也就是說, 我們行動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完成這個未來, 如果沒有這個目的, 我們根本不會開始這個行動, 這是「目的論」的說法. 許多篇小說都是基於「註定的未來」的假設, 但作者用了許多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這個題目.

因果論 vs. 目的論

「你一生的預言」是我認識作者的第一篇作品, 曾在2016年改編成電影「異星入境」(Arrival), 不管是小說或是電影, 都很好看. 在這個故事中, 做者利用語言學家與物理學家來說明了「因果論」與「目的論」的差別. 有一天地球突然來了十幾艘外太空船, 人們不清楚他們是敵是友, 動機為何, 於是軍方派出了語言學家, 試著和外星人溝通. 語言學家發現外星人的文字是很複雜的符號集合圖, 不同於我們的文字, 每個字符有先後順序, 不同的順序會代表不同的意思, 例如「我看到他」跟「他看到我」意思是不同的. 但外星人的文字沒有前後關係, 符號的書寫過程, 並非先寫一個子符號, 再寫另一個子符號, 而是所有符號同時進行, 他們寫的就是最後的結果.


語言也會影響了我們對於時間的認知, 因為我們的語言有前後順序, 我們因此用因果關係來解釋世界. 但外星人是知道最後的結果, 然後透過行動來讓這個結果成為事實. 在我們看來, 像是預知未來, 但其實只是解釋世界的方式不同. 如果用物理現象來比喻: 光線在水面上與水面下的角度不同, 以因果論來解釋的話, 我們會說「光之所以改變角度, 是因為折射率不同」, 但如果以目的論來解釋則是「光會用最短的時間抵達目的地, 於是我們看到了光在進入水裡後改變了角度」.


小說的中間夾雜了一些回憶的片段, 直到故事結束, 才恍然大悟, 啊, 原來主角已經學會了外星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她在開始之前, 就已經看到終點. 她知道她會擁有一個女兒, 但最後卻會失去她. 如果你知道結局這麼讓人心碎, 你還會這麼過一生嗎?

全知的神決定你的未來嗎 ?

很多人總想要對於自己所遭受的苦難尋求一個解釋, 當找不到答案時, 就會求助於宗教, 覺得有個全知的神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結果作者在「上帝不在的地方叫地獄」小說中, 試著打破這種信仰. 小說設定裡, 天使會下凡, 祂會將神蹟降臨到一些人身上, 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天使下凡受到波及, 反而受傷, 甚至死亡, 這個設定很有趣. 誰說好人一定會有善報, 壞人一定會有報應. 這個人世就像天使的散步道路, 並不是因為因為你做了什麼好事, 所以獲得神蹟, 也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 所以受苦, 只是因為你剛好在天使散步的道路上. 小說裡面的珍妮斯出生就失去雙腿, 她一直相信那是神的旨意, 從小到大都坦然面對殘缺. 但一次神蹟降臨, 她重獲了雙腿, 卻從此感到疑惑, 這是神的獎賞嗎? 那之前的殘缺又算什麼? 而那些始終殘疾的人做錯了什麼嗎?不是的, 她只是剛好在那裡罷了.


在「宇宙的中心」這篇小說中, 作者更變本加厲的把人們倚賴的信仰全部打碎, 在小說設定中, 人們發現全知的神創造宇宙是為了別的生物, 不是為了人類, 我們不過是祂在進行真正的創造之前做的實驗或是附帶產物, 全知的神根本不在乎人類的未來, 人類得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任才是.

如果終點註定是滅亡?

在「呼吸」這篇小說中, 作者用另一種方式來寫註定的未來. 主角是種靠呼吸就能生存的種族, 他原本以為只要有空氣就能永遠活下去, 結果他發現原來維持生命的並不是空氣, 而是氣壓差, 因為外界的氣壓與體內的氣壓不同, 所以氣體會流動, 當氣體流動時, 就可以驅使他們的身體反應, 產生記憶與思考. 但如果他們持續呼吸, 終有一天內外的氣壓會逐漸趨向一致. 當氣體不再流動時, 就再也沒有動力驅使身體反應, 也就代表死亡的到來, 種族的滅亡. 這種時候該怎麼辦? 不再行動, 不再思考, 不再消耗空氣嗎? 這樣根本不是活著吧, 所以主角持續的記錄,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 會有前來探勘的其他種族看到這個凍結的世界, 當他們讀著這些記錄, 腦海中開始想像文字所描述的一切, 那就好像現在主角腦中的意識, 重新在他們腦中模擬, 那是不是等於主角又活了一次? 這真是一種浪漫的說法, 生命存在於文字中, 意識中, 你可以覺得死亡是終點, 也可以覺得「曾經存在」是永恆.

命運與性格

在「焦慮是因為自由令人眼花繚亂」中, 作者設定了平行宇宙的世界背景來討論「命運與性格」這個題目. 在這個世界中, 有種叫做「平宇訊」的裝置 (平行宇宙通訊), 開啟這個裝置的時候, 就會開啟一個平行宇宙, 而你可以用這個裝置跟那個平行宇宙的人傳訊息或傳影片, 但裝置有傳輸量的上限, 當到達上限後, 就無法再傳訊息, 兩個宇宙從此斷訊. 平宇訊啟動的那一剎那, 雖然複製了現行時空的人事物, 但之後兩個宇宙就會各自發展. 這個世界因此衍生出一種產業, 專門經營與收購平宇訊的資訊公司, 有些平宇訊非常值錢, 例如一個失去伴侶的人, 如果有個平宇訊所連接的平行宇宙中, 他的伴侶還活著, 他可能願意耗費巨資來購買這個平宇訊, 只求再跟逝去的人講幾句話. 有的人在這宇宙因為不快樂的婚姻痛苦, 會想看看其他宇宙裡沒有結婚的自己是否過得比較快樂. 有的人內心藏著許多衝動, 想要揍討厭的上司, 想要搶劫一夜致富, 他們想也許真的有某個時空的自己真的做了呢? 那這個時空的自己為什麼還要忍耐呢? 有的人因此懷疑自己的選擇沒有意義, 因為即使他們在這個時空做了忍耐的決定, 只要有另一個時空的自己做出相反的決定, 是不是就會互相抵銷掉? 但作者不這麼認為, 我們的每個決定都是有意義的, 每做一個善意的決定, 都在形塑未來更好的自己. 當我們說「我別無選擇」的時候, 其實是過去自己的行為決定了現在的認知, 讓現在的自己覺得「非這麼做不可」.

「時間」一直是科幻小說裡最愛玩弄的題材, 諾蘭最近的電影「天能」也在講時間, 現在主流的想法都是「就算能夠預知未來或是回到過去, 你也無法改變註定的未來」. 雖然很冷酷, 感覺你不管做什麼都撼動不了走向, 但我覺得意志會展現在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實現未來, 「我別無選擇」可以是無可奈何, 也可以是「堅定」, 相信自己不管在哪個平行宇宙都會做出一樣的決定, 這樣其實很不錯.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94_1062926 

MINEBOOK掘冊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