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Netflix最新自製影集"破案神探", 背景是"連續殺人犯"的概念才剛開始形成的七零年代, 一個年輕的FBI探員"異想天開", 想到可以以犯人為師, 訪談他們, 藉此窺視連續殺人犯的心理, 找出他們犯案的行為模式, 並由此辨識出還未落網的殺人魔. 一個菜鳥搭配老鳥探員, 再加上一個頭腦清楚的大學教授, 建立起全新的犯人側寫模式, 大眾漸漸開始認識到新型態的犯罪已經不再僅限於金錢與感情. 原本有些呆頭呆腦, 只有滿腔熱血的菜鳥, 也在跟這些心理變態長期接觸的過程中, 變得有些剛愎自用, 自以為已經對犯人心理瞭若指掌, 殊不知鬥智鬥力的考驗才剛開始呢.
影集很好看, 所以我就找了原著來看, 以為可以看到更多細節, 結果...書實在不太好看, 我差點看不下去.
前面宛如這個探員的自傳, 落落長, 也看不出來這些經歷對他以後有什麼影響性, 雖然是"首部曲"(全系列有三部), 但也沒有提到他們剛開始摸索, 建立犯人行為模式的過程, 每個案子都順利的提出差距不大的犯人側寫, 覺得沒有重點. 還滿佩服編劇可以在這樣平鋪直敘, 東講一點案子, 西講一點自傳的原著中, 找出亮點, 刻畫了一個有想法的女朋友(書裡面沒有), 讓人佩服她聰明才智的合作大學教授(書裡面沒怎麼提), 了解人性, 保持客觀的老鳥探員, 我會想看影集的第二季, 但不會想看這本書的第二部(笑).
書的最後面, 作者提到對於心理治療的看法, 是比較有趣的部份. 現代人應該大多可以理解, 連續殺人犯往往有非常嚴重的心理創傷, 才有可能犯下這麼多起殘忍的兇殺案, 因此法院會參考精神鑑定的結果, 判斷犯人是否能為他所犯下的罪行負責, 應該進監獄還是精神療養院. 精神療養院顯然比監獄輕鬆好過, 所以不少犯人都希望以"心神喪失"作為辯護理由, 而進入療養院, 在經過治療後, 甚至還有機會回到社會, 作者對此非常不以為然. 他同意他們"有病", 但他們在犯案時, 知不知道正在做的事情是錯的, 而依舊選擇要去做, 這才是重要的問題. 一個能夠犯下好幾起兇殺案, 並且數次逃脫警方調查的人, 必須頭腦清楚, 不太可能是在"心神喪失"的狀態下, 完成事先做好計劃, 又能在當下完美執行.
作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成果也表示悲觀, 犯人生活在選擇有限, 簡單的環境下, 沒有壓力觸發, 再加上水平以上的聰明才智, 他們可以表現出任何精神醫生期望的狀態, 但這代表他們沒有危險性了嗎? 顯然不行. 也許及早介入這些心理偏差的案例能夠避免犯人走到更極端更殘忍的犯罪, 但實際上警察也不可能因為犯人虐待動物就把他當未來的殺人犯對待, 這時候能提供幫助的只有學校, 社福等軟性機構. 影集裡面有提到一個案例, 一個小學校長會以搔癢做為對學生的懲罰, 有的人覺得無傷大雅, 有的人覺得這種肢體接觸不正常, 有戀童癖的嫌疑, 最後在探員的建議下, 教育局開除了這名校長. 影集拍到失業後的校長失魂落魄的模樣, 校長的老婆指責探員, 怎麼可以以自己的自以為是, 為一個無辜的人安上莫須以的罪名. 這種從小行為來預測未來犯罪的可能性, 稍有不甚, 反而有可能導致其他嚴重後果.
還有一個觀察很有趣, 從過往案例看來, 女性連續殺人魔明顯少了非常多, 學術上提出來的解釋是: 女性似乎將所感受的壓力內化了, 他們不會去攻擊別人, 而比較容易藉酗酒, 吸毒, 賣淫或自殺來懲罰自己, 有些人則在自己的家庭裡重複所受到的身心凌虐, 有可能因此養出了殺人魔, 一樣非常有傷害力. 唔, 身為女性, 我會努力維持身心平衡的!
https://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67369
https://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6736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