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MINEBOOK掘冊--安靜, 就是力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書的介紹:"沒辦法被誇獎,會很不好意思、沒辦法邀功、沒辦法拍桌子吵架、不好意思開口請人家幫忙、沒辦法用力行銷自己…", 驚訝的發現, 這不就是我嗎? 書名是"安靜是種超能力:寫給內向者的職場進擊指南", 嗯?我是個內向者嗎?我從不覺得自己內向, 只是感覺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社交, 但我的確符合上述的多項側寫, 因此想要多了解一下"內向者". 因為不喜歡"xx指南"類的書, 所以買了這本"安靜, 就是力量". 看完後, 有種更加了解自己的解脫感, 原來, 我真的是個內向者呀.
書的第一章從社會脈絡開始說起, 現在強調個性, 注重個人行銷的外向文化, 其實從二十世紀以後才開始流行, 在此之前, 是強調品德的文化, 重要的不是一個人在大家面前的形象, 而是不欺暗室的本性. 在十九世紀的勵志書籍常出現的詞彙是: 責任, 努力, 榮譽, 誠實, 但這個時代則被下列詞彙取代: 吸引力, 魅力, 領導力, 說服力, 於是我們開始關切起別人眼中的自己, 在這種情況下, 個性放得開, 幽默風趣的外向性格就成為主流.
書中雖然還是依循著大眾熟知的"外向"與"內向"的說法, 但分類的方式並不是根據外在的表現, 主要是根據感受力, 內向者通常是高敏感度的人, 對於外在的刺激反應比較激烈, 因此常常需要內省, 思考, 獨處來消化一切. 相反的, 外向者需要較多的外在刺激才能達到相同程度的感受, 換言之, 他們可以承受更多刺激. 長時間的社交活動, 對內向者來說難以負荷, 對外向者可能剛好而已. 內向者易於對別人的感受, 產生更深的罪惡感, 例如團體內的不和諧或爭執, 因此較不喜歡競爭, 外向者卻可以在競爭的氛圍中汲取更多的動力.
外向與內向的差異來自敏感度的高度, 而生物學已找到可以左右敏感度高低的基因, 這難道是說, 性格是天生的嗎? 書中提到一個研究, 是針對成年以後兩組性格的人, 對陌生臉孔的反應. 研究證實, 即使高敏感度的人在成年以後, 發展出圓融的社交技巧, 不會明顯表現出驚惶失措的樣子, 但腦部的杏仁核的反應還是高於另一組人, 顯然, 我們會一直受到基因的影響, 但我們還是有自由意志, 來塑造自己的個性. 多數的內向者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去遵從外向文化的規範, 我們可能告訴自己"我現在正在做的事, 可以鞤助到其他那些我真正關切的事情, 等到完成手上的工作, 我就可以變回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但如果內心獨白其實是"要成功就要變成跟本來的自己不一樣的人", 這就成了自我否定, 一直這樣生活, 很容易覺得身心俱疲.
書裡提到一種狀態, 稱為"流動". "流動"狀態是你覺得整個人完全投入某項活動的理想狀態, 你完全不會覺得無聊或者憂慮, 也不會質疑自己的能力適不適合. 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 "流動"狀態的關鍵在於"為了活動本身"而去進行這項活動, 不是為了活動帶來的回報.我感覺 這是種專屬於內向者的美妙境界, 作者鼓勵內向者運用自己的天性, 找到流動狀態: 內向者有毅力, 願意堅持不懈去解決複雜的問題, 而且有洞察力, 可以避開圈套. 誠實面對自己的本性, 不用假裝自己是喜歡追求外在回報的人. 可以以安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例如透過書寫. 不用模仿外向者, 他們說得大聲, 說得快不代表他們已經想得清楚, 而衝動的話語對這世界沒有什麼助益, 內向者要學會欣賞自己的溫和的力量.
書的第四章在講內向者的吵架方式, "每次意見不合時, 內向者的聲音就越來越小聲, 越來越平淡, 情緒也慢慢抽離, 因為她想把衝突降到最低, 她不喜歡生氣, 所以她情緒上看似讓步了. 然後外向者剛好相反, 爭執的時候, 他的音量會越來越大, 越深入討論問題就越激動兇狠, 而她越退縮, 外向者就越覺得孤單, 受傷, 然後越激動", 我看了簡直點頭如搗蒜, 這正是我的心境寫照呀. 爭執的時候, 我要嘛抽離, 要嘛就是被情緒淹沒, 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常常覺得氣餒. 其實對我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走到憤怒這一步, 嘗試在此之前, 就讓親密的人了解我的感受, 會有較好的溝通效果.
看完這本書, 讓我更了解自己與接受自己. 身處這個隨時都要推銷自己, 建立人脈的時代, 有時真的感覺格格不入, 更甚者, 覺得自己永遠無法像其他人那樣"成功", 但同時內心也排斥自己變成那樣浮誇的人, 真的感到苦惱. 要解決內心的焦慮, 就是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妙境界", 也就是"你所能受到最佳刺激程度". 一個人如果知道自己的美妙境界在哪, 就可以建立感覺舒適的工作習慣, 嗜好, 與社交生活, 身心就會覺得滿足而穩定.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2_92956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