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 -- 橡皮擦計劃

之前在介紹《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這本書的時候, 提到現在經濟學最熱門的一門學科叫「行為經濟學」,   研究的是人的非理性行為, 顛覆了經濟學長期以來的假設: 人是理性的. 之前經濟學家把非理性的行為解釋為因為大眾不懂統計, 資訊不足, 所以無法做出理性選擇, 但行為經濟學家證明這是人性大腦的系統性偏誤, 即使是專業的統計學家, 面對這些問題, 也會給出非理性的答案. 最早提出相關理論的是兩個以色列學者, 丹尼爾與阿莫斯,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阿莫斯則是數學家. 丹尼爾近年因為寫了一本暢銷書《快思慢想》而聲名大噪, 上一集"原子習慣"提到的系統一(自動化的直覺思考)與系統二(理性分析思考)正是這本書所提出的概念, 不過因為台灣翻譯的《快思慢想》評價不佳, 我現在還沒有完整看過, 所以今天想用另一本書《橡皮擦計劃》來初步的介紹「行為經濟學」的幾個有趣理論.  

這本書的作者大有來歷, 他是《魔球》的作者,《魔球》講的是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 他們不是用傳統的球探找球員, 而是用數據分析來找合適的球員, 因此得以拋開許多偏見, 用便宜的價格簽下一些被嚴重低估的球員, 球隊成績也一飛沖天. 這本書大受歡迎, 還改拍成電影, 有天作者收到一個有趣的回應, 來自經濟學家Richard Thaler(《不當行為》的作者) , 他指出《魔球》裡面的棒球專家所碰到的誤判其實都不奇怪, 原因就在人類的心智就是這麼運作的. 在多年以前, 這些問題就已經被兩個以色列學者提出並解答. 雖然在此之前, 作者並不認識丹尼爾與阿莫斯, 不過他透過這本書, 講述了兩人如何合作, 解答人類判斷與決策的過程. 

判斷的第一個法則 :代表性

大腦在做判斷的時候, 會用幾個法則來思考發生機率. 第一個法則叫作「代表性」,  我們會將要判斷的事物與心中某個典範比較, 如果要判斷的事物與典範越相似, 就會覺得發生的機率比較高. 為什麼球探會誤判, 因為他們腦中有個職業好手的形象. 舉例來講,  如果問你, 一個擁有六個小孩的家庭, 哪一種出生機率比較高, 是女, 女, 女, 男, 男,男, 還是女, 男, 男, 女, 女, 男, 大部份的人都會選後者, 其實兩者機率是一樣的, 但第二種順序看起來比第一種更隨機.  他們還發現只要給受試者任何額外資訊, 即使是不相關的資訊, 受試者也會很容易拋開客觀事實, 而影響判斷, 例如已知一個班級裡面有 70 % 是銷售人員, 30 % 是工程師, 如果我們從這個班級隨機挑出一個人, 是工程師的機率為何? 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正確的回答是30%, 但如果我今天加上描述說明「他是個內向的男生」, 大家覺得他是工程師的機率就變高了, 只因為「內向, 男生」符合「工程師」的典範.  

判斷的第二個法則 :可得性

第二個法則叫作「可得性」, 越容易被想起的, 就覺得機率越高, 例如他們準備了兩份名單, 一份名單是男生名字比較多, 但裡面包含比較多女性名人, 另一份則是女生名字比較多, 但包含較多男性名人, 當受試者聽完其中一份名單, 要判斷是女性名字比較多, 還是男性, 結果所有的人都答錯了. 我們可以想像, 如果當我們做判斷的時候, 那些產生誤導的訊息容易浮現, 我們就會犯錯, 這也是假訊息與同溫層的可怕之處. 

決策的理論: 展望理論「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樂大」

那麼人類是怎麼做決定的呢?  丹尼爾與阿莫斯提出了「展望理論」,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 會先預設一個參考點, 然後衡量每個決定的結果與參考點的差距. 還有一點,  我們對於損失比得到更為敏感, 舉例來講, 如果確定拿到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得到一千元, 很多人會選擇確定拿到五百元, 但如果今天問題變成確定損失五百元, 與有 50% 的機會損失一千元,  大部份的人會選擇後者. 對人類來說, 獲得一樣東西的快樂, 遠小於失去一樣的東西的痛苦, 這在演化上也能解釋得通, 生物為了存活下去, 對於痛苦的敏感度應該要比較高. 

然而你可以藉由改變參考點, 來讓獲利變成損失, 反之亦然. 舉例來講,   如果今天我們在選擇疾病防治方案, 方案A可以救活兩百人, 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機率可以救回六百人,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無人獲救, 很多人會選擇方案A.  如果今天我們面對的選擇是: 方案C 會有四百人死亡, 方案D有三分之一的機率無人死亡, 但有三分之二的機率六百人全部死亡, 大多數人會選擇 D , 其實兩個問題是一樣的, 只是第一組選項是用「獲得」來陳述方案 A 與 B, 所以我們選擇確定可以救兩百人的選項, 即使它暗示了會有四百人死亡, 但很少人會這麼想. 而第二組選項是用「損失」來陳述方案 C 與 D, 大家就做出不同的決定. 

兩人的合作與分開

這本書除了介紹兩人一起提出的創新理論, 還描述了兩人的合作過程, 從一開始兩人沒有交集, 阿莫斯是個數學家, 認為人是理性的, 是天生的數學家, 會判斷機率, 人會犯錯, 但這些錯誤是因為情緒, 是隨機的. 丹尼爾是心理學家, 他發現人類很會解釋, 會根據少量的資訊就妄下結論, 而這些結論根本不是根據理論與機率. 這樣的觀點打破了阿莫斯的想法, 也引發了他的興趣, 如果人不是根據機率, 那麼人是根據什麼在做判斷與決定呢? 他樂觀的相信背後一定有個道理可循. 而丹尼爾雖然知道人類的心智不是根據機率在運作, 但他沒有進一步的往下探究, 也許是他過度悲觀的認為人類就是這麼愚蠢. 兩個人截然不同, 卻一拍即合, 兩人一起設計各式各樣的問題, 一起提出理論, 他們分不出來哪些想法是哪個人提出來的, 因此輪流掛名當論文第一作者. 然而社會當時卻把大部份的掌聲給了阿莫斯, 可能因為分析是阿莫斯的強項, 即使非常多創新的問題都出自丹尼爾的思考, 但所有的頂尖大學都搶著聘請鋒芒外露的阿莫斯, 而他們往往只夠預算聘請一個人. 

即使兩人對人性都瞭若指掌, 還是避免不了漸行漸遠的事實,  丹尼爾在溫哥華展開新的議題, 研究人的心智在面對挫折或悲劇的時候, 是怎麼為自己抹除既成事實, 想像一個新的未來, 也就是本書的書名《橡皮擦計劃》,  這是長久以來的第一次, 阿莫斯沒有參與其中的研究. 丹尼爾漸漸了解到自己的價值, 他發現兩人合作的論文所得到的關注遠多於阿莫斯獨立完成的論文. 阿莫斯因為得了癌症, 很早就於1996年, 59歲時過世, 丹尼爾則是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 因為諾貝爾獎不頒給過世的人, 所以丹尼爾是單獨獲獎, 就像當年阿莫斯單獨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 都是學界最頂尖的榮譽, 卻都不是兩人同享.  

結論

因為阿莫斯與丹尼爾的研究, 讓經濟學家與公共政策制定者開始正視人性的心智偏誤, 例如「展望理論」就顯示即使背後數據一樣, 用不同的選項就會影響人的決定, 例如使用信用卡要多收手續費會讓人避免使用信用卡, 但如果改成用現金付款會有折扣就可以避免踩到人性的地雷. 如果政府要用減少少稅收來刺激經濟, 讓人民比較有感的做法是退稅, 而不是直接減稅, 如果直接減稅, 民眾會覺得那些本來就是自己的錢, 但如果是先繳出去再退回來, 就會覺得是多出來的錢, 可以用來消費. 人性實在是太有趣了.


MINEBOOK掘冊連結:


MINEBOOK掘冊Podca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