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民主與教育

        這是本1916年初版的書, 將近一百年前, 但我在讀的時候, 卻常常覺得”沒錯, 問題就是這樣”, 作者在百年前提出的困境, 到了今日依舊存在, 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有幾回我忍不住翻到封面, 確定一下這真的是民國初年的作品. 這本書很有趣, 把”民主”與”教育”擺在一起, 因為民主政府仰賴人民投票, 公民參與, 在民主社會裡, 人藉著自願的意向與興趣決定自己的未來, 眾人組成一個多元的環境. 在這個多元的環境下, 不同的人可以自由的互動, 彼此間可能有共同點, 可能沒有, 但我們擁有同理心-這是一種從人的共同點出發的想像力, 以及這些共同點遭到不要的分割時, 挺身而出的能力. 上述的種種皆要透過”教育”學習而來, 因此這是一本談”教育”的經典著作. 作者先談基本觀念,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經驗是什麼? 思考是什麼? 興趣是什麼?民主是什麼? 解釋完想法後, 後半段就是奠基於這些基本觀念的實例討論, 例如”自然主義與人文主義”, “就職與教育”..等等, 書的後半段, 有些我就跳過了. 但前半部討論基本觀念的部份, 我倒是看的很認真. 書沒有很好讀, 有點坳口, 但如果能進入作者的思考脈略, 就會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念. 

        首先, 作者提出來"教育的目的是以後有能力接受更進一步的教育", 學習是沒有終點, 環境一直改變, 教育訓練我們思考, 判斷, 連想, 歸納等能力, 以讓我們面對, 或說形成未來更好的社會. 對照現在的學校制度, 顯然完全背離這個思想, 學校是職業訓練所, 老師教授直接塞給你既有的知識, 學生越是長大, 越是為了特定功能在受教育, 所以這些能力就像特定路線的火車, 無法適應新的軌道. 作者說: "思考是一種提出疑問, 探求答案的過程", 所以一切的起源是始於"疑問". 但仔細想想, 我們一直以來就是對書上說的一切照單全收, 既沒有疑惑這些理論試圖解決什麼問題, 也沒有懷疑這些結論都是正確的嗎. 其實我們很少思考. 書本上的字詞是模擬觀念的替代品, 卻很容易被當成觀念本身. 我們被調教成看出最少量的意思便心滿意足, 而不深究各種觀念, 現象之間的相關性, 因此很難再把這些能力推展出去, 舉一反三. 在第十三章, 提到幾個讓學習更有效率的態度, 包括(1) 直接: 這是一種對情境展發展有掌握的自信, 而這種自信是來自了解事實, 仔細考慮行為後果, 所以有困難, 也能直接迎上前去 (2)虛心: 心智能夠廣納一切有助解開疑問的意見, 以及可能幫忙確定行為後果的意見, 才能持續拓寬新的視野, 形成新的目標. (3) 專注: 有穩定的目標與追求個人真正的意圖, 不會為了社會本能(想要討他人歡喜與贊同)或是社會訓練(服從權威)而搖擺不定. (4)負責: 這個說法很新鮮, 我們時常不假思索的接受某些說法, 或相信別人說的道理是真的, 如果出錯了, 我們怪罪當初提供道理的人, 而忽略自己本身沒有觀察, 考慮與思考, 就潦草的默從的輕率, 人需要對自己決定納入行為考慮的觀念負責. 這裡指的學習不僅只是學校教育, 人的一生就是持續不斷的學習, 學校不過是個開端.  

        雖然這本書的主軸是"教育", 但是作者在第七章討論政治的部份也相當精采:
        如果要使社會存在許多共同的價值觀, 必須所有成員在彼此的接受和給予上都能機會均等, 否則, 會把一些人教育成主人, 一些人教育成奴隸. 多樣不同模式的生活經驗一旦不能自由交流, 主奴雙方的經驗都會喪失意義. 對優勢階級而言, 雖然物質損失較小, 卻一樣有害. 他們的藝術變得炫示華麗而矯柔造作, 他們的財富變成奢侈, 他們的知識太過專精化, 他們的禮俗是吹毛求疵卻沒有人味. 在一個不是公正和和諧的社會中, 人心會被虛妄的評價和錯誤的觀點擾亂誤導, 社會如果給予某些因素的優勢大得不合理, 會把思想帶上偏路. 社會只重視某些事物, 對其他事卻馬馬虎虎, 就會造成思維扭曲.
        百年後的今天正在落入他說的困境中, 因為貧富的差距, 階級無法流動, 富人不與窮人接觸, 有學識的人關在象牙塔裡, 不理會沒有學識的人. 所以才會發生抗議工人臥軌, 還有因為列車延遲, 眈誤時間的白領階級大喊: 輾過去! 以維護自己既有的利益為主要目的, 無意藉更多互動關係謀求整頓與進步, 所以護家盟肆意貶低同性伴侶的利益, 我們對農民的抗爭漠不關心, 他們被迫休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我還有米吃就好啦. 光鮮亮麗的中產階級忙著批評這個抗爭學生沒有禮貌, 那個陳情代表佔據公堂, 目無法紀, 而不關心他們究竟想要爭取什麼, 常常有"何不食肉糜"之問. 一個社會進不進步, 不是看人民所得, 而是這個社會是不是能夠提供不一樣的利益給給不同的人, 是不是能夠視對方的利益與自己的一樣重要, 並且願意捍衛對方的利益, 如同自己的利益一般.

        之前我就曾想過這個問題, 這個世代的人似乎越來越少探究問題的核心, 與提出可能的解法. 杜威在那個年代, 面對興起的民主政治, 民族主義形成的國家, 以國家支持的教育系統, 提出他的看法與做法. 這些思考與討論都是直接的, 杜威提出的某些觀念在後來也受到批評, 但”以孩子為本”的中心思想還是影響深遠. 現在的社會有許多問題,  資本主義瀕臨崩壞, 所謂的公平正義需要重新定義, 新的能源在哪裡...但現代的人迴避問題的核心, 我們不探究細胞的運作, 新藥的產生是靠化學式窮舉合成, 我們不懷疑經濟模型是否有瑕疵, 始終相信市場自有機制, 這樣真的有點奇怪, 整個世代都停止學習與解決問題, 我們該怎麼迎來更好的未來?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議員投票指南與零時政府

        第一次注意到"議員投票指南"這個專案, 是因為收到hackpad的新通知"關心地方政治計劃: 議員配合款". 恕我孤陋寡聞,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政府有編這種預算, 每位議員可以建議縣政府要加強哪些地方建設, 基於良好的"府會關係", 縣政府大部份都會照單全收, 每年這樣的款項總合有上千萬. 可能是名字的關係, 我第一個直覺就是"這不就是用來綁樁的嗎?", 也依稀記起, 賴清德當上市長不久, 想廢掉議員配合款而與議會槓上的新聞. 連上"議員投票指南"網站一看, 哇, 內容還真是豐富, 又有政治獻金, 又有出席率, 還有議員提議附議案件, 透過這些具體事項, 真的可以比較了解議員的作為, 而不僅僅只是看政黨, 看名字投票. 不過網頁上僅列出五都議員資料, 上g0v IRC找作者Johnny詢問一下其他縣市的進度, 其實就是人力有限, 分身乏術啦, 這時候自然是要捲起袖子, 成為分身, 加入"伐樹"的行列.

        Johnny是個熱血的年輕人, 也是"立委投票指南"專案的發起人, 2013年時, 為了要達到監督立委, 降低關心政治事務門檻的目的, 開始學習python, web, 架起簡明易瞭的網站, 在此之前也沒碰過open source. 剛加入g0v時, 大家詢問他code在哪時, Johnny當時滿心疑惑, 不知如何回答, 心想"code就在電腦裡呀~", 後來才知道要把code放到github上, 讓大家一起協作. open source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新東西的有趣環境, 以這次"議員投票指南"為例, 雖然我之前寫過python, 但專案用來架web server的django framework與parse webpage的scrapy framework 我也都沒碰過, 但千萬不要在此卻步, 需要新工具, 學就對了. 但一次也不要太貪心, 因為距離選舉只剩一個月, 我想反正不可能一口氣就同時了解前端與後端, 所以就專心致力於parse資料, 產生出前端DataBase需要的Json格式, 剩下部份就交給其他人接力吧. Johnny原本想要把議會所有的資料都處理完, 再一起上線, 我也建議他, 有多少資料就公布多少資料, 大家看到自己的城市議會上線, 一定會更有動力. 

        在十一月中, Johnny辦了一個議員小松, 讓大家見個面, 這也是參與協作以後, 第一次在現實生活中與其他人見面.  加起來十幾個人, 還滿讓人振奮的. 其中居然還有本來就認識的朋友, 但彼此默默參與專案, 在聚會之前都不知道, 哈, 原來他也來參加了. 這裡面有的人不會寫程式, 就挑些人比較少的議會, 手動整理資料; 有的人幫忙把web parsing成為自動化流程; 首頁的UI layout在眾人協作之下, 日漸演進, 甚至在最後一刻加入各城市的市徽, 美麗極了, 恐怕很多人是到了這天才第一次看到自己城市的標幟吧. 

        開始研究各議會網站以後, 發現其實各縣市的議會資料皆有逐漸電子化, 幾乎所有的網站都列有議員基本資料, 包括政見, 經歷等, 議會開會議程記錄, 討論議案記錄, 讓我有點驚訝, 唯一的例外就是苗栗縣議會, 它是全台唯一一個縣市沒有討論議案記錄! 苗栗縣政府就是個土皇帝, 完全沒法知道議會在這個議期討論了什麼, 監督了什麼, 透明度是0! 透明度是0! 透明度是0! 很生氣, 所以說三次! 議會透明度絕對可以拿來當縣市的進步指標之一, 北高兩市議會是全台議會透明度最高, 既有議員提案, 又有表決名單, 有出席率, 也看得到議員工程建議款, 非常坦蕩. 其他的縣市在出席名單與表決名單部份就會碰壁, 更別提稍有爭議空間的議員工程建議款細目. 以新北市為例, 新北市主計處的工程預算表裡, 列出工程項目與金額, 但沒有提案議員名字, 我寫信詢問主計處, 可否像台北市一樣, 不僅列出工程項目與金額, 也公布提案議員名字, 主計處一開始的答覆, 要我去詢問工程主管單位, 我依循他的建議, 先找到了民政局詢問, 結果民政局的答覆又推回了主計處, 表示所有的單位都會把資料提供給主計處, 由主計處統一公布. 我拿著民政局的答覆再找上新北市主計處, 主計處這才表示, "由於法律沒有規定提案議員是必要資料, 為了府會關係, 不宜公布". 當一份資料被重重單位給隱藏起來, 就更會懷疑這些資料是否真有不可告人之處, 為什麼公布了, 就會影響府會關係呢? 這些錢是我們繳納的稅金, 但現在卻沒有管道可以了解這些錢是怎麼被花掉的. 經過這件鳥事, 更會認識到, 資料透明化是讓政府單位進步的第一步. 人民了解政府在做什麼, 才有辦法參與, 貢獻力量. 但政府單位的進步不容易是自發的, 他們需要一些壓力與提醒, 我相信台北市與高雄市議會的透明化不是一開始就完成的, 是市民一而再, 再而三的督促他們換來的. 新的議期就要展開了, 身為議會還未100%透明化的其他市市民, 我們也該出聲提醒我們的議會: We are watching you!

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吉他的大三和弦Pattern

      我們已經知道吉他裡面有五種Pattern, 分別是主音在第六弦上, 用小指彈與中指彈兩種, 與主音在第五弦上, 用小指彈與中指彈兩種, 再加上主音在第四弦上, 由中指彈共五種, 也知道五種Pattern的音階要怎麼找出來,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學習和弦了. 
 

 

      第一個基本和弦是大三和弦, 也就是1-3-5. 我們從第一個Pattern開始, 把第一個Pattern的1-3-5都找出來, 正如下圖所標. 把所有的音同時彈出來 就是和弦了! 當然我們只有五根手指頭, 所以要靠食指把同一個格子的音一起按掉, 是封閉和弦的按法, 如果靠近底部, 不用每一條弦都按, 就可以看得出來, 喔, 這不就是G的按法嗎? 所以這個指型就叫"G shape"

       同理推之, 把第二個Pattern的1-3-5都找出來, 開放和弦是E, 所以這個Pattern是"E shape"


      第三個pattern是"A shape"


     第四個pattern是"C shape"


     第五個pattern是"D shape"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和弦是這麼來的呀! 不用再硬記格子了~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第二次機器時代

       工業革命所引領的第一次機器時代, 對人類歷史造成莫大的改變與影響, 而本書的作者將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稱為"第二次機器時代", 我們這個時代真有這麼了不起嗎? 記得高中剛畢業, 手機開始問市, 大二那年, Nokia 3310橫掃市場, 一桌橋牌四人中有三人都拿Nokia, 真正的如日中天, 誰能想到十年後, 手機倏地換了智能世代, 蘋果成了新的霸主. 高中時, 是網際網路開始風起雲湧的時候, 每台PC都要上網, 想當初我還用過Netscape呢. 現在又進入新的物聯網時代, 每個物品都要連網, 資料都要上雲端. 我從intel 386開始用起, 一路追隨著摩爾定律, 十年後, 已發展到一個連intel也吃鱉的移動時代. 仔細想想, 這世界的確正以飛快的速度前進呢! 

       這本書分成三個部份, 我最感興趣的是第二部份, 他提出一些有趣的觀點. 在第八章"GDP無法衡量的事", 我們現在衡量經濟活動的指標, 制定於美國大蕭條時期, 隨著時代變化, 衡量經濟活動的指標必須演進.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 我們越來越關心想法, 而非事物; 心智, 而非物質; 位元, 而非原子; 互動, 而非交易". 我們每天用Google搜尋, 用line傳訊息, 用Skype講IP phone, 傳照片上Facebook...這些免費服務創造價值, 但常常不是透過金錢交易來顯現, GDP與傳統的生產力都不會增加, 政府覺得經濟成長停滯會不會是錯誤的指標所致? 如果一味的追求生產力上升, 就會一直想要增建科學園區, xx園區, 在傳統的觀念裡, 有廠房就代表有生產力, 但雲端的生產力難道可以從你用了幾台機器, 多少資料儲存量來評估嗎? 

      第九章"貧富落差", 我以往都把"貧富不均"怪罪於政府管理不當或是金融問題, 但是作者指出第二次機器時代的新科技使更少的工作帶來更大的財富, 而且因為薪資有其下限, 在自由市場的供需價格調整下, 造成百萬勞工的實質薪資下跌或是永久性失業, 這個情況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就發生過, 但這回新科技的進步使影響的範圍更大, 而能享受到的人更少. 過去我們普遍相信兩種矛盾的價值觀: 一是科技進步總能提高收入, 二是機器取代人力, 自動化會讓勞工收入下降. 但在第一次機器時代, 縱使收入下降, 但因為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也大幅下降, 所以勞工可以用更少的成本享受更好的生活, 以結果而言, 是第一個價值觀佔上風.  然而在第二次機器時代, 我們切身感受到物價提高而勞工薪資原地踏步的結果, 過去支撐社會中產階級的鐘形曲線已經結束, 我們正邁向經濟機會呈冪次分布的時代, 也就是所謂的20/80法則, 20%的人拿走80%的利益, 而經濟上的不平等會帶來嚴重的政治不平等, 掌握權力的人會運用政治力來獲取更大的經濟優勢, 如此一來, 貧富不均的後果會更為嚴重, 且會自我延續, 這個延續不是像以前來自世襲, 是經濟優勢豎立了過高的門檻, 單憑教育無法彌補. 舉例而言, 如果Netflix付錢, 就得以讓他的內容使用較多的網路頻寬, 那將會扼殺許多剛出爐的新服務, 因為它根本搶不到頻寬, 送到使用者手上. 從這個角度來看, "贏者全拿"是新科技必然的趨勢, 這不是一個可以靠量來彌補質的未來, 資本社會所說的"只要你努力, 就會有收穫"會漸漸不適用,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 貧富不均將會開始阻礙新科技進步. 就像我們立了"反托斯拉"法來避免第一次機器時代所形成的資本家壟斷市場,  對於第二次機器時代, 我們也該思考, 要採取哪些方法來防範未然. 

      這本書在每個章節的章頭所選取的短語都很精采, 例如第八章"國民生產毛額沒有納入詩歌之美或公共辯論的智慧. 國民生產毛額衡量的, 不是我們的機智或勇氣, 也不是我們的學識才智, 慈悲心或奉獻的熱情. 簡言之, 國民生產毛額衡量所有的一切, 唯獨不包括人生的重要價值." 第十一章"檢驗我們是否進步的標準, 不在於我們能否讓富足者添更多, 而在於我們能否會匱乏者提供足夠的保障." 雖然我們正在步入"貧富不均"的惡果, 但我仍然堅信科技會帶給我們更美好的未來, 這些問題不是機器造成的. 機器不是來取代人類, 機器是讓我們更能專心在重要的事情上. 雖然深藍早就打敗人類棋王, 但是業餘的棋手搭配幾台普通的機器就能夠打敗深藍, 這就是人機合作的未來.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2_74377

2014年12月9日 星期二

感覺有點奢侈的事

       最近的新歡是黃麗群的"感覺有點奢侈的事"散文集, 之前知道這個作家是因為聯合報文學獎得獎作品被爆抄襲她的"成家", 我也湊了熱鬧去看了兩篇作品, 說沒有抄襲還真有點扯, 印象中黃麗群有出來回應, 不過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直到最近買了她的新書, 才發現真是和她相見恨晚呀.

       散文的調性很合我的味, 並且文字優美又不裝飾過度. 與書同名"感覺有點奢侈的事"一文裡所羅列出來的奢侈小事都好精準, 比起滿櫃的柏金包, 談笑間買下房子, "在合於人情義理的範圍內, 不做任何克制"對我來說更是真奢侈. 當她講到喜歡"亂"這件事時, 說:"也許我抗拒制序只是為了滿足自己能將災難一手挽回的想像與野心, 像奧林帕斯山諸神那樣製造混亂又一面在混亂裡行神力, 一個衰衰的窮人版的超級英雄, 看得自己這麼需要自己, 心裡都軟了."我看了哈哈大笑, 謝謝她"窮人版的超級英雄"的絕妙比喻. 對於一些世事, 她展現了清透的眼光, "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也跟金錢一樣能夠縱橫人心, 信仰的完成式是自我匍匐, 但現實裡它的進行式經常變了訓導他人如何匍匐,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這世上不甘寂寞的人太多, 不時就要對旁人指手劃腳, 指揮要怎麼做怎麼做才行, 停不了的耳語, 父母尤其嚴重, 取悅了父母往往就取悅不了自己是最近的感觸. "功成身退的詞序, 很多時候實情是"身退功成". "退"正是"成"的臨門一腳."想把這段話送給檯面上的始終拿著權力魔戒的政治人物. 

       我最喜歡"跑以及種種"一文, 怎麼她的心境跟我這麼吻合呢? "你我身邊許多人不都是三十歲之後才開始補修一堂體育課? 與其說是養生健體的危機意識, 更多時候是一個幼稚的人終於成熟到能夠進行決志的操作, 讓所謂的人生戰鬥不再是對空氣揮拳的愚行, 想成為更不怕痛的人, 想成為更撐得住的人, 想當個更能跟世界過不去的人,於是在這之前得先跟自己過不去."即使跑到上次完成的距離, 也硬是逼著自己再多跑一點, 即使十公尺也行, 擺明不讓自己好過. "想當個更能跟世界過不去的人", 於我來說, 就是不想對社會的不公不義逆來順受, 不想只埋得頭過自己的好日子. 講到她的動機, 讓我有點激動: "或許該問一問"他們", 為何讓一個三十幾歲最喜歡躺在沙發上逛網頁滑手機的無聊懶惰女子, 開始考慮"跑給警察追"吧,."安居樂業"在現在的社會成了不可能的事, 巴奈為了美麗灣放下唱歌, 吳音寧被逼擋在怪手前面, 學生佔領立法院, ,香港人佔中, 黃麗群考慮有可能被警察驅趕, 這種無奈早已轉化成憤怒. 這本書的最後一篇"我們沒有變成", 事情就是這樣, 小時候寫的"我的志願"是假的, 在用消去法一項項槓掉的選項中, 我們成為"沒有變成"的那個人, "善良這東西真的很善良, 總是願意擔當一無所長者最後一道廉價下台階." 所以我寧可不要善良, 要當個"跟世界更過不去"的人. 

      如果對這本書能有什麼抱怨的話, 那就是封面設計不甚好看呀.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4_328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