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皮克斯創辦人之一艾德的半自傳, 從他立志做出第一部電腦動畫電影開始談起, 到皮克斯被迪士尼收購, 他如何協助迪士尼走出與皮克斯不一樣的動畫之路, 令我意外的非常好看, 並且值得一看.
皮克斯一直是電腦動畫的第一品牌, 推出的電影幾乎部部賣座, 但有趣的是, 他不像其他世界知名品牌有個指標性人物, 例如蘋果就想到賈伯斯, 微軟就想到比爾蓋茲, 臉書就想到馬克佐伯格, 亞馬遜就想到貝佐斯, 皮克斯一直是以一個工作室的樣貌出現, 在看這本書之前, 我連艾德的名字都不知道, 看完這本書後, 我相信這是皮克斯成功的原因. 那些才華洋溢的電影不是來自一個不世出的天才的頭腦, 而是一群很努力的聰明人, 合力創造出來的成果. 艾德很誠懇的寫下他們一路遇到的問題, 思考的過程, 克服的方法, 比起彷彿天縱英才的Jobs, Musk之輩, 以一己之力決定公司的方向並且獲得成功, 艾德的經歷對我們一般人來說, 更有學習參考價值.
在成立皮克斯之前, 艾德還經歷過兩個工作: 一個是紐約理工學院, 一個是盧卡斯電腦部門. 紐約理工學院是艾德的第一個團隊, 從一開始, 艾德就相信: 即使有被取代的風險, 還是要選擇比自己更優秀的人才. 雖然"雇用比自己聰明的人才"一直列在管理書的教條裡, 但真正做得到的管理人卻少之又少. 盧卡斯電影部門讓艾德脫離純學術環境, 開始學習如何說故事與製作電影, 皮克斯團隊在此時開始成形, 艾德第一次了解: 只要故事對了, 技術與視覺效果不一定要完美.
然而盧卡斯影業的財務問題, 艾德必需儘快為團隊找到買家, 不然只能關門大吉, 在這個時機, 他遇到了第三個老闆: 賈伯斯. 賈伯斯用五百萬從盧卡斯影業手中買下了製圖部門, 從此皮克斯誕生.
在皮克斯成立初期, 艾德描述第一個難題就是找出與賈伯斯的相處之道, 他從來不諱言擔心賈伯斯的強勢, 艾德的比喻很有趣: 就像海豚的迴聲定位來了解周遭環境, 賈伯斯利用語出驚人來觀察你是否有勇氣反駁他與捍衛自己的想法. 艾德最後找到與賈伯斯的相處之道: 如果意見分歧, 他會說明理由, 賈伯斯經常會駁倒他的論點, 所以他會花一個星整理想法, 再回去解釋一遍, 他可能會再駁倒, 但是艾德會繼續回去解釋, 直到以下三種情況中的一個發生: 第一種情況, 賈伯斯會說”我明白了”, 給他要的東西. 第二種情況, 艾德會發現賈伯斯是對的而停止遊說. 或是第三種情況, 爭辯沒有結論, 艾德會直接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如果出現第三種情況, 賈伯斯也不會質疑他, 他雖然堅持己見, 但尊重熱情, 他顯然認為如果一個人那麼相信一件事, 這件事就不會完全是錯的. 透過艾德的側寫, 賈伯斯比其他本自傳更為人性化,
在與盧卡斯影業的交易成立之後, 他擁著艾德說"無論發生什麼事, 我們都要忠於對方", 被自己創立的蘋果掃地出門, 顯然讓賈伯斯受傷甚深. 他的遠見也一再幫助皮克斯站穩腳步: 與迪士尼談判, 接受迪士尼的投資, 但保有技術, 並且在第一部動畫上映之前, 幫助皮克斯上市. 在第一部電影"玩具總動員"大賣之後, 艾德終於不用再擔心自己可能失業, 皮克斯可能要關門, 然而這僅僅是第一個難關而已.
一開始迪士尼要求"玩具總動員2"直接發行錄影帶, 但艾德很快就發現這與皮克斯的文化相衝, 團隊不知道如何降低標準, 製作"玩具總動員2"的團隊也不願被視為B級, 推出平庸的作品. 在這部動畫的製作過程中, 艾德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 點子來自於人, 因此, 人比點子重要. 把平庸的點子交給優秀的團隊, 他們或是修改, 或是拋棄, 另外想出更好的點子. 而好的人不僅只是最聰明的人, 而是可以引發合適化學反應的一群團隊. 要有好的化學作用, 超越階級的坦率非常重要, 透過有建設性的真誠建議, 團隊才有辦法建立信任, 拋棄無謂的防衛心. 很多人不喜歡失敗, 因為失敗表示你懈怠或是不夠聰明, 表面上拒絕失敗, 避免犯錯是崇高的目標, 但實際上過度思考只是讓團隊原地踏步, 並且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更難掙脫, 無法當機立斷更換方向, 主管的責任不是預防風險, 而是建立從挫折恢復的能力.
當公司越來越大, 面臨的挑戰是野獸與醜寶寶的平衡. 野獸指的是規模龐大的團隊, 需要不停的餵食材料和資源, 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果成了最重要的任務, 簡化過程或增加產能代替終極目標, 大家以為自己在做對的事, 但其實已經偏離方向. 醜寶寶是新的點子或作品, 他們往往不成熟, 脆弱, 也不完整, 看不出潛力, 這些是需要保護的部份, 野獸不是壞東西, 但一直複製證實能賺錢的點子, 只會扼殺醜寶寶的養份, 主管需要刻意保護未來, 支持挑戰系統的人. 新的點子往往帶來未知與混亂, 但未知不是敵人, 面對未知, 放開過去的做法, 才能帶來靈感與創意. 而創意也不是所謂的靈機一動, 百米衝刺, 反而像是馬拉松, 我們不知道未來會遇到哪些問題, 也不是隨時知道該怎麼做, 但只要避免發狂的急著找出口, 尋著一點光, 慢慢向前移動, 突然之間, 就會發現自己已經出了隧道, 站在明亮的陽光下. 有時候甚至發現, 眼前出現的這片新大陸也不是原來的目的地, 而是嶄新的處女地,那也很好.
艾德鼓勵皮克斯的主管要"堅持初衷, 輕持目標", 保持開放的心胸, 隨著取得的新訊息而改變目標, 只要初衷與價值觀保持不變. 艾德的下一個挑戰是賈伯斯決定要把皮克斯賣給迪士尼, 因為迪士尼的行銷與打造週邊商品的能力, 能夠幫助皮克斯站上更大更堅固的舞台. 但是迪士尼也有自己歷史悠久的動畫部門, 要如何讓兩間工作室能能夠平等獨立的發展? 首先艾德堅守任何一間工作室都不會參與對方的製作工作, 除了避免制度上的問題以外, 也是為了讓兩邊的員工能夠獨立生存, 解決自己的問題. 再來艾德得打破迪士尼之前過度重視不要犯錯的文化, 相較於列出實現目標的"完美"路線, 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實現這些目標上, 停止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不如沿路調整, 保持彈性, 邊走邊想. 事實證明, 拔除令人窒息的監督文化以後, 迪士尼的創意源源不絕, 接連推出"魔髮奇緣", "無敵破壞王", "冰雪奇緣"都票房亮眼, 走出與皮克斯不同的成功之路.
看完書後. 我反思自己的工作經驗, 我自己本來就是就是"邊做邊修正"的忠實信徒, 我總是有解決問題的信心, 不是因為覺得自己能力超強, 而是相信所有的問題都有相應之道, 也許現在我只想得出方法A, 但隨著新資訊的累積, 也許較好的方法B就會出現. 但我有時會懷疑自己沒有掌握終極目標, 只是想辦法出隧道而已, 所以"輕持目標"是容易的, 但"堅持初衷"才是困難的部份.
關於"創造容許犯錯的團隊", 最困難的部份則是建立能夠互相坦白的信任, 每個人都不希望自己表現的像白癡, 在主管面前總是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為了讓團隊了解他們每個人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責任, 有時候主管要忍著出手, 對於團隊提出的點子, 要刻意呵護, 找出好的部份大加讚揚, 對於缺點輕聲指出, 如此往復數回, 才有機會慢慢建立默契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