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台灣的歌

       關於台灣的歌, 除了最近在新總統就職典禮出現的”美麗島”以外, 我還特別衷情幾首曲子.
       第一首是吳志寧的"全心全意的愛你", 這首曲子的歌詞發想自他爸爸吳晟的詩"制止他們", 原詩如下

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
有如愛自己的母親
並非你的土地特別芬芳
只因你的懷抱這樣溫暖
並非你的物產特別豐饒
只因你用艱苦的乳汁
養育了我們

一批一批沖湧而來的波浪
紛紛讚嘆你是美麗之島
在你懷中長大的我們
也用全部的肺腑
唱出對你的深情
歌聲中,不只是虔誠的禮讚
也有我們深深的感激和依戀
還有我們深深的創痛和憂心

誰願意母親遭受傷害
誰願意母親受到踐踏
曾經被離棄,曾經受盡欺凌
你的斑斑創痕
曾使我們的眼眶飽含淚水
而你寬厚的本性
一一撫平了每一道傷口
徒然添增惆悵的哀歌
我們不再唱
我們不再為你坎坷的昔日而悲嘆
但你或將面臨的災難
我們不能不焦慮
那麼多不肖的子孫和過客
只顧攫取私利
不惜瘦了你、病了你
我們怎能不痛心

山林,是你的骨骼
卻有人不斷揮舞巨斧、濫加砍伐
逐漸逐漸癱瘓了你
含有大量毒素的污水和廢氣
毫無顧忌的排放、不受管制
窒礙了你的呼吸
肆意污染每一條河川
肆意毀損每一片大地
那是你的血脈和肌膚呀
他們難道不知道
這將嚴重威脅你的健康嗎

繁榮啊,急速的繁榮啊
所有的傳播工具
都這麼自信地誇耀、興奮地頌揚
然而,繁榮就是一切嗎
繁榮的背後,隱藏著多大災害
不必探究嗎
誰也沒有任何理由和藉口
散播陶醉的迷霧

挫傷,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堅強療養
窮困,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勤勉克服
屈辱,可以用你教導我們的厚道原諒
我們本就需求不多
我們本就不習慣嚷嚷
那麼多不肖的子孫和過客
卻一再危害你的健康
又撒盡謊言掩蓋
我們還能漠視、還能不說話嗎

唏噓安慰不了你的憂愁
皺眉挽救不了你的苦痛
若是你的骨骼、你的血脈、你的肌膚
一再遭受破壞
你還能稱為美麗之島嗎
制止他們阿、制止他們
用我們嚴肅的聲音
用我們不容曲解、不容敷衍的聲音
制止他們再傷害你、再蹧蹋你

是的,你不過是廣大的世界中
小小的一個島嶼
在你懷中長大的我們,從未忘記
再美好的家園,不盡心維護
轉眼將成廢墟
不能維護你免於任何災難
我們的子孫,將如何安身立命
我們還有甚麼依靠
足以展望更長遠更遼闊的未來

你是以多麼慈愛的胸懷
呵護著我們
我們應以加倍的感念回報你
制止他們阿、制止他們
用我們嚴肅的聲音
用我們不容曲解、不容敷衍的聲音
制止他們繼續摧殘你

        吳志寧取了詩的第一段當作副歌歌詞, 再改編詩裡的幾個句子:

你只是廣大的世界中小小一個島嶼
在你懷中長大的我們,從未忘記
我要用全部的力氣唱出對你的深情
歌聲中,只是真心的讚美
也有感謝和依戀 疼惜和憂煩

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
親像愛自己的母親
不是你的土地特別香
因為你的懷抱這麼溫暖
我們全心全意的愛你
親像愛自己的母親
並非你的物產特別豐富
因為你用艱苦的乳汁
養大了我們


簡單的吉他搭配吳志寧溫暖的歌聲, 令我百聽不厭, 第一句歌詞總讓我想起很喜歡的鄭愁予的詩"小小的島":

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
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
淺沙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
小鳥跳響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
 
那兒的山崖都愛凝望,披垂著長藤如髮
那兒的草地都善等待,鋪綴著野花如果盤
那兒浴你的陽光是藍的,海風是綠的
則你的健康是鬱鬱的,愛情是徐徐的
 
雲的幽默與隱隱的雷笑
林叢的舞樂與冷冷的流歌
你住在那小小的島我難描繪
難繪那兒的午寐有輕輕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將帶著我的牧笛
那是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螢火蟲
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

       也許鄭愁予筆下寫的不見得是"台灣",  但我心中的島嶼只有一個, 很自然的就將他詩中所有美麗的意象都投射到這裡.

       第二首是濁水溪公社的"晚安台灣",  每次聽完這首歌, 都覺得又對這塊土地燃起滿滿的愛了, 這塊土地上大部份的人都勤勤懇懇努力著, 總覺得只要我們再努力點, 這個小小的島嶼就能變得更美好.

日頭要落西 勞工朋友你咁會累嗎
天色漸漸暗 車燈打開照在高速公路
為著咱前途 為著家庭付出一切
辛苦啥關係 來去夜市鬥陣乾一杯

了解社會是非 漂丿的人總是會卡吃虧
有時搧到風 有時遇著歹天落大雨 有甜有苦

熱情的島嶼 豐盛的路邊攤
廟口在扮戲 還有惜別的海岸
月暗暝碼頭邊 海鳥亂阮的心
面對將來 成功返來

山頂到海邊 賺食人把委屈講出嘴
心情放輕鬆 安分守己生活靠自己
田庄到都市 痴情人飲著苦楚的咖啡
無論三冬五冬 山盟海誓等待她一人

了解社會是非 漂丿的人總是卡吃虧
有時搧到風 有時遇著歹天落大雨 有甜有苦

熱情的島嶼 豐盛的路邊攤
廟口在扮戲 還有惜別的海岸
月暗暝碼頭邊 海鳥亂阮的心
面對將來 成功返來

大甲媽祖廟 關子嶺洗溫泉
內門宋江陣走找古早的感動
夜深人靜時陣 戀戀不捨來分開
請君保重 期待再相逢

熱情的島嶼 豐盛的路邊攤
廟口在扮戲還有惜別的海岸
月暗暝碼頭邊 海鳥亂阮的心
面對將來 成功返來
面對將來 自由自在
面對將來 Good night Taiwan!


       第三首是滅火器的"晚安台灣", 一樣的歌名, 卻與濁水溪公社的曲子完全不同的風情, 更貼近最近幾年的心情. 這塊土地有好多事令人煩惱, 尤其強權在一堂虎視眈眈, 還有一群胳臂向外彎的自己人, 感覺真是內外夾攻, 不知這個坎是否能夠順利跨過去.  滑過facebook, blogger的文章, 有時一篇都不想點進去, 台灣呀台灣呀, 你怎麼那麼不爭氣? 但即使有這麼多不好的事情在發生, 又不到全然絕望的地步,  偶爾小小的勝利與前進, 又讓人重燃勇氣. 

在這個安靜的晚上 我知道你有心事睡不著
想著你的過去 受盡凌遲 甘苦很多年

在這個安靜的晚上 我知道你有心事睡不著
想著你的過去 受盡凌遲 甘苦很多年
在這個安靜的晚上 我知道你有心事睡不著
煩惱你的未來該向哪去 幸福在哪裡

啊~啊 黑暗他總會過去
太陽一出來仍然會是好天氣
你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啊~啊 天公伯總會保庇
太陽一出來仍然會是好天氣
願你順遂台灣

啊~啊 黑暗他總會過去
太陽一出來仍然會是好天氣
你有一個美麗的名字
啊~啊 天公伯總會保庇
太陽一出來仍然會是好天氣
願你平安台灣
願你順遂台灣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MINEBOOK掘冊--地下鐵事件

       這本書是沙林毒氣事件之後, 村上春樹訪問受害者的採訪記錄. 每一篇文章都有固定的形式, 前言是受害者的背景介紹, 主文是以受害者的視角來描述事件發生的經過, 與事發之後的心得. 由於每篇採訪記錄都各自獨立, 很容易中斷閱讀, 有一陣子是我捷運上的隨身讀物(覺得自己有病, 明明既視感超強的), 斷斷續續的看著, 最近終於看完了. 毒氣事件共有五組人同時在五條地鐵線犯案,  所以採訪記錄也分成五個章節, 每一章的前面是犯人的背景與犯案過程, 這五段類似法院供述的犯人自白帶給我很大的震憾感, 這些人在入教之前無雍置疑都是社會裡的知識份子, 有醫生, 有大學生, 有良好的工作, 家庭生活也不乏關愛, 但他們卻接受麻原彰晃的指示, 進行無差別的毒氣攻擊. 他們的知識水準絕對明白沙林毒氣所造成的傷害, 也在自述裡面有提及被任命時, 心頭一緊的糾結; 犯案前步下地鐵時的動搖, 心想”就這樣走出車站外面該有多好"; 逃亡時隨身攜帶小小的佛壇, 為了那些在事件中失去生命的人們. 然而即便如此, 他們還是在有自我意識的驅使下犯案了, 到底是什麼原因與動機, 真的讓我很不了解與很想了解, 不過這本書沒有機會訪問犯人. 


        村上春樹在書的後面, 寫了一篇相當精采的後序, 跟我的想法相當接近. 最近匆匆槍決了鄭捷, 讓我心裡不是很舒服, 不是因為我贊成廢死, 而是我們選擇了一條最輕鬆的路, 而斷決了探究這個”瘋狂”背後可能的原因. 我們視自己是”正常”, 視鄭捷是”異常”, 於是我們將鄭捷犯案當作是與自己無關的事, 當作是難以理解, 不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的畸形東西,  但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 某些東西滋養了鄭捷內心黑暗的成份, 而這些東西也有可能進到我們心中不是嗎? 鄭捷自白說一直都很想自殺, 但因為沒有勇氣, 所以透過殺人被判死刑, 才能趕快結束這一生. 在台南犯下隨機殺童案的曾文欽也曾作過類似的自述: 想自殺才殺人, 之前自殺多次都沒有成功. 關於曾文欽, 胡慕晴寫過一篇非常精采的文章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6/04/blog-post_26.html,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 我也被媒導誤導, 以為他是一個想吃免費牢飯的人, 但看了文章後, 卻讓我想哭. 在曾文欽的姑姑記憶裡, 曾文欽怕黑, 寡言, 想過他會自殺, 但從沒想過他會殺人. 他們在自己的封閉世界裡建構某種觀點, 來解釋自己的行為, 自己的遭遇, 並試圖提出解決的方法, 我們都說太荒唐了, 怎麼可以做出這麼可怕的事, 但在我們”正常的體系”裡, 也沒有提供能夠有效驅逐這些荒唐想法的正面力量, 與能夠對抗的價值觀, 不是嗎? 這是最近這幾件隨機殺人事件, 讓我最不安的原因.  

https://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1055

美麗島

       第一次聽到美麗島是巴奈的歌聲, 馬世芳的文章, 介紹李雙澤這個人. 當年輕人都時興背著吉他, 唱著風行全世界的英文民歌, 他跳上淡江大學的表演講台上, 問台下的人:為什麼我們不唱自己的語言的歌? 不唱自己寫的歌? 李雙澤不僅拋出問題, 也身體力行, 在他創作的幾首歌裡, 流傳的最廣的就是這首"美麗島", 可惜他在28歲就因為拯救溺水的遊客, 結果淹死了. 
       美麗島的歌詞改編自台灣的女詩人陳秀喜的詩, 原詩是:

形如搖籃的美麗島
母親的另一個
永恆的懷抱
傲骨的祖先們
搖籃曲的歌詞是
他們再三的叮嚀
稻 香
榕 樹
香 蕉
玉蘭花
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
海峽的波浪吹來多高
颱風旋來多強烈
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
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
搖籃是堅固的
搖籃是永恆的
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

        但因為句子長短不一, 不適合拿來唱歌, 梁景峰重新編排, 並加上一些新句子, 例如來自"台灣通史"序中的"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歌詞變成: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們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 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 照耀著高山和田野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 稻米 香蕉 玉蘭花

       而巴奈的版本不只有普通話, 還有台語版本, 據說是長老教會幫忙填的歌詞

晟咱大漢的美麗島 親像老母溫暖疼惜
歷代的祖先注目在看 看咱怎樣續接裀腳步
祖先一代閣一代在吩咐 毋通袂記 毋通袂記
祖先一代閣一代在吩咐 殷勤開墾 殷勤打拼

海水清清的太平洋 圍著這苦難的美麗島
雖然日光遍照土地 光照高山溪水佮田園
這尼女隋的鄉土是咱所有 祖先開墾 上天賞賜
土地有生出豐富的土產 水牛 稻 仔 香蕉 玉蘭花

       這首歌曾經因為歌誦台灣島, 而被國民黨認為有"具有台獨意識"而成為禁歌, 埋藏了很多很多年後, 如今卻成了新總統就職典禮上的壓軸全場大合唱,  我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台灣本土意識終於成為主流.  電影"女朋友, 男朋友"裡的配樂, 重新找一群年輕人重唱了這首歌, 是我非常喜歡的版本, 裡面的一句台詞"你先睡, 睡一覺起來之後, 台灣就不一樣了"讓我濕了眼眶, 很多時候, 我都在想像那個時刻, 想像有一天我們不會再被他國威脅, 可以坦蕩驕傲的說:台灣 是我的國家, 但我心裡明白, 那是不踏實的, 當這個土地上還有另外一群人在追尋不一樣的國家認同時, 離"台灣獨立"就還有如距離月球一樣遙遠的距離. 小英的新政府背負許多的期待, 其中也包含我的. 但人民對於改革的人總是苛刻, 但改革的成果不如預期美好, 人民很容易回頭想像保留原狀是不是比較好, 這是保守傳統派總是能再重新佔上風的緣故. 但只有跨出去, 才能機會展開新局面, 比起在大鍋裡動彈不得, 緩緩被加溫, 邁向死亡, 我期待改變.


2016年5月10日 星期二

MINEBOOK掘冊--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v.s. 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



       最近接連看了兩本關於經濟的書:”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與”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 後者從經濟指標的源起開始說明, 赫然發現這些統計指標的發展還不到百年歷史, 卻在現在的國家成為左右政策的重要依據, 認真想起來, 就覺得是件可怕的事. 編製GDP的方法在經濟大蕭條之後就已經訂好, 自此也沒有太大的變更, 然而這世界卻已經變得太多, 人們對數據有莫名的信心, 認為數字不可能說謊,  只要能量度的事物, 就能控制或改變,  結果專家確信自己的知識正確無誤, 人民卻感覺現實生活根本不是數據顯示的那樣. 明明找不到工作, 卻不算是失業, 因為在失業率統計裡面, 你必須在統計的時間裡曾是勞動力的一份子, 然後失去工作, 不然充其量你只能算是一個”失望勞工”. 經濟指標源於物質還不充足的時代, 因此藉由統計生產與消費的數字來估計經濟力, 但以消費拉動成長的經濟體系怎麼可能無止盡的成長下去呢? 首先就會面臨資源不足的困境, 而邊際遞減的效應也讓經濟成長所應帶來的滿足感大大降低. 全世界的政府與人民一邊被”經濟只能往上成長, 不能往下掉”的焦慮所困, 一邊被根本還未充份驗證過, 可以用來提升經濟的疏困方案所綁架, 做不需要的建設, 印不需要的鈔票, 結果大家一陣窮忙, 回頭一看全是一場空. 

       回到最初的起點, 為什麼政府要追求經濟成長? 因為經濟成長能帶來工作機會, 充份就業能穩定社會. 因此對政府來說, 最重要的目標是社會的安定, 經濟成長只是一個手段, 如果GDP成長, 但產業外移, 房價飆漲, 貧富差距拉大, 根本就與原本的目標背道而馳, 但現在的政府似乎完全忘了原本的目標, 反而被”經濟成長”牽著鼻子走, 更慘的是, 用來指示經濟有沒有成長的指標根本過時, 全球化的生產鏈使apple的iphone成為中國工廠的出口, 美國市場的進口品, 提供各式免費服務的網路產業根本無法估算產值, 不在GDP的統計裡面, 這樣的指標真的能提供政策的方向嗎? 對個人而言, 一個富足的生活不只是物質上而已, 還包括社會與心理的面向, 一份有貢獻的工作, 免於疾病, 對於社群有參與感, 歸屬感與信任感, 有能力過健康的生活等, 而且不只是自己的富足而已, 別人也可以得到生活富足才行. 所以我們不會為了獲利, 而雇用童工; 不會為了省錢, 就恣意破壞生態; 不會為了這一代的享受, 而耗盡下一代的資源. 我們理應如此, 卻一再的漸行漸遠. 

http://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57_2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