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關於出版社工作內容的書, 以前的印象往往是來自於日劇與韓劇. 不過戲劇也往往著墨於編輯工作, 在截稿前夕盯著作者交稿; 面對名作家, 不止負責跟出版相關的事務, 還要照顧作家生活起居; 面對初出茅廬的新作家, 要幫忙整理思緒, 引導至值得出版的方向.....等等. 不過陳夏民說得更多, 包括書出版以後, 跟經銷商一起合作, 到通路跟採購說明書的主旨, 把握黃金一個月配合展開推銷活動, 假日擺攤, 書展布置......看到他在書裡面提到種種想要飛踢讀者的舉動, 都趕快暗自反省自己有沒有不小心踩到出版人心中的痛, 例如我很討厭書腰, 每次買完書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書腰丟掉, 因為放在書櫃裡面, 書腰很容易因為不小心的擠放而爛成一團, 不過陳夏民特闢了一章來說明書腰存在之必要, 讓我稍稍了解書腰的由來. 另外他也提到了看似雞肋的推薦人名單與序, 對我來說, 太多的推薦人名單往往會造成反效果, 看起來就像沒看過書內容的推薦序更是大扣分, 為什麼要找這麼多人來推薦呢? 是不是內容很空洞呀? 這個推薦人不像會看書的人? 連書都沒看完, 寫什麼序呀? 身為一個讀者, 心中的碎碎唸很多, 但是從幫忙賣書幫忙拉抬聲勢的角度來看, 就算沒有看書, 只是掛名推薦寫序, 似乎也都是一片好意, 身為讀者不喜歡跳過便是, 不要因此就不買這本書.
我知道出版業一直在萎縮很辛苦, 但看完陳夏民的血淚告白更是覺得我應該為出版業盡點心力, 不只是買書而已, 買書的時候, 如果不在乎就挑有缺陷的書, 讓它不至於被退回, 在倉庫裡終老; 看完書, 如果覺得有點心得, 就寫下來, 分享到blogger, 書籍討論網站, 線上書店書評等等, 讓更多讀者看到, 就算是節錄幾段話都好, 也許有的人就是被這幾段話給碰觸到, 如果可以, 附上書的圖片, 會讓人更有印象. 不要總是在網路上買書, 讓書店賺一點錢, 因為他們提供了展示空間, 活動機會, 有時候書不只是書, 如果透過活動跟作者或是出版社連結在一起, 產生的力量更大; 不只是買成名作家的書或是翻譯小說, 多嘗試一些還未成名的作家, 如果喜歡, 還可以幫忙宣傳, 所有的作家都是從有人賞識開始.
陳夏民三十歲的時候出來創業, 即使跌跌撞撞也比領人薪水思考的更多, 接觸的更廣. 更心甘情願 (即使不時想要捏爆滑鼠, 哈). 現在我也開始放假了, 就來開始這段從人生勝利組跌至失敗組的旅程吧.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29_69047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