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MINEBOOK掘冊--第二座山(上)

什麼是第二座山

很多人會把人生比喻為爬山的過程, 《第二座山》的作者說, 人生其實有兩座山要爬.

第一座山大家都耳熟能詳, 在這個菁英制的社會下,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來達到世俗眼中的「成功」: 在工作上爬到高位, 獲得大家的敬重, 住在漂亮舒適的房子裡面, 有美滿的家庭, 放假的時候, 可以輕鬆的到處旅遊, 上傳讓人羨幕的照片. 有些人可能在第一座山就停下來, 覺得已經登上人生的顛峰, 一生別無所求, 但有些人卻感覺到內心深處有些部份沒有滿足.

雖然主流文化一直教導我們, 人類是自利的動物, 要追求的是個人幸福, 想要的是獨立自主, 但這些人感覺到他們的心裡面, 比起個人自由, 他更想要有個互相依存的人際網路, 在這個網路裡面, 他們想要為人服務, 比起消費, 他們更想要當個給予者. 於是他們的生活動機從「以自我為中心」, 轉變成「以他人為中心」, 這就是作者說的第二座山.

我的第二座山

第一座山和第二座山並不互斥, 當人在爬第二座山時也不代表要放棄第一座山, 但第二座山象徵的是一個人的人生旅途進入了更寬廣的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以後, 人生的重心會出現變化, 包括生活模式, 分配時間的方式, 我對這種心理轉變過程有深刻的體會.

剛出社會的時候, 拼命工作, 拼命加班, 一到五的晚上根本不可能與朋友聚會, 周末也沒有想過要和過去的夥伴爬山, 我的確獲得比同齡人更快的升遷, 更多的bonus, 但滿足感與成就感稍縱即逝, 吃過慶祝的大餐就沒了, 更多的時候, 是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有意義, 這些產品我自己根本不會用, 買了筆電的使用者們可能也從來都不知道裡面有那個產品, 覺得自己就像個鏟雪人, 每天花力氣鏟出了一條路, 結果隔天又全部恢復原狀, 什麼都沒改變.

但在這段時間裡面, 我缺席了朋友的聚會與活動, 我漸漸不知道他們的近況, 時間一久, 我甚至會害怕與朋友聯絡, 覺得自己是個格格不入的局外人, 後來跟朋友講這種心情, 才知道完全是自己在彆扭, 想太多, 如果總是覺得要獨立自主, 心情不好也要自己解決, 自然就會覺得孤單. 關係是相對的, 你要去依賴人, 人家才會來依賴你.

後來心情空虛的轉折點是加入了零時政府 g0v 的社群, 開始參加一些政府透明化的專案, 不是為了錢, 也不是為了個人的成就感, 而是為了貢獻自己的專業, 隔年就發生太陽花學運, 各種公民運動風起雲湧. 我同時也在這個社群裡面感到自身的渺小, 光靠工程師是沒有辦法達到改變社會的理想, 你會需要需要很多很會寫文章的人把複雜的議題解釋得讓普羅大眾都聽得懂, 需要倡議者來挑選戰場, 聚焦議題, 需要立法者來立下日後的規矩, 免得每一次都要站上街頭抗爭. 你會需要很多的耐性, 即使覺得自己的理念明明很正確很棒, 也要接受它可能會失敗, 需要一試再試, 再接再厲. 公民運動不像電腦程式, 只要邏輯寫對了, 結果就會如你所預期. 參加社群, 認識到自己可以有別的使命, 使我看到了第二座山

自我實現的幸福感 v.s 喜樂

如果說第一座山的重點是在建立自我, 那麼第二座山就是放下自我. 如果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 第二座山的重點就在於貢獻. 如果第一座山是成為菁英, 自己一人不斷向上爬, 第二座山是為了與更多人一同前行, 在途中互相幫助, 互相扶持. 這本書的作者也認為, 現在社會文化過度強調自我與個人主義, 認為所謂的良好道德就像讀書拿好成績一樣, 找到自己的弱項, 運用意志力加以鍛鍊, 就可以成為一個誠實, 勇敢並且堅毅的人. 然而良好道德其實是「付出」與「承諾」的結果, 我們不是為了要當一個有道德的人, 所以付出, 而是當我們為了社群與理念, 向他人做出承諾, 放下自己, 服務他人的時候, 我們就得以展現出良好的品格.

在菁英制的體制下, 我們不再以付出, 關懷與愛為核心道德價值, 而是把道德轉換成恆毅力, 生產力與自制力等有助於職場成功的價值, 我們誤把社會菁英的傲慢言論當作誠實, 把不擇手段的狼性當作勇敢, 我們永遠都在鼓勵自我實現, 自我滿足, 追求個人成就, 付出, 關懷與愛只是人生可有可無的裝飾品, 但事實證明, 當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的時候, 只有第一座山是無法滿足我們的. 作者形容如果第一座山帶來的是自我實現的幸福感, 第二座山帶來的就是喜樂. 喜樂的感覺是無法自己創造或追求的, 它是自然而然降臨, 讓人沐浴其中, 忘了自己, 就像我以前爬山, 看到大自然無以倫比的景色的時候, 會感到臣服於它, 而不是一種征服感, 因為我知道這座山並不屬於我, 就算我站上了最高峰, 我也只是加入它而已, 它一直都在.

如何用「付出」與「承諾」找到人生的志業

這本書花了幾個面向, 來討論如何利用「付出」與「承諾」找到人生的第二座山. 第一個部份是志業, 所謂的志業就是我們熱愛, 並且可以投入一輩子的工作. 工作佔我們人生非常大一部份, 工作表現是定義自己的一部份, 以前的社會常常是子承父業, 現在社會則強調個人選擇自由, 強調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出自我, 但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該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 所以大部份的時候, 我們只好透過與人比較來找到自己的位置, 結果時常沒有安全感, 也不容易感到滿足, 加了薪, 就覺得加得比我多的人是不是比我優秀嗎? 買了房子, 卻羨慕能買在台北市的人. 我們選擇這個社會的主流高薪職業, 像我明明喜歡寫東西, 喜歡歷史, 卻選了理組, 只是因為考慮到未來找工作方便一點, 這是全然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們以「付出」與「承諾」的角度, 會如何找到我們的志業呢? 我們可以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的周遭有哪些問題?我的人生為我做好了哪些準備? 這兩件事怎麼結合在一起? 我們可以用嘉義林聰明沙鍋魚頭店的第三代林佳慧作為例子, 她把新時代的需求帶回老店, 例如個人套餐, 一個人也能享用以前總是一大鍋的沙鍋魚頭, 魚的種類也從過去的淡水魚, 增加了像是石斑, 鮭魚的海水魚, 不固守傳統小吃的作法, 現代的人在乎友善農業, 健康食材, 所以她提供有產銷履歷的在地食材與非基改豆腐. 她看到自家老店的問題, 結合自己新學到的專業, 像是電商, 網路行銷, 生產線等, 她做出承諾, 要把地方小吃轉型成嘉義的驕傲, 於是她找到了一生的志業.

堅持我們選擇的東西

現在的社會常常會嘲笑在一個地方工作十幾年的員工, 以軟體業為例, 往往鼓勵大家三年就要換工作, 換工作可以換取大符度的加薪, 業界生態也一直在改變, 從PC換到手機, 從手機換到雲端, 現在又換到了加密貨幣, 然而作者想要提醒我們「保持一貫性, 堅持我們選擇的東西, 直至專精」是件美好的事, 比起從一個地方換過另一個地方, 嘗試各種潮流, 每件事情都淺嘗而止, 不如嘗試著在某個地方扎根, 持續的付出關心與努力, 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做同一件事, 我們的觀點與心態卻會在這過程中進化, 就像禪宗裡面說的「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還是山」的不同境界, 一開始我們以為答案與做法就是表面上那樣, 我們看到問題, 解決問題, 後來我們明白到有些問題不是「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這麼單純, 我們必須看到背後系統性的問題, 才有可能根除弊端, 後來我們逐漸掌握全局, 我們可以看到問題的本質, 所有問題又都變得單純.

亞馬遜的貝佐斯曾說, 當你把時間的維度拉大以後, 你會發現你的競爭者 驟減, 所以他不問「十年會有什麼變化?」, 他問的是「十年後有什麼不會變的?」, 並且把精力投注在那上面, 長時間累積下來的能量必然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他講的是公司的策略, 但放在人的決定上一樣也適用. 我們不需要追著潮流跑, 對自己的決定做出承諾, 把目標定為十年, 你做事的態度與思考就會截然不同.

MINEBOOK掘冊: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47_1064303

MINEBOOK掘冊Podcas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