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想像的共同體

 

現在大部份的國家都是「民族國家」,  很多人以為是民族創造了國家, 因為我們同屬一個民族, 有同樣的血緣, 文化, 語言, 宗教, 住在同一塊土地上, 有相同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們合力打造屬於自己國家.  我們相信民族堅不可催, 與生俱來, 然而這本書的作者安德森卻告訴我們: 「民族, 是想像出來的, 是一種帶有情感認同的政治共同體」. 

「民族」以前並不存在, 在「民族」出現以前, 想像的共同體是奠基於宗教與王權,  基於基督教信仰, 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 都鐸王朝統治了大英帝國. 「君權」與「神權」還會互相支持, 在啟蒙運動以前, 人們都相信「君權神授」, 日本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 秦始皇也說自己「受命於天」, 是神的代表. 人們因為同屬於一樣的宗教, 或是一樣的領主, 而歸屬於同個群體. 現在的世界已經沒有王朝, 沒有宗教帝國, 而是照民族來劃分, 那麼現代的「民族」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生長背景

安德森的生長背景非常特別, 他的祖父身為大英帝國的軍官, 派駐在馬來西亞, 他的父親就出生在這塊英屬殖民地上. 父親長大以後, 成了大英帝國中國海關官員, 居住在中國長達三十年, 安德森正是出生在中國雲南. 後來因為中日戰爭爆發,  他們舉家遷離, 暫居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安德森回到英國唸書, 那時英國帝國主義節節敗退, 各地民族主義建國運動風起雲湧, 然而安德森早期的生活經驗, 令他更為同理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他後來的人類學研究也都專注於東亞國家, 例如印尼, 泰國, 菲律賓等, 他自己就在印尼住了數年, 講了一口流利的印尼話. 相較於其他的學者的歐洲大陸本位, 他的觀點更包含了許多第三世界, 殖民地本土的經驗, 他認為最早的「民族主義」起源於南美洲. 

民族主義源起於南美洲

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 美洲大陸路續落入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手中. 歐洲人一批一批來到這些殖民地, 他們仿照母國, 蓋起一樣的建築, 過一樣的生活生式. 雖然隔著大西洋, 他們心中的歸屬感還是屬於歐洲大陸的母國. 他們養育了下一代,  卻發現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母國的人根本瞧不起這些來自殖民地的「同胞", 縱然他們所受的教育, 使用的語言, 信仰的宗教, 表現的禮節與母國無異, 但這些貴族永遠沒有機會回到母國, 他們最高的階級就被限制在這塊殖民地上, 這種被排斥在外的挫折感削弱了原本對於歐洲大陸的認同, 轉而開始建立對於本土的連結. 

當時印刷技術的興起也起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當地報紙除了少少的母國過時新聞外, 佔更多篇幅的是當地的商業活動, 什麼時候有船入港, 哪些商品會到貨, 價格是多少, 有錢人的婚禮在哪個教堂舉行, 有什麼奢華的裝飾, 哪個主教主持婚禮等, 人們無法想像發生在馬德里的事, 但可以想像這些發生在當地的活動, 建立起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關於其他人的想像, 透過印刷品的傳播, 我可以跟一大群陌生人, 在同一塊土地上共同經歷昨晚的颱風, 今天的嘉年華, 一起期待新教堂的落成, 這就是認同感的起源, 我相信我與這群陌生人彼此相連, 屬於同個群體.  原本來自西班牙的人開始覺得與同在這片土地上的印地安人, 黑人一樣都是秘魯人, 這就是作者所認為的「民族主義起源」.

方言促成了民族主義

在大航海時代之後, 歐洲大陸也捲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們發現原來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文化, 神明, 中國, 印度文化比歐洲許多地方都還要古老, 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與秘魯的印加文明崇拜的是太陽神, 原本以為唯一的宗教信仰似乎不再牢不可破, 而神的代表-君主也沒有那麼神聖不可侵犯, 再加上啟蒙運動後興起的宗教革命, 君主原本使用「君權神授"的統治根基大大受到挑戰, 王朝需要找到新的統治基礎.  

興起的印刷技術同樣襲捲了歐洲大陸, 當時原本的官方語言是拉丁文, 但認得拉丁文的人口有限, 商人為了拓展商機, 開始製作方言的印刷品, 像是莎士比亞的劇本, 就是英文寫成. 各地的方言各有市場, 為了創造更多的閱讀人口, 學者修訂了方言, 讓方言標準化, 還編撰了字典, 提升了方言的地位與正統性. 識字人口爆炸性的增長, 這些新興的閱讀階級與原本的貴族不同, 貴族的連結可能基於親族關係, 但這些新的中產階級, 知識份子卻只能基於某個他們能理解的語言, 他們的力量不容忽視, 王朝為了取得這些人的支持, 鞏固統治基礎,  不得不選擇行政區域內佔使用人口多數的方言為新的官方語言, 於是哈布斯王朝選擇了德語, 沙皇選擇了俄語. 

然而當王朝推動某個語言成為首要語言時, 當然對原本就說這個語言的人有利, 而原本不說這個語言的人則覺得受到歧視, 而想要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 講自己的語言. 這些王朝原本只是基於統治的方便性與統一性而提升了某個方言, 卻因此劃分出不同的行政區域, 激發了歐洲大陸的民族主義.

殖民主義催生了民族

非洲與亞洲的民族主義興起要歸功於殖民政府. 殖民政府為了方便管理殖民地, 他們會在境內做人口普查與地圖繪製, 還要設立學校與行政機關, 甚至把從各地搜括而來的寶物放在博物館裡面, 供人欣賞. 以印尼為例, 原本它是個有上萬島嶼的區域, 這些島嶼上的人講著上百種不同的語言, 還有不同的信仰, 這些部落原本各自為政, 沒有關係, 卻因為同一個荷蘭殖民政府給串連起來, 同時為了對抗這個殖民政府, 所有的部落必須團結起來, 於是一個新的「印尼民族」就誕生了. 

有趣的是, 當民族誕生以後, 他們就會把整個土地的歷史與這個民族綁在一起,  宣稱這個民族自古以來就在這個地方立足伸根, 擺在博物館裡面的寶物都是這個民族的文化. 在宗教信仰逐漸崩壞以後, 人們把對「永恆」, 「生命意義」的想法都轉而寄託到「民族」身上, 個人雖然是渺小, 轉瞬即逝, 但民族會一直存在下去, 我個人在這一生所做的事情會透過民族裡面的其他人代代流傳下去, 於是生命有了意義, 如果需要我犧牲生命去戰爭也在所不惜, 這就是現在民族主義的力量.   

台灣的處境

安德森是個愛爾蘭裔的英國人, 他看到了愛爾蘭與英國長期血腥的內戰, 也看到了愛爾蘭脫離大英帝國成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他覺得愛爾蘭與台灣的處境頗為相似. 愛爾蘭也是個與大英帝國隔海相對的島嶼, 倫敦政府在十九世紀迫於壓力不得不給愛爾蘭人投票權, 結果愛爾蘭成了左右大英帝國政權的關鍵席次. 當時在英國國內就持續有開明人士提倡英國不能一直用高壓的統治去控制愛爾蘭, 這樣下去, 愛爾蘭只會成會英國內部永無止境的問題, 不如接受愛爾蘭的獨立, 然後在兩國之間, 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 

台灣在馬關條約之後, 就已經脫離了中國政府, 現在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之久, 比外蒙古脫離中國還久, 他相信中國內部也會有有識之士了解那些舊的地圖標識的領土只是以前的民族想像, 而這個認同與想像是不停的流動與改變, 人們的認同是經過選擇而來, 不是天生命定. 這是2003年的訪問, 正是中國漸漸改革開放的時期, 因此他有如此樂觀的評論. 然而 2020 年的中國從開放又走回了高壓統治, 試圖抹煞所有其他的民族的可能性, 不管是新疆, 西藏或是蒙古, 中國強加「中華民族」這個想像共同體在所有轄內的區域上, 甚至不在它管轄範圍內的台灣.  然而民族的意義不在於血源, 不在於一樣的語言, 它是建構在同樣的生活經驗, 文化價值認同上, 它的力量強大源自於人類的想像力可以無遠弗界, 然而由上而下, 強加的想法生不出力量來. 台灣自己的國族認同曾經很混亂, 但近十年來越來越清楚, 我希望台灣人有一天能建構出一個共同的想像.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橡皮擦計劃

之前在介紹《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這本書的時候, 提到現在經濟學最熱門的一門學科叫「行為經濟學」,   研究的是人的非理性行為, 顛覆了經濟學長期以來的假設: 人是理性的. 之前經濟學家把非理性的行為解釋為因為大眾不懂統計, 資訊不足, 所以無法做出理性選擇, 但行為經濟學家證明這是人性大腦的系統性偏誤, 即使是專業的統計學家, 面對這些問題, 也會給出非理性的答案. 最早提出相關理論的是兩個以色列學者, 丹尼爾與阿莫斯,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阿莫斯則是數學家. 丹尼爾近年因為寫了一本暢銷書《快思慢想》而聲名大噪, 上一集"原子習慣"提到的系統一(自動化的直覺思考)與系統二(理性分析思考)正是這本書所提出的概念, 不過因為台灣翻譯的《快思慢想》評價不佳, 我現在還沒有完整看過, 所以今天想用另一本書《橡皮擦計劃》來初步的介紹「行為經濟學」的幾個有趣理論.  

這本書的作者大有來歷, 他是《魔球》的作者,《魔球》講的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 他們不是用傳統的球探找球員, 而是用數據分析來找合適的球員, 因此得以拋開許多偏見, 用便宜的價格簽下一些被嚴重低估的球員, 球隊成績也一飛沖天. 這本書大受歡迎, 還改拍成電影, 有天作者收到一個有趣的回應, 來自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不當行為》的作者) , 他指出《魔球》裡面的棒球專家所碰到的誤判其實都不奇怪, 原因就在人類的心智就是這麼運作的. 在多年以前, 這些問題就已經被兩個以色列學者提出並解答. 雖然在此之前, 作者並不認識丹尼爾與阿莫斯, 不過他透過這本書, 講述了兩人如何合作, 解答人類判斷與決策的過程. 

判斷的第一個法則 :代表性

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 會用幾個法則來思考發生機率. 第一個法則叫作「代表性」,  我們會將要判斷的事物與心中某個典範比較, 如果要判斷的事物與典範越相似, 就會覺得發生的機率比較高. 為什麼球探會誤判, 因為他們腦中有個職業好手的形象. 舉例來講,  如果問你, 一個擁有六個小孩的家庭, 哪一種出生機率比較高, 是女, 女, 女, 男, 男,男, 還是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大部份的人都會選後者, 其實兩者機率是一樣的, 但第二種順序看起來比第一種更隨機.  他們還發現只要給受試者任何額外資訊, 即使是不相關的資訊, 受試者也會很容易拋開客觀事實, 而影響判斷, 例如已知一個班級裡面有 70 % 是銷售人員, 30 % 是工程師, 如果我們從這個班級隨機挑出一個人, 是工程師的機率為何? 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正確的回答是30%, 但如果我今天加上描述說明「他是個內向的男生」, 大家覺得他是工程師的機率就變高了, 只因為「內向, 男生」符合「工程師」的典範.  

判斷的第二個法則 :可得性

第二個法則叫作「可得性」, 越容易被想起的, 就覺得機率越高, 例如他們準備了兩份名單, 一份名單是男生名字比較多, 但裡面包含比較多女性名人, 另一份則是女生名字比較多, 但包含較多男性名人, 當受試者聽完其中一份名單, 要判斷是女性名字比較多, 還是男性, 結果所有的人都答錯了. 我們可以想像, 如果當我們做判斷的時候, 那些產生誤導的訊息容易浮現, 我們就會犯錯, 這也是假訊息與同溫層的可怕之處. 

決策的理論: 展望理論「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樂大」

那麼人類是怎麼做決定的呢?  丹尼爾與阿莫斯提出了「展望理論」,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 會先預設一個參考點, 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參考點的差距. 還有一點,  我們對於損失比得到更為敏感, 舉例來講, 如果確定拿到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得到一千元, 很多人會選擇確定拿到五百元, 但如果今天問題變成確定損失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損失一千元,  大部份的人會選擇後者. 對人類來說, 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 遠小於失去一樣的東西的痛苦, 這在演化上也能解釋得通, 生物為了存活下去, 對於痛苦的敏感度應該要比較高. 

然而你可以藉由改變參考點, 來讓獲利變成損失, 反之亦然. 舉例來講,   如果今天我們在選擇疾病防治方案, 方案A可以救活兩百人, 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可以救回六百人,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無人獲救, 很多人會選擇方案A.  如果今天我們面對的選擇是: 方案C 會有四百人死亡, 方案D有三分之一的機率無人死亡,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六百人全部死亡, 大多數人會選擇 D , 其實兩個問題是一樣的, 只是第一組選項是用「獲得」來陳述方案 A 與 B, 所以我們選擇確定可以救兩百人的選項, 即使它暗示了會有四百人死亡, 但很少人會這麼想. 而第二組選項是用「損失」來陳述方案 C 與 D, 大家就做出不同的決定. 

兩人的合作與分開

這本書除了介紹兩人一起提出的創新理論, 還描述了兩人的合作過程, 從一開始兩人沒有交集, 阿莫斯是個數學家, 認為人是理性的, 是天生的數學家, 會判斷機率, 人會犯錯, 但這些錯誤是因為情緒, 是隨機的.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他發現人類很會解釋, 會根據少量的資訊就妄下結論, 而這些結論根本不是根據理論與機率. 這樣的觀點打破了阿莫斯的想法, 也引發了他的興趣, 如果人不是根據機率, 那麼人是根據什麼在做判斷與決定呢? 他樂觀的相信背後一定有個道理可循. 而丹尼爾雖然知道人類的心智不是根據機率在運作, 但他沒有進一步的往下探究, 也許是他過度悲觀的認為人類就是這麼愚蠢. 兩個人截然不同, 卻一拍即合, 兩人一起設計各式各樣的問題, 一起提出理論, 他們分不出來哪些想法是哪個人提出來的, 因此輪流掛名當論文第一作者. 然而社會當時卻把大部份的掌聲給了阿莫斯, 可能因為分析是阿莫斯的強項, 即使非常多創新的問題都出自丹尼爾的思考, 但所有的頂尖大學都搶著聘請鋒芒外露的阿莫斯, 而他們往往只夠預算聘請一個人. 

即使兩人對人性都瞭若指掌, 還是避免不了漸行漸遠的事實,  丹尼爾在溫哥華展開新的議題, 研究人的心智在面對挫折或悲劇的時候, 是怎麼為自己抹除既成事實, 想像一個新的未來, 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橡皮擦計劃》,  這是長久以來的第一次, 阿莫斯沒有參與其中的研究. 丹尼爾漸漸了解到自己的價值, 他發現兩人合作的論文所得到的關注遠多於阿莫斯獨立完成的論文. 阿莫斯因為得了癌症, 很早就於1996年, 59歲時過世, 丹尼爾則是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 因為諾貝爾獎不頒給過世的人, 所以丹尼爾是單獨獲獎, 就像當年阿莫斯單獨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都是學界最頂尖的榮譽, 卻都不是兩人同享.  

結論

因為阿莫斯與丹尼爾的研究, 讓經濟學家與公共政策制定者開始正視人性的心智偏誤, 例如「展望理論」就顯示即使背後數據一樣, 用不同的選項就會影響人的決定, 例如使用信用卡要多收手續費會讓人避免使用信用卡, 但如果改成用現金付款會有折扣就可以避免踩到人性的地雷. 如果政府要用減少少稅收來刺激經濟, 讓人民比較有感的做法是退稅, 而不是直接減稅, 如果直接減稅, 民眾會覺得那些本來就是自己的錢, 但如果是先繳出去再退回來, 就會覺得是多出來的錢, 可以用來消費. 人性實在是太有趣了.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原子習慣


 

之前介紹了《最小阻力之路》, 要讓大家換個思維, 不要用「解決問題」的心態來行動, 而是要用「創造想要的結果」來做動力. 當你設立好願景, 接下來就是行動的部份. 如果我們空有願景, 沒有確實的行動力的話, 一樣不可能拉進願景與現況的差距. 但我覺得書裡面關於實踐的部份不夠清楚, 決定介紹另一本關於實踐的書《原子習慣》. 這是一本暢銷書, 已經盤據排行榜前十名非常長一段時間, 很多人對暢銷書會不由自主的排斥與反感, 但這本書真的非常的腳踏實地, 看完會興起一種「原來這麼簡單, 我也可以做到」的強大信心.

為什麼要建立習慣?

每個人都知道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但卻還是常常半途而廢, 為什麼呢? 明明知道讓人期待的成果從來不是一蹴可及, 就如同加熱一鍋湯, 不是一開火湯就滾了, 而是慢慢的溫度升高, 隨著時間累積, 才能到達沸騰的溫度. 但很多人卻還是在潛伏期, 累積的能量還沒達到引爆點的時候就失望中斷. 人的大腦有系統一與系統二, 系統一代表的是自動化的直覺思考, 系統二則是理性分析思考與判斷做決定. 我們一開始行動的契機是系統二觸發的, 我們分析狀況, 接收大量的資訊, 學習最有效的行動方案. 然而如果我們持續的使用系統二來行動, 其實是很費力的, 所以我們的大腦會開始將這些有效行動方案自動化, 這就創造了「習慣」. 習慣減輕了我們的心智負荷, 讓我們能夠不假思索的去行動. 要避免行動中斷,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行動轉變成「習慣」. 每個習慣都像一個小小的基本元件, 它們看似無關僅要, 但互相堆疊之後, 就能夠累積能量, 激發最後的引爆點, 這就是「原子習慣」的意義.

建立「習慣」有四個步驟: 提示, 渴望, 回應與獎賞. 首先一開始是提示, 它預示了獎賞的一點資訊, 讓我們的大腦開啟行動. 渴望是第二個步驟, 我們渴望的不是習慣本身, 而是習慣帶來的狀況改變, 如果沒有渴望, 提示是沒有意義的, 是因為渴望連結到我們的感覺與情緒. 第三個步驟是回應, 就是我們執行的行動, 它回應的是渴望所連結到的刺激. 最後, 回應帶來獎賞, 它帶來了滿足, 解了渴望, 同時大腦也因為獎賞帶來的愉悅感, 而把回應的行動標記為「有用的行動」, 進一步促使大腦將此行動自動化, 建立習慣. 這四個步驟可以用來建立好習慣, 也可以將準則反轉, 破除不想要的壞習慣.

讓提示顯而易見

許多人以為沒有開始行動是因為動力不足, 但有時候只是缺乏清晰的行動提示. 例如我們告訴自己「要多寫一點文章」, 「要定期運動」, 但卻沒有說這些行動要在何時何地發生, 結果就是永遠不會發生. 因此當我們在計劃行動時, 我們要回答下面這個句子:

我會於[時間], 在[地點] 進行 [行為], 例如

我會於晚上六點, 在客廳健身一小時

我會於每週四下午兩點, 在書房寫出一篇文章

這就是「執行意向」, 我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怎麼執行計劃, 時間到的時候, 只要按照計劃執行就好. 而當重複次數夠多以後, 我們就會像狗聽到鈴聲自動分泌唾液一樣, 時間一到就下意識的去執行設定的行動. 提示還可以來自環境與情境, 例如換上出門上班的衣服, 就會讓我們進入工作的情緒, 即使現在很多人都在家工作, 也可以簡單的用不同的衣服來讓行為發生. 但我們要避免把不同習慣的情境混在一起, 因為當習慣混合在一起, 一定都是輕鬆的那個習慣獲勝, 例如手機可以用來辦公或是休閒, 結果你會發現, 每次拿起手機, 都是在瀏覽社群媒體, 不是在做有生產力的事, 我們要為自己創造有紀律, 可以輕鬆養成習慣的環境, 就不需要每次都挑戰自己的自制力.

讓習慣有吸引力

我們最早的習慣不是來自選擇, 而是模仿. 人類是群居動物, 喜歡尋求「歸屬感」, 因此能幫助我們融入群體的行為就很有吸引力. 我們會模仿親近的人, 所以要創造好的習慣,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入一個把你想要的行為視為常態的團體之中. 舉例來講, 如果你身邊都是熱愛運動的朋友, 你更有可能培養起健身習慣; 如果你加入了讀書會, 你會把閱讀視為常態. 我們也會模仿有力的人, 如果一個行為可以獲得尊敬與讚美, 對我們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渴望連結的是我們的感覺與情緒, 前述的模仿連結的是「歸屬感」, 我們也可以自己創造行為與情緒的連結, 如果與正面感受連結, 習慣就變得有吸引力, 如果與負面感受連結, 就可以破壞習慣的吸引力. 舉例來說, 吸煙可以被視為很酷很成熟的行為, 也可以被視為很嫌惡的臭味來源, 就看你自己想要加強這個行為的動機還是降低渴望.

讓行動輕而易舉

很多時候, 我們讓自己一直停留在「計劃」階段, 而不真正執行. 一直在「計劃」, 會讓自己以為自己有在改變, 但其實沒有. 習慣養成來自於重複實行, 而非完美實行. 與其一直查找Podcast該如何錄得完美的資料, 不如立刻開始錄一集看看. 那要如何跨過一開始的門坎呢? 我們可以利用「兩分鐘法則」, 所有的行動都可以簡化成兩分鐘的內容, 例如定期運動可以簡化成穿上跑鞋, 跟朋友保持連繫簡化成與朋友主動打招呼, 重點是「起頭」, 我們也許一開始沒辦法把整個行為都自動化, 但是可以讓「起頭」變得容易, 不假思索, 就像把車開上高速公路, 之後車子就會繼續在高速公路上奔馳, 習慣起了頭, 之後的行為就會自然展開, 然後我們再藉由重複執行來慢慢改進調整. 就像創造提示明顯的環境一樣, 我們也可以創造容易開啟行動的環境, 假如我們想要專心, 就把容易造成分心的手機放到另一個房間; 如果我們想每天都運動, 就找公司旁邊的健身房. 這些設計讓我們不用分神壓抑慾望, 讓環境助我們一臂之力.

讓獎賞令人滿足

行動之後獲得獎賞所帶來的愉悅感, 會讓大腦標註該行動為「有用的行動」, 而樂意反覆再做, 這是人類的天性, 不過即使現在的社會已經演化成「延遲回饋」的文化, 例如辛勤工作, 是在月底才會拿到薪水; 現在儲蓄, 幾十年後才能享受無憂的退休生活, 但人類的大腦還是停留在「喜愛立即回饋"的狀態, 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被壞習慣給吸引, Netflix的影集一集接一集, 可以獲得立即的愉快, 長期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可能幾年後才出現, 所以在習慣建立起來之前, 我們要為自己設計一些立即回饋機制讓自己滿足. 作者提出了「迴紋針策略", 例如今天做完一組運動, 就把罐子裡的迴紋針移到另一個罐子, 這樣子的視覺效果提供了我們每天都有進步的清楚證據, 看到空罐一天一天變滿會產生一種成癮效果, 很紅的「子彈思考整理術」也是一樣的手法, 我們利用每天的日誌追蹤自己的習慣, 每一次的測量都提供了一個短暫的立即回饋, 讓自己滿足. 我為 2021 年買了一本子彈筆記本, 打算來確實實踐看看.

好習慣可能成為你的拌腳石

雖然習慣能帶來許多好處, 但它也會讓我們陷入一個盲區. 我們可能會一直以既定的方式思考與做事, 用自動導航模式過生活, 而沒有持續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就像資深的工程師可能執著於以前做事的方法, 而對年輕同事的想法嗤之以鼻. 歌手可能做了一張大賣的專輯, 之後的專輯就一直重複一樣的路線, 沒有新的突破. 所以我們除了每日習慣追蹤日誌, 確認自己今日有比昨日進步以外, 也要把時間線拉長, 確認下半年的自己有沒有比上半年的自己做得更好, 今年的自己與去年的自己相比, 有沒有新的突破? 「子彈筆記」裡面除了日誌以外, 還有月誌與年度目標, 每個月結束會把沒有達到的事項搬到下個月, 如果某些預定計劃反覆被搬到下個月, 就代表有東西需要調整, 不管是時間的分配, 做事的方法, 或是計劃本身. 每一年的年度目標若併排陳列, 就可以讓人更容易察覺有沒有落入重複自己的圈套.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7_1040999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0年10月7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 -- 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第二部


上一集我們討論怎麼以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法律有沒有符合效率, 這集我們則是討論法律怎麼處理人類的經濟活動.  

財產法該如何設計?

私有財產是現在經濟學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私有財產給了人動機去賺錢買車買房, 努力發明新技術, 當然就會有許多權利歸屬問題. 法律在規範權利該屬於誰的時候,  需要考慮幾個面相. 第一: 定義財產的界線, 如果是車子, 「一個人擁有一台車」的定義非常明確, 但如果土地的話, 界線就模糊很多. 我擁有這塊土地, 是否代表我擁有這片土地上面的天空? 如果是的話, 飛機飛過我家天空, 是不是就要取得我的同意? 但這顯然是個非常困難的交易. 上一集寇斯說:「一切的關鍵在於交易成本, 如果交易成本可以負擔的話, 權利會自然移轉給覺得最有價值的人.」因此法律在規範權利歸屬的時候, 需要考慮法律是否能夠有效執行, 權利是否有利交易. 第三: 在財產私有化的過程中, 是否會引發「競租」行為. 競租是經濟學的專有名詞, 這個名詞最早起始於政府的進口許口證, 如果企業擁有這個許可證, 就可以比別人用更便宜的價格來購買外幣. 各家企業為了爭取這個權利, 不惜進行賄賂與政治捐獻, 然而這些賄賂的錢都不會帶來真正的生產力. 經濟學家一向認為管制會限制競爭者的加入, 破壞市場效率, 因此「競租」被視為沒有經濟效率. 舉例來講, 各種職業執照, 專利都有可能引發「競租」行為, 當然這些權利能夠帶來其他的好處, 例如專利的權利金能保障發明者的付出, 職業執照能保證專業的品質, 所以我們需要權衡之間的得失. 

網路管制是好是壞?

另一個切身相關的例子是「網路」, 現在網路已經是人類第六大基本需求, 很多企業都想要確保使用者可以順暢的使用自家服務, 如果今天網路頻寬可以交易, 按照寇斯的理論, 這些網路頻寬的使用權就會自然的流向那些出得起錢的廠商, 例如 Facebook, Google, Netflix等, 因此就有人提出了「網路中立性」應該要立法管制, 支持的人覺得頻寬應該屬於公共財, 任何服務都應該可以平等的使用, 這樣才能保護言論自由與新創服務, 反對的人則指出管制會減少電信業者繼續投資網路設備的誘因, 減少競爭對消費者更無好處. 這個議題到現在還是爭吵不休. 美國在歐巴馬時期通過「網路中立性」立法, 川普上任打算廢除這個聯邦法, 不過目前暫時被國會擋下. 之前台灣也在吵這個問題, 不過內容不大一樣, 台灣電信業者是想要 NCC 對資費管制鬆綁, 取消吃到飽, 讓使用者付費, NCC 為了要讓民眾消費得起, 對於資費設了上限. 大家可能覺得當然管制比較好, 但仔細想想, 錢只是換個名目而已, NCC 管制資費上限, 配套措施就是需要補助電信業者, 補助的錢從哪裡來?當然就是大家的納稅錢囉!

無形的財產

智慧財產權是比較現代的觀念, 開始保護一些無形的財產. 大家知道「著作權」與「專利」的差別嗎?  著作權其實保護的是「表現手法」, 而並不是構想. 如果你寫一個小孩有魔法, 上魔法學校的故事, 只要人物, 情節各不相同, 就沒有侵犯《哈利波特》的「著作權」. 或者如果你能證明這是自己的獨立創作, 從來沒有看過她的作品, 即使寫出情節雷同的小說, 也不算侵犯「著作權」. 取得「著作權」很容易, 保護的時間也很長(著作所有權人在世其間加上死亡後五十年). 

相較之下, 專利保護的是「構想」, 如果我們考慮之前所提到關於財產法的三大要點: (1) 能夠定義財產的界線: 專利法雖然為構想定下了一些界線, 例如新穎性(沒有想過, 或至少沒有發表過)與實用性(有正當用途, 例如不能申請還不知用處的化合物), 然而專利審察員與專利律師還是要耗費極大的時間與心力來判斷範圍是否合理. (2) 執法與交易的難易度: 涉嫌侵犯專利的官司往往打起來曠日廢時, 訴訟成本高昂, 並且履履上訴. (3) 是否可能引發「競租」行為:  因為只有第一組取得專利的人可以享有二十年的權利金, 即使第二組人只隔三個月也發明出相同的東西, 他們也得不到任何利益, 因此專利競賽往往含有「競租」行為. 以經濟學的角度, 專利法不太符合經濟效率. 

此外還有第三種智慧財產權「商業機密」, 不同於「專利」需要申請, 通過以後雖然享有權利金, 但內容需要公開, 且有期效性, 「商業機密」具有永久的效期, 它禁止他人經由偷竊或洩密等非法手段取得, 但如果他人自己發明或是破解, 則不在保護範圍. 由於侵害「商業機密」一定包含了某種非法行為, 判斷容易, 因此有效降低訴訟成本, 更具經濟效率. 

時代一直改變, 關於財產的定義也在與時俱進, 法律白話文Podcast 42集在討論「Gogoro吃到飽為何不能跑外送」, 就是在講這些新科技怎麼翻轉了財產權, 我買了一台gogoro, 但我還是要持續的租用電池, 沒有電池, 它根本動不了, 那麼我還算是「擁有」這台機車嗎 ?  非常值得大家想想.  

原來獨佔沒有效率?

另一種沒有經濟效率的行為是「獨佔」, 大家可能覺得違反直覺. 「獨佔」不是可以得到全部的利潤, 是利潤最大化嗎? 但企業為了爭取最後的全部利潤, 就會動用各種資源去爭取獨佔的權利, 也就出現了前述所說的「競租」行為, 競租不會帶來生產力與進步, 所以沒有經濟效率. 現在大部份的獨佔企業都是公用事業, 例如水力, 電力公司. 在商業上, 我們利用法律來禁止獨佔行為, 台灣有公平交易法, 美國有反托拉斯法來限制獨佔發生. 最近四大科技巨頭(Google, Amazon, Apple, Facebook) 被請去國會聽證會, 就是因為有獨佔的嫌疑. 法律會從幾種不同的角度來控制「獨佔」形成, 第一種是限制大公司合併, 不只看合併後的市佔率, 還有新公司容不容易進入這個市場, 以及使用者有多大的意願選擇別的產品, 都會影響政府是否同意合併. 第二種是限制會形成獨佔的行為, 例如是企業利用在某個市場擁有的獨佔地位, 藉此去另一個市場爭取獨佔,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當年的微軟利用 Windows 在作業系統的獨佔, 強制搭配 IE 瀏覽器, 近年最有名的則是 Google 利用 Android 系統, 強制搭配 Chrome 瀏覽器與搜尋服務, 被歐盟一直罰款. 第三種是讓市場中的公司難以合作, 例如禁止聯合訂價.  不過作者身為一個經濟學家, 還是一再重申, 任何的法律干預, 都有可能帶來非預期的影響.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