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MINEBOOK掘冊--成功的反思(上)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可能是很多人的政治哲學啟蒙, 這本書的作者麥可桑德爾是哈佛的政治哲學教授, 這本書是他的上課內容, 帶學生一起討論「什麼是正義」. 在還沒有看書之前, 會覺得「正義」應該是像真理一樣, 只有一種定義, 然而事實上從古至今的哲學家卻對「正義」是什麼爭論不休.

英國哲學家邊沁說符合最多人利益就是正義,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 把精神病的人關在精神病院自生自滅, 大多數的人不受影響, 應該是符合正義的事囉? 在哲學家所設計的「電車難題」裡, 一輛失速的列車正在軌到道上瘋狂疾駛, 在原來的軌道上有五個人, 如果繼續前進, 電車就會輾過他們五人, 現在有個開關,  可以讓列車轉換到備用軌道, 而備用軌道上有個不知情的工人, 你會選擇什麼都不做,  讓列車輾過五個人, 還是切換開關, 讓列車輾過一個工人. 如果照邊沁的理論, 會認為用一個人換五個人的生命, 是符合正義的事. 你也會這麼覺得嗎?

後來康德與羅爾斯提出了另一個「無知之幕」的理論, 他說當我們在考慮一個作為是否符合正義的時候, 例如把精神病的人關在精神病院自生自滅是否符合正義?就去想像如果你身處那個社會, 而你在對自己是什麼狀態一無所知的前提下時候, 你會做出什麼決定, 既然你對你的狀態一無所知, 那麼你可能是個普通人, 也有可能是精神病患, 那麼你想被怎麼樣的對待. 雖然已經是十年前的書, 但還是對當時受到的衝擊感記憶猶新.

2021 年麥可桑德爾推出他的新書《成功的反思》, 英文書名是《The Tyranny of Merit》, 「Merit」指的是才能加上努力所獲取的績效, 並且社會依據績效高低給予個人報酬, 這樣的社會制度稱為「Meritocracy」, 雖然書裡面都把它翻成「才德制」, 但我覺得不是非常的恰當, 因為「才德」會讓人誤以為又有才能又有道德, 然而實際上這裡只有單指個人能力出眾, 跟這個人有沒有道德沒有關係, 我個人覺得「菁英制」比較恰當. 相較於過去的貴族, 種姓, 種族制度, 很多人會認為依靠學歷與能力脫潁而出, 獲得成功是比較公平的制度, 菁英因為學歷高, 能力好而得到社會更多的報酬, 不管是名聲, 權力, 財富, 都是很自然的事. 但麥可桑德爾卻說正是「菁英制」造成現在的社會對立, 為什麼他會這麼說呢?

所有的人應該都感覺這世界出了點問題, 社會的對立與兩極化越來越嚴重, 美國在 2016 年選出川普當總統, 同年英國公投決定脫歐, 這些結果都與事前民調大大不同, 事後分析是因為「沉默的多數」都出來投票了. 進步派的人憤憤不平的說投給川普的選民都是「白垃圾」, 他們教育水準低落, 因為全球化工廠外移或是自動化的關係, 失去工作, 或是工作待遇大不如前, 這群人什麼都不懂, 才會投出這樣的結果, 拖全部的人下水. 但有人開始思考這是不是全球化的反撲, 全球化造成貧富差距拉大, 還有人覺得這是因為社群網路讓我們生活在同溫層泡泡裡, 我們獲得得的資訊只是更加鞏固我們的信念, 而非看到其他觀點的討論, 所以造成社會對立. 但桑德爾說這不僅僅是經濟資訊斷層的問題, 這還是道德的問題, 是菁英制的反撲, 是自由市場, 消費者至上的問題展現.

菁英制的陰暗面

理想中, 在菁英制的社會裡人們可以憑藉自身努力, 一夕翻身. 體制要做的事是提供平等向上爬的機會, 也就是「教育」, 於是社會廣開高等教育大門, 政治人物讓大家相信, 向上流動的機會就在那裡, 能不能取得門票全憑自身的能力與夠不夠努力. 於是取得門票, 獲得成功的人覺得他現在所獲得的一切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他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 即使他沒有辦法合理的解釋為什麼CEO的年薪可以是普通員工年薪的三百倍, 為什麼銀行的理專薪水比醫院的護理師高, 但既然自由市場決定給我這個薪酬, 這就是我應得的. 而在這個體制裡沒有辦法獲得成功的人, 不僅別人會覺得是他們努力不夠, 咎由自取, 他們自己也會覺得是自己好沒用, 自己的能力不被社會需要, 所以活該落到社會最底層. 另一方面, 社會體制也會對福利政策有所保留, 社會覺得它的責任應該要獎勵夠努力, 表現傑出的人, 不應該對有錢人加稅來補貼社會的弱勢族群, 這樣反而是在懲罰有能力賺到錢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福利比歐洲國家差的原因. 政治人物為美國打造了「美國夢」, 讓人們相信這裡不像歐洲國家階級分明, 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 然而實情是美國向上的流動的比率並不比歐洲高!

以前的階級制度, 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一切, 讓人覺得很不公平, 那麼不管出身的菁英制就有實踐公平了嗎? 事實上菁英制還是有很大一部份出生的時候就決定了, 例如你的智商, 智商高的人學習成績好, 自然比較容易上好的大學, 取得成功的門票. 再來是你的家庭, 如果你的家庭是中產階級以上, 你放學回家就可以好好復習寫作業, 不用分心幫忙家裡生計. 家裡有網路有電腦, 不管是線上課程或是查找資料都很方便, 做出來的報告就是比別人完整精采, 你甚至還有機會參加一些遊學, 課外活動, 增加你的知識厚度廣度, 以後申請學校也更是大大加分. 有的時候你的特殊天份, 例如很會打球, 很漂亮, 很會表演, 你剛好生活在一個職業球員高薪, Youtuber網紅當紅的年代, 於是可以成功賺大錢. 這些優勢都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扭轉的, 所以就算是菁英制, 也脫不了運氣的成份. 但菁英制卻讓成功的人變得傲慢, 把所有的成就歸功於自己, 覺得都是自己應得的, 對社會上脫隊的人失去同理心.

技術官僚體系的問題

受過高等教育已經是現在政府官員的基本條件, 於是造就了一票技術官僚, 他們出自名門大學, 生活背景相似, 思考邏輯也相同. 這批人吹捧起「自由貿易的全球化」, 取消各種金融法規, 降低政府干預, 相信市場, 即使勞工出來反對, 他們抱著「涓滴理論」的大旗, 表示只要上面的人富起來了, 下面的人也會雨露均霑. 即使現實證明全球化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貧富不均, 經濟雖然變好了, 但是多出來的錢只流向社會的少數人, 根本沒有擴及其他族群, 這群技術官僚還是繼續執行他們的理論.


受過高等教育已經是現在政府官員的基本條件, 於是造就了一票技術官僚, 他們出自名門大學, 生活背景相似, 思考邏輯也相同. 這批人吹捧起「自由貿易的全球化」, 取消各種金融法規, 降低政府干預, 相信市場, 即使勞工出來反對, 他們抱著「涓滴理論」的大旗, 表示只要上面的人富起來了, 下面的人也會雨露均霑. 即使現實證明全球化造成越來越嚴重的貧富不均, 經濟雖然變好了, 但是多出來的錢只流向社會的少數人, 根本沒有擴及其他族群, 這群技術官僚還是繼續執行他們的理論.

他們把社會政策視之為技術專業, 跟道德無關, 跟理想無關, 2008 年金融業捅出大婁子, 造成金融海嘯, 政府用人民的錢疏困了銀行, 卻完全沒有要求銀行負起責任, 政府對銀行的社會責任, 道德責任閉嘴, 因為技術官僚覺得「有道德」是非常模糊, 很意識型態, 不專業的字眼, 他們拒絕為道德選邊站, 就算錢全部流入的社會頂端的人的口袋裡, 我們也只能說這不符合道德, 但不代表是錯的.  

現在的技術官僚拒絕觸碰道德論述與意識型態, 覺得政策不應該加入道德判斷, 把社會的歧見都歸諸於資訊不足, 他們最常說的話是「我們對事實缺乏共同的基準」, 認為解決之道就是讓人民知道更多的資訊, 並且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人民知道這些資訊, 就會做出一樣的「專業決定」, 或是排除「資訊不足」的公民, 讓有「專業知識」的專家來做決定就好. 技術官僚也相信行為經濟學家的理論, 他們不試圖建立公民的社會道德, 或是努力說服公民, 反而想利用市場的誘因, 引導社會發展, 其實這也是一種菁英的傲慢, 認為與其依賴公民的道德感, 不如用一些「聰明」的策略, 誘使人們遵從. 因為技術官僚想要保持自己的「中立性」, 結果反而讓極端宗教與民粹佔據了道德的論述, 提出他們似事而非的解方, 讓社會問遺不斷.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13_1100264 

MINEBOOK掘冊 Podca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