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電影] 牽阮的手
上禮拜去看了"牽阮的手", 整場看下來哭得很暢快, 還有緣見到莊益增導演. 他為了讓電影繼續上映, 勤跑電影院,回答觀眾的問題. 很多情緒湧上心頭, 又是感慨, 又是佩服, 又是心驚, 又是羨慕.
在來看這場電影之前, 我其實並不認識「田媽媽」田孟淑女士與田朝明醫師, 電影文宣說這是一場牽手五十年的愛情故事, 原本以為是像導演的前作"無米樂"一樣, 講述古意台灣阿公阿嬤的故事. 但其實整部電影愛情只是一部份, 更多的是透過田媽媽夫婦倆當年參與的社會運動來講述台灣民主化的過程. 雖然愛情的成份不多, 但是當我看到田媽媽抱著躺在病床上的田醫師, 親著他的頭, 喊著八十幾歲的田醫師說"Honey, 我來囉, 我穿漂亮衣服喔...", 我眼淚就湧上來了. 她從十六歲愛上很有想法的田醫師, 十八歲隻身離開台南老家與他相守, 到現在五十年後還能這麼真摯的抱著田醫師又摟又親, 這份愛情實在源遠流長. 記錄片拍攝的時候田醫師已經因為氣切手術無法言語, 但從資料影片中可以看到他過去慷慨激昂的陳述自己理念的模樣. 田醫師充滿理想, 敢做敢言, 他覺得學校教育破壞一個人的美感, 所以幫女兒設計制服, 讓女兒自己一個人穿的不一樣; 兒子娶媳婦的前一天還在街頭遊行抗議, 他說"娶老婆, 是我兒子的事; 台灣自由, 是我的事"; 稍微吃好一點的食物, 就想到關在監獄裡的政治犯都吃不好睡不下而忍不住打自己耳光; 美麗島事件發生, 他每天坐在那空望著公園,不說,不笑, 彷彿失去了一切希望. 他活得好認真好不快樂. 身邊的人一定也跟著辛苦與心疼. 但電影講述愛情的時候, 背景旁白是田醫師寫給田媽媽的情書, 字句真摯, 又看到田醫師全然浪漫的另一面. 田醫師就像一團火, 自己燒得很熱切, 一不小心燙得旁人哇哇叫, 稍不注意也會把自己燃燒殆盡. 田媽媽是質樸的木頭, 是她給這團火添柴, 才讓火得以快樂的燃燒下去.
影片中講述的歷史我雖然耳熟能詳, 但是一次看到這麼多資料畫面還是忍不住激動起來. 資料影片中躺在病床上還要吊著點滴被推來投票的萬年國代, 畫面實在荒謬. 雷震反對蔣介石違憲連任三任總統, 在報紙上發表主張組織反對黨, 結果同年九月某天夜裡就被情治人員抓進牢裡, 判刑十年. 共同署名的李萬居在雷震入獄後, 也受到當局打壓, 把他所辦的"公論報"經營權奪走, 最後他在病床上鬱鬱而終. 林義雄因為美麗島事件入獄, 隔年二二八當天發生林宅血案, 田媽媽的女兒田秋天堇以林宅血案第一發現人口述當天的情況: 重傷僥倖未死的大女兒虛弱的跪倒在床前, 她不敢離開, 此時的她還不知道地下室已然倒臥三具冰冷的屍體. 林義雄看到身中十三刀身亡的老母, 跪倒在地, 喃喃的說著: "我不想活了, 不想活了......", 真是令人為之鼻酸, 這麼可怕的事件卻只是要人遺忘與原諒, 情何以堪? 記錄片中用資料畫面與動畫交替,還原鄭南榕自焚的前後時間, 他以決絕的手段, 為了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 戒嚴三十八年, 政府與情治人員隨意使用相關法令來肅清異己, 有的入獄, 有的槍決. 在這個風聲鶴唳的年代, 還是不停有勇敢的人前撲後繼出來發表主張, 爭取應得的自由. 這些自由都是爭取來的, 是血淚堆出來的, 不是所謂的"國民黨來台以後,施行民主政治, 使台灣成為一個民主進步的國家". 現在的自由廣場裡面供著對台灣民主一點貢獻也沒有的蔣介石先生, 而真正為民主奔走的黨外先烈卻遭到埋沒與遺忘. 這些人物應該出現在教科書中, 讓年輕的一代對歷史有正確的認識. 才不至於現在還有像郝伯村這樣的人物敢大言不殘的出來說"沒有戒嚴, 就沒有民主!". 就是因為戒嚴, 台灣的路才走得這麼顛簸呀!
導演花了五年的時間拍了這部片, 原本是公視出資, 但是完成之後, 公視要求刪減林宅血案與鄭南榕自焚事件, 兩位導演不願意更改觀點, 決定解約, 用自家土地抵押, 歸還了公視資金. 這五年間沒有任何收入, 只期盼電影上映越久越好. 莊益增導演也承認在拍攝這部紀錄片之前, 他並不認識田媽媽, 也不是為了拍一部政治歷史的片, 而挑選了田媽媽這個主題. 田媽媽夫婦一生為了營救與保護政治犯奔走, 因為田朝明醫生鮮明的理想, 使田媽媽從洋娃娃變成走上街頭的台灣阿嬤. 他們與社會運動緊緊結合, 要完整呈現田媽媽這個人, 就不能規避這些血淋淋的歷史. 導演支持台灣獨立嗎? 這不重要, 但是"台灣獨立"是田媽媽夫婦倆一生企求的理想, 是所有行動的出發點. 這不是一部為了服務特定政黨的紀錄片, 它是拍給全台灣人看的. 我很羨慕導演花了這麼多力氣與時間, 忠於自我的做出一部足以感動所有人, 並進而改變其中一些人的片子. 田媽媽參與這麼多社會運動, 想一想她會怎麼看待現在的社會運動呢? 我想她應該會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很沒用吧! 我們怎能寄望特定的政黨或是某些政治人物可以改變社會現況? 不是投完票, 政黨輪替後, 改變就會發生. 能夠改變現況的是我們自己, 我們必須親自去參與, 去思考什麼是對的, 因為還要再生活於這個社會幾十年的是我們, 不是那些已經上了年紀的政治人物.
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馬場町
國小的時候做歷史報告, 抗戰八年是重要題目, 我查了百科全書, 按著時間, 一路從九一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七七事變, 死守四行倉庫, 南京大屠殺, 抗戰勝利, 又是剪貼, 又是畫圖的, 做得好不精美, 但有件事略為感到可惜, 明明印象中有"二二八事變", 但在百科全書裡面遍尋不著, 課本裡也沒有出現, 只找得到"一二八事變", 搞不清楚是自己混淆了, 還是這個事件不重要, 不過反正報告拿到極高的分數, 老師還讚賞我的報告:"鉅細靡遺, 完全了解抗戰的重要性".
國小快畢業的時候, 地下電台興起, 漸漸了解到是"二二八事件", 而非"二二八事變", 這件事跟抗戰完全無關, 還發生在台灣本島, 國小歷史課本居然隻字未提, 但不時出現在地下電台言談中, 令我大為好奇. 但是地下電台的台語我沒辦法全然聽懂, 言詞又頗為偏激, 讓我半信半疑. "二二八事件"在國中歷史課本上出現四分之一頁的篇幅, 描述的很簡單, 我很期待老師會怎麼講述這段歷史. 在老師娓娓道來之下, 原來事件是從查緝私煙開始, 因為在查緝的過程中, 誤傷賣私煙的婦女, 引起圍觀群眾群情激憤, 最後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動, 外省人與本省人都死傷慘重. 有同學問老師:"聽說本省人死傷的人數遠超過外省人, 不是嗎?", 老師語重心長的解釋:"那是因為本省人有家屬在他們死後持續的發聲, 但是死去的外省人就孤單的消失了, 沒有人知道."聽起來很有道理呀, 我轉述這段話給爸媽聽, 爸媽嗤之以鼻, 說老師根本是避重就輕. 那時適逢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 澎明敏代表民進黨參選, 由於他是台獨教父, 新聞開始大量出現"台獨"的字眼, 我也在那時候知道, 全家都支持台灣獨立, 除了我以外. 我很不解, "台灣人跟中國人不能畫上等號, 那不是很悲哀嗎?" 這個問題我只敢問媽媽, 媽媽平常看起來對政治並不熱衷, 對總統選舉也很冷靜, 但那天媽媽很明確的回答我:"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本來就跟中國人不一樣." 爸爸買了澎明敏講述歷史的錄音帶, 送我上學的開車途中就放來聽, 我記憶中他的台語很好聽很清晰, 不像地下電台那麼激動, 他以一人口述歷史的方式, 從台灣光復前開始講起, 他說道台灣人在抗戰勝利之時是多麼歡欣鼓舞的期待回歸祖國, 夾道歡迎等著中國來接收的軍隊, 萬萬沒想到看到的是破爛不堪, 言語粗俗的中國大兵, 他們什麼都不懂, 教育程度遠遠不及台灣人民, 但一來就覺得台灣什麼都是他們的, 東西看了喜歡就拿, 強佔了很多民宅當做軍隊駐紮的地方, 台灣社會制序大亂, 遠遠不及日本統治時期, 台灣人民非常失望, 所謂的查緝私煙只是導火線, 積怨已久的民怨整個爆發. 而事件中"誤傷民婦"也只是中國人一貫的傲慢態度用槍托毆打民眾, 見到婦人血流如注, 倒地不起才落荒而逃. 最重要的是, 二二八事件並不是在蔣介石帶軍隊從基隆與高雄鎮壓住爆動的民眾之後就結束, 之後為期38年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才是真正恐怖的時期, 這是歷史課本與老師隻字未提的部份, 我終於了解到"避重就輕"是怎麼一回事. 二二八事件發生在我爸媽出生之前, 他們也不清楚事情的始末, 但白色恐怖卻與他們的年輕歲月緊緊纏繞, 不准說台語, 不准談論政治, 人會莫名其妙的消失, 但不能去追問發生什麼事, 他們去哪了, 二二八事件對台灣人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那幾天死傷的民眾, 更多的是本省的菁英在事件之後被掃蕩, 被清算, 他們要嘛被槍決, 要嘛遠走, 少數的學會裝聾作啞, 於是政治與媒體長期被外省人把持, 教給學生的歷史被修正或抹去, 一直到現在, 我仍感覺陰影沒有散去, 我無法自在的跟朋友談論政治, 關於台獨的言論會有意無意的被忽略, 二二八只是個可以休息的國定假日.
馬場町是白色恐怖時期有名的刑場, 不少受害者在這裡被槍決. 但當我跟身邊的人提起的時候, 意外的發現居然只有我知道馬場町的歷史, 對其他人來說, 馬場町只是個河堤公園. 長大之後, 我認識到不是只有台灣會扭曲歷史, 即使自由如美國也發生過"麥卡錫主義", 那時候以麥卡錫參議員為首, 打著反對共產主義的旗幟, 許多人被監控, 被解職, 被囚禁, 恰如美國版的白色恐怖. 美國的教科書有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不提這段歷史. 日本直到現在也都還未在教科書裡面正面的說明二次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的角色, 唯一讓我覺得比較坦誠的民族是德國人, 他們曾經公開道歉, 還留下集中營, 毒氣室, 讓年輕人親眼看看這段屠殺的歷史. 台灣對於還原二二八事件還差得遠, 更遑論白色恐怖, 把馬場町整理的漂漂亮亮只是更顯得逃避與欲蓋彌章, 人民在了解真正的歷史以後, 選擇自己看待歷史的態度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已經不期待有一天可以從政府的管道還原真相, 但是現在資訊這麼發達, 這麼方便, 我們可以靠自己去了解被埋沒的事件.
國小快畢業的時候, 地下電台興起, 漸漸了解到是"二二八事件", 而非"二二八事變", 這件事跟抗戰完全無關, 還發生在台灣本島, 國小歷史課本居然隻字未提, 但不時出現在地下電台言談中, 令我大為好奇. 但是地下電台的台語我沒辦法全然聽懂, 言詞又頗為偏激, 讓我半信半疑. "二二八事件"在國中歷史課本上出現四分之一頁的篇幅, 描述的很簡單, 我很期待老師會怎麼講述這段歷史. 在老師娓娓道來之下, 原來事件是從查緝私煙開始, 因為在查緝的過程中, 誤傷賣私煙的婦女, 引起圍觀群眾群情激憤, 最後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動, 外省人與本省人都死傷慘重. 有同學問老師:"聽說本省人死傷的人數遠超過外省人, 不是嗎?", 老師語重心長的解釋:"那是因為本省人有家屬在他們死後持續的發聲, 但是死去的外省人就孤單的消失了, 沒有人知道."聽起來很有道理呀, 我轉述這段話給爸媽聽, 爸媽嗤之以鼻, 說老師根本是避重就輕. 那時適逢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 澎明敏代表民進黨參選, 由於他是台獨教父, 新聞開始大量出現"台獨"的字眼, 我也在那時候知道, 全家都支持台灣獨立, 除了我以外. 我很不解, "台灣人跟中國人不能畫上等號, 那不是很悲哀嗎?" 這個問題我只敢問媽媽, 媽媽平常看起來對政治並不熱衷, 對總統選舉也很冷靜, 但那天媽媽很明確的回答我:"台灣人就是台灣人, 本來就跟中國人不一樣." 爸爸買了澎明敏講述歷史的錄音帶, 送我上學的開車途中就放來聽, 我記憶中他的台語很好聽很清晰, 不像地下電台那麼激動, 他以一人口述歷史的方式, 從台灣光復前開始講起, 他說道台灣人在抗戰勝利之時是多麼歡欣鼓舞的期待回歸祖國, 夾道歡迎等著中國來接收的軍隊, 萬萬沒想到看到的是破爛不堪, 言語粗俗的中國大兵, 他們什麼都不懂, 教育程度遠遠不及台灣人民, 但一來就覺得台灣什麼都是他們的, 東西看了喜歡就拿, 強佔了很多民宅當做軍隊駐紮的地方, 台灣社會制序大亂, 遠遠不及日本統治時期, 台灣人民非常失望, 所謂的查緝私煙只是導火線, 積怨已久的民怨整個爆發. 而事件中"誤傷民婦"也只是中國人一貫的傲慢態度用槍托毆打民眾, 見到婦人血流如注, 倒地不起才落荒而逃. 最重要的是, 二二八事件並不是在蔣介石帶軍隊從基隆與高雄鎮壓住爆動的民眾之後就結束, 之後為期38年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才是真正恐怖的時期, 這是歷史課本與老師隻字未提的部份, 我終於了解到"避重就輕"是怎麼一回事. 二二八事件發生在我爸媽出生之前, 他們也不清楚事情的始末, 但白色恐怖卻與他們的年輕歲月緊緊纏繞, 不准說台語, 不准談論政治, 人會莫名其妙的消失, 但不能去追問發生什麼事, 他們去哪了, 二二八事件對台灣人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那幾天死傷的民眾, 更多的是本省的菁英在事件之後被掃蕩, 被清算, 他們要嘛被槍決, 要嘛遠走, 少數的學會裝聾作啞, 於是政治與媒體長期被外省人把持, 教給學生的歷史被修正或抹去, 一直到現在, 我仍感覺陰影沒有散去, 我無法自在的跟朋友談論政治, 關於台獨的言論會有意無意的被忽略, 二二八只是個可以休息的國定假日.
馬場町是白色恐怖時期有名的刑場, 不少受害者在這裡被槍決. 但當我跟身邊的人提起的時候, 意外的發現居然只有我知道馬場町的歷史, 對其他人來說, 馬場町只是個河堤公園. 長大之後, 我認識到不是只有台灣會扭曲歷史, 即使自由如美國也發生過"麥卡錫主義", 那時候以麥卡錫參議員為首, 打著反對共產主義的旗幟, 許多人被監控, 被解職, 被囚禁, 恰如美國版的白色恐怖. 美國的教科書有很長一段時間完全不提這段歷史. 日本直到現在也都還未在教科書裡面正面的說明二次大戰中日本侵略者的角色, 唯一讓我覺得比較坦誠的民族是德國人, 他們曾經公開道歉, 還留下集中營, 毒氣室, 讓年輕人親眼看看這段屠殺的歷史. 台灣對於還原二二八事件還差得遠, 更遑論白色恐怖, 把馬場町整理的漂漂亮亮只是更顯得逃避與欲蓋彌章, 人民在了解真正的歷史以後, 選擇自己看待歷史的態度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已經不期待有一天可以從政府的管道還原真相, 但是現在資訊這麼發達, 這麼方便, 我們可以靠自己去了解被埋沒的事件.
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音樂] Suede
從喜歡Led Zippelin開始, 我常在blogger搜尋各式各樣關於搖滾樂的文章, 在youtube上面試聽文章裡面提到的音樂. 曲子聽了有感覺的話就再以此為契子, 開啟另一段搜尋. 這樣子以曲找曲, 以樂團找樂團, 以文章找文章的活動常常帶給我意外的驚喜. 例如Suede就是在這樣的搜尋過程中蹦入耳朵中, 並進一步登上喜愛的樂團的名單裡. 這樣子有趣的探險活動也有壞處, 大部份在網路上找得到有人大力稱頌的樂團要嘛作古, 要嘛解散, 畢竟能夠讓人津津樂道, 稱為經典總得先過"時間"這一關, 所以我在Suede解散之後很久才認識他們, 我並不覺得太過遺憾, 然而居然能夠在2010年等到他們復合, 在今年, 在台北聽到他們的演唱會, 是之前想都不曾想過.
Suede與Blur和Oasis在90年代堪稱是英倫三巨頭, 但我翻找高中的日記, 只發現Blur的痕跡. 記憶很鮮明, Blur的"great escape"陪伴我度過編輯畢業紀念冊的苦悶時光, 演唱會前我隨手再翻看那時候的筆記, 才赫然發現原來Suede也出現在其中, 我寫著: "聽著Blur, Suede, 悶在一個小小的空間, 一個總是聞到煙味卻不容易找到抽煙的人的地方, 聽這樣的搖滾樂, 心情才得以獲得發洩. 不知是因為太悶的關係, 還是音樂的緣故, 臉總是燒燒熱熱的". 青澀的青春哪!
演唱會前就被警告南港展覽館的音響其爛無比, 根本不是什麼辦演唱會的理想場所, 但不知為什麼邀得到大牌樂團來的主辦單位布洛克兄弟總是選在這裡. 進到演唱會場, 著實讓我有點傻眼. 南港展覽館顯然是用來提供展覽用, 而非表演. 展場沒有看台, 一片空曠, 在這片空曠的場地內, 主辦單位隔出一半就當是演唱會場. 演唱會前不知有沒有針對場地調整過喇叭, 但聽到喜歡的"Every thing will flow"中間出現麥克風與音響互相干擾的尖銳聲音讓我著實傷心, 還有該死的keyboard只要一出現, 就只有"不協調"可以形容, 讓整首曲子差點成為災難, 好在還有全場合唱, 還有主唱Brett Anderson賣力的與台下互動. 整個樂團似乎只有Brett Anderson是活生生的人, 他扭腰, 他甩麥克風, 他帶大家拍手, 明明沒有延伸台, 他還是賣力爬過音響, 好離樂迷近一點, 最後一首歌"Saturday night"甚至在台上看不到他, 因為他下台了! 這些時刻讓我感覺到: 這真的是演唱會! 是現場表演! 但當他們一首接一首, 中間沒有停頓, 沒有與台下樂迷寒喧聊天, 編曲跟CD一模一樣,又讓我覺得可惜, 現場表演最可貴的地方正是那些因為現場氣氛而創造出來的獨一無二的即興片段. 上一次聽Linkin Park, 這次聽Suede, 我始終有同樣的疑問, 為什麼明明是一個樂團, 但他們完全不介紹其他團員呢? 也沒有其他團員的獨奏時間, 就連像林憶蓮這樣的單人歌手都會在演唱會尾聲介紹擔任伴奏的樂手, 五月天不以實力取勝也有安排吉他的獨奏, 是因為語言不通, 多講無益嗎? 那麼下次, 我想到英國當地, 聽聽看他們放鬆的現場.
以最愛的"Saturday night"敬Suede, video裡的現場演唱很迷人, 這首歌正適合一邊喝啤酒, 一邊聽live band, 願復合的他們有新的作品!
Suede與Blur和Oasis在90年代堪稱是英倫三巨頭, 但我翻找高中的日記, 只發現Blur的痕跡. 記憶很鮮明, Blur的"great escape"陪伴我度過編輯畢業紀念冊的苦悶時光, 演唱會前我隨手再翻看那時候的筆記, 才赫然發現原來Suede也出現在其中, 我寫著: "聽著Blur, Suede, 悶在一個小小的空間, 一個總是聞到煙味卻不容易找到抽煙的人的地方, 聽這樣的搖滾樂, 心情才得以獲得發洩. 不知是因為太悶的關係, 還是音樂的緣故, 臉總是燒燒熱熱的". 青澀的青春哪!
演唱會前就被警告南港展覽館的音響其爛無比, 根本不是什麼辦演唱會的理想場所, 但不知為什麼邀得到大牌樂團來的主辦單位布洛克兄弟總是選在這裡. 進到演唱會場, 著實讓我有點傻眼. 南港展覽館顯然是用來提供展覽用, 而非表演. 展場沒有看台, 一片空曠, 在這片空曠的場地內, 主辦單位隔出一半就當是演唱會場. 演唱會前不知有沒有針對場地調整過喇叭, 但聽到喜歡的"Every thing will flow"中間出現麥克風與音響互相干擾的尖銳聲音讓我著實傷心, 還有該死的keyboard只要一出現, 就只有"不協調"可以形容, 讓整首曲子差點成為災難, 好在還有全場合唱, 還有主唱Brett Anderson賣力的與台下互動. 整個樂團似乎只有Brett Anderson是活生生的人, 他扭腰, 他甩麥克風, 他帶大家拍手, 明明沒有延伸台, 他還是賣力爬過音響, 好離樂迷近一點, 最後一首歌"Saturday night"甚至在台上看不到他, 因為他下台了! 這些時刻讓我感覺到: 這真的是演唱會! 是現場表演! 但當他們一首接一首, 中間沒有停頓, 沒有與台下樂迷寒喧聊天, 編曲跟CD一模一樣,又讓我覺得可惜, 現場表演最可貴的地方正是那些因為現場氣氛而創造出來的獨一無二的即興片段. 上一次聽Linkin Park, 這次聽Suede, 我始終有同樣的疑問, 為什麼明明是一個樂團, 但他們完全不介紹其他團員呢? 也沒有其他團員的獨奏時間, 就連像林憶蓮這樣的單人歌手都會在演唱會尾聲介紹擔任伴奏的樂手, 五月天不以實力取勝也有安排吉他的獨奏, 是因為語言不通, 多講無益嗎? 那麼下次, 我想到英國當地, 聽聽看他們放鬆的現場.
以最愛的"Saturday night"敬Suede, video裡的現場演唱很迷人, 這首歌正適合一邊喝啤酒, 一邊聽live band, 願復合的他們有新的作品!
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
南田的鵝卵石
如果順著台九的路線, 過了大武以後, 就會在一個轉彎處順勢轉往達仁, 而忽略另一個方向的岔路. 這條岔路通往南田,柏油路會在牡丹溪前止住, 走過溪水, 走過農家, 台26線, 旭海-南田段, 台灣最後一段原始海岸就將展現在眼前.
就算聽聞過南田石的盛名, 真的親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大小不一, 圓滾滑潤的鵝卵石鋪滿整個海岸, 幾乎沒有辦法靠近海水, 因為鵝卵石一直延伸入海, 根本站不住. 海浪撲打上岸, 當海水褪去時, 也帶動石頭滾動, 那聲音讓我和小青都著迷, 既澎湃又規律,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海水看似溫柔的撫摸每一塊石頭, 讓它們光滑美麗, 但其實又是殘酷的磨去它每一分稜角, 讓它終於變得跟其他石頭一模一樣.
天氣極好, 我們從旭海進入阿朗壹古道, 爬過至高點觀音鼻, 回到南田. 聽說綠蠵龜喜歡陰天, 天陰的時候站在觀音鼻上, 就可以看到海龜在海面載浮載沉. 啊, 真想看到自由自在的海龜哪. 留在腦海裡的只有海龜在澎湖望安展覽水族館裡反覆來回的模樣, 或是大義宮底下趴在一起沒有活力的畫面, 想到他們得這樣生活個上百年, 就覺得頭皮發麻. 但晴朗的天氣還是有好處, 美麗的東海岸線沒有吝惜的展現在眼前, 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啊, 令人稟息的美是這麼一回事.
美麗的東海岸線
台26線開發與否的爭議讓阿朗壹古道幾乎變得人盡皆知, 每個人都要來走一回. 小青在出發前曾經問我, 我們就得走這一趟不可嗎? 遊客絡繹不絕難道不是對環境的戕害嗎? 而我們真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我懷有私心的堅持的非得走上一回. 古道上果真是絡繹不絕, 觀音鼻的樹林裡人山人海, 我不禁在心裡偷笑, 得趕快離開這裡, 免得她看了發飆. 但我想往好處想, 人是這麼單純的生物, 親眼為憑還是有其威力, 走了一趟阿朗壹古道的人都不免感嘆這景色前所未見, 於是才有機會挺身而出去捍衛, 去爭取, 因為他們知道會失去什麼. 下次再來的時候, 希望柏油路還是會在牡丹溪前停下來, 我會再一次走過難行的鵝卵石, 坐在海岸, 再聽一次石籟之音.
就算聽聞過南田石的盛名, 真的親眼看到又是另一回事. 大小不一, 圓滾滑潤的鵝卵石鋪滿整個海岸, 幾乎沒有辦法靠近海水, 因為鵝卵石一直延伸入海, 根本站不住. 海浪撲打上岸, 當海水褪去時, 也帶動石頭滾動, 那聲音讓我和小青都著迷, 既澎湃又規律, 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海水看似溫柔的撫摸每一塊石頭, 讓它們光滑美麗, 但其實又是殘酷的磨去它每一分稜角, 讓它終於變得跟其他石頭一模一樣.
天氣極好, 我們從旭海進入阿朗壹古道, 爬過至高點觀音鼻, 回到南田. 聽說綠蠵龜喜歡陰天, 天陰的時候站在觀音鼻上, 就可以看到海龜在海面載浮載沉. 啊, 真想看到自由自在的海龜哪. 留在腦海裡的只有海龜在澎湖望安展覽水族館裡反覆來回的模樣, 或是大義宮底下趴在一起沒有活力的畫面, 想到他們得這樣生活個上百年, 就覺得頭皮發麻. 但晴朗的天氣還是有好處, 美麗的東海岸線沒有吝惜的展現在眼前, 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啊, 令人稟息的美是這麼一回事.
美麗的東海岸線
台26線開發與否的爭議讓阿朗壹古道幾乎變得人盡皆知, 每個人都要來走一回. 小青在出發前曾經問我, 我們就得走這一趟不可嗎? 遊客絡繹不絕難道不是對環境的戕害嗎? 而我們真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我懷有私心的堅持的非得走上一回. 古道上果真是絡繹不絕, 觀音鼻的樹林裡人山人海, 我不禁在心裡偷笑, 得趕快離開這裡, 免得她看了發飆. 但我想往好處想, 人是這麼單純的生物, 親眼為憑還是有其威力, 走了一趟阿朗壹古道的人都不免感嘆這景色前所未見, 於是才有機會挺身而出去捍衛, 去爭取, 因為他們知道會失去什麼. 下次再來的時候, 希望柏油路還是會在牡丹溪前停下來, 我會再一次走過難行的鵝卵石, 坐在海岸, 再聽一次石籟之音.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杉原海灘
美麗灣度假村這幾年來不斷出現在報紙的一角: 2007年5月20日, 經民眾舉發美麗灣將工程廢土棄置在沙灘上, 上報之後, 廢土不見蹤影, 結果經過進一步調查才發現, 廢土不是被清除掉, 而是被掩埋掉, 各種工程廢棄物置於柔軟的細紗下面5,60公分的地方, 對沙灘造成永久的傷害; 2008年1月24日, 環保署要求未過環評的業者停工, 但台東縣政府置之不理, 依舊發予建照; 2010年9月法院一審敗訴, 認定為違法開發, 應該停工, 但是業者已經開始大舉招募員工, 打算在今年年底開始營運. 這是台東第一起BOT案, 把所有能做盡的壞事都展現一輪, 彷彿在跟之後的業者示範, 在台東, 土地好便宜呀, 美麗灣6公頃的無敵海景每月只要三萬元再加上每年一百五十萬的營運金; 不用考慮環評, 縣政府會貼心的幫忙切割土地來規避應有的環保施工工法與污水廢物排放處理; 不用管司法, 就算勒令停工, 縣政府還是會無條件給予建照; 不用怕賠錢, 如果開發不成, 政府還要賠錢給你呢! 這麼好做的生意, 難怪BOT案一個接一個...
這趟旅程來到杉原海灘露營, 第一次親眼見到"名聞遐邇"的美麗灣度假村, 工地的圍牆上雖然已經用油漆重新塗過, 還是看得出"GET OUT"的字眼. 杉原海灘的沙又細又軟, 平緩的沙灘伸入海裡, 延伸好幾公尺, 風帶起海浪, 一波一波帶到我腳邊, 細沙舒服的觸感讓我忍不住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 終於感受到我們失去了什麼, 這個東海岸難得的沙灘將會被填上水泥, 阿美族人打魚, 舉辦豐年祭的地方以後得要付錢才能進入. 海灘上有志工搭載的竹寮還有數個過夜的帳蓬, 巴奈與族人已在海攤上抗議月餘, 但是幾乎不見主流媒體的報導, 只有自由時報與民視來採訪過, 隔天是"千人牽手吼海洋"音樂會, 黃昏的海水不冷, 我泡在海裡聽著音樂, 想到這些抗議的布條竹寮明天過後就會被拆除, 然後是不是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美麗灣開始營運, 接著是鯉魚潭、石梯坪、大港口、三仙台、都蘭...我禁不住打了一個冷顫, 即使海灘上MUTZKA正熱力四射的演唱著.
陳明才在"我的綠島"記錄片中出現一個人全身潛水裝備, 但不是跳進海裡潛水, 而是在陸地上艱困的泅泳. 我想保護環境的抗爭就是這樣的處境, 在陸地上身著全身潛水裝備在別人眼中也許是可笑的, 行動遲緩的, 甚至一再的跌倒, 但必需這麼做才行, 一直持續前進, 才有機會回到大海的懷抱.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天佑都蘭鼻
上個禮拜去台東走了一遭, 第一次來到都蘭, 很意外我居然一再一再的錯過這個美麗的地方. 在小青的引介之下, 我認識了都蘭鼻, 認識了陳明才, 成為這趟旅行最深遠的迴響.
"鼻"代表突出海岸的海岬, 都蘭鼻以非常平整的姿態深入太平洋, 是阿美族人的聖地, 舉行海祭的地方. 整個旅途中, 我從各種角度欣賞她, 從杉原的海灘看她, 從都蘭山看她, 從加路蘭看她, 都蘭鼻溫柔的環抱杉原海灣, 整片海灣波光粼粼, 令我目炫神迷.
前往都蘭鼻,是從台11的一條岔路進去, 岔路旁有個聚會所, 不過小青說, 那是假的, 是縣政府蓋的, 真的為族人所使用的聚會所在海岸邊. 這條岔路在某個工地前嘎然而止. 據說工地以後會變成漂流木藝術館, 不過現在仍是一片雜亂. 這條路斷的這麼突然, 不明所以開車進來的人不免咒罵兩句, 掉頭離去. 但知道故事的人會明白這條斷路是用一個年輕的生命所換得, 多麼不容易.
柏油路旁有小路可以通向海岸, 海岸邊果真另有一個立有"守護傳統領域"的聚會所, 而在聚會所不遠處, 立有一根巨木, 可能被雷劈過, 巨木的半側已焦黑, 沒有任何署名, 這是陳明才的紀念碑. 在2003年8月29日, 陳明才留下一個背包, 一封遺書, 在都蘭鼻跳海自殺, 遺書的標題正是"天祐都蘭鼻"! 當年政府通過BOT案, 委託福華飯店在此興建度假飯店, 柏油路打算一路開到飯店門口, 迎接絡繹不絕的旅客. 陳明才的死終於引起一連串的行動與抗爭, BOT案中止. 陳明才不是阿美族人, 他是一個劇場藝術家, 他投入都蘭的劇場發展工作, 協助興東糖廠轉型為藝術園區, 他參加都蘭鼻開發案的公聽會, 為了保護環境東奔西走, 最後驟然結束在這場未竟的抗爭. 他的好友林靖傑在電影"最遙遠的距離"結束後浮現了一段話"獻給陳明才", 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看完電影後想要上網查一下"陳明才"這個名字, 而當他們查了以後, 勢必會看到"天祐都蘭鼻"這件令人鼻酸的犧牲, 而會不會其中有些人因此決心多關心台灣東海岸正在發生的一連串圖利財團的的BOT案, 希望如此.
這趟旅程結束時, 我買了一張陳明才紀念碑的明信片, 我會把它放在書桌前, 提醒自己, 要關心這塊土地, 要有所行動, 因為沒有任何行動, 其實已經表達了相反的立場, 即使你的本意並非如此.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音樂] Love Light-CNBLUE
看完"原來是美男"之後,原本對裡面的男二鄭容和沒有特別的感覺, 因為是第一次演戲的關係, 感覺頗為僵硬. 網路上的粉絲都說鄭容和本人很活潑很可愛, 大力推薦"我們結婚了"他和徐玄這對組合. 在沒有張根碩新作品的空虛空檔, 我也看起了"我們結婚了". 結果真的迷上了會唱歌的鄭容和. 不清楚這樣的綜藝節目事先有沒有劇本, 但是兩個人在節目裡面"演"的很真切, 我尤其喜歡兩個人唱歌的段落.
徐玄是個很喜歡吃地瓜的女生, 所以鄭容和送了他兩行地瓜田當生日禮物, 當徐玄兩眼閃閃發光的看著眼前這片田, 他先是很得意的說"不錯吧? 送田給你, 是個有能力的男人吧?"後來又不好意思的說"其實不是一整片, 只有兩行而已"實在很可愛.而徐玄準備給鄭容和的生日驚喜是唱"愛情光"給他聽. 因為沒有想到徐玄會是個彈吉他獻唱的女孩子, 鄭容和真的很驚喜, 整個臉頰興奮的發亮. "愛情光"是鄭容和作的詞曲, 當時網路上都盛傳是開始"我們結婚了"之後寫給徐玄的曲子. 徐玄很想問清楚但又不好意思, 一個問題繞來繞去就是不肯說出口, 倒是鄭容和一臉促狹, 從徐玄第一句"聽說這首歌是寫給初戀的呀?"就一直捉弄的反問徐玄"你想要問的就是這個嗎?""講出來嘛! 直接問我這首歌是不是寫給你的呀~"徐玄害羞的連說"是啦"都不好意思, 這個段落我真是百看不厭. "愛情光"是首好聽的歌, 再搭配上這樣的故事, 真是大大加分. 網路上有人剪輯了徐玄唱歌, "我們結婚了"的節目片段與鄭容和原唱的版本, 還有友善的中文翻譯, 真的是首好甜蜜的情歌呀~
我一向喜歡現場演奏的版本, 看了現場演唱才知道前面一段是另一個主唱的聲音, 更為細致溫柔.
節目另一個高潮是鄭容和的另一首創作曲"平語頌". 因為鄭容和大徐玄兩歲, 所以徐玄一直都對鄭容和講敬語, 沒辦法自然的講平語, 所以鄭容和寫了這首歌, 第一次兩個人吃飯的時候, 鄭容和提起這首歌, 還只有旋律, 後來兩個人合力把詞填上. 第一次透過節目看到一首歌創作出來的過程, 覺得很感動. 鄭容和平常時候只是個22歲的毛頭小朋友, 但是彈起吉他談起音樂的時候, 就變得魅力四射, 感覺得出來花很多時間在練習與創作上, 是真心的喜歡音樂, 於是聽他的歌曲覺得份外真誠. 兩個人NG了非常多次, 錄了video上傳到youtube上. 找的這個版本是有中文翻譯的
後來鄭容和重新編曲填詞後, 有了自己的版本, 將來會收錄在專輯中.
徐玄是個很喜歡吃地瓜的女生, 所以鄭容和送了他兩行地瓜田當生日禮物, 當徐玄兩眼閃閃發光的看著眼前這片田, 他先是很得意的說"不錯吧? 送田給你, 是個有能力的男人吧?"後來又不好意思的說"其實不是一整片, 只有兩行而已"實在很可愛.而徐玄準備給鄭容和的生日驚喜是唱"愛情光"給他聽. 因為沒有想到徐玄會是個彈吉他獻唱的女孩子, 鄭容和真的很驚喜, 整個臉頰興奮的發亮. "愛情光"是鄭容和作的詞曲, 當時網路上都盛傳是開始"我們結婚了"之後寫給徐玄的曲子. 徐玄很想問清楚但又不好意思, 一個問題繞來繞去就是不肯說出口, 倒是鄭容和一臉促狹, 從徐玄第一句"聽說這首歌是寫給初戀的呀?"就一直捉弄的反問徐玄"你想要問的就是這個嗎?""講出來嘛! 直接問我這首歌是不是寫給你的呀~"徐玄害羞的連說"是啦"都不好意思, 這個段落我真是百看不厭. "愛情光"是首好聽的歌, 再搭配上這樣的故事, 真是大大加分. 網路上有人剪輯了徐玄唱歌, "我們結婚了"的節目片段與鄭容和原唱的版本, 還有友善的中文翻譯, 真的是首好甜蜜的情歌呀~
我一向喜歡現場演奏的版本, 看了現場演唱才知道前面一段是另一個主唱的聲音, 更為細致溫柔.
節目另一個高潮是鄭容和的另一首創作曲"平語頌". 因為鄭容和大徐玄兩歲, 所以徐玄一直都對鄭容和講敬語, 沒辦法自然的講平語, 所以鄭容和寫了這首歌, 第一次兩個人吃飯的時候, 鄭容和提起這首歌, 還只有旋律, 後來兩個人合力把詞填上. 第一次透過節目看到一首歌創作出來的過程, 覺得很感動. 鄭容和平常時候只是個22歲的毛頭小朋友, 但是彈起吉他談起音樂的時候, 就變得魅力四射, 感覺得出來花很多時間在練習與創作上, 是真心的喜歡音樂, 於是聽他的歌曲覺得份外真誠. 兩個人NG了非常多次, 錄了video上傳到youtube上. 找的這個版本是有中文翻譯的
後來鄭容和重新編曲填詞後, 有了自己的版本, 將來會收錄在專輯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