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4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極樂之邦

《極樂之邦》是本關於印度的小說, 印度這塊土地上的組成極其複雜, 不管是種族, 或是宗教. 宗教的多元性讓這裡被稱為「宗教博物館」, 行之有年的種姓制度讓社會變得更複雜. 更別提這塊土地上的國家互為世仇,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喀什米爾等等, 為什麼這塊土地這麼特別呢? 需要先從這塊土地的歷史開始了解.

印度大陸的歷史

小說裡面最早出現的蒙兀兒帝國是由蒙古人所建立, 當年的蒙古人一路西征, 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也包括印度大陸, 此時的蒙兀兒帝國官方信仰是伊斯蘭教. 接著大英帝國擊潰了蒙兀兒帝國, 殖民了這塊土地. 雖然之前蒙兀兒帝國的官方信仰是伊斯蘭教, 但印度教的教徒卻是佔最多數. 英國一直利用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製造雙方的對立, 來維持它的政權. 以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英國國力已經無法繼續維持遠在印度洋的殖民政府, 但這塊大陸上不同信仰的人民也分化到無法組成同一個國家, 於是英屬印度解體為兩個國家, 一個是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 一個是印度教為大宗的印度.

然而這條由英國殖民政府所劃定的國界非常的隨便與混亂, 例如旁遮普邦直接被一分為二, 一邊歸巴基斯坦, 一邊歸印度, 被劃進印度的穆斯林不得不逃往巴基斯坦, 而大批的印度教徒也被迫遷往新劃分的區域, 一夜之間, 原本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成了別人的土地, 超過一千萬人成了難民, 五十萬人以上死於衝突. 不僅如此, 英國還留下許多懸而未決的區域, 例如喀什米爾, 孟加拉, 孟加拉地區同樣也信奉伊斯蘭教, 所以英國當時把這地區也劃進了巴基斯坦, 稱為東巴基斯坦, 但這地區與巴基斯坦完全隔絕, 中間還隔了一個印度, 後來在印度的支持下, 就獨立建國了.

喀什米爾則複雜很多, 雖然喀什米爾境內穆斯林佔多數, 但當時印度與巴基斯坦建國的時候, 統治喀什米爾的政府也想要獨立, 所以並沒有投靠有同樣的信仰的巴基斯坦, 而當巴基斯坦想要侵佔喀什米爾的時候, 喀什米爾還尋求印度的協助. 結果請進門的印度當然賴著不走, 最終喀什米爾獨立的大夢做不成, 只能加入印度. 印度承諾給喀什米爾特殊待遇, 享有憲法 370 條的保護 「允許該邦擁有自己的憲法、不同於印度的國旗,以及外交、國防及通訊事務之外的自治權」, 等同於印度的一國兩治. 而命運也如同中國的一國兩治, 印度政府一直以來不停藉各種機會蠶食黥吞喀什米爾的主權, 到了 2019 年, 印度總理莫迪直接廢除 370 條, 有大印度主義的莫迪認為這個條文只是在分裂印度, 喀什米爾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莫迪不只是大印度主義者, 還獨尊印度教, 當他擔任邦長的時候, 對於邦內印度教徒與穆斯林的暴動坐視不管, 甚至默許印度教徒的屠殺行為. 在小說裡面, 描述了不只一場印度教徒殘殺穆斯林的暴動, 正是突顯了宗教國族主義的矛盾.

海吉拉安竺

小說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部份以海吉拉安竺為主角, 海吉拉是印度語中的變性者或是跨性別者, 安竺生下來就是雙性人, 有男生的陰莖也有女生的陰道, 他被家人當成男孩養大, 但他的心理認同是女性,所以長大以後就離家住到夢之宮, 一個第三性性招待所. 雖然海吉拉在印度教裡被稱為「神的新娘」, 但現實中地位卻與賤民沒有兩樣, 安竺的父親因此與他決裂, 但安竺甘之如飴, 至少在這裡, 他可以做自己, 他甚至成了夢之宮的招牌. 然而在一次朝聖之旅, 他碰上了印度教的暴動, 大批的穆斯林遭到殺害, 包括他的朋友, 他卻逃過一劫, 因為信仰印度教的暴徒認為殺了海吉拉會遭來不幸. 大難不死後的安竺決定離開夢之宮, 但身為海吉拉, 他又有哪裡可以去呢? 安竺選擇在墓地落腳. 他的家人也葬在這裡, 安竺從前的客人幫他蓋起棲身住所, 這個違章建築逐漸擴大, 有好幾個房間, 每個房間都把親族的墓碑給包圍起來, 安竺開始把房間租給一些和他一些邊緣的窮人, 大家稱呼這個地方為「天堂旅社」.

見證者蒂洛

第二部份則以蒂洛為主角, 她的母親出身於高級種姓家庭, 但後來與賤民談戀愛, 未婚生下蒂洛, 被迫把女嬰送到孤兒院. 幾個月後,蒂洛的母親與家庭斷絕關係, 去孤兒院把蒂洛領養回家, 所以她的養母其實就是她的生母, 雖然養母從未公開承認蒂洛就是她的親身女兒, 蒂洛也心照不宣的從未戳破.

也許是因為身世的關係, 蒂洛向來獨來獨往, 也不回家, 她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 也不屬於任何一個階級, 或是種族. 她與來自喀什米爾的穆沙談戀愛, 穆沙的妻女在一場屠殺中喪失性命, 這場屠殺的起因是因為一輛車子壓過了一個汽水瓶, 發出爆炸的聲音, 一直暗中監視的政府軍以為有武裝份子發動攻擊, 不分青紅皂白的開始對民眾掃射, 穆沙的四歲女兒成了年紀最小的受難者, 這就是喀什米爾的現狀, 人民可能死於武裝份子的抗議活動, 也可能死於政府的高壓鎮暴, 在頻繁的暴力之下, 沒有人可以獲得勝利.

穆沙的戰爭不是蒂洛的戰爭, 她是這個荒謬戰場的見證者. 在印度政府追捕穆沙的過程中, 她目賭了無辜的人被殺害, 而這具屍體被當成穆沙, 報紙大幅報導「武裝份子指揮官遭擊斃」, 軍警聯手領了巨額獎金; 殺人如麻的上校流亡到美國尋求政治避護, 上校的老婆在文件上鉅細靡遺地描述自己曾遭受的酷刑, 全部都是上校用來刑求異議份子的手段. 上校雖然逃到美國, 卻日夜擔心喀什米爾的武裝份子會跨海報仇, 最終上校精神崩潰, 槍殺了妻子與自己的小孩再舉槍自盡; 印度情報局抓了蒂洛想要逼供穆沙的下落, 但因為蒂洛與情報局副局長是舊識, 手下不得不稍加收斂, 即使如此, 還是在審訊室上演了一場虛偽的戲碼. 情報局副局長不想自己去淌混水, 所以讓舊同學去營救蒂洛. 舊同學一直以來都跟情報局合作, 獲得許多地下情報, 因此成為知名記者, 情報局軍官見是老朋友前來, 開始討價還價, 讓記者訪問一個被俘的武裝份子, 想要一篇煽動輿論的報導作為交換. 武裝份子以為自己的故事可以讓喀什米爾的處境見報, 認真的跟記者說自己的遭遇, 殊不知這一切都只是一場利益交換, 他的遭遇, 喀什米爾的真實處境根本無人在乎.

抗議現場

這些複雜荒謬的戲碼不僅在喀什米爾上演, 小說在第三章像攝影鏡頭一樣側寫了德里的抗議現場, 呈現印度複雜的社會狀況. 這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抗議民眾, 永遠不缺新聞話題與畫面. 正在進行絕食抗議, 高喊「終結貪腐」的老人是目前媒體最愛的寵兒, 只要有他的畫面, 收視率就會飆升, 每個想要競選總理大位的政治人物都要站在老人身邊宣示「打擊貪腐」的決心, 老人聲稱這是繼聖雄甘地之後第二次的自由抗爭; 就在反貪腐大帳篷旁有一群1984年美國化工廠毒氣化洩的受害者, 由於事件已經過去幾十年, 電視台記者早就對他們興趣缺缺. 因為毒氣的緣故, 當地生下了許多畸形兒, 現場擺了許多慘不忍睹的照片, 還有一台電視反覆播放著當年化工廠老板來到印度, 對著鏡頭揮手說「媽, 我在這裡!」.

同在這一區的還有「失蹤者之母協會」的人, 她們的孩子在喀什米爾的戰爭中失蹤, 無人聞問, 然而她們在德里一點都不受歡迎, 甚至有一些人會對她們手上的照片吐口水, 因為這些人的親人, 在喀什米爾爭取獨立的戰爭裡, 被迫離開喀什米爾, 住進難民營裡, 至今仍無家可歸. 還有一些德里的年輕人對喀什米爾的現況毫不知情, 討論著「哇, 喀什米爾耶, 聽說那裡美極了, 真想找一天去那裡玩, 現在應該會都恢復正常了吧?! 」這些母親的表情木然, 心想一定有什麼平行宇宙吧. 現場雖然一直有個聲音反覆喊著「媽, 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 令人覺得毛骨悚然, 好在喀什米爾講的語言不同, 不會觸動這些母親傷痛的神經.

另外還有一個獨立抗議者, 他已經在這裡長達十一年, 他販賣他的抗議小冊子, 小冊子的內容定期更新, 還會幫忙宣導無法來現場抗議的人的訴求, 小冊子大約每個月能夠賣出三, 四本, 由於他長期絕食, 基本需求極低, 身邊的人群來來去去, 他倒是一直堅持下來, 成為這個抗議現場不變的風景.

殊途同歸

蒂洛最後也來到了天堂旅社, 這裡聚集了各式各樣的人, 有安竺以前夢之宮的姐妹, 有棄嬰, 她的媽媽是印度的共產份子, 被警察輪暴之後懷孕, 原本想在生產之後殺了小孩, 但決定把女嬰留給這群好心人, 蒂洛與安竺成了她的媽媽; 有假裝自己是穆斯林的賤民印度教徒, 他的爸爸原本以處理牛屍為生, 結果在一次索賄不成, 被警察污蔑為殺牛犯, 被把牛視為聖獸的印度教徒暴打而死, 他拋棄了自己的身份, 打算報仇, 但在天堂旅社, 他有了新的家庭, 他幫這些社會不容的人清洗屍體, 好好的裹上屍布, 用他們想要的方式下葬, 不管是印度教或是伊斯蘭教, 每個人在這裡都是被接納的, 每個人在這裡也都是自由的.

感想

這本小說透過不同的角色來呈現印度大陸的複雜度, 用安竺講性別, 用蒂洛講階級, 用穆沙講喀什米爾,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戰爭要打, 每個人都存在差異. 印度總理莫迪一直說印度只有分印度人與叛國者, 他這種忽視差別, 沒有任何包容心的態度就像當年英國殖民政府隨便分割線, 一定只會持續引發更大的混亂.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的寓言故事 太陽與北風, 你越是逼人把自己的宗教認同, 種族認同脫下, 人們越是會緊緊的抱住, 就像是唯一能證明他存在的寶物一樣, 就像中國現在對香港, 新疆, 西藏做的事一樣, 一切都只會適得其反. 只有在像天堂旅社一樣的地方, 大家可以在這個地方開心做自己的時候, 才有可能產生真正的認同與連結.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7_13876

MINEBOOK掘冊Podcast:

MINEBOOK掘冊--零規則

Netflix是串流服務的龍頭老大. 它從線上 DVD 租借起家, 客人在網站上租電影, Netflix寄電影 DVD 給客人, 網路速度提升以後, 就不用寄實體的DVD, 直接從線上串流給使用者. Netflix很早就認清「內容為王」的道理, 很早就投入製作自己的內容, 第一個打響名聲的就是「紙牌屋」, 而且它不同於傳統電視影集, 每個星期上一集, Netflix 一上線就是一整季, 讓使用者一次看得過癮.

現在Netflix已經是全世界會員數逼進兩億的大巨人, 但如果仔細看這家公司發展的歷程, 會發現它一路都在推翻自己成功的路徑. 當從 DVD 出租轉往串流服務時, 人才需求完全不一樣, DVD 出租追求的是快速送貨到使用者手上, 要對物流, 倉儲管理斤斤計較. 但串流服務需要的是 transcoding, networking的技術, 因應不同的網路狀況, 確保使用者觀看影片不會卡頓. 等到決定自製內容的時候, 原本內容供應商是合作夥伴, 現在卻成了競爭對手. 有多少公司都卡在自己過去成功的方式而無法成功轉型, 最近的例子應該就是 Nokia 吧, 曾經是手機市場的王者, 但沒有搭上 smart phone 的列車, 只能黯然倒閉.

為什麼其他公司失敗了, Netflix 卻成功了?Netflix執行長里德與管理學院教授艾琳合寫的《零規則》, 介紹了Netflix的公司文化, 里德將它稱為「自由與責任」.

 

人才的密度越高越好

Netflix 在 2001 年網路泡沫的時候, 曾經面臨一次重大的危機, 需要裁員 1/3, 這麼大規模的裁員原本預期會讓公司從此一蹶不振, 結果里德竟然發現公司效率變得比以往還要高. 由於留下來的人都是公司斟酌再三的最佳人才, 人才密度提高以後, 每個人合作起來更佳順暢, 溝通成本大大降低, 員工彼此激發, 形成正向循環. 這也讓里德下定決心, 以後Netflix只找業界的最佳人才, 這就是第一個文化「人才的密度越高越好」.

很多公司都會宣稱「我們是個大家庭」, 但里德認為公司不是家庭, 而是職業球隊, 家庭的成員無法更換, 但職業球隊隨時都在交易, 教練要確保每個位置上都是最佳人選, 如果球員表現不如遇期或是團隊需求調整, 球團就會將該名球員換下, 讓更適合的人選上場. 公司也是一樣的道理.

Netflix 要求主管要像教練一樣, 定期做「留任測試」: 假如團隊裡的某個人明天就要辭職, 你會努力說服他改變心意嗎? 如果你不會, 那麼就應該開始物色新的人選, 一個你會極力留住的人. 這樣的人才替換不一定代表該名員工能力不佳, 有時候只是公司的需求改變了. 例如Netflix前任的行銷長, 長才在於物色有潛力的影集, 並談一個好價格在 Netflix 上架. 但是當 Netflix 開始自製內容以後, Netflix 就換上有好萊塢製作宣傳影片相關經驗的行銷長. Netflix 不像其他公司, 追求員工的忠誠, 它希望員工清楚「替換」隨時會發生, 公司也歡迎員工做「反向留任測試」, 詢問你的主管當你明天就要辭職, 會不會努力挽留你? 你可以從主管的答覆裡得知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公司需求, 是否需要做調整.

 

頻繁的回饋, 回饋越誠實越好

當把一群聰明人聚在一起以後, 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每個人都心高氣傲, 誰也不服誰. 要解決這個問題有賴於第二個關鍵文化「頻繁的回饋」. 我們可以從一個實驗看出「回饋」如何作用: 有個城市想要降低當地車禍的次數, 嘗試設立各種速限警告標語, 還有警察加強取締, 但車禍發生的頻率都沒有明顯改善. 後來他們決定設立「車速顯示板」, 讓經過的駕駛人即時得知自己的車速, 顯示版也會提醒速限是多少, 這樣簡單的方法竟然就大大降低了大家的車速, 這就是「即時給予回饋」的效果.

如果能在合作的過程中, 持續的給予回饋, 當下就事論事的討論, 每個人都能學得更快, 也能避免不避要的誤會. 但是很多人都會害怕正面衝突, 害怕批評會傷害對方的感情, 所以「回饋」需要搭配正確的技巧. Netflix 有四個「適當回饋」的原則. 第一個: 以協助為目的, 解釋改變對於對方或是公司有何好處, 你的出發點是幫助他, 而非批評他. 第二個: 回饋可以實際執行, 好的回饋會告訴對方如何改變, 而不僅止於告訴對方這樣不對. 第三個: 收到回饋的人要抵抗想要自我防禦的本能, 感謝給予回饋的人. 第四個: 雙方都要明白, 是否採納的決定權在於收到回饋的人, 不需要因為回饋沒有被採納就心存芥蒂, 也不要有壓力, 因為不想得罪人而接納並不認同的回饋. 誠實的文化不代表可以口無遮攔, 想說就說, 不管對方怎麼想, 沒也遵守回饋原則的人, 不管多有才能, 對公司只是有害無益.

Netflix 的誠實文化不只在意見回饋上面, 還貫徹在公司的各項層面上, 不管是財報數字或是未來會採取的商業策略, 都公開讓每一個員工知道. 這和球隊運作是一樣的道理, 教練會讓每一個球員了解要採取的戰術, 這樣每一個位置的球員才會知道他能做的最佳決定.

 

對人才的管控越少越好

當 Netflix 集合了所有頂尖的人才, 又建立誠實的回饋機制, 把公司的一切策略都攤在陽光下, 讓每個人都可以獲取必要資訊之後, 最後要做的事就是解開束縛, 讓這些頂尖人才自由發揮. 在 Netflix, , 你可以決定你什麼時候要放假, 要放多少假, 差旅支出沒有規定, 如果你決定要搭商務艙, 住五星級飯飯店都沒有問題, 甚至是數百萬美金的合約, 你的決定都不需要獲得重重長官的同意, 只要秉持一個原則「這是基於對Netflix最大的利益嗎?」 如果是的話, 就去做吧. 不用主管核准, 代表不用揣摩上意, 選擇主管喜歡的選項, 但同樣也表示, 你要對這個決定負起責任. 這就是里德所說的「自由與責任」. 自由有多大, 責任就有多大.

傳統公司裡的「金字塔管理」, 每個決定需要層層主管同意, 是為了確保決定能夠被多方面檢視, 但它同時也剝奪了該決定的歸屬權. 有的決定可能在某一層被駁回了, 問題只能繼續晾在那裡. 有的決定可能通過了, 但已經不是原本的模樣, 甚至沒有辦法解決原本要解決的問題. 或者決定通過並且執行了, 結果出錯了, 但這麼多人都畫押同意, 沒有人能夠負起全責.

在Netflix, 做決定的人就是可以負責的人. 他雖然不用經過層層核可, 不代表他不用徵詢各方意見. 要做一個好決定, 積極詢問各方意見或是為你的想法追求各方支持是必要條件, 只是過去公司是用制度強迫執行, 在 Netflix, 是由做決定的人負起全責, 自行判斷. 沒有人可以永遠做對決定, 一定會有失敗的時候, 但失敗常常是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所以「如何面對失敗」也是公司文化很重要的一環. Netflix的公司文化是「大聲承認犯錯」, 誠實說明事情經過, 詳述學到的教訓, 讓其他人有機會從中學習失敗的關鍵, 這樣的失敗才有其價值, 當然, 主管也會觀察你是否有從失敗中調整自己, 失敗不會讓你被 Netflix 開除, 為失敗找藉口, 或是重複相同的錯誤才會讓你被淘汰.


感想

雖然說是零規則, 但其實 Netflix 設下了很多公司文化的原則, 如果沒有「頻繁回饋, 公司政策完全透明」的原則, 就不可能讓員工不經由批准就自己判斷做決定, 因為他根本沒有足夠的資訊來做出正確的決定. 這些原則就像法律裡面的不成文法, 沒有明白條列出來, 但必須要去遵循, 才有辦法運作下去. 這樣的文化非常依賴人治, 例如雖然沒有休假天數的規定, 但如果主管從來沒有請過五天的長假, 員工敢請一個月嗎? 我之前也待過沒有休假限制的公司, 結果卻變成請假會有壓力, 反而沒辦法理所當然的享受自己的有薪假. 或是說, 雖然做決定不用老板同意, 但只要有那麼一次, 在員工失敗的時候, 老板說 「我早就知道行不通」, 是不是下次員工就會考慮選擇老板喜歡的方案, 至少失敗的時候, 不會受到太大的責難.

因此 Netflix 的第一個文化最關鍵:找到對的人. 只有真心理解與嚮往「自由與責任」的人, 才能辦法在這個公司裡面悠然自得. 雖然 Netflix 不追求員工的忠誠度, 但我相信能在 Netflix 裡留下來的員工都會是 Netflix 文化的忠誠信徒.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9_1100262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6月8日 星期二

MINEBOOK掘冊--第二座山(下)

 

宗教

現代很多人可能都自認為是無神論者, 覺得無神論比較符合「科學」, 畢竟科學無法證實天堂與地獄的存在, 也無法證實是否有輪迴, 人是否有來世. 現代人比所有的學習都寄託於教育, 但《成功的反思》這本書就有提到教育的問題, 現代的教育只專注於專業技能, 它教我們如何謀生, 卻迴避教我們是非對錯, 自由派說受教育能夠讓我們變成一個會思考的人, 然後我們就可以透過思考去建立自己的是與非, 對或錯. 在教育系統裡面直接跟你說要怎麼做比較好是剝奪一個人選擇的權利, 但事實上, 現代教育所留下的巨大空白絕非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克服的.

作者是猶太人, 所以他從小就信仰了猶太教, 在猶太教的經典裡面, 猶太人本來只是埃及人的奴隸, 他們活得像喪屍, 沒有希望, 沒有未來. 所以神要摩西接下領導人的責任, 把猶太人帶出埃及, 在這長途跋涉中鍛鍊他們的心志, 同時讓他們在這苦難中建立關係, 信任彼此, 當自由的族人開始散漫的時候, 摩西又從西奈山帶來了十戒律法, 使族人成為能夠遵守律法, 信守盟約的人. 從這個故事我們就可以知道宗教一開始就假設人是困惑的, 迷惘的, 認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生活. 因為人是懶惰的, 所以宗教制定各種固定的儀式讓人遵從; 人是健忘的, 所以宗教在儀式中, 不斷重複聖典裡的句子, 讓這些內容可以自然而然的印刻在人的腦裡; 人的想像力是缺乏的, 所以宗教透過許多方式, 例如繪畫, 音樂, 來激發人對美與善的感動. 宗教了解人性的軟弱, 所以它給我們方向, 助我們一輩之力, 而不是放我們獨自摸索.

基督教的故事更為有趣, 耶穌來到這世上, 不是為了成為受人尊敬的英雄, 而是要成為人類的的代罪羔羊, 他被釘在十字架上死亡, 他的力量正是來自「自我犧牲」, 因為他所受的苦還有他的死, 使人類免除了上帝的懲罰. 在基督教的教義裡面, 富人沒有比窮人更接近神, 身份顯赫的人也不會比普通人更接近神, 比起強者, 耶穌更在乎弱者, 並且認為如果強者不知道同情弱者, 有能力卻沒有幫助弱者是罪惡的行為. 在基督教裡, 個人成就不屬於個人, 那只是上帝透過你執行祂的意志, 所以你的榮耀也是屬於上帝的, 這是與菁英制裡強調「個人成就是你個人應得的」截然不同的想法.

個人主義把個人放到最大, 宗教卻是在提醒我們個人的渺小. 宗教教我們「付出」是不求回報的, 不是因為想要上天堂所以才要行善; 宗教也教我們「無條件的信任與愛」, 即使當我們受苦, 煩惱的時候, 全能的神可能絲毫不會受我們的苦難影響, 但如果因為神沒有回應我們的願望, 我們就放棄愛神的話, 那麼相同的道理, 我們是不是也必須達到某些期望, 我們才值得被愛?但宗教擁抱我們全部的脆弱, 讓我們知道, 即使我們什麼成就也沒有, 我們仍然是被愛的.

社群

現代的社會一直存在一個迷思, 覺得我們可以用科學理論打造一個完美的社會系統, 而在這個系統裡面, 就算裡面的人不是好人也沒有關係. 社會學家或政治學者大聲宣揚我們了解人性, 並且認為我們的社會可以在「就算有人是自私的」的基礎上運作良好. 然而事實上, 這種想法根本不切實際, 一顆老鼠屎會壞了一鍋粥, 如果這個社會裡面, 有人利用了原本互相信任的關係, 來謀取自身的利益, 那麼漸漸的, 原有的信任關係就會崩解, 這個社會也不可能再好好的運作下去.

現代社會還愛強調「專業分工」, 在這個系統裡面, 學校教育會負責讓我們學習專業, 之後每個人各自負責自己的部份, 大家各司其職, 各取所需. 每個人都成為一個一個單獨的點, 面目模糊, 無關緊要. 在這個系統裡面, 人像機械元件一樣可以任意移來移去, 如果這個專業沒有用了, 就移去另一個專業, 如果哪個地方薪水高, 就移去薪水高的地方. 但這種想法徹底忽略了人需要從社群裡面獲得「歸屬感」, 這種歸屬感也是我們建構自我的一部份.

社群通常是一群有相同理念或是有相同感情基礎的人所組成的, 例如畢業於同一個學校, 參加同一個社團, 住在某個特定的地區, 或是對某個特定議題感興趣的人, 社群裡面的人因為有共同的基礎, 即使在其他各方面大不相同, 也依然可以展開對話, 一起合作, 為打造共同的社群而努力. 在為社群付出的同時, 這個社群也會成為我們的身份認同. 一個社群可能始於少數幾個特別有行動力的個人, 但好的社群會形成自己的文化, 而不會僅僅依賴於少數的個人, 以後即使這些人不在了, 淡出了, 社群仍會繼續存在.

很多人如果沒有找到有歸屬感的社群, 就很有可能就會加入某些立場強硬極端的「部落」. 部落與社群不同, 社群裡雖然每個人各不相同, 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在最底層, 我們是相同的基礎, 因此可以團結在一起. 但部落就像暗黑版的社群, 部落裡只接受意見一樣的自己人, 只要意見不一樣, 就是外人. 由於部落的基本心態就是互不信任, 所以只要稍有分歧, 就會被視為敵人, 要加以毀滅, 所以我們在部落裡面無法獲得安全感, 部落也不需要我們的付出, 因為它不接受融合, 它只能有一種面貌, 我們也無法從中獲得滿足感. 要如何辨別它是社群還是部落呢? 其實很簡單, 只要試試看提出不同的意見, 看看是會受到群體圍攻, 驅逐出門, 還是會開啟新的討論, 有改變的可能性.

感想

這本書指出了現代社會的一些問題, 因為過度強調科學, 認為所有的真理都可以被科學解釋, 如果不能被科學解釋, 就不存在, 這讓我們忽略了一些抽象的概念, 例如幸福感, 歸屬感, 但是科學不會讓我們感覺被愛, 科學也無法去除我們的惰性, 軟弱, 當我們捨棄宗教的時候, 其實也表示我們這部份的需求被忽略. 

現代社會的崩解對立也是一樣的想法, 我們相信可以推導出來的理論, 覺得人就算沒有道德觀也無所謂, 因為道德觀太虛無, 太不專業了, 但事實上, 現代社會避談普世價值, 號稱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 結果反而是人們覺得無所適從, 很空虛, 很容易就依附到極端的宗教與民粹主義上面, 這反而是更遭糕的局面.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7_1064303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第二座山(上)

什麼是第二座山

很多人會把人生比喻為爬山的過程, 《第二座山》的作者說, 人生其實有兩座山要爬.

第一座山大家都耳熟能詳, 在這個菁英制的社會下,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來達到世俗眼中的「成功」: 在工作上爬到高位, 獲得大家的敬重, 住在漂亮舒適的房子裡面, 有美滿的家庭, 放假的時候, 可以輕鬆的到處旅遊, 上傳讓人羨幕的照片. 有些人可能在第一座山就停下來, 覺得已經登上人生的顛峰, 一生別無所求, 但有些人卻感覺到內心深處有些部份沒有滿足.

雖然主流文化一直教導我們, 人類是自利的動物, 要追求的是個人幸福, 想要的是獨立自主, 但這些人感覺到他們的心裡面, 比起個人自由, 他更想要有個互相依存的人際網路, 在這個網路裡面, 他們想要為人服務, 比起消費, 他們更想要當個給予者. 於是他們的生活動機從「以自我為中心」, 轉變成「以他人為中心」, 這就是作者說的第二座山.

我的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和第二座山並不互斥, 當人在爬第二座山時也不代表要放棄第一座山, 但第二座山象徵的是一個人的人生旅途進入了更寬廣的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以後, 人生的重心會出現變化, 包括生活模式, 分配時間的方式, 我對這種心理轉變過程有深刻的體會.

剛出社會的時候, 拼命工作, 拼命加班, 一到五的晚上根本不可能與朋友聚會, 周末也沒有想過要和過去的夥伴爬山, 我的確獲得比同齡人更快的升遷, 更多的bonus, 但滿足感與成就感稍縱即逝, 吃過慶祝的大餐就沒了, 更多的時候, 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意義, 這些產品我自己根本不會用, 買了筆電的使用者們可能也從來都不知道裡面有那個產品, 覺得自己就像個鏟雪人, 每天花力氣鏟出了一條路, 結果隔天又全部恢復原狀, 什麼都沒改變.

但在這段時間裡面, 我缺席了朋友的聚會與活動, 我漸漸不知道他們的近況, 時間一久, 我甚至會害怕與朋友聯絡, 覺得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後來跟朋友講這種心情, 才知道完全是自己在彆扭, 想太多, 如果總是覺得要獨立自主, 心情不好也要自己解決, 自然就會覺得孤單. 關係是相對的, 你要去依賴人, 人家才會來依賴你.

後來心情空虛的轉折點是加入了零時政府 g0v 的社群, 開始參加一些政府透明化的專案, 不是為了錢, 也不是為了個人的成就感, 而是為了貢獻自己的專業, 隔年就發生太陽花學運, 各種公民運動風起雲湧. 我同時也在這個社群裡面感到自身的渺小, 光靠工程師是沒有辦法達到改變社會的理想, 你會需要需要很多很會寫文章的人把複雜的議題解釋得讓普羅大眾都聽得懂, 需要倡議者來挑選戰場, 聚焦議題, 需要立法者來立下日後的規矩, 免得每一次都要站上街頭抗爭. 你會需要很多的耐性, 即使覺得自己的理念明明很正確很棒, 也要接受它可能會失敗, 需要一試再試, 再接再厲. 公民運動不像電腦程式, 只要邏輯寫對了, 結果就會如你所預期. 參加社群, 認識到自己可以有別的使命, 使我看到了第二座山

自我實現的幸福感 v.s 喜樂

如果說第一座山的重點是在建立自我, 那麼第二座山就是放下自我. 如果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 第二座山的重點就在於貢獻. 如果第一座山是成為菁英, 自己一人不斷向上爬, 第二座山是為了與更多人一同前行, 在途中互相幫助, 互相扶持. 這本書的作者也認為, 現在社會文化過度強調自我與個人主義, 認為所謂的良好道德就像讀書拿好成績一樣, 找到自己的弱項, 運用意志力加以鍛鍊, 就可以成為一個誠實, 勇敢並且堅毅的人. 然而良好道德其實是「付出」與「承諾」的結果, 我們不是為了要當一個有道德的人, 所以付出, 而是當我們為了社群與理念, 向他人做出承諾, 放下自己, 服務他人的時候, 我們就得以展現出良好的品格.

在菁英制的體制下, 我們不再以付出, 關懷與愛為核心道德價值, 而是把道德轉換成恆毅力, 生產力與自制力等有助於職場成功的價值, 我們誤把社會菁英的傲慢言論當作誠實, 把不擇手段的狼性當作勇敢, 我們永遠都在鼓勵自我實現, 自我滿足, 追求個人成就, 付出, 關懷與愛只是人生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但事實證明, 當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的時候, 只有第一座山是無法滿足我們的. 作者形容如果第一座山帶來的是自我實現的幸福感, 第二座山帶來的就是喜樂. 喜樂的感覺是無法自己創造或追求的, 它是自然而然降臨, 讓人沐浴其中, 忘了自己, 就像我以前爬山, 看到大自然無以倫比的景色的時候, 會感到臣服於它, 而不是一種征服感, 因為我知道這座山並不屬於我, 就算我站上了最高峰, 我也只是加入它而已, 它一直都在.

如何用「付出」與「承諾」找到人生的志業

這本書花了幾個面向, 來討論如何利用「付出」與「承諾」找到人生的第二座山. 第一個部份是志業, 所謂的志業就是我們熱愛, 並且可以投入一輩子的工作. 工作佔我們人生非常大一部份, 工作表現是定義自己的一部份, 以前的社會常常是子承父業, 現在社會則強調個人選擇自由, 強調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出自我, 但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該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 所以大部份的時候, 我們只好透過與人比較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結果時常沒有安全感, 也不容易感到滿足, 加了薪, 就覺得加得比我多的人是不是比我優秀嗎? 買了房子, 卻羨慕能買在台北市的人. 我們選擇這個社會的主流高薪職業, 像我明明喜歡寫東西, 喜歡歷史, 卻選了理組, 只是因為考慮到未來找工作方便一點, 這是全然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們以「付出」與「承諾」的角度, 會如何找到我們的志業呢? 我們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的周遭有哪些問題?我的人生為我做好了哪些準備? 這兩件事怎麼結合在一起? 我們可以用嘉義林聰明沙鍋魚頭店的第三代林佳慧作為例子, 她把新時代的需求帶回老店, 例如個人套餐, 一個人也能享用以前總是一大鍋的沙鍋魚頭, 魚的種類也從過去的淡水魚, 增加了像是石斑, 鮭魚的海水魚, 不固守傳統小吃的作法, 現代的人在乎友善農業, 健康食材, 所以她提供有產銷履歷的在地食材與非基改豆腐. 她看到自家老店的問題, 結合自己新學到的專業, 像是電商, 網路行銷, 生產線等, 她做出承諾, 要把地方小吃轉型成嘉義的驕傲, 於是她找到了一生的志業.

堅持我們選擇的東西

現在的社會常常會嘲笑在一個地方工作十幾年的員工, 以軟體業為例, 往往鼓勵大家三年就要換工作, 換工作可以換取大符度的加薪, 業界生態也一直在改變, 從PC換到手機, 從手機換到雲端, 現在又換到了加密貨幣, 然而作者想要提醒我們「保持一貫性, 堅持我們選擇的東西, 直至專精」是件美好的事, 比起從一個地方換過另一個地方, 嘗試各種潮流, 每件事情都淺嘗而止, 不如嘗試著在某個地方扎根, 持續的付出關心與努力, 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做同一件事, 我們的觀點與心態卻會在這過程中進化, 就像禪宗裡面說的「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還是山」的不同境界, 一開始我們以為答案與做法就是表面上那樣, 我們看到問題, 解決問題, 後來我們明白到有些問題不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這麼單純, 我們必須看到背後系統性的問題, 才有可能根除弊端, 後來我們逐漸掌握全局, 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的本質, 所有問題又都變得單純.

亞馬遜的貝佐斯曾說, 當你把時間的維度拉大以後, 你會發現你的競爭者 驟減, 所以他不問「十年會有什麼變化?」, 他問的是「十年後有什麼不會變的?」, 並且把精力投注在那上面, 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能量必然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他講的是公司的策略, 但放在人的決定上一樣也適用. 我們不需要追著潮流跑, 對自己的決定做出承諾, 把目標定為十年, 你做事的態度與思考就會截然不同.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7_1064303

MINEBOOK掘冊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