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書名翻得有點讓人敬而遠之. 英文原名是"Religion for Atheists", 如果照翻的話是"給無神論者的宗教", 我覺得作者真的是為無神論者所寫, 當無神論者拋棄宗教的時候, 他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拋棄一些重要的東西, 作者在各章節中一一討論這些論點. 雖然書名很生硬, 但內容卻意外的好讀, 很多地方都引起我的共鳴.
我很喜歡談"教育"的章節. "我們為高等教育賦予兩項恐怕互相牴觸的任務, 一方面要教導我們如何謀生, 同時又要教導我們如何生活, 而且在我們的莽撞之下, 其中的第二項目標總是一片模糊又乏人問津."以前的人透過宗教的聖典來學習知識道理, 自從啟蒙運動把宗教從生活中剝離, 這項重任轉到"教育"上面. 相較於數理, 有所謂永恆不變的定律原理, 對於社會科學, 我們避談是與非, 學英文國文, 只著重文法修辭, 學歷史地理, 只著重年表事件, 而對於內容的意義與動機不深入討論, 尤其越是高等教育, 越是竭力避免跟道德面做連結. 我們說受教育能夠讓你變成一個會思考的人, 然後你就可以透過思考去建立自己的是與非, 對或錯. 在教育系統裡面直接跟你說要怎麼做比較好是剝奪一個人選擇的權利, 而且教育還跟你說"人性本善", 所以人最後一定會在思考之後趨近正確的一面. 這部份跟宗教的觀點竭然不同,
宗教一開始就把焦點集中在人們充滿困惑的面向, 認為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懂的如何生活. 人是懶惰的, 所以它制定各種固定的儀式讓人遵從; 人是健忘的, 所以它在佈道時, 在儀式中, 不斷重複聖典裡的句子, 迫使這些內容印刻在人的腦裡; 人是不思考的, 所以它要求神職人員務必把內容背後的意義講得簡單明瞭, 而且要跟生活切實結合, 才能讓意義落實; 人的想像力是缺乏的, 所以它透過許多方式, 例如繪畫, 音樂, 來激發人對美與善的感動. 裡面這段話我真的很認同: "所有人都擁有相當程度的智慧, 卻沒有足夠的力量在實際人生中付諸實行. 基督教指出, 教育的核心議題不是如何對抗無知-這是現行教育者的觀點-而是如何抗拒我們缺乏行動力的傾向."
比起以前, 我們涉取知識之容易, 資訊量之爆炸, 我們現在的困境真的是因為無知嗎? 思考是需要學習, 需要訓練的, 缺乏論點的了解, 辯證的過程, 我們不會因為知道康德的學說, 馬克思的理論就知道要怎麼面對貧富不均的問題. 教育的目標是要為我們省卻嘗試錯誤的經驗, 這樣的原則在科學領域中顯得平淡無奇也毫無爭議, 就像我們不會要求物理系學生自己推導出相對論, 卻對於在道德指引上裹足不前, 於是人們不斷重蹈覆徹.
另外談"體制"的章節也讓我頻頻點頭. "知識份子長久以來都對體制抱持著深刻的懷疑態度. 浪漫主義教導我們嘲諷體制的繁瑣頑鈍與一板一眼, 以及易於腐化的特性和對庸俗平凡的包含. 知識份子的理想形象成了一個不受任何體制度束縛, 鄙視金錢, 不碰俗務, 並且在心暗自以看不懂財務報表為傲. 浪漫主義頌讚個人英雄的成就, 宗教卻知道有很多事物是個人單憑一己之力絕不可能做到的, 要解決重要問題的複雜性絕對不能仰賴單一作者."正是因為我們鄙視體制, 甚至連同加入體制, 使用體制的人也不放過, 所以很多的問題事倍功半, 甚至完全使不上力.
不加入健保局制定規則, 要怎麼改革醫療環境? 通過濕地法, 以後要保護生態環境才有法源依據. 鄙視金錢, 相信錢是萬惡的淵藪更是讓我們寸步難行. "不論現代民主國家如何宣稱自己支持言論自由與意見的多元化, 但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觀都總是不免受到規模最大, 最有能力買下晚間新聞廣告時段的組織把持. 資金充裕的機構可以吸收一個世代裡最優秀的成員, 而不只是盲目的追隨者或不理性的信徒." 體制化才能使一些脆弱的層面變得容易辨識也比較能夠可靠的分享.
科學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改變, 這麼大的改變使我們過於樂觀, 相信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在商業, 醫療, 科技及民主政治下獲得解決. 我們也忘了如何感激, 從前虔誠而悲觀的祖先把收成, 食物, 良好的天氣等視為恩賜表達感激, 我們現在卻經常認為這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而享用的理所當然. 我們尤其放大了自己的挫折, 心碎, 怨恨, 懊悔, 而忘了成千上萬的其他人也有一樣的困擾, 更遑論這些煩惱基本上微不足道, 對比於銀河裡距離我們兩千三百萬光年的大熊星座, 這顆恆星不但對我們一無所知, 也絲毫不受我們的苦難影響. 宗教不斷提醒人們的這些觀點, 在我們捨棄宗教的同時, 也捨棄了這些價值觀, 這正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動機.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866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