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學習法》是一本被書名眈誤的好書, 書名乍看之下很雞湯, 但內容卻很實在.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十二項有助於學習的方法, 由於他本身有神經科學與教育的背景, 因此他利用大腦運作與心理現象, 來解釋為什麼這些方法有用的時候分外有說服力. 知道原理後, 就有機會舉一反三, 避開徒勞無功的努力. 以下列出一些印象深刻的方法.
文字 v.s 口語 v.s 圖像
當我們在做簡報的時候, 很容易會在簡報上搭配一些文字, 以為可以幫助聽眾了解, 但作者直接瞭當說明人其實沒有辦法同時聽人講話, 又同時閱讀文字. 我們應該都有經驗, 當有兩個人同時講話的時候, 我們只能理解其中一個人說話的內容. 但閱讀使用的是視覺, 為什麼會跟聽覺衝突呢? 這就是大腦有趣的地方, 當我們閱讀的時候, 不只啟動了視覺區, 我們的聽覺區也會啟動, 就像是有人無聲的唸出內容, 進到我們的大腦. 因此當我們同時聽人講話又要閱讀文字時, 情況與同時聽兩個人講話一樣, 我們只能理解其中一個內容.
寫文字(例如邊聽演講邊抄筆記)會有一樣的干擾效果嗎? 這個問題取決於筆記的類型. 淺層筆記是速記下講者的口說內容, 這種方式不會影響我們聽人說話, 然而這種筆記也對理解沒有幫助. 另一種筆記是重新組織講者的內容, 寫下重點與自己的理解. 當我們在寫這種深層筆記時, 講者的聲音就會變成背景噪音. 雖然作深層筆記可能會讓我們漏聽講者的部份訊息, 但卻能夠有效的幫助我們理解與記憶那些聽進去並重新組織的內容. 因此很多人都會覺得手寫筆記的效果比電腦筆記效果好, 原因就在於我們手寫的速度遠慢於打字, 只能做深層筆記.
雖然視覺上接收文字, 會對聽覺造成干擾, 但如果視覺接收的是圖片, 則會對聽覺有加乘效果, 我們會更容易理解與記憶口說內容. 因為圖片能夠讓內容的重點突顯出來, 並且利用圖片所帶來的「明確性」, 確保聽者理解的與講者想要傳達的內容一致. 但要小心的是, 圖表並不是圖片, 人們無法像理解圖片一樣快速的解析圖表. 因此如果需要在做簡報時出現圖表, 最好漸進式的呈現圖表內容, 例如先秀出座標軸解釋, 再逐一出現數據解釋.
空間與情境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記得某段文字是出現在書的某一章, 或是記得圖書館的味道, 當我們再度聞到那個味道時, 就想起當時準備研究所的回憶. 這是因為我們的腦袋在形成記憶的時候, 不只會記得內容, 還會連同空間, 周遭環境, 甚至是當下的情緒等等資訊都會一併保留下來. 這些資訊也會成為日後用來喚起記憶的進入點.
很多人都會覺得讀紙本書的印象比電子書深刻,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電子書沒有厚度這個資訊, 當我們要提取某些摘要記憶的時候, 常常感覺力不從心, 不容易想起來. 很多軍隊訓練都非常的高壓, 就是在模擬真正戰場上的狀況, 要讓士兵的受訓的時候就感覺緊張, 隨時保持警戒, 讓戰鬥技能與這些情緒連結在一起, 之後只要一碰到狀況, 受訓時所學到的內容就會立刻回到腦中, 而不會像普通人可能當場腦袋一片空白, 呆立不動.
雖然記憶內容一開始會跟特定情境有強烈的關連, 然而如果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類似的記憶, 這份記憶就會跟特定情境與情緒脫離, 變成一份獨立的資訊. 我們第一次面試的時候, 一定感覺很緊張. 但當我們有多次經驗之後, 緊張的情緒就會漸漸淡去. 如果我們想要廣泛的運用學習的內容, 就要多次在不同的情境使用它, 才會讓記憶與特定場景脫離.
但我們還是可以運用這些感官資訊來幫助自己更快進入狀況, 例如我們常常在上班讀書時喝咖啡, 聞到咖啡香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準備做事; 上台演講時, 固定會穿同一件洋裝, 因為穿這件洋裝的時候, 就會回想起上回博得滿堂喝采的場景, 信心倍增.
回想
學習不只是把新資訊存進大腦裡, 如果這些資訊很快就被忘記, 那前面的學習就白費功夫了. 那麼要如何形成持久的記憶呢? 最大的關鍵是「時時提取」. 就像山裡的路很常走, 泥土就會越走越實, 路徑也會變得明顯, 更容易到達目的地.
「提取記憶」有很多種方式, 最常見的是「復習」, 多看幾次多聽幾次, 加深印象, 然而這是最沒有效率的一種方式, 因為它還是依賴某種外在的場景來喚起記憶. 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回想」, 例如聽完演講或是看完書後, 用自己消化過後的思緒, 把學習到的內容與心得寫下來, 或是講給第三者聽, 這就是提取了記憶, 並且又為這段記憶創造了一種新的情境. 我們也可以思考如何把新學習的方法實踐在自己的日常裡, 例如看完《原子習慣》後, 根據書裡的建議, 依照自己的生活作息, 為自己建立了有明確時間空間的新習慣, 這也是在提取記憶, 並且與自己其他記憶產生連結, 創造新情境.
在「空間與情境」中也提到, 如果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下都有類似的記憶, 這份記憶就會跟特定情境與情緒脫離, 變成一份獨立的資訊, 這份資訊也就長長久久的留在我們的大腦裡.
壓力
雖然我們都討厭壓力, 但適度的壓力卻是增進學習的有效方式. 這是因為當我們感覺到壓力的時候, 皮質醇會大量分泌, 這種化學物質會傷害我們的神經元, 大腦因此進入備戰狀態, 分泌鞏固記憶與修補神經元的蛋白質與之對抗, 讓海馬迴更容易形成深刻的記憶, 並且促進新的神經元生成. 如果沒有壓力, 大腦沒有分泌這些化學物質, 也就不會修補或生成新的神經元, 大腦就會成為年久失修的房子, 等到我們要使用的時候, 已經不堪負荷.
然而物極必反, 如果我們長期處在高度壓力的狀況, 皮質醇傷害神經元的速度遠高於大腦修補的速度時, 不只讓我們記不住新的資訊, 連舊的資訊都提取不到, 那可就大大的得不償失了.
錯誤
我們在《原子習慣》一書中了解大腦有系統一與系統二, 系統一代表的是自動化的直覺思考, 系統二則是理性分析思考與判斷做決定. 大腦把許多學習內容自動化, 之後就交給系統一自動導航, 大大減輕心智的負荷. 什麼時候系統二會再度被啟動? 就是當我們遭遇錯誤的時候. 但系統二啟動之後, 要如何反應還是端看我們的決定. 如果我們決定處理錯誤, 各項知覺都會變的敏銳起來, 學習消化新的資訊. 但如果我們決定忽視它, 大腦就會再度回到系統一, 使用固有的認知來行動. 因此「發現錯誤」是啟動學習的重要時間點, 但「接受錯誤」才會真正的啟動的學習.
為什麼發生錯誤我們卻會選擇忽視呢? 因為學校與社會常常獎勵成功, 並懲罰錯誤, 結果讓我們只願意留在充份理解的環境, 不願意冒險, 避開會觸發錯誤警報的可能性, 但這也同時扼殺了成長學習的機會. 現在的教育鼓勵家長稱讚小孩可以繼續加強改變的地方, 例如稱讚他認真, 而不要稱讚他聰明, 因為被稱讚「聰明」, 會讓小孩持續想要表現「聰明」, 而默默避免會出糗出錯的場合, 導致自我設限.
要如何有效的觸發錯誤警報呢? 方法很簡單, 就是建立回饋機制. 例如我們設定目標並檢視表現, 就能夠察覺落差, 持續啟動學習來調整, 補充不足的部份. 缺乏回饋是無效的學習, 這也是學校為什麼都會安排測試的原因. 畢業以後, 別人不再有義務指出我們的不足, 就得靠自己更積極的自我檢視, 在設定目標的時候就要設立明確的檢視標準, 並且在事後檢視的時候認真思考如何改善.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7_1085651
MINEBOOK掘冊Podcas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