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 星期二

浮生草

        越大越看不得散文集, 如果感想來自於生活小事,  所見所聞,  很容易就會落入"為賦新詩強說愁"的矯柔作做, 看書的我不免冷哼兩聲. 如果散文不小心窺視到作者內心的感慨或無奈, 就像看到人沒穿衣服, 想的是趕快走避, 而非坐下來探問:" 發生了什麼事呢?" 大概是覺得到了這個年歲, 每個人都得自己背負起生活的重量踽踽獨行, "好好生活"有一部份的責任是打點好自己的門面,

        柯裕棻的散文是少數我能接受的, 從"青春無法歸類", "恍惚的慢板", "甜美的剎那", 到新出的"浮生草", 每一本我都有. 她的文字優美, 字裡行間感覺得到雕琢修飾的痕跡, 不像有些散文就如同口語般蓄蓄叨叨, 但又不像簡媜有點過了頭, 看完一整本反而會膩, "浮生草"裡的散文大致分為兩大類, 一大類是生活周邊的小故事, 例如"熱包子", "冰甜", "菩薩蠻"等等, 另一大類是自己的閱讀寫作心得. 第一大類的小故事時常看的我會心一笑, 一邊看她寫這些吃喝, 小店的人物, 一邊想到她在"讀書二三事"中自問:" 如果此刻國家動亂朝不保夕, 許多人高呼救國救民, 我敢不敢寫到租借地去逛街吃奶油蛋糕買花布做小旗袍的小品文呢? 萬一時局混亂謀職不成, 整日在家讀書, 會不會酸氣沖天? 我十分納悶, 究竟需要怎麼樣的豁達或了悟才能在亂世裡寫淡雅的小品文呢? 那樣的氣度我應該是沒有的吧. " 其實她寫小品文寫的挺好的呀, 以前沒有從這種角度看這些小情小愛的雜文, 只怕不止寫者要有那氣度, 讀者也必須有氣度才懂得欣賞.

           但我尤其喜歡第二大類的心得. 她在"蜷曲的旁觀者"裡寫:"讀書的時候, 讀者是冒著多大的風險呢? 他讓自己進入陌生的海洋, 讓他人的夢想和言語包覆自己, 並且向他索取情感和時間." 身為讀者, 我的確享受於這種屢屢投身於陌生世界的冒險感. 而作者又是如何書寫呢? 在"寫作和閱讀的難題"裡, 她寫:"寫作是一件和子虛烏有搏鬥的過程. 寫作的難處在於它必須填補一些空洞和闕漏. 一個寫者處理這些問題的能力與方法便成為它的風格, 甚或天份.善於分析的人以邏輯填補它們; 善於寫實的人以白描跨越它們; 善於比喻的人以創造另一個意義的迴路繞開." 厲害的作者甚至為讀者埋下了陷阱." 最高明的寫作還不只是這種空缺的指認, 解除與修補, 更是隱藏了巨大的破壞. 他創造或指引了一個無法言說的困局. 讀者在作者留下的空白進行讀者自己的修補與破壞, 讀者接收作者所有材料, 他開始進行屬於他自己的寫作. 會對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甚至造成影響的書, 一定不再只是書上的文字而已, 讀者拿了那些文字, 重新編排, 混入自己的意念, 填上空白, 成了他人生的一部份.

       心情不好的時候, 我也喜歡用看書來逃避. 柯裕棻選擇玄妙的理論書, 而我偏好大部頭的小說. 越是偏離現實越好, 全身投入小說營造的世界, 隨著故事情節起伏, 為跟自己無關的事緊張, 流淚, 也就從現在煩心的事情中解脫. 她說:" 沒有比賦力的文字更能安定人心了." 我真是再同意不過了.

       裡面一篇"寫作的理由"寫出現在寫作的困境. 原來現在"為了個人興趣"已經不再是這麼簡單了. "學術體制的價值規範不僅在學院內部場域進行, 也在從屬者的生活中進行再生產的整編. 學者在專業以外的社會參與和其他非專業活動漸漸被貶為人力浪費." 我總算了解到為什麼所謂知識份子的社會關懷與文化素養在現在的社會蕩然無存, 因為無益於論文積點. 但柯裕棻還是繼續寫, 寫作的動機在於"格格不入", "一個人明確感覺自己成為異類, 成為他人眼中不可解之人, 這種無處安歇的他方狀態使人必須保持警醒, 時時感知格格不入的差異, 對話的能量和欲望從這種邊緣狀態中產生." 這跟蘇軾的"滿肚子不合時宜"有異曲同工之妙, 差異刺激思考, "我為何這麼想", "我為何在這裡", "為何別人那麼做", 意志與理論經過反覆論證得以堅固.

       這本書的封面與插畫都很美麗, 設計者是蔡南昇, 以前我不會注意這種事, 看了陳夏民的書以後, 才開始注意這些除了作者以外的細節. 他們都是產出一本書的功臣之一.

MINEBOOK掘冊連結:
https://www.minebook.tw/book_main_page.php?bookid=61_681500

沒有留言: