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 星期三

State Fair

State Fair 是一個固定會在秋季的嘉年華會,地點在達拉斯,我不知道其他州有沒有類似的活動, 不過德州這個活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大會的吉祥物是個超大型的牛仔,叫作 Big Tex,據說玩具總動員裡面的胡迪警長就是以這個牛仔為原型喔,當然還是胡迪帥一點啦! 

Big Tex 歡迎你!他會說:Thanks, you'll !


嘉年華會什麼都有,有吃的,還有遊樂設施,像是雲宵飛車,摩天輪,我們就坐了久違海盜船,非常好玩! 在德州有很多農場, 德州最大的農場 King Ranch, 有新北市加桃園市這麼大,在農場當然是開卡車, 而這個農場大到福特卡車為它們開了一條生產線, 專門生產 King Ranch 的卡車. 非常誇張! 農場會養很多的動物, 像是牛, 羊, 馬, 所以在嘉年華會裡也有牛羊馬的選美大賽,雖然不知道評審的標準是什麼,但我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嘉年華會的代表食物:烤火雞腿,超級大隻,一個人根本吃不完!

牽著牛出來的女孩看起來年紀很小,應該還是個小學生吧。


舉辦嘉年華會的場地裡面有個體育館, 這個週末剛好碰到大學足球賽 UT v.s. Okalahoma State University,比賽結束以後,散場的人塞滿了嘉年會場地,目測絕對有超過十萬人以上在場內, 這應該是我來美國以來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 

這裡還有很多像夜市的那種遊戲攤位,像是投籃呀,射汽球,吊酒瓶,獎品就是各式各樣的娃娃, 我的人品大爆發, 玩套圈圈, 賺回一個跟我一樣大的猩猩娃娃, 拿著超大娃娃走在路上, 吸引很多羨慕的眼光, 我覺得我的 2021 年可以結束了, 我已經用完一整年的運氣了。

一整年的運氣在這!
 

2021年11月2日 星期二

科羅拉多遊記(下)

Independence Pass

現在公司同事有一個正住在科羅拉多, 當他聽到我行程裡面有Aspen的時候, 他立刻推薦我一定要走 Independence Pass, 雖然走 I-70 比較快, 但 Independence Pass 路上的美景值得繞一點遠路.

Independence Pass 是一條山路, 一路爬升到3686公尺高, 沿著公路旁有一條秀麗的小溪一直傍著我們, 我猜測以前是條大冰河, 只是一直融化以後, 現在只剩小小一條小溪. 跟 Rocky Mountain 的 Trail Ridge Road Drive 一樣, 爬升到一定高度以後, 就沒有樹木, 只剩草坡, 最高處的風極大, 雖然是盛夏八月, 還是要把全身包緊, 免得吹風頭痛, 我覺得這條路線的美景更勝 Trail Ridge Road Drive, 但我也很想跟同事說, 其實台灣的南橫也有一樣漂亮的風景喔.

坐在車裡拍照, 有點難拍出 Independence Pass 的美麗, 但真的很喜歡
公路的最高處有個牌子
還有展望台讓你可以看看這個令人稟息的 360 度美景

Aspen

這是號稱全美最貴的小鎮, 這麼小的一個地方, 居然還有機場, 因為冬天的時候, 全美的有錢人, 歐洲的有錢人都會飛來這裡划雪. 夏天是淡季, 我們才有辦法住得起. 這裡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 Maroon Lake, 也是夏天來Aspen 的原因, 因為冬天整條路線會被雪覆蓋, 難度較高. 這裡到處是高級飯店, 我們決定找可以自己開伙的 Airbnb ((SnowVilliage), 解決這裡的三餐. Airbnb 不在Aspen 小鎮上, 是在附近 一個為了滑雪而生的度假村, 距離小鎮大約20分鐘, 我覺得夏天的價錢還不錯, 只是不知道這樣一間可以開伙的房子到了冬天會是多少錢.

Maroon Lake 可以自行開車前往, 但要八點以前就進去, 我沒來得及預約到個人車位, 所以就預約了Shuttle, 一個人 16 元, 票價每年都在漲價, 我之前有查到 8 元, 12 元的票價, 但到了 2021 年, 已經是 16 元. 另一個更誇張的是停車費. 我們需要把車開到 Shuttle 出發的地方, 以前是免費, 後來變成計時收費, 我們總共停了 5 個小時, 就是 30 元, 據說 Aspen 這樣一直漲價是想要勸退遊客, 控制小鎮的遊客數, 是全體鎮民一致的決定, "拎被不想要賺這麼多錢啦, 別來了!", 覺得這樣的願望挺霸氣的.

雖然 Maroon Lake 所費不茲, 但我覺得很值得, 是這趟旅程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景點. Maroon Lake 其實就位在下車處, 走沒十分鐘就會看到她的蹤影, 她這麼出名的原因是因為她就在 Maroon Bells的山腳下, 這是兩座超過 4300 公尺高的大山, 他們的山形美麗, 就像倒叩的大鐘, 而這美麗的山影恰恰就會倒映在 Maroon Lake 湖面上, 是最佳的拍照景點, 而且四季來照, 不同時間來照, 都會有不同的風情. 

當然我們不會滿足於只去 Maroon Lake 囉, 最受歡迎的路線長約 10 公里, 可以一路爬到另一個高山湖, 不少人背了大背包, 選擇在高山湖邊紮營, 這樣還可以欣賞到最美的日出與日落. 我在網路上看了春天與秋天的照片, 都非常漂亮, 尤其是秋天, 到處是美麗的金黃色, 真的讓我心神嚮往, 覺得值得再來一次.

Maroon Lake 與 Maroon Bells, 像大鐘的兩座山頭超級美麗

路線終點的高山湖, 不少人來在札營, 感覺一定很棒

沿路都是很美的山, 拍照拍不停

但是! Aspen 真的很貴, 我們唯一一餐在餐廳吃, 是網路遊記人人推薦, 宣稱其物美價廉的"White House", 三明治的確是不錯吃, 但是三個人吃下來也破百了, 油價的單價也是來到破天際的 5 美元, 與科州其他城市大約 3 美元相比, 德州是 3 美元以下, 就知道 Aspen 小鎮物價不是普通的高.

像這樣的三明治, 三份要破百美金喔!

Garden of the Gods Park

Colorado Springs 位在 Dever 南邊, 距離大約一個小時, 應該算是 Dever 的後花園, 這裡最熱門的景點就是 Garden of the Gods Park, 眾神的花園, 非常大的口氣, 這裡最特別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石頭與巨大岩壁, 遠遠的可以看到 Red Rocks Park and Amphitheatre, 算是同一個地質, 當初這塊土地原本屬於私人, 但他覺得這樣的景色太特別, 應該讓所有人共享, 所以捐給了政府. 所謂眾神的花園應該也是覺得這種巨石雕刻只是神才做得出來吧. 

這裡的岩壁如果事先申請, 可以開放爬岩, 岩質相當不錯, 感覺爬起來一定會很過癮. 不過要住意的是, 雖然入口處有大停車場, 但因為區域很大, 大部份人都會開車進去, 但裡面的停車位就比較有限 , 我們繞了兩圈, 才找到地方停車, 還要頂著烈陽走路, 水千萬要帶夠!

神才造得出來的奇石

專業攀岩

不專業攀岩

感想

科羅拉多就像台灣一樣, 到處都可以看得到山, 要不是科羅拉多物價比較高, 旅程中間數度我都興起如果能搬來這裡住, 真的很不賴. 科州是個四季截然不同的地方, 很多人最喜歡它的秋天, 因為Aspen tree 會變成金黃色, 非常夢幻, 看來要再計劃一次了.

網路偷的, 金黃色的Aspen tree, 如夢似幻

科羅拉多遊記(上)

科羅拉多在德州的上方, 是著名的戶外天堂, 夏天可以爬山, 冬天可以滑雪, 還有著名的 Rocky Mountain 國家公園. 離開台灣我最想念的就是山了, 德州很平, 舉目望出去就是無邊無際的天空, 很難看到高山, 所以我一直很想去科羅拉多. 原本計劃開車帶著家裡的兩隻狗, 一同前往, 但是一查之下, 發現很多地方為了保護當地生態, 都禁止帶狗進去, 這樣我們千里迢迢開車到科羅拉多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最終還是選擇把狗送去旅館, 我們搭飛機到丹佛, 開始整趟行程.

在計劃行程的時候, 就發現科羅拉多州挺龜毛的, 很多地方都要事先預約才能前往, 例如 Rocky Mountain 國家公園, 除了要國家公園門票, 還要再申請一個 time entry pass (time entry pass 申請網站), 最熱門的 Bear Lake區域的 time entry pass 還與其他區域分開. 有的地方可以自行開車, 但必須在特定時段, 例如早上八點以前, 其他時段就要搭乘 shuttle. 有的熱門區域很早就會額滿, 像Rocky Mountain 的 Bear Lake 區域, 如果沒有事先預約到, 就必須在前一天五點搶票, 好險同伴夠幸運, 有搶到一天的票. 有的區域預約不到自行開車的名額, 只能坐貴貴的 shuttle. 有的區域我沒有想到也要預約, 像是 Mt. Evans Scenic Byway, 結果跑去吃了閉門羹. 來科州旅行, 如果沒有事先做功課, 幾乎註定會敗興而歸.

加州的野火

飛機剛降落 Denver 時, 我們就發現整個天空都灰灰的, 但也不是雲層密布的緣故,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一問之下才知道居然是因為加州的野火飄過來了. 真是讓我們太驚訝了, 加州與科州中間還隔了內華達州與猶他州耶, 煙居然就這樣一路飄到科羅拉多, 威力還這麼強, 空氣混濁到遠方的山都看不清楚, 那加州該是什麼樣可怕的光景呢? 不過煙沒有久留科羅拉多, 繼續順著風勢, 往北去蒙大拿了. 平常在德州看慣了藍天白雲, 甚至是沒有一片雲的超級藍天, 看到灰濛濛的天空, 頓時感到很陌生, 讓我想到該不會台北的天空一直都是這樣灰濛濛的吧. 突然覺得有點感傷, 我已經想不起台北的天空是什麼模樣了.

Red Rocks Park and Amphitheatre 紅岩劇場

這是一座在天然岩壁中建造而成的劇場, 座位就在巨大山壁之間, 這裡會舉辦很多的表演活動, 本來我非常想買當天晚上音樂會的票, 一張票大約 140 美金, 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行程那天晚上的票特別貴, 同伴表示興致缺缺, 只好作罷, 改成白天前往. 劇場非常有氣勢, 沒想到白天的劇場也這麼熱鬧, 有非常多來做運動的當地人, 有的是跟著老師做瑜珈, 有的是自己沿著一層層的階梯慢跑, 還有的利用階梯來做深蹲練大腿, 在美麗的陽光下, 這些運動的人的汗水也閃閃發光, 每個人的身體都很健美, 我還看到一個挺著肚子的孕婦也在一階一階的深蹲+上爬, 感覺生活在科州, 如果不愛運動, 應該會倍感壓力.

天然巨石氣勢很驚人

運動團體班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我們在這裡待兩天, 可惜的是我一到這個區域就開始頭痛, 應該是高山症的症狀, 雖然我們已經有安排前一晚先到 Estes Park 小鎮適應高度, 但還有頭痛欲裂, 吃了藥也沒有緩解, 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高山症, 真的很不舒服, 好在如果身體有在動, 會稍微舒緩一點, 所以還能去健行. 

第一天我們幸運的前一天預約到 Bear Lake 區域, 可以去走最熱門的路線: Bear Lake → Nymph Lake → Dream Lake → Emerald Lake, 全程大約六公里, 難度不高, 連接了四個漂亮的高山湖, 非常值得. 因為遊客很多, 所以我們趕著早上六點就入園, 又聽說最靠近 Bear Lake 的停車位很容易滿, 所以我們提早停車, 坐接駁巴士進去. 雖然才六點出頭, 但車子已經不少, 只剩少許空位, 不少人預約露營地, 住在裡面, 一早去湖邊看日出, 看來大家為了玩都很認真呢.

整個路線一路爬升, 但一路風景都很美, 不時有非常好的展望, 雖然是八月盛夏, 山頭仍然有積雪, Bear Lake 就在入口處,  可以先環湖走一圈再開始走. 在山林裡走一陣子, 就會看到 Nymph Lake, 她是個小巧秀麗的荷花睡蓮池, 接著走出山林, 可以看到國家公園裡各個俊俏的山頭, Dream Lake 範圍最大, 是長條形的. 奇怪的是, 我看到有人在釣魚, 咦, 可以在國家公園裡面釣魚嗎? 我最喜歡 Emerald Lake, 座落在大山腳下, 湖水應該就是來自高山的融雪, 非常清澈冰涼. 下山走回到停車處, 大約是中午過後. 我們準備前往下一個行程: Trail Ridge Road Drive.

Bear Lake 環湖走了一圈, 很寧靜很美

小巧的Nymph Lake長滿了睡蓮與荷花

出了樹林以後, 展望很好, 可以看到美麗的群山

Dream Lake 範圍最大, 呈長條型

Emerald Lake 就是路線的終點, 需要原路折返. 座落在山腳下, 湖水超冰涼

Trail Ridge Road Drive 也是第一次來Rocky Mountain 必走的路線, 它就像是台灣的南橫, 公路一路爬升, 會爬升到3595左右的高度, 那裡有個全美最高的遊客中心. 當爬升到一定高度後, 樹木已經無法存活, 只剩下低低矮矮的草坡, 很多地方都是 360 度的大景, 非常非常漂亮. 

下方是最高的遊客中心, 可以看到Trail Ridge Road Drive一路爬上來
後面可以看到明顯的森林界線, 再往上就只剩草坡了

Rocky Mountain 國家公園裡面比較短的路線都位在 Bear Lake 區域, 其他的路線可能動輒7, 8個小時以上, 比較難以成行. 如果沒有露營登山準備的話, 最好都預約 Bear Lake 區域. 如果沒有預約到time entry pass, 可以考慮參加個騎馬行程(騎馬網站), 可以騎馬在山路裡面走, 看起來也很好玩, 可惜的是我天真的沒有事先預約, 當天前往的時候, 已經全部額滿, 非常傷心. 只好留在 Estes Park 小鎮逛街買紀念品. 這次 Rocky Mountain 留下不少遺憾, 也沒有看到動物, 都說 Rocky Mountain 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不時可以看到 Elk, 甚至是 Bear, 但我們只看到花栗鼠與土撥鼠, 看來只能下次再來了.

花栗鼠到處都可以看到

土撥鼠忙進忙出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美式足球 UT Austin V.S Okalahoma State University

繼前幾個禮拜去看了大聯盟棒球比賽, 這次我去了美式足球比賽現場, 不過我看的不是 NFL, 而是大學足球比賽: UT Austin 對 Okalahoma State University (OST),  賽場就在 UT Austin 的體育館. 在自己的主場裡面, 全場逼近十萬人, 全部穿上代表UT的土黃色, 不管是帽子, 或是T恤, 或是洋裝, 或是髮帶, 連我也趕在星期四, 去買了一件T恤, 穿上土黃色, 比出手勢, 你就成了這十萬人的一份子.

德州有種牛的品種非常有名, 叫做 Longhorn, 他的牛角非常的長, 可以逼近兩公尺, 所以我們的代表手勢就是伸出食指與無名指, 代表牛角, UT Austin的球隊也叫作Longhorn, 非常能夠代表德州. 很多人喜歡大學比賽勝過職業比賽, 因為觀眾非常有向心力, 他可能是因為喜愛 football 這個運動, 可能是因為是 UT 的校友, 可能是因為住在 Austin, 所以支持 Austin 的球隊, 大家齊聚在會場, 真的會有一家人的感覺, 聽說 UT Austin 雖然戰績沒有前十, 但卻是大學聯盟裡面數一數二賺錢的球隊, 看到現場這麼多熱情觀眾, 年齡層從小的到老的都有, 不難想像為什麼球隊會這麼賺錢.

穿上代表UT的土黃色, 比出牛角, 大家和樂融融

比起大聯盟比賽的冷靜, 美式足球的比賽現場真是嗨翻天. 首先比賽開場前會有樂旗隊的表演, 他們一邊吹奏樂器, 一邊排出各式各樣的隊形, 像是Texas的字母, 德州的形狀, 牛頭, 超級厲害. 最妙的是, 表演結束, 會牽一隻真正的 Longhorn 出來跟大家見面, 好可愛! 啦啦隊不像大聯盟只是裝飾品, 他們又是跳舞, 又是前空翻, 還會有人站在另一個隊員的肩上表演, 完全就是特技, 非常好看. 場地雖然大, 但是居高臨下, 其實可以看得很清楚, 大螢幕也會立刻重播剛剛的近距離畫面, 讓大家都跟得上節奏. 

德州以州旗為榮

排出Texas

排出德州的形狀
看完今天這場比賽, 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式足球是全美國最賺錢的運動, 因為比賽氣氛營造的非常熱鬧, 即使像我這種一年只會看一場Super bowl的一日球迷都會覺得門票很值得! 

雖然 UT 輸了,  大家還是非常支持的比出牛角手勢, 很有愛!

Formula 1

準備散場, 心滿意足
當初在 Netflix 上看到 Formula 1飆速求生的記錄片, 開始認識這個比賽, 對這個比賽產生興趣, 後來查到 Formula 1 居然在德州就有一站, 還是在 Austin, 那還不給它去一下! 其實 Formula 1 在美國一直不太主流, 光看參賽的車廠都沒有美國車廠, 全部都是歐洲車廠, 就知道這個比賽在美國有多冷門. Netflix 這次上 Formula 1 記錄片, 據說是因為 Formula 1  加入了美國資金, 美國老闆想要打開美國觀眾的大門與口袋, 所以才拍了這個紀錄片. 

比賽場地, 萬頭鑽動

上個週末比賽場地應該湧入了超過 40 萬人, 但上個週末真的非常熱, 那個太陽曬在身上臉上是會痛的, 而且整個場地很大, 雖然車手開一圈只要一分多鐘, 但我是用走的, 我買到票比較便宜(雖說便宜, 也要三百多美金哩), 沒有看台座位, 要自己背著椅子找空地坐下來, 於是我們就在豔陽下, 背著椅子走到快要往生. 不過也多虧了第一天有走這一圈, 選定了目標地點, 第二天正式比賽的時候, 我們一到會場, 就直接前往目標地點, 節省不少時間. 最好的地點當然被已經被劃給看台區了, 例如終點, 轉彎容易超車的地方, 沒辦法, 這就是資本主義, 有錢的是大爺.

我們挑了一個有大螢幕的地方, 好處是可以透過螢幕看到車子在不同地方的表現, 壞處是草地有點斜, 基本上我們根本沒辦法坐在椅子上, 會整個人向前傾, 後來只能直接坐在草地上. 枉費我們背椅子. 不過比賽現場還是很令人興奮, 尤其這場的冠軍不再是以往的 Hamilton, 而是Max Verstappen, 讓所有觀眾都起立鼓掌, 大聲歡呼, Max也在這場比賽之後,  積分超過 Hamilton, 成為世界第一! 

Hamilton 已經拿了六年的世界冠軍, 大家都在等 Max 何時能把 Hamilton 拉下來. 雖然在 Netlifx 紀錄片裡面, Max 好像是個把 Daniel Ricciardo 從紅牛擠走的壞人, 但實際上那只是剪輯玩的手法, 營造故事性. 現實中 Daniel 與 Max 的感情相當不錯, 而 Max 一看就是那種為賽車而生的人, 他完全專注在賽車上面,  不像 Daniel 這麼有趣這麼健談, 紀錄片如果拿 Max 當主角, 一定會很枯燥, 所以記錄片才選了 Daniel 當主角. 但來到比賽現場, Max 獲得最多車迷支持, 很多人都身穿代表他的 33 號車衣, 完全展現他的人氣. 

跟討喜的Daniel照一張

不過我覺得我應該不會再去現場看 Formula 1了, 因為現場只能看到賽道的一小部份, 還不如電視轉播可以補捉到超車的瞬間, 而且現場完全沒有遮敝, 真的好熱, 旁邊外州來的人忍不住跟我抱怨, 問我德州要這樣一路熱到什麼時呀? 你們怎麼受得了?我也受不了呀!如果下次還有機會現場看F1, 希望是在飯店陽台, 車來的時候, 再優雅的拿著香賓出來加油, 哈哈.

等shuttle等了超過一個小時, 主辦方非常不給力, 還收這麼貴的錢, 遜!

2021年10月8日 星期五

大聯盟棒球賽: 太空人 v.s 天使

在台灣的時候就會和老公一起去看棒球, 我們都是Lamigo的球迷, 所以有時間, 就會開車去桃園棒球場看球, 為什麼不就近在台北新莊看棒球就算了呢? 因為Lamigo把主場氣氛弄得一級棒. 有各種應援口號還有歌曲讓大家一起跟著喊跟著唱, 比賽贏球還會放煙火, 很歡樂. 

美國有全世界最厲害的棒球職業聯盟, 來美國後, 就一直盤算著要找機會去看棒球賽. 之前找了個週末在家附近看了 3A 的比賽, 戶外的球場整理的非常漂亮, 老公說, 如果 3A 這個球場你就覺得好棒的話, 那你一定要去看看大聯盟的場地, 那又是另一個檔次了.

這週 LA 天使隊來德州, 雖然天使隊是目前全聯盟戰績最差, 但它有最大的看點, 全聯盟的奇蹟男孩: 大谷翔平. 大谷真的非常驚人, 通常頂尖的球員只會在一個領域表現傑出, 偶爾有些球員既會投球又會打球, 但還是會挑一個項目做為主攻, 但大谷是名符其實的二刀流, 他右手投球, 左手打球, 兩個領域都表現的非常好, 目前是聯盟的全壘打王, 投球的實力也是穩居先發, 很多比賽他都是上半局在場上投球, 下半局又擔任二棒, 上場打擊, 有人會質疑教練, 這樣不會操壞大谷嗎? 但教練表示這是大谷要求的, 他也評斷大谷有這樣的體力與實力, 所以就放手讓大谷去創造記錄. 大谷翔平的日文名字是おおたに しょうへい, 所以每次他上場, 球賽轉播就會很興奮的說, It's show time (與しょう同音)! 感覺我們正在見證一個天才球員的誕生, 鄰居也是天使隊的球迷呢!

我們開了三個小時到休士頓, 先是去吃了韓國烤肉與鮮芋仙, 飽餐一頓後晚上六點再前往大聯盟球場. 球場在市中心, 是有屋頂的大巨蛋, 裡面有空調, 果然大聯盟的球場規格完全不一樣. 可惜這場比賽大谷沒有擔任投手, 打擊也有點熄火, 只打出了一個一壘安打, 但去現場看球, 還是很爽. 大聯盟有啦啦隊, 雖然比起台灣棒球啦啦隊略遜, 台灣棒球隊又唱又跳, 非常有活力, 大聯盟的啦啦隊只會擺擺姿勢, 揮手微笑, 現場的 DJ 也普普通通, 偶爾才放一下音效, 不過美國的棒球場就像一個家庭聚會場合, 很多一家大小前來, 大家都在喝酒聊天, 沒有全神貫注的在看比賽, 不會在每個球員上場的時候幫球員喊口號, 只有在球員表現不錯的時候, 幫球員鼓掌歡呼, 然後又回頭繼續閒聊,  很多人也沒有看到比賽結束, 可能六, 七局就走了, 場上的勝負不是那麼重要, 找個場合大家聚在一起才是重點.

棒球場的入口
棒球場就在市中心, 所以背後都是高樓大廈
主場的火車, 如果主場有打出全壘打, 火車就會開動

夏天就是要泡水呀

面對德州的夏天, 最好的消暑方面就是泡在水裡. 這裡雖然不靠近海, 但卻有很多大湖, Austin市中心有條充滿活力的大河, 很多人都來這裡玩獨木舟, 划SUP, 更棒的是, 這條河的支流會有冷泉冒出來, 就像蘇澳冷泉那樣, 終年20度. 當外面溫度逼近 40 度的時候, 就算是大湖的水溫也會被弄得溫溫的, 但是來到這條支流, 就是20度, 泡在水裡面超級舒服. 這條支流就在市中心的公園裡面, 如果住在downtown的話, 每天都可以來這裡溜狗, 跑步, 太熱的話, 就直接下水泡一下, 非常的親民. 

最近我們忍受不了誘惑, 趁著特價也買了SUP的版子, 打算就近找個社區的公園湖水為它舉辦一個下水典禮. 德州的夏天會一路到十一月, 應該還可以有很多出場機會. 

直接在河上辦party啦, 後面的高樓大廈證明這真的是在市中心

別人家的狗都可以乖乖的站在SUP上, 我們家的狗超級怕水

SUP下水典禮, 新買的板子是充氣的, 站起來比較不穩

阿福卡

在美國沒有車就等於沒有腳, 光靠內需就養出了三大車廠, 但除了福特有進台灣以外, 其他兩家都沒有進臺灣, 而且福特在台灣還賣得很差, 福特幾年前還宣布他們會停了房車的產線. 奇怪了, 不做房車的話, 那美國車廠都在做什麼車呀? 其實在美國最暢銷的車款不是房車, 不是休旅車, 而是卡車. 去年銷售的前三名都是卡車, 福特做的卡車連續39年在美國都是銷量冠軍. 難怪人家可以很跩的說, 我們不要做房車了. 

卡車還有各式各樣的配件, 只要你想你有錢, 就可以永無止境的改裝它. 尤其在德州, 卡車更是隨處很見, 路上超過一半都是卡車吧. 剛在這裡開車, 很討厭在晚上開車, 因為這裡路燈不多, 對向的車燈就會顯得特別亮, 卡車的車身又比較高, 所以常常會被他們閃到眼睛, 覺得都看不到路, 感覺很危險. 美國人喜歡卡車是有原因的, 因為他們常常需要載很多東西, 例如週末要出去玩的船, 水上摩拖車, 露營用的拖車, 就算是平常也很有用, 不管是載材料載工具都很方便.

因為太常需要載東西, 不管是採買或是出去露營, 漸漸開始覺得休旅車不夠用, 都要把東西擺到頂去了. 就在上個星期, 我們也入境隨俗的買了一台卡車, 福特F150, 取名為"阿福卡", 我的鄰居看到的時候, 非常欣慰的說, 你們要成為德州人了呢, 以後不用再怕卡車車燈閃我眼睛了, 希望能趕快讓阿福卡掛上拖車出遊去!

是台二手車, 但交車的時候還是要用假掰的蝴蝶結裝飾一下

阿福卡停不進車庫, 只能在外面風吹日曬雨淋, 但卡車就是要勇健呀!

MINEBOOK掘冊--匱乏經濟學

 

《匱乏經濟學》的作者研究如何幫助窮人脫離貧窮. 在印度的蔗農一年收成一到兩次,而蔗農只有在收成的時候才會領到收入, 蔗農可能在今年六月收成的時候拿到一筆收入,這個時候對他來說相對有錢,到了隔年四月、五月收成前他的錢用光了, 就進入相對貧窮的時候. 在他們的研究裡面, 對農民在不同時候進行同樣的邏輯測驗與心理測驗, 結果發現, 同一個農民在貧窮的時候智力及自制力比他在有錢的時候低了很多, 這是為什麼呢? 難道貧窮真的會讓人變得比較笨嗎?

其實是因為這些人進入了「匱乏心理狀態」, 這種匱乏感會佔據一個人的心智, 以致於降低他其他方面的能力, 像是自制力, 判斷力或是邏輯思考. 而這種匱乏心理狀態也不僅僅發生在金錢的匱乏上, 任何一種匱乏都會讓我們進入這種心理狀態, 現代人最常見的時間匱乏, 時間總是不夠用, 或是情感匱乏, 感覺孤單, 甚至是自己主動要減肥所造成的卡路里匱乏都會讓人進入匱乏的心理狀態.

匱乏所引起的心理

我們都有趕deadline的經驗, 明明三個星期前就知道這個禮拜是交件期限, 排了很完美的計劃, 只要每天都花一個小時, 就可以輕鬆完成. 但每次一準備要開始做事, 就會開始東摸西摸, 一不小心一個小時過去, 卻什麼都沒做. 慢慢的原本寬裕的時間變成迫在眉截, 最後不得不熬了好幾天夜才在最後一刻完成, 還覺得自己的能力只會在最後一刻爆發, 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專注紅利」. 當接近deadline時, 製造了一個時間的匱乏, 當危機就在眼前時, 我們的全副精神, 所有心力都會火力全開, 我們不會再被周遭無關緊要的小事給分心.

專注紅利幫我們創造一個絕對的空間, 把其他事物秉除在外, 讓我們專心一意眼前的問題, 得以發揮超乎平常的能力, 這是它帶來的好處. 但是它也讓我們忽略這個空間以外的事物, 讓我們變得狹礙. 這是作者所說的「隧道效應」. 我們在漆黑的隧道裡面, 眼前只看到隧道另一頭要解決的問題, 很容易讓我們忽略其他要考慮的面相. 而當我們只從一個面相看問題時, 就很容易做錯決定. 例如我是個工程師, 每天都在幫客戶解問題, 時間總是不夠用. 但如果我能夠離開隧道, 花點時間整理出這些問題的共通點, 就可以想出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法, 一次性的解決同類型的問題, 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最佳解法, 但如果我一直待在隧道, 就看不到這些問題的共通點, 這就是「匱乏陷阱」. 我因為時間不夠用, 讓我的全付心神都拿來追趕落後的進度, 結果反而讓我沒有心力去找到最佳解, 時間是我最匱乏的東西, 我卻沒有把它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 結果越做越忙. 越做時間越不夠用.

「匱乏陷阱」指的是我們專注在自己的匱乏上面, 結果反而製出更多的匱乏. 錢不夠用的人一直都在想怎麼省錢, 怎麼補上錢的缺口, 結果為了省錢, 不付醫療保險, 結果一次大病就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不夠用. 為了補上這個月的缺口, 去借了高利貸, 雖然這個月的缺口補上了, 卻在以後製造出更多的欠款. 節食的人對食物更敏感, 更容易聽到別人在討論吃什麼, 聞到食物的味道, 結果滿腦子都在想食物, 要花更多的心力克制自己不要吃. 甚至情緒上的匱乏感也會帶來一樣的效果. 孤單的人更容易注意到手牽手的情侶, 覺得別人不對自己微笑是因為自己很無趣, 而不會想到可能只是對方心情不好. 匱乏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 雖然它讓我們的心智專注在匱乏的事物上, 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但同時間它也窄化了我們的思考, 降低我們理解力, 洞察力, 控制力, 一不小心就落入匱乏陷阱.

如何脫離匱乏陷阱?

作者在印度研究貧窮問題的時候, 發現很多攤販每天都要花一千盧比來買貨, 一整天工作下來, 收入大約是一千二盧比, 但因為買貨的一千盧比是借來的, 所以有利息要付, 作者覺得賺的錢拿來付利息太可惜了, 如果這些攤販不用借錢的話, 是不是有一天就可以脫離貧窮了呢? 於是他先幫這些攤販出這一千盧比, 一開始的確有改善, 這些攤販不再負債, 生活狀況逐漸好轉. 但是他發現, 二, 三年後, 很多攤販又會重回負債人生.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通常都是一筆緊急的開銷出現, 例如家裡有人生病, 有人結婚, 一千盧比僅僅能幫助這些攤販不再負債, 但生活費總是剛剛好, 沒有能力存錢. 當不預期的花費出現時, 他們就不得不再去借錢, 借的錢產生的利息就讓原本恰恰好的生活費開始短缺, 他們就會再去借錢, 又產生更多的利息, 這就是惡性循環的開端. 所以比起給窮人教育, 技能訓練等幫助, 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提供小額的緊急救助金, 幫助他們度過突發狀況, 避免開啟借錢的循環.

很多人會覺得陷入貧窮是人的問題, 是因為這些人沒有自制力, 不懂得存錢, 沒有未雨綢繆. 但我們要從兩個方向去想, 第一: 沒有人是不會犯錯的, 是人就會有心智軟弱, 沒有自制力的時候, 我們不應該認為只要你犯錯, 就是你的問題, 第二: 沒有餘裕的人犯了錯要付出比較高的代價. 例如我今天忍不住買了一件新衣服, 大不了就是下個禮拜不要上餐廳吃飯. 但其他人可能是下個禮拜都沒錢吃飯, 這種代價就比較大.

如果能夠從體制上面著手, 設計一些比較不會導致失敗的方法, 像上述講到提供小額的緊急救助金的方法就是創造彈性, 讓人能夠處理緊急狀況, 避免失敗. 我們也可以設計一些方法是讓人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付出太高昂的代價. 例如有的學生可能因為家境問題而缺課, 但因為課程一直連續, 結果他因為一, 二次缺課開始跟不上, 聽不懂, 最後乾脆就不來上學了. 這代價就太高昂了. 如果我們能夠提供一些不同進度的課程時間, 讓這些學生即使缺課, 也還有機會補上進度, 那麼他們是不是有比較高的機率受到完整的教育?

感想

作者的研究是從貧窮出發, 但他所提出來的匱乏心理其實可以延伸到我們每個人身上. 現在的每個人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當我們在做計劃, 排事情先後順序的時候, 我們會把事情分成四個象限, x軸是緊急程度, y軸是重要程度, 如果又緊急又重要, 當然沒有問題, 我們會排在最優先去處理. 但我們常常會犯一種錯誤, 是忽略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而一直在做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結果時間沒有用在真正最有效率的地方, 因為我們陷入了匱乏心理狀態而不自覺. 如果要避免進入匱乏心理, 就要保留寬鬆, 預留犯錯空間, 降低錯誤所要付出的代價, 這幾個秘訣小致個人, 大致組織都很有幫助.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2_1075323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9月29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馴羊記

 《馴羊記》是一本小說, 但又像是作者的旅遊見聞筆記, 虛實夾雜, 作者寫了西藏的歷史, 寫了西藏的生態, 寫了那裡的牧民生活, 也寫了那裡的政治現況, 非常精采. 

最巧妙的是, 作者還在書裡面假造了一本日文書, 書名也叫《馴羊記》, 是一個日本僧人所留下的日記, 他為了學習佛法, 在1960年代前往西藏, 達賴喇嘛已經逃離西藏, 中國對於西藏的進出管制非常嚴格,  僧人必須從尼泊爾才能繞道進入西藏.  僧人還透過他所侍奉的藏傳佛教大師桑吉仁波切口述, 記錄下西藏被中國接收之初的過程. 於是我們在同一本書裡面, 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西藏.

西藏的佛教

西藏的佛教信仰是藏人的生活核心, 很多人一生最大的心願就是去拉薩朝聖. 位於拉薩的大昭寺有個國寶, 是釋迦牟尼的十二歲佛像. 據說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 曾經讓工匠依他八歲, 十二歲與二十五歲的模樣做了三尊佛像, 當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 印度把八歲像與十二歲像這兩個無價之寶送給了中國皇帝, 後來唐朝的文成公主, 嫁給了當時一統西藏的松贊干布王, 公主就把這兩尊佛像帶來西藏, 建了小昭寺來八歲像, 建了大昭寺供奉十二歲像. 這兩尊佛像在這裡被虔誠的藏民供奉了千年之久, 但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時候, 八歲佛像被砍成兩截, 只有十二歲像僥倖逃過一劫, 被完整保存下來. 而二十五歲像則是在更早之前, 就毀於印度的戰火之中. 從此以後, 世上只剩一尊佛祖的真人像, 對於許多佛教徒而言, 見到這尊佛教就如同見到佛祖本人, 意義非凡, 恨不得把一生所有的積蓄都奉獻給佛祖, 僧人會把信徒奉獻的金箔一層一層貼到佛祖的臉上與身上, 結果佛像變得越來越圓潤, 後來不得不每隔一個月, 就把過多的金箔刮下來, 並且重新描繪佛祖臉部的細節, 這些刮下來的金箔則拿去修補大昭寺的金頂. 

看到書中這段描述, 我不禁開始想像一個越來越豐腴的佛祖, 是不是就像人有錢以後, 開始錦衣玉食, 體態也會變得越來越寬一樣呢? 而且如此反覆的重繪佛像臉部, 他還會是原本的模樣嗎?一個已經不像釋迦牟尼本人的佛像, 還有見它如見真人的意義嗎? 這好像那個哲學問題喔. 特修斯之船, 如果有一艘船, 在航行的過程中, 一個一個換掉原本的零件, 那麼這艘船還是原本的船嗎? 如果不是的話, 那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是原來的船了呢? 這個問題就像當我們說西藏不是原來的西藏, 那麼是從哪一刻開始不算呢?

西藏的生態

藏人放牧是青康藏高原的主要經濟來源與生活方式, 好的牧羊人會觀察草原的生態, 確保一個地方不會因為放牧太過密集, 牧草來不及長出來, 或是長期被閒置, 以致於牧草已經被灌木叢可取代, 藏人傾聽環境的聲音, 維繫好彼此的距離. 但中國接管西藏之後, 共產黨認為放牧是一件非常沒有效率的事, 土地就是要用來生產, 於是大舉把草原破壞掉, 改去種糧食, 但這些植物根本無法在青康藏高原存活. 草原的生態被破壞以後, 寸草不生,  中國政府不肯承認集體農場的錯誤, 反倒把草原荒漠化怪到藏人的放牧方式, 要求這些代代放牧為生的藏人遷離草原, 去工廠工作.

西藏高山林立, 每座山都有山神, 每個村里都有負責保佑族人平安的神山, 雖然佛教是藏人的主要信仰, 但藏人也拜山神佛. 在藏人的心目中, 佛祖菩薩比人高了不知多少境界, 所以人類向佛求什麼都可以, 但山神跟人類比較接近, 他雖然有一些人類沒有的力量, 但你不能太貪心, 向山神祈求太多, 這樣山神會生氣. 西藏山區有豐富的礦產, 中國政府接管以後, 開始修建公路, 只要偵測出礦脈, 就用大批火力把山炸出坑洞, 讓礦工入駐開始開採. 因為採礦活動, 這些土地會有大量的重金屬污染, 這些粉塵, 懸浮顆料要嘛飄散到鄰近地方, 要嘛進入地下水或是河流, 這些空掉的山脈也會造成土地塌陷. 在高原的開採成本本來就比較高, 只要成本入不敷出, 這座礦場就被廢棄, 於是西藏的山被炸得千瘡百孔, 當藏人看到河流變色, 牛羊生病的時候, 他們只能無奈的說, 山神生氣了, 我們向山神拿走太多東西了.      

青康藏高原上曾經到處都是藏羚羊, 但後來銳減了九成以上, 因為漢人發現藏羚羊的毛極為柔軟, 他們把羚羊的毛做成高價的圍巾賣到世界各地, 捕獵者甚至專挑剛生產完, 體力比較虛弱的母羊, 因為他們跑得比較慢, 比較容易射殺, 但失去母羊的小羊也活不下去了.

這些在西藏發生的事其實也不只發生在西藏而已, 人類的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超過以往任何時候, 地球的歷史是以地球上不同時期的岩石種類與地殼變化來做界線, 我們可以從岩石的成份組成推估出當時的天氣還有地形, 一些地質學家提出了了一個想法, 他們認為從工業革命以後, 應該要稱呼為「人類世」, 因為人類的活動大幅改變了地球的面貌, 空氣裡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大大提升, 隨著地球溫度漸漸升高, 地球兩極的冰層一直在融化, 大量的生物滅亡, 或許如同作者所說, 這不是人類世, 而是孤寂世. 之前在討論這次席捲全球疫情的起源的時候, 有個說法是, 身上帶有病原體的蝙蝠棲地遭到破壞, 他們不得不搬到離人類越來越近的地方, 於是將致命疾病傳染到人身上. 這次人類靠著疫苗勉強控制下來, 那麼下次呢?  

感想

大學的時候, 我參加的登山社括起了一陣去西藏的風潮, 當時要去西藏, 很多人都是先去四川辦假的中國人身份證, 西藏對外國人管制很嚴, 但對中國人比較寬鬆. 進去以後, 可以自由的安排行程. 我沒有跟上那一波風潮, 後來中國也收緊了對中國人的轉制, 要去西藏就要跟團, 只能團進團出, 去他們給你看的地方, 參加他們安排的行程, 這樣一點意思都沒有, 我就沒有再計劃去西藏了. 

後來我去了尼泊爾, 尼泊爾在喜馬拉雅山的另一側, 當年很多藏人會從尼泊爾逃往印度, 但後來尼泊爾變成軍政府執政以後, 逃亡的路線就越來越限縮, 越來越困難了. 我在尼泊爾的時候, 看到不少的藏人, 那裡隨處都可以看到藏傳佛教的五彩經幡, 經幡上面會寫經文, 聽說當風吹過經幡的時候, 就代表念了一次經文. 有趣的是, 尼泊爾還有很多的中國人, 他們都來尼泊爾這裡爬喜馬拉雅山, 因為西藏管制比較麻煩, 如果要爬山, 不如來尼泊爾. 

在喜馬山亞山區, 有很多一個人的旅行者, 他們每天走七 八個小時, 從一個村落走到下一個村落, 到了以後, 就安靜的坐在角 落, 喝一壺熱熱的茶, 不說一句話, 那種平靜, 外面很難找到. 舉目望去, 四週全是五千公尺的以上的高山, 我覺得人類真的很渺小, 我停止想自己的事, 我很專心的讚美地球的偉大.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104318

MINEBOOK掘冊Podcast:

MINEBOOK掘冊--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是從一個特別的角度來看台灣歷史, 它是從文學家的角度. 而從書名就說明了作者想討論的不是這些作家的作品, 反而更聚焦在他們的人生.

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戒嚴台灣小說家」, 戒嚴時期台灣有白色恐怖, 有些題材你不能碰, 碰了就要入獄, 有本省外省的省籍問題, 本省菁英受到嚴重的壓制, 各個領域, 不管是政治上或是文化上, 都是外省人當家作主, 有語言問題, 當時的台灣人在年輕時受日本教育, 學的是日文, 但是國民黨政府一聲令下, 全部都只能講中文寫中文, 一時之間台灣人進入了失語狀態, 他們寫不出來想寫的東西, 就算能寫出來也肯定不會像母語者一樣的流暢, 這些戒嚴時期的這些作家, 他們只剩中文, 一個他們一點都不熟悉的語言去創作, 他們該怎麼辦呢? 這些作家的人生, 正反應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他們所面臨的困境, 他們所做出的選擇, 就代表了一部份台灣人的故事.

海外的文學觸角-聶華苓

當時聶華苓在「自由中國」雜誌社工作, 擔任文學編輯. 這本雜誌的創辦人雷震是國民黨高層, 真心相信要在台灣實施自由民主, 所以當他看到蔣介石把總統做成了皇帝, 不惜違憲也要當三任總統的時候, 「自由中國」開始批評蔣介石各種倒行逆施的舉動, 成為蔣介石的眼中盯. 雷震相信政黨政治是民主制度的重要核心, 於是勇敢率先出來組黨, 這個舉動徹底激怒蔣介石, 他立刻下令把雷震關入監獄, 關閉「自由中國」, 聶華苓雖然沒有入獄, 但遭到特務全天候的監視與竊聽, 身邊沒有任何朋友敢與她來往, 而就在這個時候她認識了安格爾. 這個美國人對聶華苓一見鍾情, 一直邀請她去美國愛荷華州參加作家工作坊, 參加這個工作坊的人可以在那裡專心的寫作, 安格爾正是這個工作坊的主持人. 聶華苓對這個初見面的美國人所發出來邀請, 下意識的回答「不可能」, 先不論她只認識這個人三天而已, 光她現在被特務監視的敏感身份, 她根本不知道國民黨政府會不會放她出國.

不過安格爾沒有放棄, 即使離開台灣, 他還是一天一封信寫給聶華苓, 持續熱情邀約她. 可能是安格爾的真心感動了天, 聶華苓居然奇蹟式的在隔年成功出國, 她真的去到了愛荷華州的作家工作坊, 在這裡她寫出了她的代表作《桑青與桃紅》, 這本小說的背景正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主角在中國出生, 後來國共內戰, 逃到台灣, 最後又移民到美國. 在美國後, 聶華苓與安格爾結了婚, 跟他一起主持作家工作坊, 這個工作坊邀請了超過一千兩百位, 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 在聶華苓的大力推動下, 也包含了許多台灣的作家, 像是白先勇, 陳映真, 王楨和, 鄭愁予, 張大春等等, 在那個封閉的年代, 聶華苓讓許多台灣作家有機會接觸到世界.

文學的力量

以前以為是安格爾的真心感動了天, 不過在這本書裡面提到, 其實這個作家工作坊的背後金主是CIA, 也就是美國的情報局, 也許聶華苓當時可以出國, CIA可能也出了一份力. 為什麼CIA會在一個純文學計劃裡面扮演重要角色呢? 目的是為了推廣美國的影響力. 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不只來自由硬實力, 像是軍事的力量, 經濟的力量 , 還有很大一部份是軟實力, 像好萊塢的電影產業, 日本的動漫, 韓國的Kpop, 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品味與價值觀. 作家工作坊也是一樣的道理, 美國讓這些一流的作家到這裡來, 寫他們在原本國家沒辦法寫的東西, 讓他們看到在美國, 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 生活是什麼樣子, 這些作家寫出來的作品會漫漫的滲透到下一代, 下下一代, 這就是文學的力量. 它不像科技, 可能十年就全部換新, 但我們現在仍舊會讀十年前出版的文學作品, 甚至百年前的作品, 這些故事裡所傳遞的想法也會源源不絕的流傳下去. 這也是為什麼前輩們會這麼努力的想要建立「台灣文學」, 要讓一群出生在台灣, 生活在台灣的人, 寫出在台灣發生的故事, 透過這些作品, 台灣人的生活方式與思想就能夠被保存, 被擴散, 台灣人的主體性也會在這些作品中被表現出來. 

台灣文學的功臣-鐘肇政與葉石濤

如果提到建立台灣文學的功臣, 我們一定會提到兩個人, 一個是鐘肇政, 一個是葉石濤. 當時本省籍的作家面對的環境極為惡劣, 在國民黨政府「禁止日文」的政策之下, 他們不得不用完全不熟悉的中文創作, 即使這些作家各個才華洋溢, 他們還是得面臨無數次的退稿. 鐘肇政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 想辦法串連起當時為數不多的本省籍作家.

他們組成了一個切磋文學的社團, 這個社團運作非常陽春, 每一期的值日生會把自己的作品寄給社團名單上的下家, 下家看完作品, 會把意見寄給鐘肇政, 再把同一份作品寄給下下家, 如此反覆進行, 最後鐘肇政就會匯集所有人的意見, 寄回給作者修改. 作品修改完後, 鐘肇政會幫作品尋找適合的刊物投稿, 如果被退稿, 還會跟作者討論內容該如何修正, 要寫什麼樣的內容比較容易刊登, 甚至當自己的小說好不容易獲得連載機會, 他會立刻告訴其他作家朋友, 自己的作品何時會結束連載, 要他們在之前寫完一個長篇, 這樣他就可以幫忙投稿, 佔下他空出來的版面. 很多的作家都只想著自己的創作, 但鐘肇政卻不只想到自己.

鐘肇政的角色是幫本省籍作家出謀劃策, 想辦法讓他們的作品刊登出來. 等到作品刊登出來以後, 就需要有評論家來解析作品, 幫讀者了解作品的價值, 這正是葉石濤在做的事. 他原本在日治時期是個小說家, 但到了國民黨政府時期他就不寫小說了, 取而代之的, 他開始寫文學評論. 他的目標是「寫下台灣文學歷史」, 所以他不只評論本省籍作家的作品, 他是為每個當代的台灣文學作品都留下評論, 他也補上大量日治時期作家的作品評論, 他不是專業的學者, 他寫評論靠的是大量的閱讀所建立起的個人品味, 但他的評論是日後學者研究台灣文學重要的參考.  後來他終於在1987年完成了 《台灣文學史綱》, 第一部由台灣人寫的文學史.

鐘肇政和葉石濤都是很有意識很有組織的在為台灣文學開疆闢土, 他們雖然有曾經創作, 但後來發現改用中文寫作, 他們成為不了第一流的小說家, 所以他們自願退居幕後, 去架設舞台, 讓其他人有舞台可以表現, 架設鎂光燈, 讓他們成為舞台的焦點, 我覺得這樣的胸襟非常了不起.  他們必須忍辱負重, 明明心中想要的是有獨立主體性的台灣文學, 但在國民黨政府的監視之下, 只能先把台灣文學說成是一種鄉土文學, 之後再逐步的脫下鄉土的保護殼, 在幾十年後, 終於成為堂堂正正的台灣文學.

感想

在這本書裡面介紹的作家中, 我最熟悉的就是陳映真. 但他恐怕是最讓人五味雜陳的一個. 我讀過最多他的小說, 我記得學生的時候, 讀他的作品「山路」, 深受感動. 鐘肇政很欣賞陳映真, 當他在編台灣文學作品集的時候, 曾說陳映真的作品值得單獨一冊, 因為有太多好作品了. 但是陳映真拒絕了鐘肇政, 他拒絕成為台灣文學的代表之一, 陳映真堅持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份, 除非鐘肇政出的是《中國台灣文學作品集》, 不然他不會同意自己的作品收錄其中. 我覺得正是台灣獨特的政治環境造就了陳映真的信念, 因為對國民黨太過失望, 所以對左派共產黨有了近乎偏執的信仰. 如果陳映真長在中國, 經歷過各種革命, 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期待可能早就灰飛煙滅. 他後來被中國尊敬的供起來, 也是因為他是出身台灣的作家. 「台灣」是組成陳映真很重要的一個元素.   而不管任何時候出的台灣文學史或是在討論台灣文學作家, 我們一定都會提到陳映真. 因為陳映真的矛盾恰恰說明了一部份台灣人的矛盾, 其實非常有代表性.

很長一段時間, 台灣文學都被視為是中國文學的 subset, 但台灣文學並不只受到中國文學的影響, 台灣文學中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用詞與口氣, 代表台灣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 台灣經歷各種政權, 迷惘的國家認同與身份認同, 或是民主化過程中的各種政治事件, 都是政治文學的養份. 台灣對同志文化的包容, 使台灣的同志文學生氣勃勃. 台灣人的獨特之處, 正從文學中展露無遺.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7_1114002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9月15日 星期三

MINEBOOK掘冊--這是我的名字

 《這是我的名字》寫的是一起2015發生的性侵案, 這個案子之所以會全國皆知是因為當時的判決非常的輕, 僅僅判處加害人六個月的刑期, 還可以緩刑, 受害者對於判決結非常失望, 她把她當時寫給法官的陳情書公布在網路上, 結果瘋狂的被轉載, 大家一片譁然, 覺得這個判決也對加害者太寬容了吧. 他確確實實做錯了事, 為什麼不用負起責任. 在性侵的案件裡面, 通常會把受害者的名字匿名, 算是保護者, 因為大部份的性侵受害者往往會受到很多的責難與質疑, 但這個案子的受害者決定用自己的真實姓名來寫下事情的經過, 出版這本書, 這也是這本書名的由來.

事件發生

香奈兒跟著妹妹去參加史丹佛大學的一場派對, 她沒有打算去認識什麼新朋友, 只是想去喝酒, 放鬆一下. 但當她再度醒來的時候, 一時之間搞不清楚自己身在何處, 身邊有警官, 有護理師忙進忙出, 從他們口中的描述, 香奈兒拼湊出來事情的經過: 有兩個人發現她半裸的躺在校園的暗處, 他們同時也在現場抓到一個行蹤鬼祟, 急急忙忙要跑走的年輕人, 香奈兒對於警官所說的經過感到很陌生, 她不記得自己是怎麼離開派對的, 也不知道他們口中說的那個人是誰.

剛醒來的她想去上個廁所, 但警官阻止了她, 表示他們需要需要採集她的尿液, 警官語帶保留的說「我們合理懷疑妳有被性侵的可能性」. 香奈兒被護理師帶去做各種檢查, 她才意識到自己的內褲不見了, 頭髮上全部都是松針樹葉, 她的屁股上有不明的淤青, 但她不記得任何事, 不記得怎麼被送上救護車, 她的手機不在身邊, 她想到聯絡不上她的妹妹一定急瘋了吧, 香奈兒想既然警官說已經抓到人了, 那麼現在她只想趕快回家.

提出告訴

當香奈兒接到檢察官的電話, 問她要不要提出告訴的時候, 她沒有想太多, 直覺得回答「好」, 既然人是當場被抓到, 這個案子會有多難? 那時她還不知道這個叫作布羅克的年輕人, 是有望參加奧運的游泳明星, 他在被抓後不到二十四個小時, 就已經交保重獲自由. 在布羅克聘請律師以後, 他有了一套全新的說詞. 他宣稱他有取得香奈兒的同意, 他的確用手指進入了香奈兒的下體, 但後來他不想要繼續下去, 所以打算離開, 卻被不明所以的兩個人撲倒在地, 還報了警, 但這只是場誤會, 是合意約砲, 不是強暴.

香奈兒這時才開始意識到擺在她前面的障礙有多高, 她喝醉酒記憶斷片有多不利, 即使她知道自己絕對沒有答應布羅克, 但她提不出確切的反駁說詞. 感謝她有兩個目擊者, 很多的性侵案因為現場只有兩個當事人, 往往連立案都沒有辦法. 感謝她有男友, 有穩定的關係, 這點讓她更符合一個「合格的被害者」的形象, 但「醉到什麼都不記得」大大扣了分, 為什麼這麼晚還不回家? 為什麼要讓自己喝這麼醉? 自己都不懂得保護自己, 難怪會發生這種事. 這些來自大眾的批評也成了香奈兒的自我懷疑, 她反覆的責怪自己, 覺得如果沒去派對的話, 這件事就不會發生, 直到後來她才終於想通「事實上這件事還是會發生, 只是是發生在別人身上. 發生強暴絕對不是自己的錯, 只要沒有經過我的同意, 沒有人可以碰我」.

冗長的法律程序

法院程序出乎意料的漫長, 開庭日常常更動, 妹妹還在上學, 需要為了出庭作證, 橋考試時間, 香奈兒原本還在上班, 如果要出庭, 她就要請假, 但常常請了假之後, 開庭日又改了. 這起案件已經上了報紙, 報紙沒有登出她的名字, 在案件中, 她被賦予了一個新的匿名身分:無名艾蜜莉. 香奈兒感覺自己好像也分裂成兩個人, 一個是香奈兒, 一個是艾蜜莉. 香奈兒又會寫文章又會畫畫, 她才畢業七個月, 剛找到心儀的工作, 打算一展長才, 她還是個很會照顧妹妹的姐姐, 但艾蜜莉卻常常失眠, 動不動就掉眼淚, 常常工作一半就發呆, 艾蜜莉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還怎麼照顧妹妹? 這個艾蜜莉拖累了香奈兒, 最後香奈兒不得不辭去工作, 整整一年半的時間, 她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與檢察官準備開庭的內容, 她的人生好像停滯了, 報紙上總在說布羅克是明日之星, 他贏得了多少獎牌, 他會去參加奧運, 沒有人知道艾蜜莉的人生是什麼樣子, 或者她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法庭上, 她不是個完整的人, 她的身體各部位照片都被標了號, 法庭上的每個人都看過她的屁股, 她的乳房, 她的下體, 她需要一遍又一遍的陳述她所記得的事情經過, 只要稍有出入, 就會被律師提出來質疑, 她需要表現的哀傷, 但又不能失控到連話都講不清楚, 她不能夾雜任何「我覺得..」「我想…」等這種會誘導陪審團的句子, 對方律師會毫不留情的打斷她. 回到家裡, 她也不能跟妹妹討論任何跟案件有關的內容, 免得有共謀的嫌疑. 當香奈兒終於克服了一關又一關, 得到陪審團的「有罪」判決時, 她以為正義終於來了, 但現實沒有這麼簡單.

殘酷的結果

陪審團只能做出「有罪」或是「無罪」的決定, 最後的量刑是由法官決定. 法官說「布羅克正值青春, 沒有犯罪記錄, 沒有使用武器, 也沒有事先計劃, 他沒有對被害人造成嚴重的傷害, 且本人已經表現出由衷的悔意.」基於以上種種理由, 法官僅判定布羅克六個月的郡立監獄, 還可以緩刑. 郡立監獄的英文是jail, 跟prison不同, 是關輕罪的地方. 但「性侵」應該是重罪, 刑期最少兩年起跳, 法官的判決等於間接否定了布羅克有性侵的事實. 判決出來的時候, 布羅克的爸爸出來表示「這個判決很合理, 我們不能因為這不到二十分鐘的事件, 毀了這個二十年來努力不懈的年輕人.」爸爸這樣的發言, 很難相信布羅克會對香奈兒產生由衷的歉意, 他應該只有想到自己可能不能參加奧運的懊悔吧.

感想

每次有性侵或是性騷擾案件發生, 社會大眾就會忙著質問:為什麼衣服要穿這樣? 為什麼要跟他單獨共處一室? 為什麼不反抗? 為什麼事情發生的時候你不說, 要隔了這麼久, 才決定提出控告? 好像你必須滿足所有被害者的條件之後, 才有資格坐上被害者的位子. 但我們不會這樣要求加害者, 我們會說是酒精降低了他的判斷力, 是男人的天性, 還有一些人會大言不慚的說「你要阻止我呀, 你不說, 我怎麼知道不可以這麼做? 」真的是非常荒謬. 香奈兒無法在體制內獲得正義, 不得不訴諸大眾媒體的力量, 希望有一天性侵的受害者可以像被搶劫的受害者一樣, 就是一個單純的受害者, 不會再因為各種奇奇怪怪的標準, 被判定是不合格的受害者.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8_1114517

MINEBOOK掘冊Podcast:

MINEBOOK掘冊--摯友

 

《摯友》這本書的介紹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摯友自殺, 還沒從震驚與傷痛之中恢復過來, 就收到一個更意外的請託: 照顧摯友留下來的大丹狗阿波羅, 目測體重超過 80 公斤. 阿波羅不能明白主人突如其來的離去,因此深深受創, 陷溺失落傷痛的他們,漸漸成為彼此的救贖…」, 身為兩隻狗的主人, 對人與狗的故事絕對買單. 看了以後, 發現這本書不只跟動物有關, 還是一本寫給創作者的書.

評價是兩面刃

主角與死去的摯友都是以文學創作為生, 因此小說中有許多關於文學創作的觀察與思考. 雖然小說的描述以文學為主, 但適用於各類的創作.

創作的人心裡都存在一個理想的讀者形象, 這個人跟我一樣對某個知識特別喜愛, 我想要表達的意思與感動他都能感同身受. 以前的時代, 創作者可以留著自己美好的想像. 但到了網路時代, 讀者的真實回饋會透過留言, 評價等呈現在你面前, 突然間你才發現, 原來錯讀你想表達的意思的讀者還不少, 他們因為你從未表達過的事情責罵你, 讓你有屈難伸, 即使他們讚美你, 但如果是在讚美那些不是你原意的事情, 你也不知道該不該感到高興, 該不該接受. 就像你精心滷了一鍋牛肉, 結果對方吃了以後, 大口稱讚說這鍋五花肉真是太好吃了, 你是該糾正他, 還是就默默收下關於「好吃」的評價.

goodreads是美國最大的書評網站. 最近這個網站出現大量的一星評論, 有些作家收到勒索信, 表明如果不付錢, 就會用負評讓他們的書消失在茫茫書海中. 即使不是這種惡劣的勒索行為, 在「政治正確」的年代, 很多負評也已經不是針對內容本身, 而是在批評創作者所擁護的價值觀, 例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 她最近捲進了一個大麻煩, 起因是因為她支持了一個學者的言論, 這個學者批評那些沒有做過變性手術的男性是在「冒充女性」, 她反對這些人只基於心理認同自己是女性, 就要求法律承認他們是女性, JK羅琳轉貼了學者的貼文, 結果LGBT團體把對這個學者的怒氣轉移到JK羅琳身上, 認為JK羅琳居然歧視變性人, 要求下架哈利波特, 即使哈利波特的內容跟變性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小說中, 自殺的教授顯然時常跟學生搞師生戀, 利用不對等的權勢關係, 享受源源不絕的青春肉體, 在meetoo的年代, 我們是不是也要禁止出版他的作品? 在網路時代, 一部作品要受到客觀的評價, 真的太困難了.

創作者的難題: 要寫讀者想看的 ? 還是寫自己喜歡的

在小說中, 主角在寫作之餘, 也在教授寫作課程. 在課程上, 學生跟她抱怨「為什麼要讀這些已經絕版的作品?它絕版代表它賣不好, 難道我們不該讀些更成功的作品嗎?」所謂的成功當然是指那些賣得好, 有市場的作品, 這顯然是創作者亙古不變的難題: 到底是要寫自己想寫的, 還是寫讀者想看的?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你喜歡的也是讀者喜歡的, 但大部份的時候還是得做出選擇. 大眾喜歡的很多人做, 我來做不一定做得出新意, 但也許可以蹭到一點熱度. 挑自己喜歡的, 很多時候會自我懷疑, 是不是只是在求一個自我滿足, 創作者當然需要別人認同, 如果迴響很低, 就會開始想, 哪裡做得不夠好? 還可以怎麼改? 但一直想這些事, 就會失去初衷, 做出自己一點都不喜歡的作品.

創作者的個性

創作還有一件事很重要: 一定要有「個性」, 在網路世界有個專有名詞, 叫做「人設」, 人設做得成功, 別人就會把你跟一個具體的形象連結在一起, 這個人設也會幫助你跟其他人做出市場區隔, 但堅持人設非常不容易, 最近剛推出新節目「千金私廚」的paris hilton是網紅始祖, 在節目裡面她極盡誇張的穿著完全不合時宜的衣服去超市買菜, 戴著美麗但是無用的手套切菜, 什麼菜都灑上亮粉, 符合她熱愛閃亮亮的風格. 我們一想到她, 就想到「任性富家千金」. 但於此同時, 她推出了她的記錄片, 在記錄片中她承認這個金髮傻妞的形象是她創造出來的, 並不是她本人, 她雖然出身富裕, 但因為年輕時候的經歷, 讓她非常想離開家, 賺自己的錢, 於是她創造了一個角色, 並用這個形象建立了起她的商業帝國, 她被人看到的每一分每一秒, 她都在扮演這個角色, 做到這種程度, 也算是另一種終級的創作了.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99_1094789

MINEBOOK掘冊Podcast:

2021年9月2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我反對, 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RBG(Roth Bader Ginsberg)應該是全美國最有名的大法官, 一個原因是她是有史以來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一路以來為性別相關的法案貢獻很多, 另一個原因是有個大學生為她做了一個網站, 網站名稱是「聲名狼籍的RBG」, 裡面記錄了大學生看了她的意見書所受到的啟發, 讓她「勇於反對」的形象深植於年輕人心中.

她在去年九月因為癌症過世, 去年她去世的時候, 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的討論, 因為她的去世代表了當時還在任的川普總統了獲得了第三次大法官的提名權, 進步派與保守派的大法官比例可能會來到懸殊的3:6, 由於美國大法官是終身制, 所以表示這種比例可能會維持二, 三十年, 很多人擔心一些保守派支持的法案會捲土重來, 而大法官所做出的判決會影響下一代, 甚至下下一代. 當時的討論裡面有提到在歐巴馬總統還在世的時候, 曾有人建議 RBG 主動退休, 讓歐巴馬總統有機會提名進步派的大法官, 但 RBG 拒絕了, 她一直都懷抱著一個無比慎重的心態面對每一個判決, 也相信她的同事與她一樣, 在最高法院, 大家用道理說話, 不是用意識形態決定立場.

性別歧視法案

RBG 最有名的案子之一曾被翻拍成電影「法律女王」, 在這個案件裡面, 一個男性需要照顧母親, 想向政府申請看護補助卻被拒絕了, 因為法條裡面規定申請人必須是女性, 顯然制定法律的時候, 先入為主的認為「照顧」是女性的工作, 這是一種對女性的歧視, 而當時像這樣的法律多不勝數, 女性不能加班, 因為她要回家照顧小孩, 女性一定是「被扶養人」, 而不是「扶養人」, 所以無法申請生活津貼, 女性不能在酒吧工作, 因為酒吧出入份子太複雜, 對女生來說太危險, 諸如此類看似「善意」的法律, 都是在把女性套入一個既定的框架裡面, 覺得妳可以做這個, 妳不能做那個.

RBG 從學生時代就看盡各種對女性的歧視, 她進了哈佛法學院, 500 人中只有 9個女生, 代表她是佼佼者中佼佼者, 卻被院長直接質疑為什麼要來佔掉男生的位置. 從明星法學院畢業, 居然找不到律師事務所的工作, 因為許多人都認定女性太過情緒化, 沒辦法勝任律師. RBG 的目標是爭取女權, 打破這些性別歧視, 但她沒有把目光僅限於女性, 因為性別歧視可能發生在女性身上, 也可能發生在男性身上, 就如同這個案件裡面有心想要照顧母親的兒子, 卻因為男性身份, 沒辦法申請到補助, 這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 不只綁住了女性, 其實也綁住了男性.

RBG 在性別歧視的案件裡面, 往往追求的是「兩性有一樣的待遇」, 例如要爭取懷孕女性的權利, 她的方向是讓男女都可享有育嬰假, 而非爭取女性的生產假, 因為她認為如果突顯懷孕女性的特殊部份, 反而會讓女性更難受到雇用. 這樣的立場讓她受到一些女性主義者的批評, 認為她不是真正的支持女權, 抹煞了女性的特點, 覺得女性得變成男性一樣, 才可以享受平等, 這樣的歧見在「羅訴韋德案」來到最高點.

墮胎法案

在「羅訴韋德案」中的當事人住在德州, 她懷孕了但不想要這個小孩, 但當時德州州法規定只有在遭受性侵, 懷孕女性有生命危險或死胎的情況下才能墮胎, 於是她控告「州政府傷害了她的隱私權」, 女性決定要不要墮胎應該屬於她自身的隱私範圍, 她與醫師討論即可, 州政府不可以干涉.

最高法院同意懷孕對女性來說, 不論是生理上或是生活上都影響極大, 因此她有權自己做出是否墮胎的決定, 但另一方面國家也有權保護生命, 不論是懷孕的女性或是腹中的胎兒, 所以必須對「墮胎」有所管制. 於是最高法院在判決裡面提出了非常有名的「三階段理論」: 第一階段是前三個月, 胚胎還小沒有存活的可能, 而且墮胎風險極低, 婦女可以在與醫師討論過後, 有完整的墮胎權, 意思是婦女決定墮胎是合法的. 第二階段是 4–6 個月, 此時墮胎已經有可能為懷孕婦女帶來生命危險, 所以只有在會危及婦女生命的情況下才容許墮胎. 第三階段是 7–9 個月, 在這個階段胎兒已經有辦法離開母體, 獨立存活, 此時墮胎是違法的. 這是全國第一起正視女性「墮胎權」的法案, 讓當時的婦權團體非常振奮, 視為是女性權利的一大勝利.

然而RBG不只一次公開的批評此案判決不當, 她的立論有兩點, 第一: 不該從「隱私權」的基礎上去爭取墮胎的權利, 應該要從「平等權」出發, 主張女性有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所以有權自己決定是否墮胎. 從「隱私權」著手, 中間就多一個曖昧不明的「醫師」角色, 反而讓女性的自主權受到限制. 第二: 最高法院的判決應該僅限於判定德州州法違憲, 而非判定全國相關的法律都違憲, 一時之間, 全國各州都必須根據這個判決修定關於墮胎限制的法條, 這樣的躁進反而會促成了全國反墮胎團體的大團結.

事實證明, RBG 是對的, 「反墮胎」已經是現在政壇的主要戰場. 經過此案, 反墮胎團體發現他們不需要一州一州去遊說推行墮胎限制法案, 現在的目標是最高法院, 當初川普就是承諾會提名支持反墮胎的大法官, 所以獲得許多保守派團體的支持. 也正是因為「羅訴韋德案」中關於「隱私權」的範圍沒有定義, 法律基礎不夠堅實, 所以只要能夠找到適當的案件, 推翻這個判決不是沒有可能.

最高法院回應社會的共識

RBG 在訪問裡面常常強調:「司法單位是個回應機關」, 社會形成共識的理想過程是:人民的意見漸漸集結, 催促立法機關立法, 遇到法條爭議, 送給司法單位判決, 立法機關又可以根據判決逐步把法條的漏洞補上. 如果司法單位太躁進, 就有可能遭遇更大的反彈, 讓改革不進反退. 如果最高法院發現彼此的意見天差地遠, 她們會選擇退到有共識的地方, 把爭議的地方繼續擱置, 這樣做不是迴避問題, 而是等待社會形成共識.

我覺得這是很多進步派的盲點, 總希望改革要一步到位, 如果沒有這麼做, 就是打假球, 例如同性婚姻, 當時很多進步派覺得就是要改民法, 立專法就是歧視, 就是不夠進步, 但是這種理想主義堵死了很多改革的可能性, 甚至反而引發反對派的集結. 所以即使 RBG 的意見無法獲得多數大大法官的同意, 她也不會氣餒, 她知道她的意見書是寫給未來的, 也許有一天, 會走到形成共識的時機.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31_1105715 

MINEBOOK掘冊Podcast:

MINEBOOK掘冊 -- 下一個家在何方

 《下一個在何方》研究的是「安穩的住處」與貧窮的關係, 作者在大學的時候, 家裡的房子被銀行抵押, 讓他感受到被驅離的難堪, 讓他有了做這個研究的動機. 做這個研究的時候, 他搬去了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 密爾瓦基是這州最大的城市, 曾經工作機會滿滿, 但是隨著工廠外移, 城市的機能開始出現裂縫, 貧富差距拉大, 有些地區成為類似貧民窟的狀態.

他先是在一個 trailer park 住了一陣, 後來又搬去專門租給黑人的廉價租房, 他與他所追蹤的租客成為鄰居, 在旁邊貼身觀察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遭遇的問題. 他也觀察房東如何從這些形形色色的低下階層篩選出最有可能繳房租的人, 並在他們無法準時繳交房租的時候, 搾出他們身上最後一點錢, 而當租屋處被搞得一團糟的時候, 如何將損失控制到最低.

驅離是一路窮的開端

從租客的故事, 我們會看到他們是如何從還可以的狀態, 結果生活出現了一點點的變化, 一切就急轉直下, 萬劫不復.

一家八口的辛克斯頓原本住在一個還不錯的社區裡, 他們在這個社區住了七年, 街坊鄰居彼此都認識, 小孩可以在各家跑來跑去, 住戶之間會互相照應. 卡崔娜颱風襲擊紐奧良的那年, 辛克斯頓家不忍看到黑人同胞在洪水裡面載浮載沉, 跑去紐奧良當志工, 因此積欠了房租, 房東也沒有為難他們, 只讓他們有錢再還.

但是有一天, 這條街上發生了槍擊案, 辛克斯頓家被流彈波及, 警察因此找上門, 警察搜察住家的時候, 雖然沒有找到任何槍隻或毒品, 但不知什麼原因, 辛克斯頓家得罪了警察, 警察就以「這個環境不適合兒童居住」通報了兒童保護局, 兒童保護局又通知建物檢查員來檢查房屋是否合規, 房東因此收到限期改善的罰單, 於是房東就對辛克斯頓家送出了五天預告驅離通知單, 理由是「房租未繳清」.

這家人被迫在短時間內找到下一個住處, 他們沒有太多選擇, 驅離記錄更是增加了難度, 他們因此被拖進了一個深淵, 八個人擠在僅有兩房的小空間裡, 各種設備原本就先天不良, 再加上爆炸的使用量, 總是東壞西壞, 要嘛馬桶不通, 要嘛廚房排水孔堵塞, 生活品質大大降低, 人住在這樣糟糕的環境裡面, 心態也會越來越隨便, 廚房排水孔塞住, 就把碗盤搬到浴缸, 結果也把浴室的管線也弄到阻塞, 沒辦法洗澡, 這樣的環境根本很難讓人住下去, 但只要房客一不爽繳房租, 就會再度面臨被驅離的命運.

搬到這樣的社區, 人們也不會想跟鄰居往來, 因為大家都是被迫搬進來, 都覺得只是過客, 如果有辦法就要搬走, 社區因此慢慢的朝「貧民窟」走去, 鄰里之間不會互相照應, 守望, 竊盜, 犯罪率節節升高, 整體狀況越來越差. 當房東覺得房子狀況壞到真的沒辦法再租人的時候, 他們就不繳房屋稅, 讓房屋被政府徵收, 對房東完全沒有影響, 因為房子是登記在公司下面, 他們只要再開一家新公司, 重起爐灶就好了. 像這樣子的驅離不僅影響個人的人生, 也影響了社區的未來, 更進一步影響城市的發展.

在讀這本書之前, 我都以為驅離是貧窮造成的, 但其實往往反過來, 驅離是開啟一路窮的原因, 因為驅離記錄, 他們越來越不容易找到正常的租屋, 每次驅離也都提高了他們失去工作的機率, 讓他們從普通窮變成非常窮, 他們的孩子也會因為頻繁的搬家中斷學業, 交不到長期的朋友, 貧窮的命運一路延續到下一代, 至此萬劫不復.

貧窮引發匱乏心理

現在的社會文化讓我們相信努力就會有收穫, 成功就會有錢, 如果你沒有錢, 都是因為個人不夠努力的緣故, 柴契爾夫人還說過「貧窮是種人格缺陷」. 我們也看過一些人明明沒有錢, 卻會花錢買大電視, 新款手機, 拿到補助的錢, 不是去減清債務, 而是去大吃大喝, 旁觀者會覺得他們都在做蠢事, 難怪無法翻身. 然而經過研究以後, 心理學家發現, 貧窮的人不會計劃未來不是他們不想, 而是他們做不到. 他們的心力已經被「匱乏感」給佔滿, 永遠在煩惱下個月的房租在哪, 水電費在哪, 這些心力交瘁的人根本無法分心力在自制力上, 所以容易做出衝動, 不聰明的決定, 「做計劃」對他們來說太過奢侈.

當房東送出「驅離通知單」, 他們通常無法出席法庭, 法官都是根據房東的單方面說詞, 直接宣判, 驅離判決裡, 房東還會列出房屋損害的賠償費用, 即使那些損害可能本來就存在. 如果想要和解, 房東又會加上和解的罰金. 如果判決成立時, 這項債務記錄就會一直跟著當事人, 如果哪天當事人人生迎來轉機, 想要開戶存錢, 他需要優先償還債務, 另外加上這些年累積下來的法定利息, 才有機會 人生重開機, 這怎麼能不叫人絕望呢?

人生的轉機從一個安穩的住處開始

而這些陷入深淵的人有時候也只需要一點點的轉機就有機會扭轉情勢. 原本擁有護理師執照的史考特是非常標準的中產階級, 但在一次滑倒脊椎受傷, 醫師開給他含有鴉片成份的止痛藥, 他就漸漸離不開這種藥物. 當拿不到醫師處方籤的時候, 他開始偷看護病人的藥, 最後被吊銷了護理師執照. 護理師執照對史考特的意義非凡, 這張執照象徵他的專業能力, 證明他可以獨立生活, 失去它人生彷彿失去意義. 雖然他有心想要拿回執照, 但護理委員會設下極高的門坎, 要求一年五十六次的尿液檢驗, 證明他沒有吸毒也沒有酗酒, 檢驗的費用高達數千美金, 三不五時就被驅離, 居無定所的史考特根本存不了錢.

史考特人生的轉機發生在收容所, 他原本是收容所的住客, 但他在收容所找到了工作, 負責打掃收容所, 因為這份工作, 他可以安穩的住在收容所裡, 終於開始有辦法存錢, 他有錢戒毒, 有錢去做檢測, 最後他獲得了政府補住的居住方案, 他只需負擔他所得的三分之一, 就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住所. 在住進這個有健身房, 室內籃球場等公共設施的公寓整整一個月後, 史考特終於感覺到自己真的可以好好的住在裡面, 不會再被迫搬家. 他因此在冰箱上黏上一張「五年計劃」的紙條, 計劃很簡單: 重返護理界, 開帳戶存錢. 終於有心力可以做計劃了.

感想

在書中受訪的房東承認其實這些租給弱勢族群的房子反而帶給他們最多的利潤,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租客沒有太多選擇, 房東就不用花錢維護房子的品質, 讓房子符合法規 , 反正他們知道就算屋況差, 還是租得出去. 最需要幫助的族群反而遭受到最大的剝削. 書中還提到一種情況會把弱勢族群逼入困境, 就是所謂的社會秩序維護法或是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如果住處時常接到投訴, 會要求屋主限期改善, 甚至情節嚴重時, 可以要求住戶強制搬離. 而當房東發現租屋處被人投訴時, 往往第一反應就是請租客離開. 結果受到家暴的女性不敢報警, 甚至不敢發出聲音, 免得警察上門, 被房東驅離, 落得無家可歸, 這實在讓我覺得非常感慨.

政府也不是沒有心解決這個問題, 只不過這個問題解決起來並不容易, 政府提出一種解方是社會住宅, 但公布社會住宅的地點, 還沒蓋之前可能就會遭到附近民眾抗議, 擔心拉低房價. 有的社會住宅蓋好, 卻因為建物品質不佳, 有能力離開的住戶紛紛離開, 剩下的住戶都是弱勢中的弱勢. 有的社會住宅則是租金過高, 幫助弱勢的初衷. 如果政府轉而補助人民租金, 讓民眾不必為了「住」的花費, 就佔掉薪水的一大部份, 但這種補助常常助長租金節節高升, 反而是用全民的稅金增加了房東的收入, 各種出於善意的方法都有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真的很困難.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28482

MINEBOOK掘冊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