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的文字很容易辯認, 當然還得搭配賴明珠的翻譯才行, 我曾經看過不是賴明珠翻的村上春樹的訪問稿, 即使文句旁邊一樣附上黑點, 還是有種說不上來的不對味, 感謝時報多年的堅持, 維持村上春樹小說翻譯的統一. 這本書裡面, 春樹先生講到什麼是風格與原創性, 他以為有三個要素 (1) 只要看一眼或聽一下, 就能大致能理解是那個人的作品 (2) 此人的作品必須憑著自己的力量升級改進, 隨著時間經過, 風格也必須成長 (3) 隨著時間經過, 必須能讓人們的精神吸收, 成為後世表演者的引用來源. 當然並非一定要同時具備所有項目, 有時候(1)還會與(2)有小小的衝突, 持續創作類似的作品, 究竟會被說成是擁有個人特色, 還是被說成原地踏步, 真的很難掌握. 比如說我很喜歡保羅奧斯特的小說, 但仔細檢視每本小說的架構, 其實大多在講一個角色傳奇的經歷, 但卻沒有給我重複的感覺, 湊佳苗每本小說都是從多個視角來講同一個故事, 在精采的"告白"之後, 就開始讓人不耐. 我覺得最悲慘不是抄襲別人, 而是抄襲自己, 例如現在的周杰倫, 想想他的前幾張專輯, 他真的寫出了全新的音樂風格, 有將近五年的全盛時期, 之後就越發不忍卒睹. 春樹先生說的(2), 對於作者與觀眾都是項挑戰, 作者成長後轉變的新風格, 不見得原來的觀眾會喜歡, 可能是新風格未竟成熟, 但也有可能是觀眾沒有成長, 所以無法欣賞. 這樣說起來, Radiohead好厲害, 既做到風格成長, 也能維持作品的辨視度, 但是我覺得"愚粉"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愚粉"是: 只要是那個人的作品, 就會支持, 身為一個觀眾, 除了有自己的品味, 還要有對作者的傻氣與寬容, 隨著年紀長大, 我的傻氣少了, 沒有”就是喜歡”的堅持, 甚是可惜.
書裡另外一段讓我心有所感的是在講"學校與體制", 村上春樹說自己並不是體制內的人, 在學校也都是在看自己的書, 但在他小的時候, 社會本身是有"伸縮性", 因此類似個人與體制對立的問題, 也被那伸縮空間吸收進去, 社會整體在動, 那動力把各種矛盾, 挫折和不滿都吞進去, 於是產生厚度, 深度和內省. 雖然年長的人愛說我們這輩是草莓族, 沒有苦過, 但我深深覺得我們這一代的辛苦不在物質上, 而在心理層面, 而整個社會卻因為成長動力減緩, 制度僵化, 反而更沒有辦法提供心理空間. "閱讀"可以很有效的提供心理空間, 就如同村上春樹所描述的: 因為讀了各式各樣的書, 視野某種程度相對化了, 書中所描述各式各樣的感情幾乎都作為自己的東西般體驗, 不再只能從自己的觀點眺望事物, 世界也變得較為立體與帶有彈性. 但可惜的是, 我們這一代的閱讀體驗正在轉變中, 很容易變得支離破碎, 曾經能夠提供視角與深度的新聞還未找到它們轉型的立足點, 紙本出版品據說逐年在減少, 網路平台上的內容大多還是走輕薄風, 我們看似在社群網路上找到心理空間, 能夠在上面展現自己, 不管是照片, 還是文字, 還是交友圈, 但是否能和"閱讀"一樣, 消化矛盾, 跳離自己的觀點, 卻還是成效有限.
書裡最後一段是村上春樹到國外文壇闖蕩的歷程. 以"挪威的森林"暢銷的程度, 村上春樹可以一直待在日本沒有問題, 工作邀約接連不斷, 只要願意就可以擁有高收入, 但他卻在四十歲的時候, 離開日本, 到紐約從一個新人作家開始. 到了國外, “個人”擁有非常大的意義, 自己負責, 自己下決定才行. 從找翻譯, 與譯者密切溝通, 到自己檢查譯稿, 再把譯稿帶去給經紀人, 透過經紀人賣給出版社, 一切都與美國作家無異, 但同時也有”身為日本作家的職責”, 某種程度上要盡力的接受採訪, 參加朗讀會與演講, 不透過口譯,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很精采, 又再度提供給我一個勉勵的指標了.
MINEBOOK掘冊連結:https://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